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向量图T环异常的诊断意义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59例心向量图(VCG)T环异常的病人加作12导联常规心电图,并结合临床诊断综合分析,以评价VCGT环异常的诊断价值。诊断VCGT环异常的标准为:(1)T环长度30°、H面、LS面>60°;(3)T角度:F面< 25°-> 55°、H面< 10°-> 60°、LS面< 30°-> 80°。 常规心电图在正常范围者32例(占54%),男6例,女26例,年龄28—70(平均49)岁。其中高血压病12例,心肌炎2例,冠心病1例,胸闷、心悸待查17例。VCG均表现为T环长度/QRS环长度异常。 常规心电图T波异常者27例(占46%),男13例,女14例,年龄38—76(平均56)岁。其中T波低平,(即T相似文献
2.
心向量图对冠心病的诊断有一定价值,它与心电图互补长短,能提高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本文将二者对比分析,以重点探讨T环异常对诊断冠心病的临床应用价值。 受检对象分3组:临床确诊为冠心病的150例病人中心绞痛118例,心肌梗死32例,根据心电图异常程度的不同,将其分为甲、乙组。甲组100例,男76例,女24例,年龄48—83(平均56.7±15.6)岁,心电图均符合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诊断标准。乙组50例,男36例,女14例,年龄45—74(平均55.9±14.8)岁,心电图有不同程度的ST-T异常改变,但诊断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条件不足。正常组100例,均为健康体检者,男68例,女32例,年龄在30—55(平均39.2±8.4)岁,心电图均正常。心肌缺血的心向量图诊断标准为:T环方位异常,QRS-T夹角增大,R/T比值>4,T环L/W比值<2.5,T环转向异常。在T环方位正常的情况下,余4项中出现1项异常为大致正常,2项异常提示心肌缺血,3项或3项以上诊断为心肌缺血。 相似文献
3.
根据体表心电图T波倒置观察心向量图(VCG)横面 (X -Z)、右侧面 (Z -Y)、额面 (X -Y)T环移位 ,旨在为临床另寻一条心脏无创检查的途径。我院内科心血管病组 2 0 0 0年 6月至 2 0 0 2年 6月 ,用常规十二导心电图 (ECG)检查有T波倒置留院观察患者 2 2 0例 ,利用微机设置心电向量自动分析软件进行心向量图采样 ,以观察三面T环的方位角度变化 ,试图进一步探讨心向量图T环移位与心电图T波倒置的差异性 ,期望为临床治疗心律失常与心肌缺血提供完整的临床资料 ,现总结报告如下 :对象和方法1 对象选择 2 0 0 0年 6月至 2 0 0 2年 6月因T波倒…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潜在型克山病病人30例,非病区健康人30例的心电向量图 T 环作了对比分析。两组人群在性别、年龄上作了配对选择。两组结果进行了配对 T 检验。结果见下表。 相似文献
5.
冠心病与心电向量图T环改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冠心病心肌缺血可引起心室肌复极异常 ,在心电向量图上发生相应的改变。本文总结 1 0 1例经WHO标准诊断的冠心病患者心电向量图 T环改变 ,并与健康人对照 ,旨在了解冠心病患者心电向量图 T环改变特点 ,探讨心电向量图 T环改变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冠心病组是我院 1 997年 3月至 1 997年 1 2月 9个月中的住院及门诊就诊的冠心病患者 ,男 61例 ,女 40例 ,平均年龄 50 .4岁 ,其中心绞痛 52例、心肌梗死 30例、心力衰竭 1 4例、心律失常 5例。对照组2 1 6例 ,是经各种检查证实的健康人 ,男 1 66例 ,女50例 ,平均年龄 52岁 ,检…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19岁以下正常男女T环的研究,提供对心脏疾患有诊断意义的指标。方法:应用VA-GR型自动VGG随机检查城市1个月至19岁无自觉症状的人群,分析该组人群不同性别及年龄的T环方位、电压及ST向量。结果:性别和年龄不同其T环的有关参数也不尽相同。结论:本研究结果可对19岁下人群不同性别及年龄心脏疾患的诊断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7.
T向量环是心室肌复极时产生的向量环,它能较早地反映心室肌缺血或代谢损伤。作者对克山病病区健康人和非病区健康人各65例作了心电向量图检查。本文报告对向量图T环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T环振幅、QRS-T夹角、T环最大向量与QRS环最大向量比(T/R)、T环长/宽比等几个指标较敏感,在两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我们认为,在病区健康人群中,有一部分人虽然未出现临床症状和体征,但已受到致病因子的侵害,已产生了隐 相似文献
8.
心肌缺血T环异常与Q—T离散度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心肌缺血患者心向量图T环改变与Q_T离散度的关系 ,观察10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心向量图T环异常指标及Q_T离散度。结果发现QRS_T夹角异常者60例Q_Td 为42.33±18.51ms,T环角度异常者64例Q_Td 为48.09±19.58ms,与正常组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意义 (P<0.01) ,R/T比值异常、L/W比值异常者的Q_Td 与正常组差异无显著意义 (P>0.05) ,而T环形态异常者 ,特别是T环呈圆形或马蹄形改变时Q_T离散度非常明显增大 (P<0.01)。认为T环异常、Q_T离散度增大可作为诊断心肌缺血的心电学指标。 相似文献
9.
10.
11.
为探讨心向量 T环变化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 ,我们观察了 15 0例冠心病患者 T环指标及心电图的 ST- T变化 ,并比较了两者的阳性率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本组 15 0例患者 (男 10 8例 ,女 4 2例 ;年龄37~ 73岁 ,平均 5 4± 12岁 ) ,经冠脉造影证实至少有一支血管狭窄 70 %以上而确诊为冠心病。其中稳定型心绞痛 2 8例 ,初发劳累型心绞痛 4 5例 ,恶化型心绞痛 5 7例 ,梗塞后心绞痛2 0例。除外束支传导阻滞、心肌肥厚以及电解质紊乱等引起的 ST- T异常患者。采用梦泰医学仪器研究所研制的心脏综合检查仪 ,Fank's导联系统 ,电压 … 相似文献
12.
慢型克山病室性早搏的心向量图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 探讨慢型克山病室性早搏在心向量图(VCG)的表现特征。方法 在山东省克山病病区选择慢型克山病有室性早搏的患者进行VCG描记,描记每个患者所发生的各种室性早搏,并对各种室性早搏进行分析。结果 慢型克山病室性早搏的QRS环形态以麻花形和不规则形最多见,QRS环的总运行时间比正常人的明显延长,最大QRS环和T环的电压比正常人的明显增大,最大QRS环和T环的角度无集中的分布范围,QRS-T角有60.9%~73.3%的图形在180度,有63.8%~68.6%的图形有ST向量,并且ST向量的电压较大。结论 慢性克山病室性早搏的QRS环形态、运行时间、最大QRS环和T环的角度及电压、QRS-T角、ST向量的电压和正常人的有明显的不同。 相似文献
13.
14.
一直以来 ,心向量图 (VCG)横面T环顺钟向运行 (顺转 )被视为心肌缺血的表现 ,并以此作为冠心病VCG诊断标准之一。本研究对VCG横面T环顺转者进行了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结果如下。1.资料与方法 :随意从我院门诊就诊者及住院患者中 ,选择 5 0岁以下经VCG检查为横面T环顺转者 80例作为观察组 ,男 2 6例 ,女 5 4例 ,年龄 2 2~ 46 (平均 34 .6 )岁。其中 39例临床有心悸、气短、胸闷、乏力等症状 ,屡次体检仅心电图可有ST、T改变或早搏 ,其余检查均正常 ;30例临床无症状、无体征 ,心电图检查普遍导联ST下降 0 .1mV左右、T… 相似文献
15.
目的应用心向量图和12导联心电图对比分析Q—T间期离散度(Q—Td)。方法使用Metronics心电工作站分别对确诊的心肌梗死组100例(其中心电图ST—T正常和异常者各50例)、正常组100例、对照组50例(心电图ST—T均异常)行同步12导联心电图(D1)、心向量图(正交心电图,D2)和时间心向量图(D3)检测,并测定和比较Q—Td。结果心肌梗死组中ST-T异常者D1(27.49±25.32)ms,明显大于D2(7.35±13.01)ms和D3(1.56±4.08)ms(均P〈0.01):正常组D1(15.72±15-71)ms,明显大于D2(1.22±4.7)ms、D3(1.60±4.92)ms(均P〈0.01);对照组D1(46.37±23.80)ms,亦明显大于D2(16.88±20.56)ms和D3f4.334-9,47)ms(均P〈0.01)。心肌梗死组无ST-T改变者D2、D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D1则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测量方法可影响Q-Td的大小,12导联心电图Q—Td的增大与ST—T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弄清心向量图(VCG)横面T环原发性顺钟向运行(顺转)与心肌缺血的关系。方法对118例VCG横向T环原发性顺转者随访10~20年,观察其横面T环转向变化、临床症状及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心脏X线片、心脏负荷试验、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结果原发性T环顺转者中34.8%由顺转变为逆转。98.3%无器质性心血管疾患。结论VCG横面T环顺转与心肌缺血无关,可能同发育有关。T环顺转者易于发生心脏神经官能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心向量图T环形态改变,探讨T环改变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心电图ST-T正常的45例冠心病(A组)与45例健康(B组)做VCG检查,分析额面(F面)、右侧面(SR面)、横面(H面)T环形态改变。将T环形态改变分为8种类型,仅1种改变为单纯型,2种或2种以上改变为复合型。结果 A组9例呈单纯型,36例呈复合型。其中T环运转相反(46.7%)、T环长/宽值缩小(33.3%)、QRS/T值增大(33.3%)、T环振幅过大(17.8%)、QRS-T夹角增大、畸形T环(11.1%)呈单纯型与复合型2种形式;T环双支对称(17.8%)、线型T(15.6%)仅呈复合型。B组有8例呈单纯型T环改变,余37例T环形态正常。其中QRS/T值增大(2.2%)、T环振幅过大(6.7%)、QRS-T夹角增大(8.9%)与A组差异分别为P<0.01、P>0.05、P>0.05。后2种虽然与冠心病组差异不显,但属正常变异。B组其它类型改变均无。P<0.01。结论 心向量图T环形态改变对冠心病正常心电图患心肌缺血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正常人心电图 U 波的向量与同导联 T 波向量平行,T 波直立的导联 U 波也应直立,T 波直立导联 U 波倒置则为异常。关于 U 向量特征的研究进展缓慢。因为心电向量图(VCG)U 环的记录分析较困难。1987年,中屋 相似文献
19.
介绍时间和连续心向量图的图形、标志和识别,并通过800例临床检测结果证明其诊断心律失常的准确性不亚于心电图,且可对P、QRS、T环的瞬间向量图改变作出诊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健康青年男女T环的形态、特点,分析性别对心室复极的影响。方法选择心电图正常的健康青年男女各30例,行心电向量检查,并对心电向量T环特点、形态进行比较。结果正常男女F面、H面T环多为狭长形,L/H<2.5。QRS-T夹角、T向量角度,男女均在正常范围内,男女比较p均<0.05。F、H、RS面T环最大振幅比较,男女比较p均<0.05。正常男女T环形态狭长型、狭小型占80%,其中男性以狭长型为主,女性以狭长型、狭小型多见。结论正常男女T环之间存在差异,在诊断T环异常时要考虑男女性别因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