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本文应用斜面导板与方丝弓固定矫治技术联合矫治以下颌后缩为特征的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在打开咬(牙合),整平过陡spee氏曲线,纠正深覆胎,前移下颌调整磨牙使之达到中性关系方面取得了满意疗效。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是临床上常见的错畸形,根据国内傅民魁等统计,安氏Ⅱ类错(牙合)在混合牙列期发病率25.77%, 恒牙初期的发病率19.41%[1].  相似文献   

3.
骆英  杨庆 《实用医学杂志》2005,21(10):1043-1045
目的评价 Twin-block与口外弓颈牵引对生长期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患者的颌骨及牙槽的影响.方法 10~ 12岁安氏Ⅱ类错(牙合)患者 ,12名 Twin-block治疗, 14名口外弓颈牵引联合固定矫治, 11名对照组,观察 12个月 ,治疗前后头颅侧位片分析. 结果上颌骨位置( A-OLP)口外弓颈牵引组比 Twin-block组小 1.71 mm, 下颌骨位置( Pg-OLP) Twin-block组比口外弓颈牵引组增加 1.91 mm, Twin-block组覆盖的减小 ,骨性因素 48%,口外弓颈牵引组为 36%,磨牙关系的矫正, Twin-block组骨性因素与口外弓组一致,均为 55%,下颌平面角两组均无明显改变 (P >0.05).结论 Twin-block主要促进下颌生长 ,口外弓颈牵引联合固定矫治器主要抑制上颌及上切牙向前生长,两种方法均能有效矫正生长期Ⅱ类错(牙合),改善软组织侧貌 ,且均未产生不利的垂直向变化.  相似文献   

4.
AngleⅡ类错(牙合)是口腔正畸临床中发病率高,对牙、颌、面形态影响较大,治疗较为复杂的一种错(牙合)畸形,为了较好地控制上下颌骨的生长发育和牙齿的垂直萌出及倾斜度[1],我们选用Headgear-Activator矫治器,阻断Ⅱ类错(牙合)的发展,取得了满意效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儿童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的二次矫治成功的方法与措施.方法 利用口外弓及种植支抗使已前移的磨牙向远中移位,并行磨牙控根和磨牙正轴等方法,对矫治失败的32例成年患者进行第二次矫治.结果 32例患者经第二次矫治均达到较理想的效果.结论 对磨牙支抗控制不利是第一次矫治失败的主要原因,口外弓及种植支抗的灵活运用,可使丧失的磨牙支抗重新恢复.  相似文献   

6.
本文应用斜面导板与方丝弓固定矫治技术联合矫治以下颌后缩为特征的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在打开咬牙合,整平过陡spee氏曲线,纠正深覆牙合,前移下颌调整磨牙使之达到中性关系方面取得了满意疗效。总结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选以下颌后缩为特征的安氏Ⅱ类1分类患者20例,男9例,女11例,年龄9.5~14岁,左手腕骨片显示在生长发育高峰期。磨牙关系为远中关系的非高角患者,头颅定位片显示ANB≥5,°M P-SN≤39,°FH-M P≤31°。1.2方法34 34之间邻间钩,自凝塑料形成斜面导板,使下颌能够咬牙合在一个调整好的覆牙合、覆盖关系上,若覆盖过大可分…  相似文献   

7.
<正>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是一种常见的错牙合畸形,约占所有错牙合畸形的1/3[1],包括牙、牙弓、颌骨及颜面的前后关系不调,其中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下颌后缩[2],即下颌骨相对于上颌骨的位置靠后或下颌骨发育不足,因此,导下颌向前、促进下颌骨继续发育并刺激颞下颌关节改建是治疗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较为理想的矫治方式[3]。  相似文献   

8.
安氏Ⅱ1类错(牙合)是常见的错畸(牙合)形,典型症状为磨牙远中关系、前牙深覆(牙合)、深覆盖、下颌后缩等.下颌骨发育不足或功能性后缩为其主要发病机制之一[1],对此类替牙期或恒牙早期患者,促进下颌发育是改善上下颌间关系的关键.Twinblock矫治器是一种功能性矫治器,由正畸教授Clark发明[4],通过运用矫治器引导下颌前伸,促进下颌发育,改善患者上下颌间矢状关系及颌面侧貌,可有效治疗安氏Ⅱ1类错(牙合).  相似文献   

9.
对120例替牙期安氏Ⅲ类错(牙合)选择适当的时间进行预防性矫治,能使患者的牙(牙合)恢复正常咬合功能,颌而部恢复正常容貌,疗程短,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讨应用微种植体支抗矫治成人严重骨性Ⅱ类错(牙合)铪畸形的临床疗效及治疗方法临床要点.方法:对11例骨性Ⅱ类错(牙合)患者,采用滑动直丝弓技术,进行双尖牙减数矫治,在上颌第二双尖牙和第一磨牙之间的颊侧分别植入微种植体,在更换至稳定弓丝后利用种植体整体内收前牙,平均治疗时间为24.6个月,于治疗前后拍头颅侧位片,进行头影测量分析.结果:患者颜面侧貌得到明显改善,磨牙在前后向和垂直向未发生显著性移动,治疗后UI-SN、U1-NA、LS-EP明显减小,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而Ms-CFH、Ma-FHP、U6-R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微种植体支抗能够有效矫治成人严重骨性Ⅱ类错(牙合),并达到磨牙强支抗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临床上下颌后缩型Ⅱ类错牙合并不少见,多表现为上颌前突不明显,下颌处于后缩位,下颌发育较差,颏唇沟明显,多为低角型病例,面下1/3高度较短.为了从根本上使患儿得到早期有效的治疗,我们选用双(牙,合)垫矫治器(Twinblock),用于生长发育期的AngleⅡ类错牙合患者的矫治,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用上颌环托式活动矫治器配合前方牵引器及固定矫治器矫治Ⅲ类错(黯)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13例替牙早期及2例恒牙期上颌明显后缩病例,采用此方法通过白天行Ⅲ类颌间牵引,夜间使用前牵,治疗Ⅲ类错(精)畸形,结果 大部分在6~9个月解除前牙反(黯),矫治完成后牙齿排列整齐,磨牙关系为中性或者偏近中.结论 使上颌切牙未完全萌出的Ⅲ类错(牙台)患者得到及时治疗,并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15.
一般来说,功能因素和骨骼因素引起的错(牙合)应当早期矫治,而单纯牙量骨量不调病例的治疗多在恒牙期开始[1].本文通过对轻度错(牙合)畸形的早期矫治和一般性矫治的时机、方法、疗程、效果进行回顾性对比研究,探讨轻度错(牙合)畸形的最佳矫治时机.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安式Ⅱ1患者通过Twin-block矫治器双期矫治获得满意的侧貌后,面部软组织侧貌远期的情况。方法 本研究共收集40 例5-9年前处于生长高峰期的下颌后缩安氏Ⅱ1错牙合已进行Twin-block双期矫治结束的患者,采用拍标准面相照,用通过鼻下点的TVL线来测量评价他们与在矫治结束时的侧面相面部侧貌软组织变化情况。测量所得数据资料由SPSS 21.0完成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矫治结束时相比,LLA-TVL,ULA-TVL,LLs-TVL,Pog’-TVL变大,SLs-TVL,Sn-ULA与TVL的夹角,Pog’-LLA与TVL的夹角均变小,特别是Pog’-LLA与TVL的夹角变小更明显,以上结果长期观察变化差值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处于生长高峰期的下颌后缩安氏Ⅱ1错牙合患者,及时行Twin-block双期矫治后,在取得好的上下咬合关系及坚持口唇肌训练前提下,可获得长期稳定的软组织侧貌,乃至成人以后仍有生长的潜能,面下三分之一的软组织能够进一步改善,使患者的面部侧貌更协调。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口外弓推上颌磨牙向远中矫治安氏Ⅱ类错(殆)前后的组织差异.方法 用口外弓推七颌磨牙向远中治疗50例安氏Ⅱ类错(骀).通过治疗前后X线测量分析比较.结果 磨牙关系均被纠正至安氏Ⅰ类关系.结论 口外弓推磨牙向远中配合直丝弓矫治器是矫治安氏Ⅱ类错(胎)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病人牙异常的表现,从而探讨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与各种牙异常的关系。方法对102例年龄12-49岁正畸治疗前的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牙进行分析研究,对BOLTON指数异常及各种牙异常,如畸形侧切牙、缺失牙、多生牙、阻生牙、易位牙、扭转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病人牙异常的发生率为50.00%。前牙BOLTON指数不调者占42.16%,全口牙BOLTON指数不调者占41.18%。上颌畸形侧切牙者占25.49%,缺失牙者占10.78%,多生牙者未见,阻生牙者占3.92%,易位牙者占2.94%,牙齿扭转约90°者占7.84%。结论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病人牙异常的发生率较高,为了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在矫治过程中更要关注上颌畸形侧切牙与下切牙缺失以及BOLTON指数不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锥形束CT(CBCT)技术测量安氏Ⅰ类、骨性Ⅰ类错(牙合)正畸前后下颌磨牙轴倾度及其变化,获得错颌畸形患者下颌磨牙矫治后轴倾度理想范围,提高错(牙合)矫治效果。方法 筛选28例安氏Ⅰ类、骨性Ⅰ类患者头颅CBCT扫描数据,对影像行校正、重建,测得下颌磨牙近远中向轴倾度,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下颌第一和第二磨牙矫治前轴倾度分别为(13.9±6.07)°和(19.0±7.64)°,下颌第一和第二磨牙矫治后轴倾度分别为(10.8±6.07)°和(15.0±8.38)°。下颌第一与第二磨牙矫治前后轴倾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成年组与未成年组之间及不同下颌平面角类型患者之间下颌磨牙矫治前轴倾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CBCT可直观便捷准确地测量下颌磨牙近远中轴倾度,并获得了正畸必要的下颌第一、第二磨牙接近正常(牙合)的理想轴倾度范围。  相似文献   

20.
深覆(牙合)是临床最常见的错(牙合)畸形,也是矫治较困难的一种畸形.严重深覆(牙合)患者,由于前牙垂直覆盖较大,常造成前牙托槽粘着困难或频繁脱落[1];一些后牙萌出不足或严重锁(牙合)的患者,甚至无法进行托槽的粘着及带环的制作;此外,如AngleⅡ类2分类深覆(牙合)的矫治,按一般固定矫治技术必须分两步进行[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