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急性心肌梗塞(AMI)静脉溶栓疗法,目前在国内外已广泛应用,再通率50%~70%。我院对1997年10月~1998年10月收治的AMI30例进行了静脉溶栓治疗,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与方法  1 病例选择 梗塞6h内的10名AMI患者中,男7例,女3例。梗塞6~12h时者20例,男16例,女4例。年龄两组相近,32~76岁。梗塞部位见附表。附表 梗塞时间与部位部位梗塞6h内梗塞6~12h前间壁14下壁24高侧壁11广泛前壁34正后壁12右室1前壁+高侧壁23内膜下01  诊断标准及再通指标:根据W…  相似文献   

2.
沈建宏  宗尧庆 《河北医学》2001,7(8):739-740
室性心律失常 (VA)是急性心肌梗塞 (AMl)早期严重并发症 ,尽早防治对AMI患者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们应用 β受体阻滞剂倍他乐克治疗AMI合并VA患者 36例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36例均无 β受体阻滞剂应用禁忌症 ,为治疗组 ,其中男 2 3例 ,女 13例 ,年龄 4 673岁 ,梗塞部位 :累及前壁者 2 9例 ,未累及前壁者 7例。对照组 4 0例患者中男 2 8例 ,女 12例 ,年龄 4 570岁 ,用利多卡因治疗 ,梗塞部位 :累及前壁者 33例 ,未累及前壁者 7例。两组在性别、年龄、既往病史及梗塞部位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两组AMI…  相似文献   

3.
自1994年2月~1999年2月我们对有痛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在常规治疗同时,加用了小剂量冬眠合剂,让患者迅速进入熟睡安静状态,降低了心肌耗氧量,平稳度过急性期,降低了病死率,取得显著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观察组96例,男58例,女38例。年龄38~86岁,平均61.3岁。对照组96例,男56例,女40例。年龄36~87岁,平均60.8岁。所选病例均符合WHO诊断标准。两组在病情、年龄、性别等方面具有一致性。1.2 临床表现1.2.1 梗死部位 观察组前壁39例,…  相似文献   

4.
张桂馨 《中原医刊》1999,26(12):35-36
我院自1993年1月至1997年12月对38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静脉溶栓治疗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AMI患者38例,男27例,女11例。年龄41~69岁,平均59岁。其中广泛前壁11例,前间壁8例,下壁6例,前间壁、下壁5例,前侧壁4例,广泛前壁、下壁2例,下壁、后壁、右室2例。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诊断标准且无溶检禁忌证。2 治疗方法2-1 溶栓前:住CCU病房,常规描记12导联心电图,下壁AMI时加做V7~V9、V3R~V5R导联心电图。检查血常规、血小板计数、出凝血时间、凝血…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治疗的开展,再灌注心律失常(RA)愈来愈受到人们重视,RA对于评价AMI患者冠脉再通、估计预后方面有重大意义,本文对56例AMI患者溶栓后RA进行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院1996年1月~1999年1月住院AMI患者56例,均符合WHO的AMI诊断标准,且均为溶栓治疗适应证,其中男51例,女5例,年龄37~74岁。梗死部位:前间壁13例,前壁10例,广泛前壁8例,前壁+高侧壁3例,前壁+正后壁2例,下壁(部分伴右室)19例,广泛前壁(…  相似文献   

6.
高龄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疗法的开展,AMI住院期间病死率已下降到5%~15%[1],但高龄患者的病死率仍呈上升趋势。两年来我院共收治AMI患者148例,现分为高龄组(年龄≥70岁)与非高龄组(年龄<70岁)进行对比分析,以探讨高龄AMI患者的临床特点,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诊断标准 AMI诊断标准均符合1980年WHO制定的标准。1.2 病例选择 选自1997年1月~1998年12月我院住院AMI患者148例。按年龄分高龄组:年龄≥70岁,共23例,男12例,女11例,最大年龄…  相似文献   

7.
本文观察171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电图QT离散度(QTd)及JT离散度(JTd),旨在探讨QTd,JTd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现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1990年1月至1999年3月间发病48h内入院的AMI患者171例,诊断根据WHO标准。将出现室颤、多形室性心动速或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者列为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组,共33例,男24例,女9例;年龄38~94岁,平均68-9岁。无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为对照组,共138例;男101例,女37例,年龄33~89岁,平均63-9岁。…  相似文献   

8.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AIMI)并发房室传导阻滞(AVB)于临床常见,关于其发病机制、治疗及预后均有不少总结。本文就86例AIMI中并发AVB28例进行了分析。1;临床资料1996年12月一1998年12月急诊收治住院的诊断明确的AIMI86例,发病至人院时间为30min~12h。发生AVB的28例(作为人选对象,其中男性24例,女性4例,年龄42-70岁,平均62岁。统计学采用卡方检验。2结果2.1AVB的发生率86例AIMI,并发AVB28例,占32.5%,,其中ⅢAVB11例;占39.3%,Ⅱ…  相似文献   

9.
房室传导阻滞(AVB)是发生急性心肌梗死(AMI)时较常见的心律失常,本文对76例AMI患者AVB的发生、转归、梗死部位进行临床分析。1 临床资料1993~1998年明确诊断的AMI住院患者76例,其中男52例,女24例,平均年龄(62±4.1)岁。前壁梗死37例,下壁梗死25例,前壁+下壁梗死11例,右室梗死3例。2 结果76例并发AVB14例,发生率为18.4%,其中Ⅰ度3例,Ⅱ度6例(Ⅱ度Ⅰ型2例,Ⅱ度Ⅱ型4例),Ⅲ度5例(3例ORS<0.12s,2例QRS>0.12s),Ⅱ度以上占78.…  相似文献   

10.
我院自1997年1月至1999年5月,共收治急性心肌梗塞(AMI)94例,其中下壁AMI25例,正后壁AMI4例,下壁+正后壁AMI12例。在下壁及正后壁AMI中有6例同时合并有右室梗塞(RVI),1例为单纯性RIV,1例为前壁AMI合并RVI,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在8例RVI中,男性5例,女性3例,年龄47~71岁。本组病人均具有AMI的临床表现,心电图和心肌酶的动态变化。心电图仅1例RVI合并前壁AMI,见附图。心电图示STV3R~V5R弓背型抬高,2h后STV1~4亦抬高,同时伴有R波减…  相似文献   

11.
韦世奎 《中原医刊》2000,27(11):2-3
急性心肌梗死(AMI)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与溶栓距发病时间相关。现将我院收住的AMI患者在不同时间进行院溶栓治疗后血管再通率及0~35天病死率作对比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本院1999年1月~2000年4月收治的AMI患者共68例,均具典型的胸痛,经心电图动态演变,心肌酶升高的观察,符合AMI的诊断标准[1],均具有溶栓适应症[2]。据溶栓距发病时间分为 A、B、C、D4组。A组:19例,男15例,女4例,平均年龄(57.2±11.3)岁,溶栓距发病时间在 2h内;B组: 17例,…  相似文献   

12.
我院自1996年1月~2000年12月应用国产尿激酶(UK)对急性心肌梗塞(AMI)的患者静脉注射溶栓治疗38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符合WHO的AMI诊断标准,按全国AMI尿激酶溶栓方案放宽溶栓时间到24h 以内。本组中男24例,女14例,平均年龄59.8岁。梗塞部位:前壁+广泛前壁17例,下壁13例,下壁+右心室+正后壁5例,高侧壁3例。发病至开始溶栓治疗时间3h以内2例,6h以内25例,12h以内8例,24h以内3例。 1.2 给药及观察方法:持续心电图示波监测,18导联心电…  相似文献   

13.
我科1996年3月开始开展尿激酶(UK)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AMI)8例,现报道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AMI病人8例中,男5例,女3例,年龄50~75岁。梗塞部位:广泛前壁2例,前壁4例,下壁并右室1例,前阔壁1例。12 溶栓方法 溶栓前常规记录18导联心电图,查血常规、血小板计数、出凝血时间,心肌酶谱、肝肾功能、血糖,电解质及凝血酶之时间,全血凝固时间、血型。溶栓治疗时先以UK50万U溶于NS20ml,15min静注,接着UK50~100万U溶于NS100ml,30min静…  相似文献   

14.
急性心肌梗塞(AMI)早期,病情危重,由于由多种原因导致,几乎都有血压下降,因此,辩明危急状态,作出及时准确地判决并及时处理,才能挽救生命。本文对135例AMI时血压明显下降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应采取的措施。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收集我院1997~2001年4年住院的AMI患者135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男78例,女57例,年龄35~80岁(平均66.5岁)。梗塞部位:广泛前壁24例,下后壁26例,前间隔12例,前壁18例,下壁17例,右室2例,非Q波型3例,多面(2面以上)33例。合并有心…  相似文献   

15.
1991~1997年我院用尿激酶(UK)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32例,现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符合WHO诊断标准的AMI患者32例。男性21例,女性11例,年龄54~70岁,平均64岁。梗死部位:前壁11例、前间壁3例、侧...  相似文献   

16.
心肌梗死急性期死亡率高 ,主要原因是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 ,为了解心肌梗死各种心律失常与QT间期离散度(QTd)变化的临床意义 ,现将我院的 7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AMI)的心电图作如下分析。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 1995~ 1998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70例 ,男 40例 ,女 30例 ,年龄 35~ 70岁 ,平均年龄 (45 0± 9 5 )岁。其中前壁AMI 10例 ,下壁AMI 18例 ,前间壁AMI 17例 ,广泛前壁AMI 2 0例 ,下壁合并正后壁AMI 5例。按其合并心律失常的程度分为Ⅰ组为合并严重心律失常组 (频发室性早搏、多源多…  相似文献   

17.
单纯右室心肌梗塞(RVI)罕见,往往左室下壁、正后壁或前壁梗塞合并RVI,其病情危重,死亡率较高,其诊断与治疗方法明显不同于左室梗塞。现将我们治疗的10例RVI患者情况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0例患者,男8例,女2例;年龄50~66岁...  相似文献   

18.
1998年12月至2000年7月,我们应用小剂量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20例,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符合AMI溶栓治疗入选及排除标准的20例患者,男16例,女4例,年龄46~80(平均 62± 7. 5)岁。梗死部位:下壁 4例,下壁+后壁8例,下壁+右室2例,前壁5例,下壁+后壁+广泛前壁1例,其中前壁梗死合并心功能不全3例(Killip分级Ⅲ级3例)。 1.2研究方法: 1.2.1入选标准及排除标准:参照“急性心肌梗塞溶栓疗法参…  相似文献   

19.
文献报告[1]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约25%并发房室传导阻滞(AVB),并常发展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AVB-Ⅲ),使AMI患者病死率升高至50%,病情极为凶险。1997年1月~2001年12月,我院收治15例AMI并发AMI-Ⅲ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目的在于提高对AMI并发AVB-Ⅲ的认识,以便早期采取适当的预防性治疗措施,以降低患者的病死率。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15例,男12例,女3例,年龄34~78岁,其中50岁以下1例(34岁,男性),平均年龄65岁。活动状态下…  相似文献   

20.
硝酸甘油和肝素治疗心肌梗塞病人46例疗效观察(摘要)李进李玉春王革钟庆临床资料本组心肌梗塞(AMI)病人46例,男31例,女15例;年龄43~89岁,平均66岁。梗塞部位:前壁22例,下壁16例,前壁与高侧壁4例,下壁与广泛前壁3例,心内膜下1例。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