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肝硬化扩散加权成像与病理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研究肝硬化扩散加权成像ADC值的变化、机制及其病理基础。方法对11例经病理证实的肝硬化病人和12例正常肝脏行扩散加权成像并测量ADC值,DWI序列所选用b值分别为0、50、1000s/mm2。在b=50s/mm2及b=1000s/mm2计算得到ADC1及ADC2;测量结果与病理表现对照。结果肝硬化平均ADC1、ADC2均显著低于正常肝脏。病理表现为广泛纤维组织增生、小叶结构紊乱和假小叶形成。结论肝硬化组织ADC值降低原因可能为:①肝内纤维组织限制了水分子的活动,②肝实质内血流灌注减少。  相似文献   

2.
扩散加权成像在全身肿瘤性病变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本文综述了扩散加权成像的病理生理基础及其在全身各种肿瘤性病变中的应用,包括各种病变的检出、诊断及在治疗后随访中的应用,并进一步阐述了扩散加权成像在肿瘤性病变中应用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3.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乳腺肿瘤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利用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的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探讨其在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物方面的价值. 方法患者28人,良性8人,恶性20人.均经手术病理证实.DWI采用两组序列(分别为扩散敏感系数b=0,1000s/mm2,和b=30,300,1100s/mm2),并计算ADC值. 结果在b=1000-0s/mm2 时,正常腺体的ADC值[(1.75±0.54)×10-3mm2/s]与良性肿物的ADC值[(1.53±0.34)×10-3mm2/s]间无显著统计学意义,正常腺体与恶性肿物的ADC值[(1.22±0.28)×10-3mm2/s]间有显著统计学意义,良恶性肿物间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在b=300,30s/mm2 时,三者间无显著统计学意义.在b=1100,300s/mm2 时,良恶性肿物间无显著统计学意义.我们把良恶性病变ADC值的界值定为1.35×10-3mm2/s,即<1.35为恶性,>1.35为良性,诊断的敏感性为69.6%,特异性为75.0%. 结论 DWI图像(尽量选择TE时间与肿瘤的T2相近的序列)有助于检出病变,可作为常规检查序列之一.大b值差的ADC值能够鉴别良恶性乳腺肿瘤.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甲状腺结节MR DWI表现,评价DWI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价值.方法 对111例甲状腺单发结节性病变进行MR DWI检查.其中,恶性结节23例,良性结节88例.观察和比较不同良、恶性结节的ADC值差异,确定最佳b值和ADC阈值,并与病理结果相对照.结果 随着b值增大,ADC值均降低.不同b值时甲状腺恶性结节的ADC值均低于良性结节(P均<().05).甲状腺癌的ADC值明显低于腺瘤和结节性甲状腺肿(P<0.01),而与甲状腺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500 s/mm2时,选取ADC值1.70×10-3mm2/s为阈值,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92.32%、87.51%和86.93%.良、恶性结节的ADC值差异与其病理表现有关.结论 DWIADC值对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5.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应用于子宫肿瘤研究价值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目的 与常规T2WI对比,评价扩散加权成像(DWI)用于显示子宫肿瘤方面的能力及优势,比较子宫良恶性肿瘤在扩散加权图像信号强度和量化指标ADC值两方面是否有区别.方法 行盆腔MRI检查的58例女患者,子宫病灶73个,经病理或随访证实良性23个,恶性50个.图像评价以信号强度比(SIR)和对比噪声比(CNR)为参数,对扩散图像和T2WI图像分组比较.对良恶性病灶间进行信号强度和ADC值比较.扩散b值为1000.结果 子宫良性肿瘤DWI图像的SIR和CNR低于T2图像,子宫恶性肿瘤则反之.良、恶性两类肿瘤之间比较,DWI图像上恶性病灶的信号强度参数均高于良性组,ADC值低于良性病灶,内膜腺癌和宫颈鳞癌ADC值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与常规T2WI相比,子宫恶性肿瘤在扩散图像上更容易突出显示而易于分辨,而良性肿瘤在常规T2WI上的显示更具优势.子宫恶性肿瘤的ADC值明显低于良性肿瘤.  相似文献   

6.
肝硬化的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研究   总被引:23,自引:6,他引:2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肝硬化水分子扩散的变化及其机制。方法 对 5 9例志愿者及 47例肝硬化病人进行扩散加权成像并测量肝脏ADC值。DWI序列A的b值分别为 3 0、3 0 0、110 0s/mm2 ;序列B分别为 1.6和 5 5s/mm2 。序列A分别用b1和b3 (ADC1)及b2 和b3 (ADC2 )计算ADC值 ,序列B用b1和b2 (ADC3 )计算。结果 ChildB、C级肝硬化平均ADC3 明显低于正常肝脏 ,平均ADC1低于正常肝脏 ,平均ADC2 与正常肝脏无差别。结论 肝硬化ADC值降低的主要原因可能为肝实质内血流灌注的减少而非纤维化限制了水分子的热运动。  相似文献   

7.
3.0T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对肾上腺原发肿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估3.0TMR扩散加权成像(DWI)及ADC值对肾上腺原发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上腺原发肿瘤患者的术前DWI图像,用Mann—Whitneyu法对不同病理类型肿瘤的ADC值进行统计学比较,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结果肾上腺神经节细胞瘤(5例)、(良性)嗜铬细胞瘤(7例,其中1例为双侧)、皮质腺瘤(21例)、原发恶性肿瘤(包括7例皮质癌及1例恶性嗜铬细胞瘤)及髓脂肪瘤(7例)的ADC值依次为:(1.948±0.357)×10^-3mm2/s)、(1.666±0.547)×10^-3mm2/s、(1.434±0.430)×10^-3mm2/s、(0.951±0.144)×10^-3mm2/s及(0.764±0.209)×10^-3mm2/s。除外髓脂肪瘤,以ADC值≤1.08×10。mm。/s为阂值,诊断肾上腺原发恶性肿瘤的特异度为87.50%、灵敏度为85.29%、准确率为85.71%。肾上腺原发恶性肿瘤与神经节细胞瘤、嗜铬细胞瘤及皮质腺瘤ADC值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尸值分别为0.003、O.006及0.001),。肾上腺原发恶性肿瘤与髓脂肪瘤ADC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3.0TMR扩散加权成像可应用于。肾上腺原发良、恶性肿瘤的诊断,而ADC值能够对不同病理类型肿瘤的鉴别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8.
前列腺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6,他引:3  
目的探讨MR扩散加权成像对正常前列腺外周带、炎症和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13例良性前列腺增生、10例前列腺炎和15例前列腺外周带癌患者的MR检查资料.将前列腺外周带以六分区法划分,依病理结果将其分为正常区、炎症区及癌区.所有病人行单次激发EPI序列的MR扩散成像检查,b值分别取300、500、800 s/mm2.观察DWI图,并测量外周带各分区内及每位患者的闭孔内肌和膀胱内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并对所得数值进行双样本方差分析.结果13例良性前列腺增生、8例前列腺炎及14例前列腺癌获得可靠ADC值.b=800 s/mm2时,前列腺癌在DWI图像上表现为较高信号.b值越高,ADC值越低.b值相同时,各组间闭孔内肌及膀胱ADC值无统计学差异.b=800 s/mm2时,正常外周带平均ADC值(2.15±0.31)×10-3 mm2/s,炎症区平均ADC值(2.12±0.33)×10-3 mm2/s,癌区平均ADC值(1.17±0.21)×10-3 mm2/s,癌组与正常组组间差异及炎症组与癌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88.61,P=0.00),炎症区与正常区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53).结论MR扩散加权成像的ADC值有可能用于前列腺炎与癌的鉴别.  相似文献   

9.
3.0T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初探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3.0TMR扩散加权成像(DWI)及相应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3例志愿者及13例胰腺癌患者在3.0TMR上行胰腺DWI成像。比较DWI与T1WI、T2WI序列中胰腺癌相对于癌周的信号强度比(SIR);比较胰腺癌、癌周及志愿者正常胰腺的ADC值并绘制ADC值诊断胰腺癌的ROC曲线。结果DWI及T1WI图像中胰腺癌相对于癌周的SIR均明显高于T2WI(P<0.05),而DWI与T1WI相比则没有显著差异(P>0.05)。胰腺癌与癌周及志愿者正常胰腺的ADC值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ROC曲线下的面积为(0.739±0.088)(P<0.05)。结论DWI成像及ADC值的测定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协助胰腺癌的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临床病例分析 ,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 (DWI)在超早期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 15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 ,在发病后 6h以内 ,急诊行DWI检查 ,观察不同b值时脑实质信号的改变 ,并测量病灶及正常脑组织的表观扩散系数 (ADC)值。结果 超早期脑梗死在DWI上表现为边界清楚的局灶性高信号 ,且信号强度随b值延长而逐渐增强 ,与脑脊液信号变化趋势相反 ,病灶区域局部ADC值下降 ,平均为 (0 .5 5 8± 0 .0 6)× 10 -3 mm2 /s ,较对侧正常值平均降低 45 .3 % ,DWI诊断脑梗死 11例 ,4例DWI阴性病例影像学及临床随访证实 3例为脑血栓形成 ,1例为TIA发作。结论 DWI对于超早期脑梗死的诊断准确、敏感。  相似文献   

11.
3.0T MR 扩散加权成像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7,自引:9,他引:7  
目的研究3.0T磁共振系统扩散加权成像所得ADC值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54例病理证实的前列腺病例,其外周带病理正常者18例(第一组),炎症13例(第二组),癌23例(第三组),每一例外周带以六分区法分为六区,并根据穿刺活检结果将各个外周带区域归类为正常组、炎症组及癌组。测量各分区的ADC值(b值=800s/mm2),对三个不同病理组进行方差分析。癌与非癌组之间进行ROC分析。结果正常组、炎症组、癌组ADC值依次降低,分别为(1.55±0.25)×10-3mm2/s、(1.40±0.23)×10-3mm2/s和(1.07±0.30)×10-3mm2/s,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OC曲线上临界点取1.17×10-3mm2/s时,癌和非癌鉴别诊断的敏感性为61.3%,特异性为84.5%,准确性为80.0%。结论3.0T扩散加权成像可见前列腺外周带癌区、炎症区及正常区ADC值存在明显差异,可用于鉴别病变的性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不同b值肝囊肿弥散加权像(DWI)的信号特点,并测量ADC值,为DWI对其他肝脏疾病的研究提供方向.方法 50例肝囊肿112个病灶进行磁共振DWI,分析b值为300、500、1000 s/mm2肝囊肿的DWI信号表现,并测量ADC值,分析b值为300、500 s/mm2时ADC值的分布情况.结果 肝囊肿在3种b值(300、500、1000 s/mm2)的DWI表现为低信号分别占79.5%、83.0%、92.0%,等信号分别占13.4%、11.6%、7.1%,高信号分别占7.1%、5.4%、0.9%;平均ADC值分别为(4.10±0.11)×10-3、(4.09±0.14)×10-3、(3.85±0.12)×10-3 mm2/s;b值=300、500 s/mm2时;ADC值=4.10×10-3 mm2/s分别为91例(占81.3%)、61例(占54.5%).结论 肝囊肿在DWI主要表现为低信号,且ADC值较稳定,选b=300、500 s/mm2时,ADC值接近一固定值4.10×10-3 mm2/s,结合DWI及ADC值可确诊肝囊肿.  相似文献   

13.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对肾脏应用价值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初步探讨了应用扩散加权成像(DWI)测量肾脏表观弥散系数(ADC)值的可重复性和临床价值.方法对10例正常志愿者和40例不同肾脏疾病[单侧肾动脉狭窄(RAS)15例,双侧RAS 10例,单侧肾盂积水5例,双侧弥漫性慢性肾病10例]患者行DWI检查,为了研究肾脏DWI检查的可重复性,对10例正常志愿者间隔一天后按照相同的序列和参数行第二次DWI检查,分别测量低b值(b1=0 s/mm2、b2=500 s/mm2)和高b值(b1=0 s/mm2、b2=800 s/mm2)DWI图像的肾脏ADClow和ADChigh值,采用Pearson's相关系数和Bland-Altman法分析肾脏ADC值的可重复性.结果①Bland-Altman分析表明两次扫描肾脏ADC值的可重复性很好,低b值(0、500 s/mm2)时两次扫描的肾脏ADC差值为-0.0135mm2/s[95%CI:(-0.0357~0.0087)×10-3 mm2/s],相关系数r=0.897.高b值(0、800 s/mm2)时两次扫描的肾脏ADC差值为-0.0385 mm2/s[95%CI:(-0.0579~0.0191)×10-3 mm2/s],相关系数r=0.773.②肾脏ADClow值明显高于ADChigh值(t=21.462,P<0.001).③对照组、肾动脉狭窄组、肾积水组和慢性肾病组肾脏ADClow分别为(2.82±0.020)×10-3,(2.42±0.031)×10-3,(2.41±0.063)×10-3和(2.31±0.037)×10-3 mm2/s;ADChigh分别为(2.36±0.022)×10-3,(2.10±0.032)×10-3,(2.15±0.061)×10-3和(1.98±0.043)×10-3 mm2/s,三个疾病组的ADC值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结论肾脏DWI可以用来评价肾脏疾病和功能.  相似文献   

14.
前列腺癌的MRI诊断:T2WI、DWI、MRS及其综合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以病理结果为参照,探讨T2WI、DWI及MRS三种成像方法及其综合应用对前列腺癌定性诊断的价值。方法 42例患者在1.5T磁共振仪上采用体部矩阵线圈结合脊柱矩阵线圈行T2WI、DWI及3DCSI1H-MRS扫描,所有病例均经直肠穿刺活检证实。按照前列腺6分区法将所得图像数据分区评估测量,采用5分制针对各分区评分,并与病理结果对照。对三种扫描方法各自所得数据以及三种方法综合评分分别做ROC曲线分析比较,计算各组方法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等。结果 42例病例中15例经穿刺证实为前列腺癌,27例为前列腺良性病变。252个分区均得到病理证实,其中201个为良性,51个为恶性。各组诊断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及ROC曲线下面积(Az)如下:T2WI:88.2%、67.2%和0.848±0.030,最佳诊断界值为3;DWI:82.4%、81.6%和0.860±0.033,最佳诊断界值为4;MRS:84.3%、98.0%和0.961±0.016,最佳诊断界值为5;三者综合:96.1%、96.5%和0.978±0.009,最佳诊断界值为4。结论 T2WI、DWI及MRS三种方法均可以独立有效诊断前列腺癌。三种成像方法结合诊断前列腺癌的准确性显著高于三种成像技术独立诊断,其诊断结果与病理分析一致性较好。在三种成像技术中,MRS的诊断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5.
椎体转移瘤扩散加权成像与MRI增强扫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比较扩散加权成像(DWI)与MRI增强扫描对MRI增强扫描有强化的椎体转移病灶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恶性肿瘤合并脊柱转移病例57例,行常规MRI(T1WI,T2WI,STIR,MR增强扫描)及DWI扫描,113个病灶有强化;测量DWI与MR增强扫描对比噪声比(CNR),计算病灶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和骨髓对比率,比较病变椎体在DWI和MR增强扫描的信号,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DWI和MR增强扫描序列的CNR无显著差异;椎体转移灶ADC值平均为(1.37±0.56)×10-3 mm2/s,正常椎体ADC值(0.64±0.22)×10-3 mm2/s,两者ADC值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DWI和MR增强扫描病灶骨髓对比率平均为(1.54±1.39)和(0.64±0.54),二者有良好相关性(P=0.01),DWI骨髓对比率高于MR增强扫描.结论DWI在显示病灶方面有一定优势,病灶骨髓对比率高于MR增强扫描.临床上应用DWI结合ADC值,可以提高对椎体转移病灶的诊断.  相似文献   

16.
缺血缺氧性脑病(HIE)是新生儿危害最大的常见病之一,其病理生理机制及损伤特点复杂。根据脑成熟度、损伤严重程度及持续时间不同,MRI的影像表现各异。本文总结了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及弥散张量成像(DTI)的原理和检查优势。回顾性分析了新生儿HIE的DWI和DTI的各参数变化及其规律。提示DWI能早期检出脑组织缺血缺氧改变的范围,并能一定程度反映细胞分子水平的改变;DTI能连续性反映脑组织轴索、髓鞘细微结构的改变,显示解剖构造与脑功能区域的关联。上述MRI技术的临床应用将为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早期诊断、预后评估、疗效评价提供新的有益支持和保证,具有明显的临床应用优势。  相似文献   

17.
DWI利用磁共振特殊序列突出了扩散引起的散相位作用,在宏观成像中反映活体组织中水分子的微观扩散运动,有必要将病变的扩散特征作为重要的影像学特征来加以认识.采用ASSET-EPI技术使DWI的空间分辨率和图像质量得到提高;通过增加信号平均次数,可基本消除EPI伪影及ASSET相关伪影;应用分次屏气采集的方法可获得较为满意的腹部DWI图像.高b值(800~1000 s/mm2)的DWI已经在乳腺、胃、肝脏、直肠、子宫、前列腺等领域的临床应用获得成功,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临床研究结果表明,DWI对可在一定程度上显示未出现明显形态学改变的病变区域;表观弥散系数(ADC)值作为量化指标可为肉眼不易区分的病变提准确判断;以病变区的相对值作为定量指标,在反映病变组织特征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DWI联合其他MRI技术,有助于客观评价DWI的临床价值,并可在更深层次上拓展对疾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肝脏常见占位性病变的磁共振扩散成像的量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成像的量化分析在肝脏占位性病变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00例磁共振检查发现的肝脏占位性病变,进行扩散成像并测量表面扩散系数(ADC值),其中:29例肝细胞癌,24例肝转移癌,28例肝血管瘤,19例肝囊肿。结果各种病变的平均ADC值分别为:肝细胞癌:(0.99±0.26)×10-3mm2/sec,肝转移瘤:(1.17±0.32)×10-3mm2/sec,肝血管瘤:(1.81±0.42)×10-3mm2/sec,肝囊肿:(3.11±0.38)×10-3mm2/sec,肝囊肿与肝血管瘤、肝细胞癌及肝转移瘤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b值(扩散敏感系数)差大,测得ADC值较准确。结论磁共振扩散成像的量化分析对肝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可与常规检查一起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前列腺癌肿瘤ADC值的变化与病理Gleason评分的关系.方法 对经穿刺活检证实的65例前列腺癌患者行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检查,b值800 s/mm2.根据病理结果 将前列腺外周带六分区归类为癌区和非癌区,测量每个分区的ADC值,癌区与非癌区之间行ROC分析,并与病理Gleason评分进行对照.结果 65例前列腺癌的癌区和非癌区ADC值分别为(1.19±0.30)×10-3 mm2/s和(1.79±0.34)×10-3 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74,P<0.01);ROC曲线上临界点取1.44×10-3 m2/s,诊断的敏感性达84.30%,特异性为64.00%.癌区ADC值与Gleason评分呈负相关(r=-0.347,P<0.01).结论 前列腺癌癌区ADC值与Gleason评分呈负相关;ADC值有可能用于评价前列腺癌的分级和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3.0 T磁共振T2WI联合DWI及DCE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对经病理证实的前列腺疾病患者的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共75例,包括40例前列腺癌患者,35例非癌患者,均行常规T2WI、DWI及动态增强MRI(DCE-MRI)检查,对T2WI、T2WI+DWI、T2WI+DCE及T2WI+DWI+DCE共四种方法所得的图像进行诊断并评分,同时与病理结果对比,分析四种检查方法对前列腺癌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结果四种方法对前列腺癌诊断敏感度、准确度有统计学意义(Q值分别为15.391、15.61,P0.01)。四种方法敏感度及准确度两两比较,T2WI与T2WI+DWI+DCE,T2WI+DWI与T2WI+DWI+DCE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3.0 T磁共振T2WI+DWI+DCE可提高前列腺癌诊断的敏感度及准确度,对前列腺癌有较高的诊断价值,T2WI+DWI的诊断效能略逊于T2WI+DWI+DCE,对难以耐受长时间检查的高龄患者可以作为常规MRI诊断序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