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先心病小儿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e,MRI)检查的麻醉管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0月至2007年11月186例在麻醉下行磁共振检查的先心病小儿的临床资料,小儿年龄9个月至4岁,体重8~15k,根据麻醉用药的不同将其分为咪达唑仑组(M组)、氯胺酮组(K组)、异丙酚组(P组)、氯胺酮和畀丙酚组(KP组)。镇静和麻醉过程中连续监测患儿的生命体征。对各组用药的成功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分析。【结果】M组用药后行检查的成功率为52.1%,其他组则为100%。K组中2例患儿发生呼吸抑制,1例患儿发生呕吐,1例患儿发生荨麻疹;P组和KP组中各有1例患儿发生呼吸抑制。【结论】单纯咪这唑仑镇静无法完全满足先心病小儿磁共振检查的要求,单纯氯胺酮、单纯畀丙酚或者氯胺酮联合异丙酚麻醉均是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咪达唑仑-氯胺酮静脉麻醉复合骶管阻滞在小儿腹股沟疝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80例腹股沟疝手术患儿,分为复合骶管阻滞组(1组)和单纯静脉麻醉组(2组)。1组咪哒唑仑-氯胺酮静脉麻醉后行骶管阻滞,2组单纯咪哒唑仑-氯胺酮静脉麻醉,术中视情况间断推注氯胺酮维持麻醉效果。分别记录两组在麻醉前(T0)、手术后20分钟(T1)及术毕时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术中氯胺酮用量、术后苏醒时间、术后麻醉不良反应等。结果两组SpO2、HR、M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组术中氯胺酮用量明显少于2组(P〈0.05),术后苏醒时间明显短于2组(P〈0.05),术后麻醉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咪达唑仑-氯胺酮静脉麻醉复合骶管阻滞应用于小儿腹股沟疝手术具有显著的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3.
七氟醚复合氯胺酮静脉麻醉在小儿斜疝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七氟醚复合氯胺酮静脉麻醉在小儿斜疝修补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可行性及优点。方法选择择期行斜疝修补手术的小儿患者80例,随机分成两组,A组采用七氟醚复合氯胺酮静脉麻醉,B组采用氯胺酮加咪达唑仑静脉麻醉。麻醉过程中监测呼吸循环相关参数,记录麻醉效果,不良反应,术后苏醒时间及氯胺酮用量。结果A组的氯胺酮用量明显少于B组(P〈0.05),术后苏醒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5),B组切皮时心率、平均动脉压上升较A组显著(P〈0.05),术后躁动等不良反应多于A组(P〈0.05)。结论七氟醚复合氯胺酮静脉麻醉用于小儿斜疝修补手术比氯胺酮加味达唑仑麻醉曼平稳.苏醒更快.不良反应更少.  相似文献   

4.
氯胺酮复合咪达唑仑在临床中常用于各种体表小手术及小儿麻醉。小儿在多系统、多器官上发育不成熟,具有其特殊性,在麻醉清醒室(Post-anesthesia Care Unit,PACU)中,小儿是一个特殊群体应给予有针对性的加强护理。现将26例小儿氯胺酮复合咪达唑仑静脉麻醉术后苏醒期的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研究0.02 mg/kg和0.05 mg/kg咪达唑仑对小儿术后苏醒期躁动及苏醒时间的影响。方法择期行扁桃体和/或腺样体切除术患儿45例,年龄为3~8岁,ASA分级为Ⅰ~Ⅱ级,随机分为3组:咪达唑仑1组(M1组,n=15),咪达唑仑2组(M2组,n=15),对照组(C组,n=15),3组患儿均经芬太尼2μg/kg,依托咪酯0.3 mg/kg,顺式阿曲库铵0.1 mg/kg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吸入七氟醚维持麻醉。手术结束前M1组静脉推注咪达唑仑0.02 mg/kg,M2组静脉推注咪达唑仑0.05 mg/kg,C组静脉推注生理盐水,记录患儿①术前患儿的基础情绪(平静/哭闹);②苏醒时间(从七氟醚停止开始至拔管的时间);③术后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喉痉挛,低氧血症等;④评估苏醒期躁动情况(The Pediatric Anesthesia Emergence Delirium Scale, PAED);⑤疼痛强度评分,Wong-bank面部表情量表法(faces pain scale, FPS)。结果与M2组比较,M1组及C组的苏醒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M1组苏醒时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M1组比较,M2组术后PAED躁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M1组及M2组术后PAED躁动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结束前静脉内给以0.02 mg/kg咪达唑仑可能可以降低扁桃体和/或腺样体切除术七氟醚麻醉后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同时不影响苏醒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七氟烷-瑞芬太尼和咪达唑仑-瑞芬太尼用于小儿唇腭裂手术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60例择期行唇腭裂修复术的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七氟烷组(S组)采用七氟烷和瑞芬太尼麻醉,咪达唑仑组(M组)采用咪达唑仑、瑞芬太尼和维库溴铵麻醉。记录两组患儿在麻醉诱导前(T1)、手术中(T2)、手术后(T3)的心率(HR)、平动脉压(MA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并记录苏醒时间、苏醒期躁动以及恶心呕吐和气道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体重和手术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2时点的MAP、HR明显低于T1、T3时点,M组患儿苏醒时间、离室时间和嗜睡均明显高于S组,S组恶心呕吐和苏醒期躁动明显高于M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麻醉方法各有优点,都能较安全的用于此手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全身麻醉诱导前预防性应用艾司氯胺酮与咪达唑仑对小儿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患儿苏醒期躁动和苏醒期谵妄的效果。方法 选择择期全身麻醉下行扁桃体和(或)腺样体切除术的患儿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E组和M组,每组50例。入手术室后即刻,E组静脉注射艾司氯胺酮0.5 mg/kg, M组静脉滴注咪达唑仑0.1 mg/kg。所有患儿全身麻醉诱导和术中麻醉维持相同,术毕均转运至麻醉后恢复室(PACU)进行全身麻醉复苏。记录麻醉苏醒期躁动和谵妄的发生情况以及苏醒期谵妄量表(PAED)评分、儿童术后疼痛量表(FLACC)评分、拔管时间以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E组苏醒期躁动和谵妄发生率低于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E组术后PAED评分、FLACC评分以及注射丙泊酚时体动发生率低于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E组麻醉诱导前(T0)、麻醉诱导后(T1)、插管即刻(T2)的平均动脉压较M组高,拔管时间较M组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艾司氯胺酮用于小儿...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咪唑安定在小儿麻醉舒适化诱导技术中的效果。方法 60例拟在全麻下行尿道下裂修补术患儿,ASAⅠ~Ⅱ级,年龄1.5~4岁,体质量10~20 kg,随机分为两组。咪达唑仑组(治疗组)诱导前静注咪达唑仑0.08 mg/kg,氯胺酮组(对照组)诱导前静注氯胺酮1 mg/kg,两组患儿行静脉穿刺及诱导前给药时均有父母陪伴。对小儿给药前后进行镇静评分,记录小儿入室时心率、动脉血氧饱和度、血压,记录手术后拔管时间、术后有无不良反应及父母满意度。并对手术后患儿进行3个月随访,观察有无噩梦、抑郁等行为障碍。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诱导前应用咪达唑仑0.08 mg/kg,患儿心率、血压更平稳,手术后拔管时间更短,不良反应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术后均未发现行为障碍。结论咪达唑仑0.08 mg/kg用于小儿麻醉舒适化诱导技术,可以提高患儿对医护人员的依从性、麻醉诱导更平稳、麻醉恢复期更舒适、父母满意度更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在复合咪达唑仑、氯氨酮、阿曲库铵麻醉诊导,泵注瑞芬太尼和泵注芬太尼用于小儿麻醉诱导气管插管时血流动力学变化、术毕恢复期安全性。【方法】200例病人分为两组,诱导后行气管插管期间,分别记录4个时间点的无创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有无肌肉僵直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咪达唑仑复合泵注瑞芬太尼较芬太尼能更好地抑制插管对心血管应激反应,患儿术毕清醒早、清醒度高,并发症少。【结论】咪达唑仑复合泵注瑞芬太尼用于小儿麻醉是安全可行的,其较芬太尼更具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10.
陈圆圆  高楠  李立  张奉超 《妇幼护理》2022,2(6):1433-1435
目的 探讨麻醉护理配合七氟烷复合咪达唑仑镇静在小儿核磁共振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2020 年 8 月至 2021 年 7 月于我院门诊部进行核磁共振检查的 98 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均予以 3%~5%七氟烷加 0.1mg/kg 咪达唑仑进行镇静处理。采 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 49 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试验组患儿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麻醉护理。观 察和比较两组的生理应激指标、图像质量及家属麻醉照护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检查后的心率、舒张压、收缩压水平显著低于 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图像质量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家属的麻醉照护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 在七氟烷复合咪达唑仑用于小儿核磁共振检查的镇静处理中配合麻醉护理,能够减轻生理应激反应,提高核 磁共振检查图像质量和家属麻醉照护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沈苓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2):2829-2830
目的:探讨异丙酚辅助小儿骶管阻滞在下腹部及会阴部手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下腹部及会阴部手术患儿60例。随机分成两组:异丙酚辅助骶管阻滞麻醉组[观察组(A)]和氯胺酮麻醉组[对照组(B)]。A组用0.2%罗哌卡因1 mg/kg骶管阻滞,异丙酚复合静脉麻醉。B组以肌内注射氯胺酮4 mg/kg,同时给以0.04~0.06 mg/kg咪达唑仑,根据睡眠深度及应激反应追加氯胺酮。结果:B组在术中探查时HR、RR明显优于A组(P〈0.05),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异丙酚复合骶管麻醉用于小儿下腹部手术是一种镇痛完善、血流动力学稳定、苏醒快、术后镇痛的安全实用麻醉。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比较七氟醚吸入麻醉与全凭静脉麻醉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中的应用。方法:40例择期行先天性心脏病房室缺矫治术患儿,随机分为七氟醚组和全凭静脉麻醉组(TIVA组),每组各20例。七氟醚组患儿以七氟醚吸入诱导,复合小剂量芬太尼、咪达唑仑、维库溴铵,麻醉维持为七氟醚吸入+芬太尼、维库溴铵;静脉组患儿肌注氯胺酮后,以芬太尼、咪达唑仑、维库溴铵诱导,维持使用丙泊酚持续泵入+芬太尼、维库溴铵。比较两组术中各时点血流动力学变化、手术麻醉时间与芬太尼、维库溴铵用量、术后呼吸支持时间、清醒时间、拔管时间,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儿均维持比较稳定的血流动力学状态。七氟醚组芬太尼与维库溴铵用量明显低于TIVA组,呼吸支持时间、清醒时间、拔管时间明显低于TIVA组。七氟醚组2例术后发生躁动,3例发生恶心,稍高于TIVA组。结论:七氟醚应用于小儿先心房室缺矫治术,可提供稳定的血流动力学状态,并降低芬太尼与肌松剂用量,实现术后早拔管、改善患者预后、降低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咪达唑仑(力月西)与芬太尼联合用于局部麻醉的合适镇静深度及用量。方法:150例局部麻醉病人分为A、B、c3组,分别在局部麻醉后,使用咪达唑仑与芬太尼(A组咪达唑仑0.04mg/kg+芬太尼O.75μg/kg,B组咪达唑仑0.06mg/kg+芬太尼0.75μg/kg,C组咪达唑仑0.06mg/kg+芬太尼1.0μg/kg)至OAA/S镇静深度Ⅱ、Ⅲ、Ⅳ级,观察用药前后病人血压、心率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对病人术中烦躁的发生率及术中事件的遗忘率进行评估,并统计各组病人咪达唑仑平均用量。结果:A组病人完全遗忘率为50%,B组为88%,C组为96%。C组SpO2在用药后3、5min有明显下降,共有11例降至93%以下,与A、B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结论:咪达唑仑与芬太尼联合用于局部麻醉镇静的深度以OAA/SⅡ级为宜。  相似文献   

14.
剖宫产术中辅助小剂量氯胺酮和咪达唑仑对新生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中辅助小剂量氯胺酮和咪达唑仑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 选择硬膜外阻滞不完善(A组)与完善(B组)的病例各43例(已除去了以胎儿窘迫、胎盘早剥、妊高征为指征的剖宫产病例)。A组于切皮前5min缓慢静脉注入氯胺酮0.5mg/kg和咪达唑仑0.03mg/kg;B组静脉注入生理盐水作对照。两组于胎儿娩出后行1、5minApgar评分并抽取脐静脉血作血气分析。结果 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及脐静脉血血气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硬膜外麻醉下剖宫产术中,在硬膜外阻滞不完善的情况下辅助小剂量氯胺酮和咪达唑仑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咪达唑仑单用和联合应用丙泊酚在胃镜检查中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比观察小剂量咪达唑仑单用和其与丙泊酚联合应用在无痛胃镜检查中的效果。方法:对行无痛胃镜检查患者200例,随机分为2组:咪达唑仑联合丙泊酚静脉注射(联用组)100例与单用咪达唑仑静脉注射(单用组)100例。记录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平均动脉血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R)、脉搏氧饱和度(SpO2)。结果:联用组流延、恶心、呕吐、躁动、咳嗽、咽部不适较单用组显著减少(P〈0.05)。胃镜检查后联用组HR、MAP、RR均显著低于单用组(P〈0.05),2组SpO2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无痛胃镜检查中小剂量咪达唑仑联合丙泊酚效果优于单用咪达唑仑。联用组能消除患者的痛苦,减少不良反应发生,虽然HR、MAP、SpO2、RR有所下降,但均在安全范围,无需干预治疗,可顺利完成操作。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观察丙泊酚辅助腰麻和常规氯胺酮麻醉用于〈12岁患儿肢骨科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12岁进行下肢骨科择期手术的患儿按麻醉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常规麻醉组(氯胺酮组,K组)和丙泊酚辅助腰麻组(BS组),观察麻醉前后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R)、脉搏氧饱和度(Sp02)的变化程度以及术后清醒时间,术中及术后躁动、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K组与麻醉前及BS组麻醉后相比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显著增高(P〈0.01),呼吸频率(RR)显著增快,而BS组与麻醉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与K组相比,BS组术后清醒时间短,术中及术后躁动、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少(P〈0.01)。结论:丙泊酚辅助腰麻用于小儿下肢骨科手术效果满意,呼吸循环更稳定,术后清醒快,其临床效果优于常规氯胺酮麻醉。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咪达唑仑镇静遗忘麻醉在结肠镜检查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120例自愿行咪达唑仑麻醉下结肠镜检查的患者,于检查前静注咪达唑仑镇静,检查结束以氟马西尼拮抗,观察麻醉疗效。结果:本组均对指令性语言有反应,可以与医生交谈并配合改变体位。平均动脉压、心率、血氧饱和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恶心、屏气、腹胀等不良反应明显减少。无一例有呼吸抑制的表现。结论:咪达唑仑用于结肠镜检查是安全的,能明显减轻患者痛苦,且方便易行。  相似文献   

18.
异丙酚复合马来酸咪达唑仑行无痛胃镜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异丙酚复合马来酸咪达唑仑静脉麻醉在门诊用于无痛胃镜检查的临床效果。方法14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异丙酚(A组70例)异丙酚复合马来酸咪达唑仑(B组70例)。A组静注异丙酚3.0mg/kg诱导;B组先加入1~2mg马来酸咪达唑仑(根据年龄体质酌情)、异丙酚2.0mg/kg诱导。待睫毛反射消失后开始操作,根据检查时间长短及病人反应,追加0.3-0.5mg/kg。记录两组诱导时间、苏醒时间、用药总量、呼吸循环参数改变和不良反应。结果术中异丙酚总量A组明显高于B组,苏醒时间A组长于B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呼吸循环抑制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异丙酚复合马来酸咪达唑仑用于无痛胃镜的检查可减少异丙酚的用量,苏醒时间快,镇痛效果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咪达唑仑在儿童地震伤麻醉中的镇静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咪哒唑仑在地震伤小儿椎管内麻醉中镇静,对循环、呼吸、脉搏、血氧饱和度、镇静深度的影响以及镇静药总量的统计。方法:非地震伤员20例(Ⅰ组),地震伤员20例(Ⅱ组)。在麻醉开始时缓慢静注咪达唑仑0.1-0.2 mg/kg、芬太尼1-2μg/kg。Ramsay评分法记录镇静深度,根据情况追加咪达唑仑,使镇静评分达到3-4级。给药后观察心率、呼吸、脉搏、血氧饱和度的变化、以及镇静药总量等。结果:两组患儿在给予镇静后心率、呼吸、脉搏、血氧饱和度的变化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而镇静药用量有差异。结论:咪哒唑仑应用在地震伤小儿麻醉中的镇静是可取的,但用量较一般小儿大。  相似文献   

20.
目的系统评价右美托咪啶与咪达唑仑用于区域麻醉镇静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Medline、Embas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查找以右美托咪啶与咪达唑仑用于区域麻醉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对纳入的RCT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项RCT,包括37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提示,两组在麻醉后15、30分钟以及术后的OAA/S评分、Ramsay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右美托咪啶组麻醉后30分钟的BIS指数以及呼吸抑制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咪达唑仑组,心动过缓的发生率高于咪达唑仑组(P〈0.05)。两组低血压以及躁动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现有的证据表明,右美托咪啶在区域麻醉术中具有较好的镇静效果,并且无呼吸抑制,但是应注意其减慢心率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