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9 毫秒
1.
目的探讨IgA肾病患者扁桃体摘除术前后T细胞亚群、IL-6的应用价值。方法伴有扁桃体炎IgAN患者60例,6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流式细胞术检测受试者血液中的T细胞亚群含量,ELISA方法检测受试者尿IL-6水平。结果IgAN患者组扁桃体摘除前尿IL-6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CD4/CD8比值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扁桃体摘除术后IgAN患者尿IL-6水平明显降低,CD4/CD8比值升高,与术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扁桃体摘除术能够明显降低其对IgAN患者的免疫刺激,有助于IgAN患者的恢复。尿IL-6和血液中CD4/CD8比值可以作为观察IgAN扁桃体摘除术疗效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下称乙肝)病毒(HBV)感染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特征及病程不同阶段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对43例HBV感染者的外周血T细胞亚群进行检测,分析其差异及意义并与健康对照组26例相比较。结果慢性乙肝、肝硬化患者的外周血CD4+T细胞、CD8+T细胞百分比及CD4+T/CD8+T较急性肝炎组及健康对照组明显减少;HBV DNA阳性组、HBeAg阳性组外周血CD4+T细胞、CD8+T细胞百分比及CD4+T/CD8+T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减少。结论HBV感染者体内存在T淋巴细胞亚群失衡和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与HBV感染的慢性化及肝病的临床发生和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3.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T细胞亚群及NK细胞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探讨T细胞亚群及NK细胞在慢性乙型肝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5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38例正常志愿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NK细胞 ,用Coulter-JT型血细胞计数仪作血细胞计数。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D、CDCDT细胞及CDCD细胞比例增高 ,CDCD/CDCD比值降低 ,与正常组比较(p<0.01,p<0.01,p<0.05,p<0.05) ,CDCDT细胞比例无差异。NK细胞比例也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1)。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数、CDCDT细胞及NK细胞数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p<0.05、p<0.001) ,CD、CDCDT细胞数与对照组相比虽有增高趋势 ,但无统计学意义 ,CDCD细胞数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机体的免疫功能下降及比例失衡 ,对指导乙肝的临床治疗、判断预后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5.
慢性乙型肝炎 (简称乙肝 )患者的血清乙肝三系有各种模式 ,其中HBeAg系 (简称e系 )。常见e抗原阳性而e抗体阴性和e抗原阴性而e抗体阳性两种。为探讨这两类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 ,作者对46例患者进行了研究 ,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1.1对象 (1)乙肝患者46例 ,均为成年人 ,全部符合1995年“中华全国第5次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 (北京 )”修订的诊断标准[1]。所有病例均未接受过抗病毒药物或免疫系统药物的治疗 ,也未进行过其他形式的乙肝三系的转阴治疗。血清甲、丙、丁和戊型肝炎病毒抗体IgM及丙…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分布以及在AS细胞免疫中所发挥的作用.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30例未经治疗的活动期AS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人群外周血中的CD4+、CD8+T细胞亚群,并探讨其与Bath AS功能指数(BASFI)、Bath AS测量指数(BASMI)、病程、年龄及血沉(ES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相关性.结果 AS患者CD4+水平和CD4+/CD8+比值分别为(29.24±9.22)%和0.96±0.49,较正常对照组的(40.09±6.86)%和1.70±0.67显著降低(P均<0.01);CD8+水平为(32.91±6.86)%,较正常对照组的(25.60±5.97)%明显增高(P<0.01);AS患者外周血CD4+水平与BASMI呈负相关(r=-0.479,P<0.01).CD8+与血沉、hs-CRP、BASFI、BASMI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73、0.430、0.462、0.530,P均<0.05).CD4+/CD8+比值与hs-CRP、BASFI、BASMI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465、-0.473、-0.426,P均<0.05).CD4+、CD8+、CD4+/CD8+比值与AS患者的年龄、病程均无明显相关性(P均>0.05).结论 AS患者外周血存在T淋巴细胞亚群紊乱,其水平与AS的严重程度、活动性有关,提示T细胞亚群失衡在AS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胰腺癌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检测分析夏永祥(南京市第一医院检验科,南京210006)关键词胰腺癌T细胞亚群T辅助细胞T抑制细胞T辅助细胞(TH)具有协调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的功能,T抑制细胞(TS)能抑制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二者对立统一,协调维持一...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研究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亚群的变化,了解慢性乙型肝炎的免疫发病机理,以求对临床免疫调节治疗提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HBV病毒载量的分析,探讨慢性HBV感染者免疫状况及外周血T细胞亚群与病毒载量的相关性。方法对92例慢性HBV感染者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术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外周血中HBV载量和T细胞亚群(CD4+、CD8+、CD4+/CD8+)。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慢性HBV携带者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D4+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CD8+、CD4+/CD8+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慢性重型肝炎组CD4+、CD8+、CD4+/CD8+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BV DNA阴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以及慢性重型肝炎者与对照组相比,CD4+、CD8+、CD4+/CD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不同组间对比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类型的慢性HBV感染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及免疫调节紊乱,紊乱程度随HBV载量增高而逐渐加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以健康成人作对照,检测RA患者外周血CD3+、CD4+、CD8+百分比及血清Ig水平.结果RA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百分比、CD4+/CD8+值、血清IgG、IgA水平显著升高(P<0.01).结论RA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异常,T细胞亚群对于判断病情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王毅娟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7,6(11):24-24,26
目的观察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并研究其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我院60例乙型肝炎患者和同期40例健康者采取流式细胞分析技术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改变。结果在不同临床类型的慢性乙型肝炎中,CD3 、CD4 、CD8 、CD4 /CD8 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急性肝炎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的数值变化,为临床上准确使用干扰素等免疫调节剂提供依据,并能在监测疾病的发展情况、病毒复制状态、预测预后及对临床上乙肝的治疗、有无慢性化倾向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诊治过程中患儿体内胆红素、T淋巴细胞亚群以及白介素-6(IL-6)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选择2015年1~12月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住院的40例高胆红素新生儿作为高胆组,再根据对高胆红素新生儿采取的治疗方法不同,分为高胆1组20例(常规蓝光治疗)和高胆2组(常规蓝光治疗加妈咪爱);选取同期与高胆组日龄相匹配的20例健康足月新生儿(无黄疸或血清胆红素水平≤205.2 μmol/L)作为对照组。采用方差分析比较各组血清胆红素、T淋巴细胞亚群、IL-6水平的差异,并进行组间的两两比较,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分析高胆1、2组胆红素与IL-6及CD4+/CD8+比值的相关性。
结果治疗前,高胆1组及高胆2组新生儿T淋巴细胞亚群与对照组比较:CD3+[(48.00±5.28)% vs (46.60±5.57)% vs (60.54±4.66)%]、CD4+[(31.05±5.09)% vs (33.50±4.80)% vs (44.86±3.75)%]及CD4+/CD8+比值(0.93±0.21 vs 0.95±0.23 vs 1.32±0.17)均较对照组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高胆1组与高胆2组新生儿的IL-6值与对照组比较均升高[(21.73±2.35)ng/ml vs (22.05±2.58)ng/ml vs (10.85±2.11)n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高胆1、2组患儿CD3+[(46.15±7.17)% vs (55.15±6.89)% vs (60.54 ±4.66)%]、CD4+[(29.45±5.64)% vs (37.85±5.49)% vs (44.86 ±3.75)%]、CD4+/CD8+比值(0.92±0.22 vs 1.12±0.25 vs 1.32±0.17),较对照组比较仍较低,IL-6水平与对照组比较仍偏高[(23.83±3.34)ng/ml vs (14.91±2.31)ng/ml vs (10.85±2.11)n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高胆2组与高胆1组CD3+、CD4+、CD4+/CD8+比较却明显升高,IL-6水平也下降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总体的血清胆红素水平与高胆1、2组CD4+/CD8+比值呈负相关(r=-0.780、-0.594,P<0.01),而与IL-6水平呈正相关(r=0.752、0.591,P<0.01)。
结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时患儿体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及细胞因子分泌紊乱情况,光疗在降低高间接胆红素的同时对新生儿的免疫功能改善不明显,口服免疫调节剂妈咪爱可有效弥补光疗的不足。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分析慢性HBV感染者不同免疫状态外周血T、B细胞亚群的占淋巴细胞的百分比探讨其相互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2月至2013年3月50例在该院就诊医治的慢性HBV感染者作为试验组,按照免疫状态的不同将试验组分为21例免疫耐受组和29例免疫清除组,同时选取20例健康成人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B细胞亚群的百分比,对3组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对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免疫耐受组和免疫清除组患者的B细胞、CD8+T细胞的百分比明显增高;而免疫耐受组和免疫清除组患者CD3+T、CD4+T细胞的百分比和CD4+/CD8+的比值均明显降低,不同组间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周血T、B细胞亚群的百分比可作为慢性HBV感染者免疫状态的参考指标,常规检测该项目对了解HBV感染者的不同免疫状态以及疾病的治疗和疫苗接种等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自体乙肝疫苗致敏的树突状细胞(DC)回输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后的免疫应答效果。方法取患者外周血20ml分离单个核细胞,加入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GM-CSF)和白细胞介素4(IL-4)进行DC体外扩增,于培养第5天加入50μg/ml乙型肝炎疫苗,7天收获细胞。34例慢性乙肝患者根据年龄和感染病毒时间分为治疗1、2、3组,皮内回输DC;20例对照组CHB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与治疗组均每周一次,连续8次。于回输DC后2周检测患者血清HBV-DNA含量及外周血CD3 、CD4 、CD8 T淋巴细胞。结果 3个治疗组患者回输DC后血清HBV-DNA含量拷贝数均较对照组及回输前显著降低(P<0.01),总应答率58.8%(20/34),对照组输注前后没有明显变化(P>0.05);治疗1组与3组相比HBV-DNA定量拷贝数降低幅度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1组与2组、2组与3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回输DC后患者CD4 细胞较回输前增高显著(P<0.01),CD3 、CD8 细胞增高不明显(P>0.05)。结论 经乙型肝炎疫苗致敏的DC回输CHB患者后可产生明显应答,且应答程度与患者感染病毒时间和/或年龄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5.
颈椎旁神经阻滞对颈椎间盘源性疼痛患者外周血细胞因子和T细胞亚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颈椎旁神经阻滞治疗前后颈椎间盘源性疼痛患者外周血炎性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及T细胞亚群数量。方法选取颈椎间盘源性疼痛住院患者63例,行颈椎旁神经阻滞治疗,在治疗前、治疗后24h、3d、7d检测外周血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IL-6表达水平及T细胞亚群数量并进行比较。结果相对于治疗前,颈椎旁神经阻滞后24h、3d外周血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IL-6水平下降;外周血CD3+、CD4+、CD8+细胞数升高。结论颈椎旁神经阻滞治疗可以降低颈椎间盘源性疼痛患者外周血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能够影响T细胞亚群的数量从而改善细胞免疫。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T淋巴细胞亚群、B淋巴细胞和NK细胞在系统性红斑狼疮fSLE忡的作用。方法利用流式细胞仪对29例活动期、24例非活动期SLE患者及50例健康对照者的外周血中的CD3+、CD4+、CD8+、CD3-CD16+CD56+(NK)及CD19+(B)淋巴细胞进行检测。结果活动期组与非活动期组及健康对照组比较:CD4+T淋巴细胞、CD4+/CD8+比值及NK细胞明显降低(P〈0.05),B淋巴细胞明显增高(P〈0.05),CD3+T和CD8+T淋巴细胞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活动期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T淋巴细胞各亚群、NK细胞及B淋巴细胞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对判断病情及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2(interleukin-12,IL-12)在乙型病毒性肝炎发病机理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138例,其中48例为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男34例、女14例,年龄19 ̄58岁;52例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男41例、女11例,年龄23 ̄69岁;38例为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男31例、女7例,年龄21 ̄70岁。正常对照组60例,均为健康献血员。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各组乙型肝炎患者及正常对照组血清中IL-6、IL-12水平。结果三组IL-6、IL-12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重型乙型肝炎组与急性及慢性乙型肝炎组比较,IL-6有显著性差异(P<0.01);急性乙型肝炎组与慢性及重型乙型肝炎组比较,IL-12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余各组之间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IL-6的变化与乙型肝炎肝细胞损害程度密切相关,而IL-12则在机体的抗病毒免疫应答中起重要作用,其值升高可能预示肝病向良好转归。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儿中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及B细胞在外周血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选择ITP患儿241例作为研究组,另选择252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2组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CD_3、CD_4、CD_8细胞)、B细胞和NK细胞水平。结果研究组外周静脉血中CD_3水平、CD_4水平和CD_4/CD_8显著低于对照组,CD_8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血清中B细胞水平低于对照组。研究组的PAIgG、PAIgA、PAIgM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IFN-γ水平高于对照组,IL-4水平低于对照组;研究组CD(16+56)水平高于对照组。结论 ITP患儿机体存在T淋巴细胞水平失衡,NK细胞以及B细胞表达未见异常发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