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树突状细胞(DCs)是一类独特的抗原递呈细胞,具有活化T细胞并诱导抗原特异性毒性T淋巴细胞的能力。研究表明,DCs构成了一套启动并调节免疫应答的复杂系统,能够诱导免疫应答,调控免疫耐受。近年来,针对癌症患者的治疗方案迅速增加,负载肿瘤抗原的树突状细胞疫苗作为一种新兴的免疫治疗技术,也被应用于癌症患者的治疗。本研究拟对目前关于DCs的特点和功能,以及在癌症的免疫耐受机理等方面的研究结果进行综述,并讨论与展望DCs疫苗所存在的问题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一种疾病,大多肿瘤均可表达肿瘤相关抗原(tumor-associated antigens,TAA).肿瘤免疫以细胞免疫为主,抗原呈递细胞(APC)可以捕获TAA,经加工处理后将抗原信号呈递给细胞毒性T细胞,从而引发一系列免疫应答,这一过程是诱导细胞免疫的关键所在.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是目前已知的功能最强的抗原呈递细胞,体内DC广泛分布,但数量很少,仅占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的1%以下,是唯一能够呈递蛋白质抗原,并致敏初始记忆型T细胞的APC.肿瘤患者大多表现为局部DC功能低下,数目减少,容易产生免疫耐受,是肿瘤细胞逃脱免疫防御的众多原因之一.机体识别并捕获单一的肿瘤抗原无法诱导出有效的抗肿瘤反应,只有通过免疫组化方法将DC与肿瘤细胞抗原融合后,才能有效抑制免疫耐受,诱导机体对肿瘤细胞的免疫应答,因此DC的深入研究对肿瘤免疫治疗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肿瘤免疫治疗的目的是激活机体自身免疫系统对抗体内肿瘤。肿瘤细胞引起机体的免疫反应与传染性病原所引起的免疫反应不同 ,往往在病人被确诊以前 ,其体内肿瘤可能已经历了以下过程 :(1)因被免疫系统识别而引起的肿瘤杀伤 ;(2 )机体免疫监视系统的失灵 ;(3)肿瘤对机体免疫的耐受 ;(4)抑制抗原特异性细胞或抗原丢失 [1 ]。肿瘤细胞的抗原性常常较弱 ,或其抗原被遮盖 ,隐藏于肿瘤细胞内部 ,亦或仅有极少量的表达。更严重的是 ,进展中的肿瘤具有影响局部微环境的能力 ,可以在减少自身抗原表达的同时抵消免疫效应作用。由于基因的不稳定性增加 ,…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特异的树突状细胞(DC)肿瘤疫苗的制备方法及体外抗肿瘤作用,分离人周围血单核细胞,制备DC,体外应用Hela细胞提取物作为抗原(包括可溶性抗原和颗粒性抗原),结合DC制备特异性的肿瘤疫苗;再与淋巴细胞混合培养,用激活的淋巴细胞按不同比例与Hela细胞混合培养,应用MTT法观察淋巴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率。结果:经特异的肿瘤抗原刺激后的DC疫苗可活化淋巴细胞,与对照组比较可明显提高其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结论:DC特异肿瘤疫苗具有高效、特异的刺激淋巴细胞杀伤肿瘤细胞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肿瘤树突状细胞疫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肿瘤免疫疗法在过去的十年被临床肿瘤学界视为一种越来越有效的治疗模式。近年来对肿瘤疫苗中的树突状细胞疫苗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本文就肿瘤树突状细胞疫苗研究进展进行简述,力图为读者清理出肿瘤疫苗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6.
树突状细胞在肿瘤免疫治疗领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树突状细胞具有摄取、加工及呈递抗原至T淋巴细胞的能力,在机体的抗肿瘤免疫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对肿瘤抗原肽、肿瘤细胞蛋白提取物或肿瘤相关基因等致敏的树突状细胞疫苗以及肿瘤细胞与树突状细胞的融合疫苗等介导的抗肿瘤免疫治疗在动物试验与临床试验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RNA转染树突状细胞疫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是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提呈细胞,能够激活初始T细胞.DC体外负载肿瘤抗原能够刺激有效的抗肿瘤免疫.肿瘤mRNA转染DC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抗原负载方式.大量研究表明mRNA转染优于其他抗原负载方式能产生强免疫原性的DC,而且,可从微量肿瘤组织大量扩增的mRNA使DC疫苗能应用于每个肿瘤病人.本文综述了肿瘤mRNA转染DC作为有效的肿瘤疫苗的研究进展和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8.
树突状细胞是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可以有效特异地激活T淋巴细胞,产生抗肿瘤免疫活性.树突状细胞疫苗在近年来肿瘤生物治疗的免疫治疗方面的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进展迅速,已经成为肿瘤防治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胰腺癌树突状细胞免疫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前 ,胰腺癌等消化道肿瘤免疫治疗的主要方法有特异性主动免疫治疗、单克隆抗体导向治疗、细胞因子治疗和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人树突状细胞 (denderiticcell,DC)是人体内抗原递呈能力最强的细胞 ;同时 ,它通过提供双信号刺激、细胞辅助作用、细胞因子等直接或间接地启动特异性细胞免疫及辅助B细胞产生特异性抗体 ,介导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在细胞免疫应答、体液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树突状细胞(DC)是最强的抗原递呈细胞,可以激活幼稚T细胞,打破外周免疫耐受,进而诱导肿瘤免疫应答。对于复发或者进展性前列腺癌患者,以DC为基础的免疫治疗可延长患者生存期。本文综述DC疫苗临床治疗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小鼠树突状细胞过继转移免疫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树突状细胞(DCs)在过继免疫中的作用。以及递呈不同性质抗原的特点,为应用DCs诱导免疫耐受或治疗肿瘤奠定基础。方法 分别用绵羊红细胞(SRBC)和人白蛋白单次免疫和再次免疫小鼠,分离脾DCs和腹腔巨噬细胞(Mφ),并分别转移至各组小鼠体内,检测抗SRBC和抗人白蛋白抗体效价。结果 实验组中不论是DCs组,还是Mφ组产生的抗体效价均较高于对照组。过继转移白蛋白时,DCs组产生抗体水平较Mφ组低;过继转移SRBC时,DCs组产生的抗体水平较Mφ组稍高,但无统计学意义,而血清中的抗体水平与抗体形成细胞(AFC)水平发生分离。结论 DCs既能处理递呈可溶性抗原,又具有较强的处理,递呈颗粒性抗原通过过继转移给受体,使受体T、B细胞活化。  相似文献   

12.
DC与CIK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是已知的效能最强的抗原呈递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s,APC),可有效的刺激幼稚T细胞活化和诱导特异的抗原免疫反应,从而将先天和获得性免疫有机联系在一起。是免疫反应的始动者。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killercells,CIK)是由IL-2、IFN-γ和CD3单克隆抗体等诱导而成的对多种肿瘤细胞具有杀伤活性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其溶瘤活性具有非MHC限制性。  相似文献   

13.
树突状细胞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树突状细胞(DC)是体内专职的抗原提呈细胞(APC),具有摄取、处理和提呈抗原至T细胞的功能。随着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等学科的飞速发展,以及新的实验体系和新的技术方法的不断涌现,使得DC本身及其在临床上应用的研究取得了日新月异的进展。本文主要对DC的分化发育、DC与免疫耐受、免疫激活的关系及其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制备胀果甘草多糖佐助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疫苗,研究其对H22肝癌荷瘤小鼠的免疫治疗作用。方法:从小鼠骨髓中分离培养得到骨髓源树突状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dendritic cells,BMDC),用H22肝癌抗原致敏DC,再加入一定浓度的胀果甘草多糖佐剂制备DC疫苗,用倒置显微镜观察DC形态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DC疫苗表型。建立H22肝癌荷瘤小鼠模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组、DC组、TNF-α组、GiP组和GiP-B1组,用胀果甘草多糖佐助的DC疫苗免疫治疗荷瘤小鼠2次。末次给药后第5天处死小鼠,检测脏器指数及抑瘤率;酶联免疫法检测小鼠血清中IL-12(P70)、IFN-γ、IL-4和IL-10细胞因子含量;HE染色观察小鼠肝脏和肿瘤组织病理形态变化;免疫组化检测肿瘤组织Bax和Bcl-2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胀果甘草多糖作为DC疫苗佐剂,能够上调DC表面标志分子的表达水平(P<0.05);胀果甘草多糖佐助的DC疫苗能够减缓肝癌小鼠肿瘤生长速度,升高肝癌小鼠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P<0.05),增加肝癌小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建立自体热休克凋亡大肠癌细胞抗原制备、树突状细胞(DC)体外诱导、以及抗原负载方法.方法 采用酶消化法从手术切除的肠癌新鲜组织获得单细胞悬液,热休克后用桦酯酸诱导其凋亡,制备成细胞抗原;采集外周静脉血,分离单核细胞(PBMC),经GM-CSF与IL-4体外诱导成未成熟树突状细胞(imDC);负载细胞抗原后制备成DC肿瘤疫苗,并对DC疫苗的形态、数量及表型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1)肿瘤细胞抗原得率:(11.87±0.66)×106/g组织;平均凋亡率:(93.13±2.3)%;(2)imDC平均得率为(9.73±0.84)×106/(121.64)×106个PBMC,活率>95%;imDC表型分析:CD11c+CD14-、CD11c+HLA-DR+、CD11c+CD80+、CD11c+CD83+、CD11c+CD86+表达率分别为(87.48+2.59)%、(87.92±0.97)%、(2.20±0.67)%、(4.86±1.21)%、(5.00±0.97)%;(3)DC平均得率为(6.74±0.97)×106/(9.73±0.84)×106个imDC,活率>95%,DC表型:CD11c+CD14-、CD11c+HLA-DR+、CD11c+CD80+、CD11c+CD83+、CD11c+CD86+表达率分别为(93.55±1.24)%、(89.77±1.35)%、(87.80±1.63)%、(70.64±6.42)%、(95.44±2.16)%.结论 自体大肠癌细胞负载树突状细胞的方法稳定、安全、可靠,可制备出成熟DC.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MC-38肿瘤冻融抗原致敏的树突状细胞(DC)对荷瘤小鼠是否有抗肿瘤作用。方法用MC-38肿瘤冻融抗原体外冲击致敏小鼠骨髓来源的DC,观察其诱导的CTL对MC-38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体内以1×106DC/只多次接种于已荷瘤小鼠同侧腹股沟皮下,观察抗原冲击的DC对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以及对荷瘤小鼠生存期的影响。结果体外抗原冲击致敏的DC诱导的CTL对MC-38肿瘤细胞具有显著的杀伤作用,在效靶比为50∶1,25∶1,12.5∶1,6.25∶1时其杀伤率分别为68.84%,58.36%,41.56%,24.96%,;抗原冲击致敏的DC体内多次皮下免疫后对肿瘤的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能显著延长荷瘤小鼠的生存期。结论肿瘤冻融抗原致敏DC多次皮下免疫对荷瘤小鼠具有显著的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17.
自体树突状细胞回输的安全性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肺癌生物免疫治疗以其纠正患者的免疫缺陷,启动自身的特异性杀瘤反应,建立有效的免疫应答成为肿瘤治疗的一种有希望的途径,而这其中作为免疫启动和抗原递呈最关键细胞-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备受关注,并成为肿瘤免疫治疗的研究热点。为此,笔者对所在医院10例确诊为肺癌的患者进行了热休克诱导的凋亡肺癌细胞株负载的DC的免疫治疗,观察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及对治疗前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测定负载HBV相关抗原的树突状细胞(DCs)的体外免疫活性。方法分离培养8名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来源的DCs,并用流式细胞仪分析DCs的表型。以HBcAg及HBeAg分别刺激DCs,得到抗原特异性DCs,用单溶液细胞增殖分析(MTS)试剂检测PBMCs增殖;酶联免疫斑点(enzyme—linked immunospot,ELISPOT)法检测淋巴细胞产干扰素-γ(IFN-γ)水平。结果成熟DCs表达HLA—DR、CD80、CD86及CD83分子明显高于未成熟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负载HBcAg的成熟DCs体外刺激PBMCs的增殖能力高于未成熟者及负载HBeAg的成熟DC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负载HBcAg的成熟Dcs组的斑点数高于未成熟者及负载HBeAg的成熟DC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负载HBcAg的成熟DCs可更有效刺激自体PBMCs增殖及分泌IFN-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索一种有效的结肠癌免疫治疗方案.方法 将28例结肠癌根治术后患者完全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8例,术后行3个周期自体结肠癌细胞裂解物致敏的树突状细胞(DC)瘤苗治疗和常规化疗;对照组20例,术后无辅助治疗,只接受常规化疗.随访2组的生存情况.结果 DC瘤苗接种后,2例患者出现发热,体温37.3~38.3 ℃,未予特殊处理体温降至正常.1例患者在瘤苗注射第4天出现直径约为1.5 cm的皮肤红晕,2 d后自行消退.未观察到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至随访截止日期,试验组8例患者出现肿瘤复发1例,远处转移1例,复发合并转移1例,死亡2例.对照组20例患者出现肿瘤复发4例,远处转移3例,复发合并转移4例,死亡9例.试验组患者3年无瘤生存率为45.3%,对照组为21.5%,Log2rank时序检验显示DC组患者无瘤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的1、2、3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100%、87.5%、75.0%和95%、75%、55%,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C瘤苗治疗安全可行,能延缓结肠癌根治术后肿瘤的复发和转移,成为结肠癌新的辅助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