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了解低水平ALT慢性HBV感染者肝组织学改变的危险因素.方法 将2014年1月至2016年9月在浙江省人民医院行肝组织活检且ALT低于2倍正常上限值(ULN)的慢性HBV感染患者共321例纳入研究,根据肝脏组织学病变程度,分为有显著组织学改变组(217例)和无显著组织学改变组(104例),分析比较两组的性别、年龄、WBC、肝功能、HBeAg、HBV DNA等临床资料水平.通过Logistic回归筛选变量,建立回归模型,并绘制ROC曲线.结果 无显著组织学改变组的年龄为(35.14±9.35)岁,ALT、AST、γ-GT的中位数分别为29.00、25.00、19.00 U/L,均明显低于有显著组织学改变组(t=-3.214,P<0.01;Z=-2.269,P<0.05;Z=-4.596,P<0.01;Z=-2.810,P<0.01),而PLT为(197.09±64.44)×109/L,ALB、HBV DNA的中位数分别为45.25 g/L、5.16 lgIU/mL,高于有显著组织学改变组(t=2.777,P<0.01;Z=3.148,P<0.01;Z=2.387,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AST(OR=1.071,95%CI=1.043~1.100)、HBV DNA(OR=0.828,95%CI=0.743~0.923)两项因素可能与肝脏组织学改变有关.预测概率P绘制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14,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3.13%和70.19%.结论 对于低水平ALT的HBV慢性感染者,AST和HBV DNA是肝脏组织学改变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431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临床指标与肝脏炎症和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将431例患者分为4组,观察不同谷丙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组肝脏GS分期的差异,进一步分析各组患者GS分期与其他临床指标的关系。结果不同ALT水平患者组间GS分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ALT在20~40 U/L和40~80 U/L的患者中G2~4的比例分别为30.62%和35.47%,S2~4的比例则为49.24%和49.42%。不同G分级患者组间球蛋白(globulin,GLB)、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谷氨酰转肽酶(glutamyltranspeptidase,GGT)、血小板(platelet,PLT)水平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小板比值指数(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platelet ratio index,APR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不同S分期患者组间年龄、白蛋白(albumin,ALB)、AST、PLT、HBV DNA、APRI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HBV DNA水平和APRI指数是肝纤维化程度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者即使ALT小于2倍正常值上限(upper limit of normal,ULN),但部分患者仍有明显肝组织炎症和纤维化进展,这些患者必须结合年龄、AST、GGT、APRI、HBeAg状态和HBV DNA水平进行评估是否需要抗病毒治疗,必要时须行肝脏穿刺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HCVRNA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联合检测用于丙型肝炎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HCV抗体、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法检测HCV RNA和酶法测定ALT含量.通过三者联合检测可获知患者的丙型肝炎发生情况,并探讨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 在252例HCV抗体阳性患者中,157例(62.30%)患者HCV RNA显示阳性;而在157例HCV RNA阳性患者中,有98例(62.42%)患者ALT异常,且随着HCV RNA水平的升高,其ALT水平升高;在95例HCV RNA阴性患者中,有32例(33.68%)患者ALT异常.HCV RNA阳性患者的ALT异常率明显高于HCV RNA阴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HCV RNA水平与ALT含量有一定的相关性(r=0.9506).结论 HCV抗体、HCV RNA和ALT均有一定的缺陷,三者联合检测可提高丙型肝炎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大学生人体测量指标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关系。方法通过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秦皇岛市789名在校大学生(男性369例,女性420例)作为研究对象,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压和ALT,计算体质指数、腰围身高比和腰臀比。结果本研究共检出ALT升高大学生77例,其中男性60例(16.3%),女性17例(4.0%),男性检出率高于女性(P〈0.05)。男性ALT升高组各人体测量指标均高于ALT正常组(P〈0.05);女性ALT升高组各人体测量指标与ALT正常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男性各肥胖指标识别ALT升高的ROC曲线下面积均在0.8~0.9之间(P〈0.05),准确性中等。收缩压和舒张压识别ALT升高的曲线下面积在0.5~0.7之间(P〈0.05),准确性较低。女性各人体测量指标识别ALT升高的曲线下面积均在0.5—0.6之间(P〉0.05),准确性较低。结论男性大学生ALT升高比女性更为普遍。男性肥胖指标可作为识别ALT升高的有效指标,而女性效能较差。无论男女,血压识别ALT升高的效能均较差。  相似文献   

5.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作为肝细胞损伤的敏感指标,广泛应用于肝脏相关疾病的辅助诊断[1 ].ALT升高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过度疲劳、病毒性肝炎、代谢性肝病、酒精和药物等[2-3].为了解大学新生ALT的异常情况及原因,笔者对2009-2011年三峡大学新生体检结果进行了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病理与年龄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红东  于盈  金茜  杨亦德  侯伟 《中国医师杂志》2010,12(12):1639-1642
目的 探讨年龄因素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病理的影响.方法 对11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肝组织病理学检查,同时以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清HBV-DNA水平,以微粒子酶联免疫法检测HBV血清标记物,以自动分析仪检测血清ALT水平;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组织炎症和纤维化与年龄的关系.结果 11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肝脏病理改变,其中G2及以上占75.4%(89/114),S2及以上47.4%(54/114);以ALT水平进行分层分析,发现ALT水平与患者年龄、纤维化分期及炎症程度分级无关(P>0.05);以不同年龄组进行分层分析,发现年龄与纤维化分期及炎症程度有关,随着年龄增加炎症及纤维化程度加重(x2=30.86,P<0.01;x2=21.17;P<0.05).结论 年龄因素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疾病轻重的独立预测因素;对年龄>30岁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肝穿活检对明确肝脏病变程度、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估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关系.方法 选取临床资料齐全的T2DM患者676例,所有患者均排除慢性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药物、酒精及其他遗传性所致的肝病.676例患者按ALT水平分为ALT升高组(ALT>40 U/L,126例)和ALT正常组(ALT 5 ~ 40 U/L,550例);ALT正常组患者再按照ALT水平四分位分组(1、2、3、4组),1组108例(ALT5~11 U/L),2组114例(ALT 12 ~ 15 U/L),3组127例(ALT 16~21 U/L),4组201例(ALT 22 ~ 40 U/L),比较各组的年龄、糖尿病病程、体质指数(BMI)、腰臀比(WHR)、血压、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酸(UA)、空腹胰岛素、稳态模型评估法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等的差异.结果 ALT升高组BMI、WHR、舒张压、FPG、2 hPG、HbA1c、空腹胰岛素、TG、HOMA-IR、UA均较ALT正常组明显升高[(26.80±3.60) kg/m2比(23.40±3.50) kg/m2、0.95±0.05比0.91±0.05、(75.3±9.3) mm Hg(1 mm Hg=0.133 kPa)比(69.2±9.5) mm Hg、(9.24±2.56) mmol/L比(8.53±2.78) mmol/L、(15.25±4.62) mmol/L比(14.37±5.06)mmol/L、(8.31±1.76)%比(7.78±1.94)%、(10.76±6.78) mU/L比(7.85±7.04) mU/L、(2.73±2.40)mmol/L比(2.20±2.78) mmol/L、4.13±2.76比3.06±2.63、(332.42±95.12)μmol/L比(285.14±79.53).μmol/L] (P< 0.05),HDL-C则明显降低[(1.06±0.27) mmol/L比(1.15±0.57) mmol/L](P<0.05);相对于ALT正常组,ALT升高组年龄更轻,糖尿病病程更短[(49.6±10.5)岁比(57.5±11.3)岁,(37.9±42.0)个月比(54.5±57.8)个月](P<0.05).ALT正常组按照ALT水平四分位分组后,4组患者与1、2、3组比较,FPG、2 hPG、HbA1c、UA均明显升高[(9.18±3.01) mmol/L比(8.33±2.57)、(8.38±2.52)、(8.45±2.73) mmol/L;(14.56±4.80) mmol/L比(13.15±5.72)、(13.42±4.56)、(13.50±5.17) mmol/L; (7.81±1.98)%比(6.76±1.84)%、(6.79±2.10)%、(6.88±2.43)%; (288.24±78.26)μmol/L比(271.15±75.43)、(273.27±71.25)、(275.56±69.57) μmol/L](P<0.05);HOMA-IR明显下降(2.67±2.65比2.84±2.53、2.98±3.10、3.12±2.57,P<0.05).结论 随着ALT水平的升高,T2DM患者有着更严重的胰岛素抵抗和更多的心血管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了解青年学生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与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之间的关系,旨在为青年人肝功能异常的早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4-2016年北京交通大学每年9月入学共计10 236名16~24岁青年学生测量血清ALT水平及身高、体重,分析不同性别、城乡来源及民族之间BMI及其对ALT异常发生的影响.结果 青年学生ALT异常、超重和肥胖的发生率分别为8.30%,13.74%,4.86%,其中男生ALT异常、超重和肥胖的发生率为11.97%,17.57%,6.99%,明显高于女生检测水平(2.42%,7.58%,1.43%)(P值均<0.01);城镇青年学生ALT异常、超重和肥胖的发生率为7.74%,14.57%,5.55%,与乡村学生水平(9.63%,11.78%,3.23%)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随着BMI的增高,青年学生的ALT异常发生率呈明显上升趋势,男生在体重过低、体重正常、超重及肥胖组中,ALT异常发生率(3.14%,7.81%,22.47%,39.22%)均高于女生(0.82%,2.19%,6.38%,10.71%)(P值均<0.05);城镇青年学生在体重正常、超重及肥胖组中,ALT异常发生率(4.70%,16.84%,33.67%)均低于乡村(7.00%,25.48%,45.45%)(P值均<0.05);民族之间上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青年学生BMI与血清ALT异常升高呈明显正相关,不同性别和城乡来源之间有差异.应采取措施控制青年学生BMI增高,对减少ALT异常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核心抗体IgM(HBc IgM)和HBV血清标志物不同模式的乙型肝炎核酸(HBV DNA)阳性者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的变化。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酶速率法检测1093例HBV DNA阳性者血清病毒标志物和ALT,根据HBV血清标志物不同模式进行分组,比较各组间ALT值。结果各组ALT>60U/L(异常)例数及其异常增高百分率分别为:A组(HBc IgM阳性及乙型肝炎表面抗原、e抗原、核心抗体阳性)147例,占53.85%(147/273);B组(HBc IgM及乙型肝炎表面抗原、e抗体、核心抗体阳性)104例,占42.28%(104/246);C组(HBc IgM、乙型肝炎核心抗体阳性,乙型肝炎表面抗体、e抗体阴性或阳性)6例,占20.69%(6/29);D组(HBc IgM阴性,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核心抗体阳性,乙型肝炎e抗原、e抗体阴性或阳性)125例,占22.94%(125/545)。A组与B组、C组、D组间ALT异常增高率差异均有显著性(均P<0.01);B组与C组、D组间ALT异常增高率差异亦均有显著性(分别P<0.05,P<0.01);C组与D组间ALT异常增高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HBV DNA阳性患者中的HBc IgM阳性且HBsAg阳性者较HBc IgM阴性者或HBsAg阴性者ALT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10.
绍兴市2006-2008年高考学生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近年来绍兴市区高考学生丙氨酸氨基移换酶(ALT)异常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笔者对绍兴市区2006-2008年参加高考体检学生的ALT检测结果及相关因素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本共识基于中国2019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对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持续正常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的最新进展进行补充,旨在帮助临床医师在ALT持续正常CHB患者的诊治中做出合理的诊疗决策.本共识中的证据分为A、B和C三个等级,推荐等级分为1和2级(表1).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HBV血清标志e抗原(HBeAg)的阳性与阴性模式在不同病毒复制水平中的分布,并分析这2种模式与丙氨酸转氨酶(ALT)的相关性。〔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BV感染血清标志,运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法测定HBV的拷贝数,采用速率法测定血清内的ALT。〔结果〕随着病毒复制水平的升高,HBsAg和HBeAg阳性乙肝病毒感染者的检出率显著增加,HBsAg阳性和HBeAg阴性乙肝病毒感染者的检出率具有逐渐减少的趋势;而且HBsAg和HBeAg阳性组的ALT水平要显著高于HBsAg阳性和HBeAg阴性组(P〈0.001)。〔结论〕HBeAg阳性检出率与病毒复制水平和ALT异常的检出率间存在相关性,进一步证实了HBeAg阳性是反映HBV复制水平的可靠指标,可作为疾病进展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微量检测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检测,一直沿用常规的赖氏法,但赖氏法在使用中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当样本批量较大时,使用该法检测ALT,必须牵涉较大的人力与物力。为了克服这一缺陷,对原赖氏法加以改进,建立一种赖氏微量法检测ALT。以期提高检测功效,达到理想的检测效果。1材料与方法1.1材料赖氏法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试剂盒(北京化工院):pH7.4磷酸盐缓冲液(PBS)0.1mol/L;微量移液加样器(5~50μl,0.5~50μl,法国Gilson公司);酶标仪、洗板机及96孔微量酶标板(芬兰);恒温水浴箱(上海);721分光光度计(北京)。1.2方法1.2.1标准曲线的制作在常规方…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北京地区体检人群谷氨酰转肽酶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以及谷氨酰转肽酶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是否可作为代谢综合征的组成成分.方法 应用北京地区企事业单位人群2008年体检数据分析谷氨酰转肽酶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采用中国糖尿病学会(2004)标准.结果 谷氨酰转肽酶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高四分位组代谢综合征的检出率明显高于低四分位组.其中,男性谷氨酰转肽酶低四分位代谢综合征检出率为7.57%,高四分位代谢综合征检出率为29.04%;女性谷氨酰转肽酶低四分位代谢综合征检出率为1.28%,高四分位代谢综合征检出率为17.86%;男性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低四分位代谢综合征检出率为9.27%,高四分位代谢综合征检出率为21.88%;女性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低四分位代谢综合征检出率为3.52%,高四分位代谢综合征检出率为14.70%(P <0.01).谷氨酰转肽酶诊断代谢综合征适宜的切点值是男性31 U/L,女性18 U/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诊断代谢综合征适宜的切点值是男性23 U/L,女性19 U/L.结论 北京地区人群代谢综合征的检出率随着血谷氨酰转肽酶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升高而升高,谷氨酰转肽酶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在正常范围内时也符合这个规律.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乙肝)病例(Chronic Hepatitis B Patient,CHBP)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复制、乙肝病毒e抗原(HBV e Antigen,HBeAg)状态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检测值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对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发现的确诊CHBP采血,检测肝功能和HBV感染血清学标志物[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V Surface Antigen,HBsAg)、HBeAg]及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 Deoxyribonucleic Acid,DNA)载量。ALT指标在采血24h内由当地医疗机构检测。HBsAg、HBeAg及HBV DNA载量检测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统一完成。HBsAg、HBeAg使用美国雅培(Abbott)试剂光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hemiluminesent Microparticle Immunoassay,CMIA)检测。HBV DNA载量使用实时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工具包(中国复星医药有限公司)检测。结果 〈20岁、20~40岁和〉40岁CHBP中,高病毒载量[HBV DNA〉105拷贝/毫升(Copies/ml)]者比例分别为70.21%、40.37%和28.75%(χ2=29.38,P〈0.001)。在HBV DNA低(〈103Copies/ml)、中(103~105Copies/ml)、高(〉105Copies/ml)载量组内,HBeAg阳性率分别为2.36%、9.40%和82.24%,两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57,P=0.02;χ2=177.78,P〈0.001;χ2=140.31,P〈0.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CHBP ALT的独立因素有年龄、性别和HBV DNA载量。相对于0~19岁CHBP,20~39岁CHBP ALT升高比值比(Odds Rate,OR)=3.27[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32~8.01],〉40岁CHBP ALT升高OR=3.92(95%CI:1.54~9.98)。相对于女性,男性CHBP ALT升高OR=2.93(95%CI:1.64~5.24)。中病毒载量和低病毒载量对CHBP ALT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0,P=0.66),但高病毒载量组ALT升高的OR=3.01(95%CI:1.33~6.80)。结论 HBeAg阳性CHBP体内HBV复制活跃,HBV DNA高病毒载量是CHBP ALT升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某学院新生HBsAg,ALT与乙型肝炎病毒疫苗接种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某学院入学新生乙型肝炎(乙肝)表面抗原(HBsAg)携带和丙氨酸转氨酶(ALT)异常及乙肝疫苗接种情况,为高校医疗保健和预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况调查,对1999-2001年入学新生进行HBsAg和ALT检测,并询问有无乙肝疫苗接种史。结果3年共检测2 789名新生,HBsAg阳性者243人,阳性率为8.71%。城镇新生HBsAg阳性率为7.64%,农村新生为9.11%,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男性新生HBsAg阳性率为9.65%,女性新生为7.25%,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3届新生乙肝疫苗接种率为21.40%,其中城镇新生接种率为25.03%,农村新生接种率为20.05%,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ALT异常率为5.88%。结论高校新生入学时检测HBsAg和ALT,了解乙肝疫苗接种覆盖率,对做好大学生乙肝防治和医疗保健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是肝细胞胞浆中的一种氨基转移酶,正常状态时血清中含量很少。肝脏细胞受损时会大量释放入血,血清中的ALT会升高数倍乃至几百倍。ALT作为肝细胞损伤的敏感指标[1],广泛应用于健康查体、入学、招工、献血等多项检查中,作为对肝脏疾病的早期筛查试验。目前我国ALT检测方法除少数地区及血站仍使用赖氏法外,最常用的是速率法。在临床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HBV)感染谷丙转氨酶(ALT)持续正常的患者肝脏病理相关因素,为慢性乙型肝炎病情判断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4年6月接受治疗的94例慢性HBV感染ALT持续正常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肝组织病理学、血清HBV-DNA及HBeAg进行检测,分析患者的肝活检病理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年龄、HBV-DNA载量、血清HBeAg与炎症和纤维化的关系。结果 94例患者均存在炎症,51例患者存在纤维化,占54.3%,≥40岁患者的炎症活动度较严重,其中炎症活动度≥3,占66.7%,与其他年龄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0岁患者的纤维化程度较高,与其他年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炎症活动度≥3、纤维化分期≥3的患者HBV-DNA载量均高于炎症活动度≤2、纤维化分期≤2的患者,而≥40岁的患者HBV-DNA载量高于其他年龄组,血清HBeAg阴性和阳性组炎症活动度≤2、纤维化分期≤2的病例数与炎症活动度≥3、纤维化分期≥3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ALT持续正常的慢性HBV感染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肝组织病理学的改变,其中>40岁、病毒数量及HBeAg阳性患者更要注意,必要时行肝组织活检。  相似文献   

19.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即ALT,是临床检查常用的一项指标,也是评价身体健康状况的必检项目。常规测定方法有比色法和速率法,速率法因需专门的仪器而使其受到一定的限制。比色法中,目前国内广泛使用的为赖氏法。因其存在有一定的局限性,为此本人对赖氏法进行了较为系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核心抗原与肝组织病理的关系。方法血清中乙型肝炎核心抗原(HBcAg)检测用R IA法。同时行肝组织活检并对肝组织进行炎症活动度分级(G)和纤维化程度分期(S)。结果血清中HBcAg阳性率在G1、G2、G3和G4中分别为75.4%、83.2%、91.3%和94.7%,G1、G2分别与G3、G4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cAg阳性率在S1、S2、S3和S4中分别为76.2%、87.3%、93.6%和90.0%,S1与S2、S3、S4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结论随着HBcAg阳性率的增加,肝脏的炎症和纤维化程度均加重。血清中HBcAg与肝脏的炎症和纤维化程度相关,可作为抗病毒治疗期间观察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