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梁凤鸣现任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主任,擅长针刺治疗麻痹性斜视、视神经萎缩、干眼症等。现将梁凤鸣运用针刺及中药治疗麻痹性斜视经验总结如下。1病因病机目为宗脉之所聚,脏腑精气通于经络上滋于目,视而精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诸脉者,皆属于目,目得血而能视,五脏六腑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眼通五脏,气贯五轮”,眼与脏腑、经络的关系密切,五脏六腑的精气依靠经络为之贯通,并通过经络的运行上注于目。  相似文献   

2.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赖以化生,手得血而能握,足得血而能步,目得血而能视,故《兰室秘藏》曰:“夫五脏六腑之精气,皆禀受于脾,上贯于目,脾者诸阴之首也,目者血脉之宗也。故脾虚则五脏之精气皆失所司,不能归明于目矣。”而产生各种病变。又因脾具主运化、主统血,主肌肉之功,如脾失健运;则水湿潴留,泛溢于眼或导致局部水肿、渗出或视蒙;脾不生精,可致目眩及内外障病;若脾失  相似文献   

3.
《灵枢·大惑论》说;“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入目而为之精。……血之精为络……,肌肉之精为约束,裹撷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脉并为系,上属于脑。”至宋以后,眼科成为独立专科,如明朝的《审视瑶函》即为眼科之专著。中医对眼底的认识似包括视衣、目系、血络等组织结构,这些组织结构,“上属于脑”,与全身脏腑经络有着密切关系,尤其与肾最为密  相似文献   

4.
问题解答     
问:《内经》既说“目者,肝之官”,又说“目者,心之使”,二者是否矛盾?应如何理解? 答:“目者,肝之官”,语出《灵枢·五阅五使》篇。该篇提出五官为五脏之外阅,可以候五脏之病,并指出“肝病者(此目)青”,因而在分配五官时,将目归属于肝。这与《素问·金匮真言论》关于五脏开窍的划分是一致的:“东方色青,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肝。”目之所以为肝之外候,主要是营养来源的关系。《内经》虽云“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灵枢·大惑论》),却又强调“肝受血而能视”(《素问·五脏生  相似文献   

5.
视网膜脱离病是一严重的致盲眼病。本病属于变性的一种疾病,一般多需手术治疗。近年来,我们经上海中医学院故范新孚医师指导,试用中药治疗,作为手术治疗的补充,提高了疗效。从祖国医学观点看,眼在生理和病理上,都与内脏密切相关。《灵枢·大惑论》日:“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眼之所以能视,全赖气血的滋养,即“气主煦之,血主濡之”。若气血充实则视瞻分明,气血虚衰则易受外邪所侵,令人目暗不明。视网膜脱离病,目不赤不痛,瞳神外形正常,属于虚症里症,在脏与肝肾密切有关,为  相似文献   

6.
耳、目、鼻、口、舌谓之五官,亦称七窍,与五脏相通。《灵枢·五阅五使篇》说:“鼻者,肺之官也;目者,肝之官也;口唇者,脾之官也;舌者,心之官也;耳者,肾之官也。”由于五官的视,听、嗅、味为五脏精气所养,五脏精气充足,则五官清爽灵敏。因为五脏的血气通过经脉上注于头面,濡养官窍,使之神气充盈,功能协调,运用自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说:“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为睛,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其宗气上出于鼻而为嗅,其浊气出于胃,走唇口而为味。”因此,五脏有病,其病征可现于五官,所以《灵  相似文献   

7.
祖国医学对眼睛与脏腑经络的联系早有明确阐述,如《素问·五脏生成》篇说“诸咏皆属於目”,《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说“夫十二经咏,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干面而走空窍,其精明之气上于目而为晴”,《灵枢·大惑论》说“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于目而为精。精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为络,其窠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裹撷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脉并为系,上属於脑”,说明五脏六腑精气,通过十四经脉、三百六十五络的输注,精气皆上注于目。经络理论是眼针疗法的治疗基础。古籍《内经》、《难经》、《甲乙经》均记载了眼睛与十二经脉、十五络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奇经八脉的有机联系。一、眼睛与十二正经的联系“大肠手阳明之脉,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颊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胃足阳明之脉,起  相似文献   

8.
答:《灵枢·大惑论》云:“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体五脏六腑的精气,都向上输注汇集于眼睛,从而产生精明视物的作用。又云“骨之精为瞳了”,所谓瞳子即瞳孔,因为肾主骨、主水,故称之为水轮,属肾;“筋之精为黑眼”,所谓黑眼即黑睛,因为肝主筋,风气通于肝,故称之为风轮,属肝;“血之精为络”,所谓络即眼之二眦,因为心主血,故称之为血轮,属心;“气之精为白眼”,所谓白眼即白睛,因为肺主气,五色主白,故称之为气轮,属肺;“肌肉之精为约  相似文献   

9.
一、头为精明之府,日梳三遍百病除。 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医经典文献《内经:素问?脉要精微论》认为:“诸阳之神气皆上会于头,诸髓之精气皆上聚于脑,头为精明之府。”也就是说,人体的精明活动,完全是靠人体先天和后天的精气来维持。若有病变,则会出现“头颈低垂,不能抬起,两目凹陷无光”的精衰神乱之象。  相似文献   

10.
一、精为万类之基,分则先天后天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把“精”视作天地间万物的基础。《易·系辞》曰:“精气为物”,注曰:“精气氤氲,聚而生物。”疏曰:“精气为物者,谓阴阳精灵之气,氤氲积聚而为万物也。”精  相似文献   

11.
黑睛疾病从肝论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睛疾病相当于现代医学所称的角膜病,它与肝在生理、病理上有较为密切的关系。祖国医学典籍上早有记载,如《灵枢·大惑论》说:“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精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瞳,筋之精为黑睛”。“肝主筋”,故黑睛疾病与肝相关。唐代著作《秘传眼科龙木轮》则称“肝主风轮”,而另一著作《银海精微》说得更为直截了当,称“黑睛为风轮,属肝木”。明代眼科专著《审视瑶函》更进一步指出:“夫目之有轮,各应于脏,脏有所病,必现于轮,势必然也。肝有病,则发于风轮。”证之临床,确系如此。如黑睛星点障初起,羞明流泪…  相似文献   

12.
五脏是人体维持生命活动枢纽,人身之精、气、血、津液皆归属五脏所收,五脏健壮,气血充沛,藏而不泻;五脏虚弱,气血流散,势必气虚血亏、精少液耗,治疗当以固护摄纳为法,此乃涩之要义,可见涩法是在五脏病时的主要治法,此有别于“六腑以通为用”之原则。五脏贮藏精气,皆为供奉人体所使,精气不足可导致机体赢弱;若气血壅塞,其不得布输,同样可导致机体罹疾,可见精气贵在其能在体内布输流动,经云“游溢精气”、“升降出入”、“水津四布”,皆为通畅之义,心血循运、肺气宣肃、肝主疏泄、脾气升提、肾主封藏均为五脏精气运化之主要特性,一旦其运循之特性丧失,布输之功能减退,则气壅、血瘀、湿停而为病矣。“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  相似文献   

13.
有人认为“视一为二症”相当于西医眼科学之“斜视病”,“视一为二”是斜视病中“复视”症状的同义词。但查阅历代中医古籍的有关记载,“视一为二症”并未涉及眼位偏斜等内容。视一为二谓眼见一物为二形也,《灵枢·大惑论》称为“视歧’,指人因神气过劳,五脏之精气受邪所中,  相似文献   

14.
眼病患者自诉常出现异常的形色等视觉障碍,而全身并无其他症侯可见,医者辨证治疗颇感困难。我师张望之主任医师经40余年的临床实践和悉心研究,从视觉辨证治疗这类眼病,疗效颇著,兹介绍如下:视一为二脑为髓之海,髓为肾所生,目为肝之窍;肝肾充盈则脑气充沛,目视正常。若肝肾亏虚,脑气不足则目中精气衰弱散乱,精散则视岐,故见两物。治用金  相似文献   

15.
林中 《家庭中医药》2013,(12):58-59
我国古代哲学思想把“精”看作天地间万物的基础。《周易·系辞》日:“精气为物。”注日:“精气氤氲,聚而生物。”疏曰:“精气为物者,谓阴阳精灵之气,氤氲积聚而为万物也。”精乃气之精也,故此处“精气”可视为“精”。《质疑录。论阳常有余》曰:“人始生,先成精”,“成立吾身者,即真阴之精也”。这些说明了人生命的由来、形体的成立,都源于“精”的参与,“精”是人类形体生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我是一个学习祖国医学刚刚一年多的西区,在河北省中医门诊部眼科实习之际,因为看到了郝德新中医师对暴盲症治疗的疗效很高,特写此文共同道参考。一、“精气”和眼的关系关于这个问题,祖国医学在二千多年以前就有详细的记载,如录枢大惑论云:“五脏六府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素问脉要精微论云:“精明五色者气之华也。”后世之眼科专书银海精微亦曰:“夫眼者乃五脏之精华,如日月丽天昭明而不可掩者也。”通过以上几段文字的记载,也就很明显的告诉我们,目所以能够发挥它视物辨色的作用,是与五脏六腑之“精  相似文献   

17.
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难经》云:“气主煦之,血主濡之。”气血并行,内养五脏,上注五官,外达皮毛、四肢,以奉生身。《黄帝内经》曰:“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人之气血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内于性命者也。”可见,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无处不受气血所生所养。眼目受气血濡养,同时也为气血所病。1 气血相合,共养目睛 《灵枢》云“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精之窠为眼,骨之精力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力络,其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裹撷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脉并为系”,说明眼目由五脏气血  相似文献   

18.
<正> 眼属五官之一,主管人的视觉。祖国医学从整体观念出发,认识到眼虽属局部器官,但它与体内脏腑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正如《灵枢·大惑论》说:“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为络,其窠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又说:“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内经》在强调眼与五脏息息相关的同时,又特别指出目与肝的密切关系。如《素问·金匮真言论》说:“东方色青,入通于肝,开窍于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肝主目”。至于肝何以开窍于目?术文试就肝与目的生理病理关系,谈谈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浅谈精与神     
我国古代哲学思想把“精”视作天地万物之基础。《易·系辞》曰:“精气为物者,谓阴阳精灵之气,氤氲聚而为万物。”精乃气之精也,故此处之“精气”,可视作  相似文献   

20.
第二节眼与臟腑“素間”陰陽应象大論中有說:“肝主目(中略)在竅为目”,“灵樞”五閱五使篇有云:“目者肝之官也”,眼对五臟中特别重視与肝的關連;“灵樞”大惑論有說:“目者心使也”;虽然这些說法很与以前所謂“連目系”(肝經)及“繫目系”(心經)的經絡綫路相呼应,但是,不單單是肝与心,同時在大惑論裏还有認为眼睛是五臟六腑之精的說法,现在引在下面: 1.“五藏六府之精气,皆上注於目而为之精,精之窼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原文有“其窠”字样,根据守山閣校本訂正,校訂者註)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約束,裹擷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脈並为系,上属腦,後出於項中,(中略)”。2.“目者五藏六府之精也。营衛魂魄之所常营也,神气之生也,故神劳則魂魄散,志气乱(下略)”。後世,受印度医学的影响,到明朝以後在前記諸眼科書裏記載着以此說而推衍出來的五输八廓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