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病例资料患者女,68岁,因“大便难解7+天”就诊于我院急诊科。查体:全腹部平坦,下腹部压痛,未见胃肠型及异常蠕动波,无反跳痛及肌紧张。实验室检查:血钾3.12 mmol/L(正常值范围:3.5-5.5 mmol/L)。肝功:血清白蛋白37.9 g/L(正常值范围:40-60 g/L)。  相似文献   

2.
<正>WHO 2010消化系统肿瘤分类标准~[1]将阑尾黏液性肿瘤分为低级别黏液性肿瘤(1ow grade appendiceal mucinous neoplasm,LAMN)、黏液腺癌(mucinous adnocarcinoma,MAC),及有/无伴发腹膜假黏液瘤(peritoneal pseudomyxoma,PMP)。LAMN临床症状不典型,大多表现为良性肿瘤,但肿瘤能穿透阑尾壁,播散到腹腔,伴发PMP。本院收治1例长达6年的难  相似文献   

3.
阑尾低级别黏液性肿瘤(low grade appendiceal mucinous neoplasm,LAMN)是一种少见的、具有恶性潜能的黏液性肿瘤,破裂后可导致低级别腹膜假黏液瘤(pseudomyxoma peritonei,PMP-L)形成,LAMN发生率为0.2%~0.7%[1].LAMN常无特异性临床症状,多因右下腹痛或腹部可触及肿块而就诊,易被误诊误治.“LAMN”这一概念为WHO消化系统肿瘤新分类(2010年)所采用,改变了该类肿瘤此前诊断术语的混乱及临床处置的不一致,为临床确定治疗方案及患者预后评估提供了评判标准.为探讨LAMN的临床病理特点,提高其诊治水平,现将我院收治的16例LAMN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  相似文献   

4.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6):132-135
目的 分析阑尾低级别黏液性肿瘤的临床特点、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 收集我院2014年1月~2018年12月收住入院手术后经病理诊断为阑尾低级别黏液性肿瘤的7例患者,分析其病理形态特征、鉴别诊断要点及临床特点。结果 7例均有轻重不等的右下腹疼痛,阑尾均有增粗或囊性扩张,切面见有黏液,其中1例浆膜外有黏液。镜下黏膜上皮呈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固有层及淋巴滤泡消失,缺乏黏膜肌及黏膜下层,上皮下为纤维性组织,黏液侵入阑尾壁肌层,甚至达浆膜外,1例黏液内有少量低级别上皮,其余6例黏液内没有上皮。结论 阑尾低级别黏液性肿瘤具有低度恶性潜能,有复发的可能,有引起腹膜假黏液瘤的风险。手术时应尽量避免肿瘤破裂,尽量把肿瘤清除干净。诊断主要依靠术后病理,同时需做好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5.
《皖南医学院学报》2018,(2):186-188
目的:探讨阑尾低级别黏液性肿瘤多层螺旋CT(MSCT)的特征性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病理证实的19例阑尾低级别黏液性肿瘤患者的MSCT影像学特点,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5例位于右侧髂窝内;12例位于右下腹盲肠内侧,近段与盲肠相连,远端游离;1例肿瘤巨大,占据整个腹盆腔;1例原发灶破裂,形成腹腔假性黏液瘤。阑尾腔增宽,大小不一,病灶长径3~43 cm、短径1~23 cm;12例病灶呈圆形、椭圆形或长茄子状单房囊性改变,6例呈多房分隔样囊性改变,其中3例呈囊实性;囊壁厚度3~15 mm,5例囊壁见斑点状或条形钙化,4例病灶周围有炎症反应;增强扫描囊壁、分隔及实性部分明显强化,囊内容物未见强化。结论:阑尾低级别黏液性肿瘤在MSCT上具有一定的特征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我院阑尾低级别黏液性肿瘤ICD-10编码现状及问题,以期提高交界性肿瘤编码的准确率以及医院按病种分值付费(DIP)的入组率。方法 从病案信息系统调取2018—2022年主要诊断编码为阑尾低级别黏液性肿瘤的首次住院病案,获得病案共263份,对疾病编码进行逐一核查。结果 263份低级别黏液性肿瘤病案中,形态码编码正确153份,形态码编码正确率为58.17%;无转移的病案共91份,形态码编码正确82份,正确率为90.11%;有转移的病案共172份,形态码编码正确71份,正确率为41.28%。结论 阑尾低级别黏液性肿瘤的形态学编码正确率偏低,对DIP的入组造成一定影响。编码人员应加强IDC-10编码和相关医学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编码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从而提高病案形态学编码的正确率和DIP的入组率。  相似文献   

7.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56岁,因“转移性右下腹疼痛半年,加重2d”为主诉于2016年7月16日入大连市中心医院胃肠外二科.入院半年前患者突发剑突下疼痛,呈胀痛,无放散痛,无发热、寒战,无恶心、呕吐,后逐渐转移至右下腹疼痛,半年来疼痛间断发作,期间行抗炎治疗可缓解,入院前2天患者疼痛再次出现,程度较前加重,持续时间较长,抗炎治疗后无缓解,遂来我院急诊,以“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为诊断收入院.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61岁,因"腹痛腹胀2个月余"入院.2个月前因右下腹胀痛于当地医院就诊,行腹部彩色超声示"阑尾周围脓肿".后于外院多次行全腹CT、腹部阑尾彩色超声,均未能准确提示病变,以回盲部肿物收入我院,否认其他疾病史.入院后患者腹痛间断发作,时有腹泻、恶心、呕吐,大便质稀,消瘦面容.查体:T 36. 7℃,P 82次/m...  相似文献   

9.
目的 增强对阑尾黏液肿瘤的认识,尽可能提高术前诊断率。 方法 回顾性分析术前诊断为卵巢癌于我院妇科进行手术治疗,术中或术后确诊为原发于阑尾黏液肿瘤的1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15例患者中10例主要临床表现为腹胀,5例为盆腔包块,常伴癌胚抗原(CEA)及糖链抗原199(CA199)的升高。15例均接受手术治疗,术后病检证实9例黏液腺癌、6例黏液腺瘤,均伴有腹腔假黏液瘤及广泛盆腹腔转移。 结论 阑尾黏液肿瘤可形成盆腹腔广泛转移,与晚期卵巢癌难以鉴别,需要结合病史、手术发现及免疫组化综合判断,术中及时诊断,有利于患者的正确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阑尾低级别粘液性肿瘤(LAMN)的CT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诊断和认识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浙江省湖州市中心医院2018年6月~2022年6月27例经病理证实的LAMN患者的临床、影像及病理资料。结果27例LAMN均位于右下腹回盲区,呈单房囊性肿块,最长径(25.8±7.8)mm;表现为长管状17例,不规则囊状7例,类圆形3例;边界清楚25例,边界不清2例。CT平扫囊壁均匀或轻度不均匀增厚,其中5例伴钙化,2例伴壁结节;囊内容物密度均匀,CT值(19.8±3.7)HU。增强扫描23例囊壁或壁结节在动脉期和门脉期呈渐进性轻度强化,4例无明显强化。3例合并肠套叠,3例合并穿孔,1例瘤体破裂伴盆腔假性粘液瘤种植。结论 当回盲部囊性肿块CT影像表现为长管状或不规则囊状,边界清楚,最长径>20mm,增强呈渐进性轻度强化时,应考虑到LAMN的可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阑尾黏液性肿瘤的临床特点及诊疗方法.方法 收集2017年1月至2020年10月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42例阑尾黏液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点、手术方式、病理结果及术后随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2例患者中,男性14例,女性28例,平均(55.9±16.3)岁;术前确诊36例,误诊6例;术后病理证实:阑尾黏液囊肿29例、阑尾黏液囊腺瘤12例、阑尾黏液腺癌1例,7例合并腹膜假性黏液瘤;所有患者均予手术治疗,经腹手术24例、腔镜手术6例、腹腔镜探查中转开腹手术12例;33例患者术后获得随访,其中1例发生肠梗阻.结论 阑尾黏液性肿瘤在临床上较为少见,缺乏特异性症状,易误诊,手术仍是唯一可能的根治性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阑尾黏液性肿瘤的B超声像图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超声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中山医院近10年间11例及我院近期1例共12例阑尾黏液性肿瘤B超声像图特点。结果11例为右下腹囊实性肿块,囊性为主,囊壁多较厚,层次不清,可伴有钙化,囊内液性部分透声较差,可见密集点状回声及网状分隔,后壁回声增强。1例表现为实性占位者肿块瘤体较小。其中1例超声示囊性肿块囊腔内见到残存管状的阑尾结构,对提示本病有相当的帮助。3例合并腹腔积液。结论阑尾黏液性肿瘤少见且临床诊断困难,但只要注意想到该病,结合位置与声像图特点,综合各种影像手段,术前作出正确的诊断还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13.
报道1例阑尾低级别黏液性肿瘤伴子宫脱垂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  相似文献   

14.
阑尾黏液性肿瘤的分类在实际工作中常存在分歧和命名不一致的现象.尤其当伴有阑尾壁内或壁外黏液播散时。本文分析了12例阑尾黏液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以探讨该病的分类和诊断要点。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患者女,24岁,因“间断性右下腹疼痛1年”入院,查体:右下腹麦氏点压痛,无反跳痛、肌紧张.腹部超声:右下腹阑尾区见21 mm×11 mm局限性低回声区,阑尾显示不清,阑尾周围积液.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2.80×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7%.CT平扫:阑尾增粗、壁厚,周围脂肪间隙浑浊,可见条片状高密度影;盆腔内见液体密度影(图1A~1C).CT提示阑尾炎,伴周围渗出;盆腔积液.患者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术中见阑尾大小4 cm×3 cm,阑尾壁充血水肿,周围组织中度粘连,有脓汁及粪石嵌顿.病理:肿瘤位于阑尾黏膜层、黏膜下层及固有层内,血管及神经未见肿瘤浸润,核分裂象0~1个/10个高倍视野,阑尾断端未见肿瘤残留(图1D).免疫组化:CgA(+),Syn(+),CD56(+),CK-pan(+),Ki-67(1%+).病理诊断:阑尾低级别神经内分泌瘤G1(类癌),并发低级别阑尾黏液性肿瘤(low-grade appendiceal mucinous neoplasm,LAMN),合并化脓性炎症.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24岁,因“间断性右下腹疼痛1年”入院,查体:右下腹麦氏点压痛,无反跳痛、肌紧张.腹部超声:右下腹阑尾区见21 mm×11 mm局限性低回声区,阑尾显示不清,阑尾周围积液.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2.80×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7%.CT平扫:阑尾增粗、壁厚,周围脂肪间隙浑浊,可见条片状高密度影;盆腔内见液体密度影(图1A~1C).CT提示阑尾炎,伴周围渗出;盆腔积液.患者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术中见阑尾大小4 cm×3 cm,阑尾壁充血水肿,周围组织中度粘连,有脓汁及粪石嵌顿.病理:肿瘤位于阑尾黏膜层、黏膜下层及固有层内,血管及神经未见肿瘤浸润,核分裂象0~1个/10个高倍视野,阑尾断端未见肿瘤残留(图1D).免疫组化:CgA(+),Syn(+),CD56(+),CK-pan(+),Ki-67(1%+).病理诊断:阑尾低级别神经内分泌瘤G1(类癌),并发低级别阑尾黏液性肿瘤(low-grade appendiceal mucinous neoplasm,LAMN),合并化脓性炎症.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