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患者郑××,女,34岁。因行刮宫术后致恶露不绝,终日淋沥不断,已三月余,多次服中西药疗效不显。延余诊时见其脉微细而涩,舌淡有少量瘀点,苔薄。面色萎黄,四肢酸软,头晕头痛。所下之物色淡、间有小块。此虽属虚证,但仍有瘀血作祟也。故拟补虚化瘀止血之法。予以加减当归补血汤治之。生黄芪30克、全当归15克、  相似文献   

2.
周××,女,五十岁。患者周身风疹瘙痒已四月余,时好时发。诊时见,周身风疹,瘙痒难受,活动则剧痒,虽寒冬腊月而喜用凉水淋浴,过后又瘙痒不止,饮食、大便均正常,小便色赤,舌红苔薄而黄,脉浮有力。此属风热瘾疹,拟清热解毒,凉血散血之法,用“赤小豆当归散”加味:赤小豆30克,当归15克,连召10克,土茯苓、忍冬藤、生地各20克,三剂后,症状大有好转,风疹基本消失,再进三剂,嘱其禁酒及辛香燥热之品,至今已二月余未复发。  相似文献   

3.
小儿花剥苔临床较为常见。包括地图舌、剥苔两种舌象。通过临床中30例小儿花剥苔的治疗研究分析,认为地图舌、剥苔(花剥苔)的病机多是阴精亏虚、气血瘀滞。故笔者采用养阴补肾、益气活血、健脾养胃益苔之法,自拟花剥苔方治疗该病30例,并与单纯西药消炎、补充维生素、助消化等治疗的30例进行对比,获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舌红少苔主阴虚有热,临证中常以此作为辨证要点,见舌红少苔者,治以滋阴养液或佐清热之法,每获效验。此其证治之常也,概非尽然。现报告一例脾胃阳虚表现为舌红少苔者,供同道借鉴。丁××,女,47岁,工人。1990年2月12日收入住院。主诉:“胃脘胀痛1年,发作性绞痛2月”,诊断为:“中度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近2月来,发作性胃脘绞痛,疼痛彻背,痛时汗出,手足冷,平素怕冷,胃脘喜温按,呕吐酸水,厌油腻,食则腹泄,面色少华,乏力神倦,脉细弱,舌红少苔。此病在中焦,辨证注重舌象,故据舌红少苔,辨为胃阴亏虚,治以滋养胃阴法,  相似文献   

5.
笔者曾用小柴胡汤治疗周期性发作症二则,取其调和阴阳法之意,均取得满意的疗效。 案一张某,女,30岁。1993年11月25日初诊。主诉脘腹部胀满不适周余,并以晨起8时至下午4时为甚,胃纳可,无恶心呕吐,无腹痛腹泻。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初察病情,拟予理气之法,  相似文献   

6.
厚腻苔是一种复合舌象,是目前人群中较常见的舌苔类型。通过考证其历史沿革,明确其内涵为腻中较厚的舌苔,并总结出舌的自洁作用减弱、舌上细菌增加、吸烟饮酒、发热感染、肿瘤五个厚腻苔形成原因。理论上厚腻苔主痰、饮、水、湿、食积,临床上辨明厚腻苔有助于病邪和病证性质的辨别,疾病病机演变的推测及邪正消亡和胃气存亡的判断。厚腻苔的治疗,不仅可从除湿化痰、消食化滞、泻热解毒等正治之法入手,而且可从补阳退苔、养阴退苔等反治角度论治,临证有大柴胡汤、甘露消毒丹等针对厚腻苔的专方。  相似文献   

7.
邱××,女,88岁。1988年7月5日诊。患者形体消瘦,面色淡白无华,左侧肢体颤动,胃脘痛,头晕,口干,便秘,饮食差,舌质红,无苔,脉弦滑。此为肝气横逆所致。治宜调和肝脾,柔肝止痛,养血柔筋之法。处方:何首乌15克,天麻、麦冬、白芍、元胡、山药、  相似文献   

8.
孟×,女,26岁。1981年6月25日因初产头股足月臀位入院,作会阴侧切分娩。产后尿潴留9日,肌注新斯的明、针刺及导尿均无效果。7月3日下午会诊,患者异常痛苦,小便点滴不通,时汗出如淋,口渴,腰痛,乏力,脉缓,苔薄白。拟傅青主生津止渴益水饮加  相似文献   

9.
颤抖证     
黄×男22岁1978年7月初诊。病者于一年前因受凉突发左脚颤抖不已,经5~6分钟即止。3、4月后再次发作,波及右脚。又一月,更延及两手。此后,发作频繁,每周必发一次,且发作时间亦见增长,甚则手脚搁置稍感不适,亦必发作。发作时,手脚皆颤抖不已,曾于某医院求治,但诊断不明,服药无效。平时头昏、咳白黄色稠痰,素喜辛辣,口渴思饮,舌红带紫气、苔薄,脉弦细、重取无力。证属阴虚风动,痰瘀阻络。拟养阴清热、熄风化痰通瘀之法,处方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一、张××,女,36岁。四肢皮肤瘙痒半月,无皮疹,每以夜间入睡前为甚,心胸部常有冷感,用双手按之则快;苔薄质淡、脉弦细。此营血不足、营卫不和之证。治宜温养营血、调和营卫。拟方桂枝汤加当归、夜交藤、白藓皮、地肤子。三剂而愈。二、包××,男,19岁。宿患胆囊炎。近二日来右胁下胀痛,伴有寒热往来,巩膜黄染,舌质红苔白黄腻,脉弦滑。此少阳之病,法宜和解少阳。方拟小柴胡汤加木香、山栀、  相似文献   

11.
患者魏××,男性,49岁,龙岩县林保厂工人,住院号91434。以反复尿血12年,加剧2个月为主诉,于1979年10月31日入院求治。近两个月来反复尿血,但无尿道涩痛,经某医院以补肾健脾之法治疗一个月无效。时伴头晕口苦,口干喜饮,心烦易怒,夜寐欠佳,纳食尚可,神疲乏力,目赤消瘦,舌红苔薄黄,脉弦数。尿常规:蛋白( ),红  相似文献   

12.
五苓散是《伤寒论》中治疗膀胱气化不行,饮停膀胱的有效方剂。诸药相合共凑通阳化气行水之功。笔者常采用温肾通阳化气行水之法,以五苓散加附片为主方,治疗小便失常诸病,效果满意。列举四例,以示鳞爪。病例一:陈××,男,42岁,干部。患者因腰痛,小腹痛,小便频急而痛,到市某院急诊,摄腹部素片,诊断为“输尿管远端结石”,约1.5×1厘米。经对症处理部份症状有所减轻。但仍腰痛,小腹痛,小便频急。舌淡体胖,苔薄白,脉沉细。证属肾阳虚,膀胱气化失常,气机郁滞。拟温阳化气行水兼理气。方用:  相似文献   

13.
盗汗治验     
黄××,女,3岁。1985年1月5日诊。盗汗四月余,多次透视未见异常。近来盗汗加重,每夜十一时左右即大汗出,淋漓不止,前额尤甚,醒后方止。伴脘腹胀满,大便酸臭,小便黄,纳谷不馨,苔中黄腻,脉滑数。脉症合参。拟属食积化热,逼津外泄所致。治以消积和胃,清热除湿,少佐敛汗。方拟保和丸加味:神  相似文献   

14.
柴××,男,56岁。全身疼痛,胃脘胀满、纳差已十余日,腹胀难忍,汤水不入三天。就诊时患者裹衣围被、蒙头蜷卧,神识昏糊,呻吟时作,辗转反侧。揭被见其头汗津津,面无光泽,目光无神,腹满胀大,但不拒按。脉沉迟而濡,舌淡无苔而水滑。此属脾虚湿阻,虚实夹杂之证。思仲景有“发汗后,腹胀满者,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故拟方:厚朴10克,干姜6克,半夏12克,炙甘草6克,党参12克,炒神曲30克。并嘱其家属多次少量喂口服液体。当夜服药一次,翌晨思  相似文献   

15.
黄苔主热证。苔色越黄反映热邪越重。淡黄为热轻,深黄为热重,焦黄为热结。但此是指一般而言,殊不知尚有例外。余在临床曾遇见一例脱疽患者孙××,右足三趾干桔坏死,疼痛异常,犹如汤泼火燎,彻夜不能安寐,头昏食少,舌苔黄腻,曾从寒湿化火论治而无效,故作截肢。术后剧痛虽除,但伤口迟迟难以愈合,黄腻苔不退,余再三思之,溃疡后期多用益气养血、生肌长肉之法,遂处以十全大补丸(成药),每日3丸,分三次服完。而患者误按每次3丸,日服三次。三日后再诊时,竟见舌苔薄白如常,食欲顿开,并无不良反应。当把药物减量后,黄苔复生,药物再增量时,  相似文献   

16.
黄苔多主热证、里证、实证,为黄苔主病之常,此种黄苔多见于急性病或病之早期;然黄苔主表证、寒证、虚证并不少见,乃黄苔主病之变,多见于慢性病疑难病或病之中后期,此种黄苔机理较为复杂,需就苔色苔质结合四诊信息辨证分析。临证之中,对于屡治不效者,需四诊合参,厘定黄苔主病之机理,以免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17.
笔者曾遇江××,女性,65岁。因脑血栓形成,左侧肢体偏瘫伴大便失禁,多方求医未见疗效。初诊时,苔少质红,脉细弦带数,血压210/110毫米汞柱。上述症状已月余,证属肝肾不足,阴亏于下,阳亢于上。治拟滋益肝肾,潜肝阳。而针对大便失禁,我应用生理盐水注射龈交穴治之。  相似文献   

18.
崔××,女,42岁。于1982年3月5日初诊。自觉两手食、中、无名、小指指尖灼热已月余,遇凉反热甚,外无红肿之象,身无寒热之证,仅伴胸闷不舒。舌质淡红,苔薄白微黄,舌根苔剥,脉细。审由血虚肝郁所致。拟养血舒肝,解郁清热为法。处方:当归、白芍、茯苓、白术、柴胡、吵栀子、  相似文献   

19.
张××,26岁,农民。产后三日无乳,乳房胀疼甚剧,用吸乳器强行吸出少许而胀疼不减。检查,患者面容痛苦,乳房皮肤光亮,胀疼拒按。舌质红,无苔,脉弦细。诊为气滞血瘀乳汁不通,治以舒肝健脾通乳之法。处方:白芍15克醋炒当归15克酒洗白术15克土炒热地1克  相似文献   

20.
陈某,男,68岁,2003年冬季就诊患慢性咳嗽10余年,遇寒冷则发。3天前因气温骤降,咳喘又作,气短,倚息不得卧,纳少,跗肿,时干呕,吐痰清稀量多,尿短少,咳时小便自遗,舌淡红、苔白滑,脉弦略数。证属脾阳虚弱,水饮内停。治拟温阳化饮之法。处方:茯苓30g,桂枝9g,白术12g,半夏10g,白芥子4g,炙甘草3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