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读片窗     
患者 男 ,16岁。发热、咳嗽、盗汗、消瘦 15个月。颈部、右侧颌下、肘部、腹股沟均扪及肿大淋巴结。血沉 5 0mm/h。颈部淋巴结、右腕肿块穿刺涂片分别报告为 :灶性干酪样坏死 ;少许淋巴细胞、中性白细胞。胸部正位片示 :右上纵隔影增宽 ,外缘呈波浪状。左肺门呈结节状增大 ,双锁骨无骨质破坏 (图1)。CT平扫纵隔窗示上中纵隔内及双肺门可见多组肿大的淋巴结 ,气管受压变扁 (图 2 )。 4个月后右肘、腕关节正侧位片示肘关节各骨及桡骨下端外侧均可见不同程度的溶骨性破坏 (图 3)。 13个月后摄胸片复查时见双锁骨外端溶骨性破坏 (图 4 )。…  相似文献   

2.
张亚斌  王俊鹏 《西南国防医药》2012,22(9):1046-F0004
病例 男,57岁,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痰,为少量白色粘痰,无痰中带血,无咳血,自感胸闷、气短,休息后好转,伴有左侧胸部疼痛不适、全身乏力及夜间盗汗,无声音嘶哑、饮水呛咳.在外院诊断:"中心型肺癌伴纵隔淋巴结转移".为求迸一步治疗来我院诊治.专科查体示: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压痛,双肺呼吸音弱,以左肺上叶明显,左肺下叶可闻及散在呼气相哮鸣音,余未见异常.胸部CT示:左肺门增大,见一大小约为6.4 cm ×6.3 cm软组织块影,其CT值约为85 HU(图1).左肺下叶可见大片状高密度影,纵隔内见多个肿大淋巴结,左侧胸膜腔及心包可见积液征象.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67Ga显像对肺结节病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经病理证实为肺结节病病人的67Ga全身显像、X线胸片和CT的影像学表现.结果:具有泪腺和腮腺放射性摄取伴有纵隔和肺门淋巴结肿大者,67Ga全身显像诊断准确性为96.4%(53/55),明显高于X线平片和CT的诊断准确性(83.6%,46/55,P<0.05).单纯纵隔和(或)肺门淋巴结肿大者,67Ga全身显像诊断准确性为73.7%(14/19),与X线平片和CT的诊断准确性(84.2%,16/19)相近(P>0.05).肺内病灶伴或不伴有肺门淋巴结肿大者4例,两种诊断方法都没有明确诊断.结论:67Ga全身显像对于以纵隔和或肺门淋巴结肿大的结节病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18F-FDGPET全身显像已用于各种恶性病变的治疗监测和癌症筛选。但是,有时与感染炎症有关的病也引起18F-FDG摄取增高,不易与恶性病变鉴别。作者报告了两个非肿瘤病变浓聚18F-FDG的病例。1例活检证实为胸部Paget′s病。18F-FDG显像显示锁骨上、纵隔和主动脉旁多个局灶性浓聚,经CT和胸腔镜检查证实为肉芽肿性淋巴腺炎,伴有中心性坏死。另1例,18F-FDG全身显像显示胸腹部有多个局灶性放射性浓聚,经CT和淋巴活检证实为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痰结核菌培养阳性,经抗结核药物治疗3个月后,PET显像复查示胸、腹部18F-FDG明显降低。结论:正确…  相似文献   

5.
不典型胸部结节病的CT表现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目的 认识不典型胸部结节病的发生情况和CT表现。方法 回顾性复习了 4 3例 (平均年龄 5 2 14岁 )符合诊断标准的胸部结节病的CT影像表现 ,凡无两侧肺门淋巴结肿大者为不典型胸部结节病。结果  2 2例 (5 1 16 % )呈不典型表现 ,其中以仅有纵隔淋巴结肿大者最多 (9例 ,2 0 93% ) ,其次为伴纵隔淋巴结肿大的一侧肺门淋巴结肿大 (6例 ,13 95 % )和无纵隔淋巴结肿大的一侧肺门淋巴结肿大 (1例 ,2 33% ) ;6例仅有肺部异常表现 ,而无胸部淋巴结肿大 ,在初诊时均误诊。18例 (81 82 % )不典型者发生在 >5 0岁的病例中 ,仅 4例 (18 18% )发生在 <5 0岁的病例中。结论 半数胸部结节病病例的CT表现不典型 ,多发生在 >5 0岁的较年长者中 ,容易引起误诊  相似文献   

6.
病例资料:患者女,17岁,以"体检发现纵隔肿块2个月"为主诉入院,临床无明显咳嗽、咳痰、发热等症状.查体:全身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胸部增强CT扫描示:双肺各叶未见明显异常密度影,双侧支气管通畅,诸肺叶血管、支气管走形自然,纵隔居中,中纵隔内可见多个明显肿大的淋巴结,并相互融合,增强后明显强化,双侧胸腔无积液,胸膜无增厚.  相似文献   

7.
86例肺结节病67Ga显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67Ga显像非典型或典型“熊猫脸”征象对肺结节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经病理检查证实为肺结节病患者的67Ga全身显像资料,与185例非结节病患者67Ga显像结果对照。结果86例肺结节病患者中表现为泪腺和腮腺摄取放射性,呈典型“熊猫脸”征象并伴有纵隔和(或)肺门淋巴结肿大者39例,占45.3%;表现为泪腺或腮腺摄取放射性,呈非典型“熊猫脸”征象并伴有纵隔和(或)肺门淋巴结肿大者18例,占20.9%。所有表现为泪腺和(或)腮腺有放射性摄取、伴有纵隔和(或)肺门淋巴结肿大者均经病理检查确诊为结节病。在非结节病患者中未出现该征象。结论67Ga显像非典型与典型“熊猫脸”征象有同样的诊断价值,在伴有纵隔和(或)肺门淋巴结肿大时是诊断结节病的可靠征象。  相似文献   

8.
病例资料:患者女,17岁,以"体检发现纵隔肿块2个月"为主诉入院,临床无明显咳嗽、咳痰、发热等症状.查体:全身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胸部增强CT扫描示:双肺各叶未见明显异常密度影,双侧支气管通畅,诸肺叶血管、支气管走形自然,纵隔居中,中纵隔内可见多个明显肿大的淋巴结,并相互融合,增强后明显强化,双侧胸腔无积液,胸膜无增厚.  相似文献   

9.
病例资料:患者女,17岁,以"体检发现纵隔肿块2个月"为主诉入院,临床无明显咳嗽、咳痰、发热等症状.查体:全身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胸部增强CT扫描示:双肺各叶未见明显异常密度影,双侧支气管通畅,诸肺叶血管、支气管走形自然,纵隔居中,中纵隔内可见多个明显肿大的淋巴结,并相互融合,增强后明显强化,双侧胸腔无积液,胸膜无增厚.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18F-FDG PET-CT在肺结节病诊断中的价值,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病理及临床治疗证实的14例肺结节病PET-CT表现。结果 14例肺结节病中均可见肿大淋巴结,双侧肺门及纵隔淋巴结对称性肿大者13例,合并腹腔、腹膜后淋巴结肿大者7例,12例伴有肺内病变,2例累及肝脾脏器,5例伴有皮下结节,以上病灶放射性摄取均增高。结论 PET-CT显像从代谢角度更能清楚显示结节病的影像学特征,并可以发现除胸部以外的其他病灶,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胸部结节病(sarcoidosis)的多排螺旋CT表现,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或临床随访证实的36例胸部结节病患者的CT和临床资料。结果 36例结节病患者中,仅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者6例,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并肺内浸润者25例,仅见肺内浸润无淋巴结肿大者5例;肺内表现:肺内小结节沿支气管血管束及胸膜下分布者19例,小叶间隔不规则增厚者16例,实变影17例,"磨玻璃影"3例,蜂窝变10例。淋巴结表现:双肺门、上纵隔右下气管旁、气管隆突下分布多见,平扫CT值均匀,增强扫描呈中度以上明显强化。结论双侧肺门淋巴结对称性肿大和/或纵隔淋巴结肿大,以及沿支气管血管束分布的不规则结节影是肺部结节病特征性影像学表现,多平面重组(MPR)图像对该病的诊断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徐荔 《人民军医》2007,50(12):750
患者男,30岁。因反复出现反酸、呃逆、口干、双眼红肿1月,便秘2周入院。查体:左锁骨上可触及数个绿豆大小的淋巴结,左腋窝下可触及1个蚕豆大小淋巴结,活动度大。双眼球结膜红肿充血,双唇、口腔黏膜干燥,双肺呼吸音粗糙。胃肠镜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胸部CT示右上肺尖及两侧中上肺间质性肺炎,前上纵隔血管间隙内及两侧肺门多个淋巴结增大,考虑为病理性淋巴结可能性大;腹部B超示脾门区实质低回声团块,考虑副脾可能。初步诊断为舍格伦综合征(干燥综合征),淋巴瘤。  相似文献   

13.
纵隔炎是一种发展迅速的致死性炎症性疾病 ,临床上少见 ,笔者报告 2例 ,并着重讨论分析其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问题。病例 1,男 ,3岁。因反复高热伴流涕 5d来院就诊。T40℃ ,P 12 5次 min ,R 30次 min ,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 ,双肺呼吸音粗 ,患儿已接种卡介苗。血WBC 2 5× 10 9 L ,RBC 3 .6 4×10 1 2 L ,Hb 10 3g L ,PPD试验阴性 ,痰脱落细胞检查未查到癌细胞。X线检查 :胸部正位片示上纵隔向两侧增宽 ,边缘不清晰 ,双肺门增大模糊 (图 1) ;侧位片示中上纵隔密度增高 ,未见明显肿物影 (图 4)。胸部CT示中…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49岁.因发现左腋下肿块伴心悸、乏力、全身酸痛3个月就诊.体格检查:甲状腺不大,颈部淋巴结未触及;乳腺未触及肿块;左腋下肿块直径为3.0 cm,质硬,无明显触痛;心、肺及腹部未见明显异常。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示白细胞偏低(3.6×10~9/L),余未见明显异常:尿常规阴性;肿瘤标志物未查。胸部 CT 平扫示胸壁多个转移性病灶。左腋下肿块经活组织检查证实为转移性淋巴结,并可见滤泡样结构为进一步明确诊断.行全身骨显像及甲状腺显像。~(99)Tc~m-亚甲基二膦酸盐(MDP)全身骨显像示颅骨、脊柱、肋骨和骨盆可  相似文献   

15.
1例59岁男性右侧偏瘫病人,X线胸片及CT示左胸有肺实质病变,确诊为肺癌伴脑转移。为研究其摄取放射性药物的表现,作~(99m)Tc-CPI和~(99m)Tc-DTPA显像。静脉注射~(99m)Tc-CPI 740 MB后45分钟用γ照相机作胸部显像,见肺部病变摄取核素很少。注射后1小时开始作脑360°SPECT显像,随后又作5分钟平面显像。两天后作~(99m)Tc-DTPA脑显像。结果见脑额叶有病灶大量摄取~(99m)Tc-CPI和~(99m)Tc-DTPA,与X线CT片上的病变位置相符。然而,CPI和DTPA的图像有明显差别:在平面显像上肺癌脑转移灶和正常组织摄取~(99m)Tc标记放射性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成人纵隔淋巴结结核性肉芽肿的CT及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术(PET)表现。资料与方法搜集4例经病理证实的成人纵隔淋巴结结核性肉芽肿的影像学资料,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其中1例并行PET/CT检查,1例并行腹部MR平扫。结果 4例可见两侧纵隔(2R,2L,4R,4L,5,7区)淋巴结增大,1例合并血性胸腔积液、右侧锁骨上及回盲部淋巴结增大;1例合并肝门淋巴结增大,CT平扫呈均匀软组织密度,CT值约45HU,未见钙化、液化、坏死;增强扫描病灶强化明显且均匀,CT值约100 HU;1例PET显像右侧锁骨上、右侧纵隔及回盲部增大淋巴结均呈放射性浓聚影,右侧纵隔病灶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为10.5,延迟120 min SUVmax为13.6;1例腹部MRI示肝门增大淋巴结信号均匀,呈稍长T1、稍长T2信号,边界清晰。结论成人纵隔淋巴结结核性肉芽肿影像学表现不典型,PET显像提供的信息对鉴别诊断价值不大,确诊依靠病理活检。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49岁。胸部 X 线检查发现右肺结节影;CT 检查示右肺中叶内侧段一卵圆形软组织结节,右肺门及纵隔可见多发增大淋巴结,疑为肺癌并淋巴结转移(图1a),为明确病变性质行全身~(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 检查。PET/CT 图像示上述结节呈不均匀软组织密度,边界清楚但不光滑,边缘呈浅分叶状并可见棘状突起,大小约2.5cm×2.0cm×2.0cm,放射性明显不均匀增高,标准摄取值(SUV)约8.1。右肺中叶内侧段支气管于结节下缘通过,管腔通畅;结节周围肺组织密度正常。右肺门及纵隔多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33岁,左侧胸痛1个月,外院胸部CT检查示:左第9肋骨腋中线骨质缺损,门诊拟“转移性骨肿瘤”收入院。体格检查:未触及肿大浅表淋巴结,左侧胸廓明显压痛,其余各系统无异常。^18F—FDG符合线路显像示:双侧腋下多处葡萄糖代谢增高(图1),病灶与纵隔放射性比值为1.65~3.32,考虑恶性病变可能性大;左第9肋骨腋中线处葡萄糖代谢增高,考虑骨转移可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胸部结节病的CT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活检病理证实或临床治疗观察符合诊断标准的26例胸部结节病的CT表现。结果:26例结节病中,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23例(88.5%),其中肺门或/和纵隔淋巴结肿大8例(30.7%),肺门或/和纵隔淋巴结肿大伴有肺内病变15例(57.7%),仅见肺部浸润性改变而无淋巴结肿大1例(3.8%),肺纤维性改变2例(7.7%)。肺内主要表现为结节影15例,支气管血管束增粗7例,小叶间隔增厚4例,实变影1例,磨玻璃影1例。结论:双侧肺门对称性淋巴结肿大和/或纵隔淋巴结肿大以及沿支气管血管束分布的结节影是胸部结节病的特征性表现;不典型者需密切结合临床检查及治疗后随访。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46岁,既往肿瘤病史。因“颈椎病”来院复查,颈椎X线片示左锁骨上区软组织密度增高.左侧第1、2肋骨及锁骨密度增高,骨小梁显示不清。颈部B超示左锁骨上窝及颈动脉旁多处淋巴结肿大.可疑锁骨上淋巴结及骨转移性病变,转至孩医学科行全身骨显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