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何鹏  杨小平 《右江医学》1991,19(2):55-56
<正> 由于贲门胃底的解剖特点,致使贲门癌患者吞咽梗阻发生较晚,因而切除率较低,约73.3%。为做好术前估计,提高切除率,近年来我科对28例中、晚期贲门癌病人进行术前三重造影检查,结果估计不能切除病灶的10例(其中7例经腹作姑息性胃造瘘时探查得到证实,3例因出现恶病质自动出院);术前造影估计可以切除病灶的14例,全部经胸切除了病灶,治愈出院;4例虽经造影检查仍未明确,均剖胸检查,其中2例  相似文献   

2.
探讨影响残胃贲门癌及残胃再发贲门癌手术切除率的相关问题,并对病灶于术前进行正确评估。自1989年至1997年我科共作该类手术40例,术前从(1)影像学检查;(2)基础病变对切除率的影响;(3)病人一般情况等方面进行术前评估。本组40例中,残胃贲门癌(A组)26例,切除率69%(18/26);残胃再发贲门癌(B组)14例,切除率85.7%(12/14),总切除率75%。结果提示,术前正确评估病灶极为重要,可提高手术切除率,减少开胸探查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胃底贲门癌的X线特征性影像学表现,提高胃底贲门癌早期诊断率。方法搜集我院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胃底贲门癌40例患者的完整资料,对其临床及X线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患者均有黏膜或黏膜皱襞的改变,有5例表现为贲门上抬,29例表现贲门部位黏膜增粗、紊乱、中断及消失;32例患者侵犯食管下段,食管下端变窄;16例胃底部见软组织肿块;6例变病向下侵犯胃小弯垂直部。结论采用X线上消化道气钡双重造影可明显提高胃底贲门癌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4.
黄忠和 《右江医学》2000,28(3):199-200
胃底贲门区是癌肿好发部位,因其解剖位置和生理机制的特殊性,使其成为影像检查及诊断的难点之一。本文收集了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32例胃底贲门癌,就其X线气钡双对比造影及X线表现进行初步分析。材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32例中男23例,女9例,年龄41~77岁,平均53岁。临床主要症状:进行性吞咽困难,进食梗噎感,胸骨下段后隐痛、烧灼感,上腹隐痛、胞胀感、返酸嗳气。病程从10余天至2年余不等,多数为1~6个月。2.检查方法 X线检查采用气钡双对比法,常规采用双斜位观察,角度灵活掌握,重点取半卧左前斜位,站立双斜位及仰卧左侧抬高位。结  …  相似文献   

5.
贲门癌在胃癌中居第二位。由于食管胃连接处(即贲门部)生理解剖结构复杂,位置特殊[1],在以往单对比造影检查中.一直是放射科医师难以检查的部位。Eisenbund[2]指出贲门部癌漏诊率要比其它部位高出4借。为提高资门癌的X纹诊断水平.本文总结分析了IOO例责门癌病例.着重就贯门肠的X线检查方法及其诊断价值进行讨论。资料与方法我们于1980年8月至1989年8月间,采用双对比遗搬检查诊断10()例贸门癌病例。其中男性76例,女性24例,年龄39~78岁。主诉有吞烟困难、上消化道出血、上腹胀痫不适等。造影前使用低张药物,服产气剂,钡剂浓…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探讨胃底贲门癌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提高胃底贲门癌的早期诊断率,从而指导治疗。方法:搜集我院资料完整的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胃底贲门癌患者36例,就其临床及X线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X线检查全部发现病变征象并经内窥镜或手术病理证实。结论:注重分析胃底贲门癌X线特征表现可明显提高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7.
胃底贲门区是癌肿的好发部位之一,胃底贲门癌约占全部胃癌的40%。由于胃底贲门区高居于肋弓深处,不易手法推压和按摩,亦无蠕动波可见,再加胃底粘膜变化复杂,显示病变有不少困难,易出现漏诊和误诊。所以,胃底贲门区为胃肠X线检查的重点与难点之一。为了提高X线诊断水平,我们总结了经手术或病理证实的200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胃底贲门癌经腹手术的适应症和优缺点及手术技巧。方法 对126例经腹手术的胃底贲门癌及70例经胸手术或胸腹联合手术的胃底贲门痛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三种不同手术径路均无吻合口瘘,标本经病理证实食管切缘无癌细胞残留。经腹手术者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经胸或胸膜联合手术者出血量多,住院时间长,并发症多。结论 胃底贲门癌经腹手术效果好,可避免经胸手术后心肺并发症,有利于腹腔转移性淋巴结的清扫,创伤小,安全性大。只要适应症掌握恰当,熟练掌握手术技巧,就能避免食管切缘癌残留及吻合口瘘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10.
胃双对比造影的X线诊断丰宁满族自治县医院放射科李利民关键词X线诊断;胃双对比造影胃双对比造影技术发展20多年来,已被各级医院普遍推广和运用,它是发现胃部较小、较早病变的主要手段。回顾我院开展胃双对比造影10余年的临床实践,达到双对比效果的仅占40%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对在胃底贲门癌的诊断中分别采用上消化道钡餐造影与螺旋CT临床诊断效果。方法:选取60例胃底贲门癌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进行分组,给予螺旋CT诊断的患者设为对照组,给予上消化道钡餐造影诊断的患者设为试验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影像表现的检出情况和临床诊断情况进行比对。结果:试验组的恶性龛影检出率(90.00%)、软组织肿块检出率(93.33%)、黏膜病变检出率(86.67%),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恶性龛影检出率(33.33%)、软组织肿块检出率(40.00%)、黏膜病变检出率(43.33%),但试验组患者的胃壁增厚检出率(36.67%)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胃壁增厚检出率(80.00%);试验组患者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以及Youden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消化道钡餐造影在胃底贲门癌的诊断中更为突出,同时联合螺旋CT检查可以提高临床诊断准确性,值得临床进一步使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2.
糜烂性胃炎是指组织学上胃黏膜缺损而未累及黏膜肌层。当缺损一直延伸到黏膜下层时,则为胃溃疡。我院1999年~2003年2月在160例胃双对比造影检查中发现了糜烂性胃炎16例,经胃镜和病理证实,具有典型的X线征象。特作如下分析。  相似文献   

13.
马秀华 《中原医刊》2005,32(5):16-16
目的分析贲门癌气钡双对比造影X线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了6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贲门癌,并对其X线表现及鉴别诊断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早期贲门癌12例(20%),中晚期贲门癌48例(80%)。典型X线表现:①食管下段改变42例(占70%)。②贲门区溃疡24例(占40%)。③胃底贲门区块影32例(占53%)。④胃底变形胃体小弯受累10例(17%)。结论贲门癌的x线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临床资料运用气钡双对比造影不但能诊断出中晚期贲门癌也能发现和诊断早期贲门癌。  相似文献   

14.
15.
胃双对比造影对浅小病变的诊断价值合肥铁四局中心医院放射科刘尊清常规钡餐检查,对胃部浅小病变的诊断受到很大的限制,以往被认为广合理”的漏诊。本文根据“1500例胃双对比造影检查,从中选取了病变范围在互厘米左右,高/深度小于0.5厘米的栈小病变。着重分析...  相似文献   

16.
吴绍全  郎海燕 《重庆医学》2012,41(20):2084-2085
目的评价上消化道钡餐造影与螺旋CT对胃底贲门癌的临床诊断价值,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65例由手术病理证实的胃底贲门癌患者,根据术前的检查不同分为:钡餐组,经上消化道钡餐造影检查,共32例;CT组,经上腹部螺旋CT检查,共3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黏膜病变、胃泡内软组织肿块、恶性龛影、胃壁增厚及食管下端变窄的检出率。结果与CT组相比,钡餐组患者的黏膜病变(χ2=21.361,P=0.006)、胃泡内软组织肿块(χ2=11.423,P=0.015)、恶性龛影(χ2=13.217,P=0.012)的检出率均明显增加,而胃壁增厚(χ2=19.124,P=0.008)的检出率减少,食管下端变窄(χ2=5.498,P=0.063)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胃底贲门癌患者首选上消化道钡餐造影检查,次选螺旋CT检查,两者结合可以提高诊断准确率,对临床分期及治疗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胃底贲门癌经腹手术的适应证和操作技巧。方法对67例经腹手术的胃底贲门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无死亡,无吻合口瘘,1例合并肺部感染,1例切口愈合不良,1例近期吻合口狭窄,术后病理食管切缘均无癌残留。结论术前对临床资料认真评估,适应证掌握恰当,熟练掌握手术技巧,经腹手术可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8.
李满柱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33):4540-4541
为了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提高诊断率。本文总结了我院自1991年以来经双对比造影的100例贲门癌惠者资料。我们的体会是:对贲门区X线解剖认识不足和检查技术不够全面,尤其是低张双对比造影应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李昌立 《中外医疗》2012,31(11):93-93
目的探讨全胃切除术和近端胃切除术治疗贲门癌后临床症状、生存期、食管反流情况。方法对62例贲门癌患者施行外科手术治疗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3、5年生存率和病死率进行分析。其中全胃切除术组(total gastrectomy TG组)42例,近端胃切除术组(proximal gastrectomy PG组)20例。结果 TG组患者3、5年生存率分别为47.8%和28.6%,PG组为分别29.8%和15.7%,2组患者的3、5年生存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TG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9.4%。PG组为23.3%,2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相对于近端胃切除术,全胃切除的术后生存质量明显有优势,可明显提高远期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也较低。  相似文献   

20.
晚期胃底贲门癌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 2 4例胃底贲门癌患者 ,采用 5F胃左导管进行胃左动脉插管的介入灌注化疗的方法 ,取得了明显的疗效。全部病例吞咽困难或梗阻感得到明显改善 ,疼痛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 ,提高了生命质量 ,延长了生命。认为介入疗法创伤小、操作简单、可重复性强、插管位置准确安全、并发症少和疗效高等优点 ,值得推广使用。介入灌注化疗的存活率与癌肿的早晚、症状的轻重有密切关系 ,应尽早采用介入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