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人类白细胞抗原-G (HLA-G)mRNA在正常妊娠与反复自然流产患者绒毛组织中的表达,探讨HLA-G与反复自然流产的关系.方法 取24例正常妊娠早孕人工流产与9例反复自然流产患者的绒毛组织,采用RT-PCR比较两组间HLA-G mRNA的表达.结果 正常妊娠组有15例检测出HLA-G mRNA表达条带,而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与稽留流产的关系.方法 运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6例稽留流产患者(稽留流产组)和43例正常早孕妇女(正常早孕组)绒毛组织中HGF及TGF-β1的表达,结果以半定量法计算.结果 HGF和TGF-β1均主要表达于绒毛滋养细胞和间质细胞的胞质内,HGF在正常早孕组绒毛组织中的表达高于稽留流产组(P<0.05).TGF-β1在正常早孕组绒毛组织中的表达与稽留流产组无统计学差异.同一绒毛组织中TGF-β1与HGF的表达存在正相关(r=0.459,P<0.05).结论 稽留流产患者绒毛组织中HGF表达下降,TGF-β1可能通过调控HGF的表达参与稽留流产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3.
习惯性流产患者蜕膜和绒毛组织中VEGF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俊霞  李艳 《山东医药》2008,48(26):90-91
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早孕人工流产患者和习惯性流产患者蜕膜和绒毛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水平.结果 习惯性流产患者VEGF水平明显低于人工流产患者(P<0.05).认为绒毛、蜕膜组织中VEGF生成障碍导致血管生成异常,可能是导致习惯性流产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胎膜早破合并绒毛膜羊膜炎患者胎盘组织中Toll样受体2(TLR2)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和RT-PCR法检测60例胎膜早破患者(其中30例合并绒毛膜羊膜炎)和40例同期正常晚期妊娠妇女胎盘组织中的TLR2蛋白和TLR2 mRNA。结果胎膜早破患者胎盘组织中TLR2蛋白为(11.0±2.8)个/mm~2、TLR2 mRNA为0.856±0.015,均明显高于正常妇女的(8.0±4.8)个/mm~2、0.660±0.026,P均<0.05。无绒毛膜羊膜炎患者TLR2表达定位于羊膜上皮细胞基底面,TLR2蛋白为(6.0±3.8)个/mm~2、TLR2 mRNA为0.820±0.026;有绒毛膜羊膜炎组羊膜上皮细胞基底面未见TLR2表达,TLR2蛋白为(15.0±2.2)个/mm~2、TLR2mRNA为1.135±0.005;两组TLR2蛋白及mRNA相比,P均<0.05。结论胎膜早破合并绒毛膜羊膜炎患者胎盘组织中TLR2表达上调。TLR2表达在胎膜早破、绒毛膜羊膜炎发生过程中均发挥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检测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EPOR)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微血管密度(MVD)及肝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应用RT-PCR方法检测30份肝癌组织、10份癌旁组织、10份正常组织中EPOR mRNA表达量,并检测MVD,分析EPOR与MVD及肝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肝癌组织中EPOR mRNA高表达;EPOR与MVD呈显著正相关(r=0.71,P<0.01);EPOR mRNA表达量在有包膜侵犯、病理组织学低分化及有转移肝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强度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及正常组织(P均<0.05).结论 EPOR在肝癌组织中表达显著升高,其可能作为新的血管生成调节因子参与肝癌血管生成,EPOR高表达与肝癌复发、转移及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辅助生殖妊娠后流产与胚胎染色体异常的关系,探讨辅助生殖技术对胚胎染色体异常发生的风险.方法 选择体外受精(IVF)或宫腔内人工受精(IUI)妊娠后自然流产患者51例(辅助生殖组)、自然妊娠后自然流产患者76例(自然妊娠组),对其绒毛标本进行细胞培养、染色体制备及核型分析.结果 研究对象绒毛标本均进行细胞培养,成功得到核型分析结果122例(辅助生殖组51例,自然妊娠组71例),成功率为96.1%.辅助生殖组染色体异常28例(IVF 23例、IUI 5例)、自然妊娠组37例,染色体异常率分别为54.9%、52.1%,两组比较P>0.05.两组出现频率最高的染色体异常类型是常染色体三体.结论 胚胎染色体异常是辅助生殖妊娠后流产的主要原因之一,但辅助生殖技术并未增加染色体异常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大鼠创伤性颅脑损伤后脑皮质中的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及EPO素受体(EPOR)的动态变化,并探讨这两种细胞因子在颅脑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将48只SD雄性大鼠分为8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颅脑损伤后2、6、12、24 h、3、7 d组,每组6只。采用液压冲击的方法建立创伤性颅脑损伤的模型。在创伤后的不同时间段剖杀取脑皮质检测其中的EPO、EPOR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EPO和EPOR在创伤性颅脑损伤后均大量表达,EPO在表达到高峰后开始下降,而EPOR在表达到高峰后仍维持在较高的水平。结论创伤性颅脑损伤后,EPD与EPOR的表达量及变化并不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8.
目的 构建人促血液血管细胞生成素(HAPO)的表达载体,获得纯化的HAPO蛋白并研究其生物学功能。方法 通过PCR方法扩增人HAPO基因,克隆于不同的原核表达载体,ITPG诱导融合蛋白表达。NTA层析柱纯化融合蛋白,再经肠激酶裂解融合蛋白,阳离子交换层析纯化,得到纯化的重组蛋白。用培养的MO7e和ECV-304细胞检测蛋白活性。结果 HAPO可在pET32C中,获得稳定高效的可溶性表达。在Ecoli BL21(DE3)中,HAPO表达量可占菌体总蛋白的10%左右。重组蛋白80%是以可溶性蛋白形式存在。NTA层析柱纯化得到的HAPO融合蛋白,再经肠激酶裂解,阳离子交换层析纯化,得到90%以上纯度的重组HAPO蛋白,并且具有良好的生物学活性。结论 得到具有90%以上纯度的重组HAPO蛋白,而且,对MO7e和ECV-304细胞具有促增殖的作用。我们获得了纯化的人重组HAPO蛋白,为进一步研究其功能及临床应用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基因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 (r Hu EPO)对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活性介质的影响。方法  39例基础血压正常的血透患者 ,其中 2 1例静脉 1次注射 r Hu EPO 30 0 0 U(EPO组 ) ,1 8例作为对照 (NS组 )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均于注射后 1、3、6、9、1 2、1 8、2 4、30、44 h放射免疫法等检测血中血管活性介质。 1 2例 EPO组患者应用 r Hu EPO60 0 0 U/ w,持续 8w后再检血中血管活性介质。结果 与 NS组相比 ,EPO组儿茶酚胺 (CA)明显升高 ;血中内皮素、肾素、醛固酮和血管紧张素 I、II两组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r Hu EPO可引起老年血透患者血中 CA增多。  相似文献   

10.
王玉翠  张可  王艳 《山东医药》2012,52(10):62-64
目的观察促血管生成素-2(Ang-2)在不同妊娠时期胎盘及老化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妊娠42~52 d(早孕组:行流产术)、12~28周(中孕组:行引产术)、31+6~41+3周产妇(晚孕组:行剖宫产术)及妊娠37+2~41+6周确诊胎盘老化者(胎盘老化组:行剖宫产术)各20例,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各组胎盘组织中的Ang-2。结果早孕组、中孕组、晚孕组、胎盘老化组Ang-2表达阳性分别为17、5、5、15例。早孕组和胎盘老化组与中、晚孕组相比,P均<0.05。中孕组与晚孕组、早孕组与胎盘老化组相比,P均>0.05。结论妊娠不同时期胎盘组织中Ang-2的表达有一定差异,胎盘老化者Ang-2阳性率高。Ang-2对预测胎盘老化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0例肝细胞癌(HCC)组织、10例正常肝组织中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EPOR)的表达水平,并计数微血管密度(MVD).结果HCC组织中EPOR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肝组织(P<0.01),且与HCC组织学分级具有相关性(r=0.483,P<0.05);HCC组织中EPOR阳性者MVD明显高于阴性者.提示EPOR与HCC的血管生成有关,可促进HCC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2.
肝病患者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含量分析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探讨不同肝病患者血清EPO含量及病理生理意义。采用放免非平衡法检测 5 0例健康人和不同肝病患者血清EPO含量 ,并进行统计学处理。 18例肝硬化 (其中代偿期 8例 ,失代偿期 10例 )和 11例肝癌患者血清EPO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0 1;失代偿期明显高于代偿期 ,P <0 0 1。肝硬化与肝癌相比亦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 2 5例急、慢性肝炎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检测血清EPO含量可为不同肝脏疾病的病理生理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以免疫组化SP法检测促血管生成素(Ang,包括Ang-1、Ang-2)在60份正常子宫内膜(A组,增殖期和分泌期各30份)、90份妊娠50 d内的人工流产蜕膜组织(B组)及60份自然流产蜕膜组织(C组)中的表达,采用图像分析系统检测其平均光密度值(OD值).结果 Ang在A组的基质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中表达,且分泌期表达增强,但腺上皮细胞仅表达Ang-2;Ang在B组广泛分布于蜕膜细胞及腺上皮细胞;在C组仅稀疏散在分布于蜕膜细胞;A、C组的OD值均低于B组(P均<0.05).提示Ang的协同作用促进胚泡着床及胚胎发育,其降低可能是自然流产发生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促红细胞生成素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对维持性血透(HD)患者红细胞的影响,为临床更合理治疗肾性贫血提供依据。方法:78例维持性HD患者随机分成HD组、HD+EPO组、HD+ACEI组和HD(Na^ -K^ ATP酶,Ca^2 -ATP酶)活性、血浆谷光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及红细胞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与HD组比较,HD-EPO组治疗后,Hb,Hct,红细胞ATP酶(Na^ -K^ ATP酶,Ca^2 -ATP酶)活性和血浆GSH-PX活力明显升高,差异显著(P<0.01);红细胞MDA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1)。HD+ACEI治疗后,Hct有所下降,存在差异(P<0.05),而Hb,红细胞ATP酶(Na^ -K^ ATP酶,Ca^2 -ATP酶)活性、血浆GSH-PX活力,红细胞MDA含量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CRF维持性HD患者经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后,不仅红细胞数量明显升高,而且通过提高红细胞ATP酶活性、血浆谷光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减少红细胞脂质过氧化物含量红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延长红细胞寿命,纠正贫血。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则有减少红细胞数量,加重贫血的趋势,但其对红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5.
不同浓度当归膜提取物对鸡胚绒毛尿囊膜血管新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当归膜提取物对鸡胚绒毛尿囊膜(CAM)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培养三黄种蛋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将当归膜提取物以不同浓度分别加到孵化6 d的CAM上,继续孵化3 d,在光学显微镜下计算用药后血管密度。结果当归膜提取物促鸡胚绒毛尿囊膜血管新生作用随浓度增大而增加,与剂量呈正相关(P<0.05)。结论当归膜提取物能明显促进鸡胚绒毛尿囊膜血管新生。  相似文献   

16.
促红细胞生成素原用于贫血的治疗,但近年研究发现除促造血作用以外,还有细胞保护及促血管生成等作用,可用于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本文就其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进展情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促红细胞生成素原用于贫血的治疗,但近年研究发现除促造血作用以外,还有细胞保护及促血管生成等作用,可用于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本文就其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进展情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血管生成素样蛋白2在糖尿病肾病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一种新发现的血管生成相关生长因子-血管生成素样蛋白2(ANGPTL2)在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肾小球中的表达特征,并对其在DN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的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采用肾活检组织肾小球微分离技术结合半定量RT—PCR方法,观察24例2型DN患者肾小球中ANGPTL2 mRNA表达情况,以8例移植供肾活检组织作正常对照:并将其表达水平与DN患者临床病理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DN患者肾小球ANGPTL2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5%vs38%,χ^2=15.9,P〈0.01)。在表达明显上调(〉2倍)的患者中,肾小球做血管瘤、内皮细胞炎性浸润与泡沫化变性的发生率明显少于其他患者(22%vs66%;11%vs3%;11%vs53%;P〈0.05)。结论:ANGPTL2是一种血管生成相关的内皮细胞生长调节因子,参与DN微血管病变的发生机制.该因子在糖尿病肾小球中表达的上调可能是内皮损伤与血管重构过程中的一种应激性反应,具有维持内皮细胞功能与毛细血管正常结构的保护性作用.  相似文献   

19.
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0.
王欣  李平 《临床肺科杂志》2009,14(4):498-498,558
目的探讨马钱子碱对鸡胚绒毛尿囊膜(CAM))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种蛋在孵育7d后制备CAM模型,不同浓度马钱子碱、沙利度胺、生理盐水滴加于CAM表而的载体上,然后制备鸡胚CAM标本,解剖显微镜下计数新生血管数目。结果不同浓度马钱子碱组均有抑制CAM血管生成作用,血管数目明显少于生理盐水组(P〈0.05),但却多于沙利度胺组(P〈0.05)。结论马钱子碱显著抑制鸡胚绒毛尿囊膜的血管生成,并且呈浓度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