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TIMP3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及蛋白的表达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并分析TIMP3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与其蛋白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5例患者的胃癌组织、正常胃黏膜组织中TIMP3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情况及蛋白的表达。结果 TIMP3基因启动子区CpG岛在胃癌及正常组织中的甲基化阳性率分别为31.1%和0(P<0.05);TIMP3蛋白在胃癌及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6.7%和90.5%(P<0.05);TIMP3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及蛋白的表达分别与胃癌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TIMP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蛋白表达呈明显的负相关(P<0.05)。结论 TIMP3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的异常甲基化是引起蛋白表达缺失的主要原因,TIMP3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的异常甲基化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宫颈癌组织中结肠腺瘤性息肉病蛋白(APC)、E-钙黏蛋白(E-cadherin)、凋亡相关点状蛋白(ASC)及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HI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检测31例份宫颈癌组织和20例份正常宫颈上皮组织中的APC、E-cadherin、ASC、FHIT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分析APC、E-cadherin、ASC、FHI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宫颈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31例份宫颈癌组织中测得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27例份,其中APC、E-cadherin、ASC基因甲基化分别为19(61%)、17(55%)、6(19%)例份;单基因甲基化13例份,2个基因甲基化11例份,3个基因甲基化3例份。2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均未测出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宫颈癌组织中APC、E-cadherin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率高于正常宫颈组织(P均<0.05)。不同年龄、组织学分级及病理分期的宫颈癌患者肿瘤组织中APC、E-cadherin、ASC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状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宫颈癌组织中APC、E-cadherin、ASC基因存在启动子区域甲基化,可同时有多个基因甲基化。APC、E-cadherin、ASC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可能参与了宫颈癌的发病。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结肠腺瘤性息、肉病基因(APC)异常甲基化在上皮性卵巢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法检测63例上皮性卵巢癌组织原发灶、41例相应的盆腹腔转移灶、10例癌旁卵巢组织及2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APC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结果上皮性卵巢癌组织原发灶及相应的盆腹腔转移灶中APC基因启动子区异常甲基化发生率分别显著高于正常卵巢组织(P〈0.05)。APC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与上皮性卵巢癌临床分期、分化程度及病理类型无关。结论APC基因启动子区异常甲基化与上皮性卵巢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检测胰腺癌SPARC基因CpG岛的甲基化状态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 收集17例胰腺癌及相应癌旁组织、6例CP和6例正常胰腺组织以及6例健康成人外周血液标本,抽提DNA,进行亚硫酸氢盐修饰,然后行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SPARC基因第一外显子区CpG岛的甲基化状态,并分析与肿瘤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健康人外周血白细胞DNA中SPARC基因第一外显子区CpG位点均无甲基化.正常胰腺、CP、胰腺癌及相应癌旁组织SPARC基因第2、3、4、5、6、7 CpG位点的甲基化率分别为61.6%、47.1%、37.5%、24.7%;第1,8、9、10、11、12 CpG位点的甲基化率分别为52.0%、28.7%、16.7%和0.胰腺癌SPARC基因甲基化率与正常胰腺、CP比较均差别非常显著(P<0.001),与相应癌旁组织比较差别不显著.胰腺癌SPARC基因CpG岛甲基化与患者性别、年龄、危险诱因(如长期吸烟或饮酒、CP)、肿瘤大小、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等均无显著差异.结论 胰腺癌SPARC基因第一外显子区CpG岛为高甲基化状态,可能为胰腺癌发生、发展的早期事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RAS相关区域家族1A(RASSF1A)基因启动子CpG岛甲基化和DNA甲基转移酶1(DN-MT1)的表达与胃癌发生的关系。方法运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胃癌癌旁正常组织和癌组织RASSF1A基因启动子CpG岛甲基化发生率及DNMT1的表达情况。结果癌旁正常组织中RASSF1A基因启动子CpG岛甲基化发生率、DNMT1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相应癌组织(P均〈0.01)。RASSF1A启动子CpG岛甲基化患者DNMT1阳性表达率与非甲基化患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和DNMT1的高表达可能与胃癌发生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1(SHP-1)、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蛋白1(SOCS1)基因启动子区CpG岛异常甲基化状态与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收集89例初治NHL及20例良性淋巴组织增生患者病理组织,以甲基化特异性PCR法测定SHP-1、SOCS1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状态。结果 NHL病理组织SHP-1、SOCS1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频率分别为80.90%、2.25%,对照组20例良性淋巴组织增生病理组织未见SHP-1及SOCS1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结论 SHP-1基因启动子区CpG岛在NHL中存在高度甲基化,而SOCS1基因甲基化现象在NHL中少见。SHP-1基因甲基化可作为NHL一个良好的分子诊断标记及可能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胰腺癌分泌型凋亡相关蛋白2(SARP2)基因第一外显子区CpG岛甲基化模式及其与临床生物学特征的关系,为胰腺癌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奠定基础.方法 收集23例胰腺癌及相应癌旁组织、6例慢性胰腺炎和7例正常胰腺组织作为研究对象.抽提上述标本DNA进行亚硫酸氢盐修饰,聚合酶链反应扩增SARP2基因第一外显子区CpG岛区域,测序明确该区域CpG位点甲基化情况,并分析与临床生物学特征的关系.结果 胰腺癌SARP2基因CpG位点甲基化率(37.9%)显著高于正常胰腺(0.0%)、慢性胰腺炎(2.5%)及癌旁组织(1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SARP2基因CpG岛1区甲基化具有较好的胰腺癌特异性.胰腺癌SARP2基因CpG岛1区CpG位点甲基化与性别、年龄、诱因、肿瘤大小、肿瘤分级、分期、转移无关(P值均>0.05),但肿瘤直径较大者及分化程度较高者具有SARP2基因高甲基化趋势.结论 胰腺癌SARP2基因第一外显子区基因CpG岛甲基化分布具有不均衡性,部分CpG位点高甲基化具有胰腺癌特异性,可作为胰腺癌基因诊断的靶点,且与一些临床生物学特征有关,可能对胰腺癌预后评估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p16基因启动子CpG岛甲基化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特异性甲基化PCR(MSP)检测58例胃癌及癌旁组织和3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p16基因启动子CpG岛的甲基化状态,分析其与胃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26例(44.8%)胃癌组织、5例(8.6%)癌旁组织也检测出甲基化的存在,3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标本中均未检测出p16基因甲基化的存在(P <0.05);p16基因甲基化与胃癌淋巴结转密切相关(P<0.05).结论 p16基因启动子CpG岛甲基化可促进胃癌的发生、发展;此基因的异常甲基化可作为胃癌早期诊断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正常黏膜、结肠腺瘤、结肠癌中p16、hMLH1基因CpG岛甲基化状态,评价其在结肠癌发生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四川省人民医院2008年10月~12月结肠组织标本60例,其中结肠癌20例、腺瘤20例、正常组织标本20例。采用特异性甲基化PCR(MSP)方法检测p16、hMLH1基因的CpG岛甲基化状态。结果 MSP方法检测发现p16启动子CpG岛甲基化阳性表达率结肠癌组与腺瘤组、正常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20、0.020),而腺瘤组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hMLH1启动子CpG岛甲基化阳性表达率结肠癌组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47),结肠癌组与腺瘤组、腺瘤组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p16、hMLH1基因CpG岛甲基化与Dukes分期、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具有相关性(P〈0.05),与肿瘤部位、性别无相关性(P〉0.05)。结论 p16、hMLH1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是促进结肠癌发生的重要基因事件,且可能与结肠癌Duke分期相关。  相似文献   

10.
背景: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一种胃黏膜发生萎缩性改变的慢性胃炎,目前CAG外周血生物标记物的研究较少见。目的:探讨CAG患者外周血Runx3基因启动子区各CpG位点的甲基化水平。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5月大庆油田总医院82例轻度CAG患者和73例中重度CAG患者,以45名胃黏膜正常者作为对照。采用MALDI-TOF-MS法测定Runx3基因启动子区各CpG位点的甲基化水平,荧光定量PCR法测定Runx3 mRNA表达,蛋白质印迹法测定Runx3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和轻度CAG组相比,中重度CAG组Runx3基因启动子区CpG 13、CpG 14和CpG 15位点的甲基化水平明显升高(P0.05);Runx3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而轻度CAG组Runx3基因各CpG位点的甲基化水平、Runx3 mRNA和蛋白表达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CAG患者外周血Runx3基因启动子区CpG 13、CpG 14和CpG 15位点的高甲基化可抑制Runx3表达,有望作为CAG临床分期的生物标记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