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与发病相关因素及抗抑郁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1年12月我科300例脑卒中病人抑郁发生情况、脑卒中后抑郁与各相关因素的关系及治疗情况.结果 发生抑郁症95例(31.6%);抑郁发生与年龄、性别、合并疾病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等因素相关.结论 脑卒中病人存在明显的心理问题,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加强对脑卒中后抑郁病人抗抑郁治疗,早期进行康复训练是提高病人生存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抑郁对缺血性脑卒中病人早期生活质量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5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80例缺血性脑卒中病人作为观察组,选择同一时期来我院体检健康者70名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抑郁对缺血性脑卒中病人早期生活质量及认知功能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抑郁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卒中后抑郁发生率为26.25%,其发生与病人年龄、文化程度及脑卒中部位具有相关性(P0.05);不同抑郁程度病人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后抑郁对病人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应尽早对缺血性脑卒中进行抑郁程度评定,并针对性抗抑郁治疗,预防病人认知功能障碍,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邓焕车 《内科》2007,2(6):940-941
脑卒中后随之出现的躯体及各种心理功能的障碍,特别是中风后各种功能损伤带来的抑郁情绪反应,据国外文献报道中风患者有47%的人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抑郁。国内有文献报道中风后抑郁发生率是55%,这种心理障碍对病人的预后产生重要的负面影响,也严重地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为探讨健康教育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症状的影响作用,我们对60例脑卒中后并发抑郁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干预与一般健康教育,发现健康教育干预对脑卒中后并发抑郁病人在缓解抑郁症状方面有显著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脑卒中后抑郁状态初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脑卒中后病人的生活质量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卒中后抑郁状态(pos t-stroke-depression,PSD)是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如果能得到及时的诊断及治疗,可减少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本文对脑卒中病人的抑郁状态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特点、相关因素及干预对策。方法选取2003年1月-2006年6月在我院住院或门诊就诊明确诊断脑卒中后抑郁的病人,采用自制的一般情况调查表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病人进行评定。对抑郁症病人给予氟西汀治疗,并用HAMD、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及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FDs)对治疗前后进行评分比较。结果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原因既有社会心理学因素,又有神经生物学因素。治疗前后HAMD、ADL、NFDS的评分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脑卒中后抑郁可严重影响病人神经功能缺损的程度和疾病的康复速度,应及早诊治。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黛力新)对脑卒中后抑郁病人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90例脑卒中后抑郁病人,按随机方法将其分为两组。两组病人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康复训练,观察组给予黛力新,分别于治疗前与治疗后的第4周、6周、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卒中量表(MESSS),对两组病人的抑郁程度与神经功能进行评价。结果治疗2周、4周、8周后,观察组病人的HAMD和MES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黛力新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可显著改善病人抑郁程度。  相似文献   

7.
<正>脑卒中后抑郁症(PSD)发生率在脑卒中后的不同时期各有不同,由于脑卒中后抑郁障碍的发生率较高,持续时间可较长,对病人的各种功能康复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应及时发现、诊断、评定抑郁程度并给予适当治疗。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480例病例分别来自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长春市第二医院、长春市二院兴隆山分院、长春大学校医院门诊的抑郁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  相似文献   

8.
脑卒中后抑郁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探讨几种相关因素对脑卒中后抑郁发生的影响。方法对168例脑卒中偏瘫病人,按病前有无抑郁病史、有无负性生活事件、脑损害部位及卒中后生活能力(ADL)积分情况,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MAD)进行现状调查。结果168例脑卒中病人中60例有抑郁表现,其中,脑卒中病灶在大脑左半球,ADL积分≤40分者、既往有抑郁病史者、有负性生活事件者抑郁发生率高。结论脑卒中抑郁的发生可能与神经生物学因素及社会心理因素共同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讨论老年缺血性脑卒中病人的睡眠质量、抑郁发生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在我院接受诊断与治疗的老年缺血性脑卒中病人222例,分析病人抑郁发生情况并将其分为抑郁组与非抑郁组;借助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估2组病人睡眠状况,利用简明健康测量量表(SF-36)测定2组病人生存质量;收集研究对象一般情况并分析老年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发生抑郁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222例老年缺血性脑卒中病人中,抑郁发生率为41.44%(92/222);抑郁组病人PSQI量表得分明显高于非抑郁组,SF-36量表各维度得分均明显低于非抑郁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女性、卒中前性格内向、卒中位置在左侧、脑力劳动者、无配偶、个人收入1000元、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中重度神经功能受损为老年缺血性脑卒中病人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老年缺血性脑卒中病人抑郁发生率较高,且病人普遍存在睡眠质量低下、生存质量低下的情况,应给予具备抑郁高危因素病人更多的关注,在最大程度上预防老年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脑卒中后抑郁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卒中包括脑梗死、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是长期以来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脑血管疾病。随着现代诊疗技术的提高,脑卒中的急救成功率也大大提高,由脑卒中本身所致的危害性有所下降,但是由脑卒中后并发的抑郁状态,即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所致的对脑神经功能康复及病人生活质量的危害越来越受到重视。1PSD的发病率1924年Bleuler提出脑血管病变后病人常伴有行为和心理的功能障碍。1977年Folstein等首次报道抑郁是脑卒中后常见的伴随症状,称为PSD。关于PSD的发病率,Lincoln等[1]认为是25%~79%。李玉文[2]对1436例脑卒…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脑卒中病人发生抑郁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改良的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SSS)、抑郁自评量表(SDS) 对102 例脑卒中病人进行临床评价,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包括性别、族别和是否合并高血压病、冠心病和血脂代谢紊乱.结果 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与性别、族别无关(P>0.05);与是否合并高血压病、冠心病和血脂代谢紊乱有关(P<0.05),与病人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呈正相关(r=0.706,P<0.01).结论卒中合并高血压病、冠心病和血脂代谢紊乱者更易发生抑郁,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抑郁的发生率越高.  相似文献   

12.
心理治疗联合百忧解治疗脑卒中后抑郁37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百忧解配合心理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PSD)及神经功能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9例脑卒中后抑郁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心理治疗联合百忧解)和对照组,两组均根据脑血管病的分型分期治疗原则,应用脑血管病治疗药物.治疗前后进行Zung抑郁自评量表、HAMD抑郁量表、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量表(BI)、神经功能缺损程度(SSS)评分,并对所获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5),治疗后各抑郁量表分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S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B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心理治疗联合百忧解治疗PSD,不仅能显著改善病人的抑郁状态,而且能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3.
老年脑卒中后抑郁障碍的临床对比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评价老年脑卒中患者抑郁障碍的发病率、病变部位、神经功能缺陷程度、病程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应用老年抑郁自评量表(SD)对老年脑卒中及中年脑卒中两组病人进行抑郁评估及加拿大神经功能缺陷量表(CNS)对两组病人进行神经功能缺陷评估,并通过脑CT、MRI及危险因素合并情况对两组病人的病变部位与抑郁发生相关性进行对比。结果 老年脑卒中抑郁障碍的发病率为58.82%明显高于中年人(41.55%),老年女性更高(68.57%)。额叶、颞叶、基底节病变及多发性脑梗死抑郁发病率明显增高,与神经功能缺陷程度及恢复的时间相关,相关危险因素多抑郁发生率高。结论 老年脑卒中后抑郁障碍与病变部位、神经功能缺陷程度、病程、相关危险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清肥胖抑制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并发抑郁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9年6月达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病人132例,其中46例并发抑郁(抑郁组),86例未发生抑郁(脑卒中组),另选取54名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检测3组血清肥胖抑制素、BDNF水平,收集病人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影响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并发抑郁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肥胖抑制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诊断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并发抑郁的价值。结果抑郁组血清肥胖抑制素水平高于脑卒中组和对照组(P<0.05),脑卒中组血清肥胖抑制素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抑郁组血清BDNF水平低于脑卒中组和对照组(P<0.05),脑卒中组血清BDNF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缺血性脑卒中并发抑郁病人血清肥胖抑制素水平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呈正相关(P<0.05),BDNF水平与HAMD评分呈负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内向型、家庭支持较少、重度神经缺损、极度严重日常生活能力障碍、血清肥胖抑制素≥3.12 ng/mL、血清BDNF<6.25μg/L是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发生抑郁的危险因素(P<0.05)。ROC分析结果显示,血清肥胖抑制素、BDNF、肥胖抑制素+BDNF预测缺血性脑卒中并发抑郁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99,0.667,0.921,灵敏度分别为69.57%、63.04%、89.13%,特异度分别为74.42%、68.60%、90.70%。结论缺血性脑卒中并发抑郁病人血清肥胖抑制素水平升高,BDNF水平降低,肥胖抑制素、BDNF水平与HAMD评分密切相关,是导致缺血性脑卒中并发抑郁的危险因素之一,可以为脑卒中并发抑郁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脑卒中后抑郁(PS)是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以抑郁心境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情感障碍性疾病,在国内外发病率均较高,由于其为情志障碍性疾病,因此心理治疗在PSD的治疗中尤为重要。对近年来心理治疗在PSD的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文献予以综述,以提升医生和病人对PSD的认识,为其治疗提供临床指导。  相似文献   

16.
脑卒中后抑郁的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研究脑卒中后抑郁(PSD)的相关因素,为卒中后抑郁提供可能的预测因素和生物学依据.方法 收集神经内科住院的脑卒中病人共50例,根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得分情况分为抑郁组和非抑郁组,选择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就PSD发生可能相关的32个因素进行单因素相关分析及多元回归分析,并进行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脂蛋白水平的测定.结果 脑卒中后抑郁总发病率46.0%,其中轻度抑郁占22.0%,中度抑郁占18.0%,重度抑郁占6.0%.对看护人的满意程度、神经功能缺损评分(DND)、社会支持情况(SSRS)与PSD发生密切相关.PSD患者血清TC水平低于对照组和非抑郁组,HDL-C水平亦低于对照组,并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SD的发生是神经生物学因素和社会心理学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血清TC水平降低与PSD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脑卒中发病率约为150/10万,死亡率约为15/10万,近几年更有渐增的趋势[1,2].同时存活者中约60%的病人遗留有肢体功能障碍、瘫痪、精神疾病等严重残疾[3,4].最近的研究也提示抑郁不仅仅是脑卒中后的一种心理反应,二者之间还可以相互影响[5].有研究认为对伴有抑郁的脑卒中老年患者尽早给予积极的护理干预,将有利于缓解抑郁情绪和促进脑卒中的恢复并最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6,7].本研究旨在探讨脑卒中康复期抑郁的发生率和影响因素及心理护理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奥氮平联合西酞普兰对脑卒中后抑郁病人心理状态及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脑卒中后抑郁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西酞普兰治疗,观察组给予奥氮平联合西酞普兰治疗。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病人SDS、SAS及SF-36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SDS、S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F-36的情感职能、活力、精神健康、社会功能、躯体疼痛、生理职能、生理功能、总体健康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氮平联合西酞普兰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可明显提高病人生活质量,改善病人焦虑及抑郁程度,效果优于单纯西酞普兰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首次发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非痴呆病人认知失调(CDF)与临床特点和影像学的关系.方法 对354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后14d的CDF患者进行神经心理学评估,选择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23的病人,根据每次检查得出的Z评分值将CDF分为3类.应用序数回归分析卒中临床和影像学特点(MRI)与CDF之间的关系并进行概率计算.结果 双变量分析结果显示,CDF与病人年龄、教育程度低、伴有抑郁、14 d时神经功能缺失、脑卒中亚型、脑动脉分布和脑白质疏松有关,但与梗死体积大小无关.CDF的预测因素是14 d时NIHSS评分、大脑中动脉梗死、左半球卒中伴抑郁.结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非痴呆病人CDF与脑卒中临床特点有关,这一发现对脑卒中后亚急性期床边预测CDF可能有帮助,为病人的神经心理学评估提供参考,有可能成为未来临床试验的有用工具.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医生与卒中病人的谈话制度,要求对抑郁病人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沟通与健康教育等访谈,以期改善抑郁程度。方法采用24项HAMD进行筛选,对60例具有抑郁的脑卒中病人分别于干预前后进行量表测定,以观察效果。结果经心理访谈病人抑郁程度有明显改善(P〈0.005)。结论心理访谈对改善脑卒中病人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