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既往对肝脏疾患病人血清中特异性脂蛋白抗体(抗-LSP)的研究多是IgG型抗体。我们应用ELISA法检测抗LSP-IgG、IgM、IgA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临床诊断巨脾型晚期日本血吸虫病(晚血)患者的远期预后及影响远期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153例临床诊断为巨脾型晚血患者做病理检查,并进行5~14年(平均随访10年)的远期随访观察.分析影响远期预后的危险因素.用SPSS11.0软件进行单因素条件和多因素逐步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53例临床诊断为巨脾型晚血患者做肝组织病理检查,属单纯血吸虫性肝纤维化92例(60.13%),血吸虫性肝纤维化合并肝炎(伴肝细胞变性、坏死)32例(20.92%),肝炎肝硬化15例(9.80%),慢性肝炎7例(4.58%),其他疾病7例(4.58%).随访5~14年(平均随访10年),死亡45 例,肝炎肝硬化及血吸虫肝纤维化伴肝细胞病变者病死率均显著高于单纯血吸虫肝纤维化患者(P<0.05),多数患者死于肝衰竭及原发性肝癌.死者生前均存在HBV和/或HCV感染.单因素条件Logistic分析表明,男性、年龄>50岁、有腹水、血清白蛋白降低、HBsAg阳性和乙肝病毒复制为晚血死亡的危险因素.多因素逐步条件Logistic 回归分析表明,HBsAg阳性、乙肝病毒复制、年龄>50岁、血清白蛋白降低和腹水为晚血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 HBV感染是晚血发生肝衰竭及肝癌的关键因素, 与患者死亡密切相关.乙肝病毒的感染及复制、年龄>50岁、血清白蛋白降低及腹水均可增加巨脾型晚血患者死亡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动物实验和临床观察对抗LSP 与肝损伤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现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一、病人:测定抗-LSP184例,其中急肝42例,慢肝51例、肝硬化32例,其它疾病19例,正常对照40例。对62例循环免疫复合物(CIC)阳性肝病病人 CIC 中的抗-LSP 进行了测定。对7例行脾切除和/或门腔静脉吻合术的肝硬化病人,进行了脾血和外周血  相似文献   

4.
我院先后收治14例晚期血吸虫病病人(以下称晚血),并进行CT检查,发现血吸虫性肝纤维化的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改变。1临床资料本组14例患者,男性11例,女性3例。临床诊断为单纯性血吸虫病肝纤维化7例,血吸虫病肝纤维化伴有nmxg阳性7例,均接受过抗血吸虫病药物治疗。2方法全组均用日本东芝300S全身CT扫描机,以平扫和增强为常规,层厚I1m,层间距1cm,部分病例增加了薄层动态扫描。3结果与讨论3.1肝纤维化和门脉高压从CT表现来看,14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肝纤维化,肝脏增大和正常各为4例和5例,肝脏缩小5例,晚血合并乙肝患者肝脏往…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晚期血吸虫(以下简称晚血)病患者感染HBV状况,1998年5月,我们对宿松县现存晚血病人进行了HBV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材料和方法一、调查对象对宿松县血防站现有记录中晚血患者进行追踪随访,并了解年龄、性别、晚血确诊时间等情况。二、检测方法采集静脉血,分离血清,用  相似文献   

6.
晚期血吸虫病(以下简称“晚血”)是由于血吸虫卵沉积于肝脏引起门静脉高压造成慢性肝损害所致.腹水是肝功能失代偿的一种表现,因此腹水型晚血是较严重的临床疾患.肝脏是葡萄糖代谢的重要器官,当其功能因晚血而受损时,往往影响其正常代谢,甚至出现糖耐量减退或糖尿症,一般将这种继发肝损害而引起的糖尿症称为肝源性糖尿病.现对我院腹水型晚血住院患者出现糖代谢异常患者的临床护理情况总结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2005年2月~2006年11月住院的晚血患者共计304例.出现空腹血糖升高的腹水型晚血患者53例,其中男25例、女28例;年龄20~77岁;肝源性糖尿病26例,男13例、女13例,年龄37~76岁;并发糖尿病时晚血腹水病程1~10年,肝源性糖尿病病程为1个月至5年.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晚期血吸虫病(晚血)合并HBV感染对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对94例晚血患者的肝脏活检组织进行HBsAg免疫组化检测,根据HBsAg是否阳性对病例进行分组。采用Masson三色、苦味酸天狼猩红特殊染色法,对患者慢性肝炎炎症活动和肝纤维化程度进行分级和分期。结果94例晚血患者中,合并HBV感染者40例(42.55%),43例患者(45.74%)肝组织中查出血吸虫卵。患者合并HBV感染后,慢性肝炎炎症活动程度及肝纤维化程度均较单纯晚血患者严重(P均〈0.01);肝组织虫卵阳性与阴性患者肝纤维化程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晚血合并HBV感染患者肝脏炎症活动程度和肝纤维化程度均明显加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晚血患者中医辩证分型的客观指标。方法:研究了50例晚血患者中医证型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PCⅡ、HA、CⅣ的关系,其中20例手术切脾过程中留取肝脏标本进行Ⅰ、Ⅲ、Ⅳ型胶原定量,并探讨胶原量与中医证型的关系。结果:血清HA在各证型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血清HA可作为晚血患者中医辨证分型的微观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晚期血虫吸病巨脾型患者肝脏胶原病理变化特点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相关性。方法:用免疫组化LSAB法对20巨例脾型晚血患者和6例正常人肝脏Ⅰ、Ⅲ、Ⅳ型胶原染色和HE染色,并采用多媒体彩色电脑病理图文分析系统测定胶原分布面积值,用放射免疫方法对83例晚血、急血、慢血患者及38例正常人血清肝纤维化指标PCⅢ、HA、CIV进行同步检测。结果:①巨脾型晚血患者肝小叶  相似文献   

10.
晚期血吸虫病人的生化免疫指标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晚期血吸虫病人(以下简称晚血)血清生化免疫检测项目甚多,现仅述主要几种。1血清酶学检测1.1γ-谷氨酸转肽酶(γ-GT)、谷丙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LP)常用于晚血临床观察。刘中起等’“报道48例晚血病人血清中,γ-GT增高33例;ALT增高21例;ALP增高8例。而候世荣等[2]检测慢性血吸虫病及肝外肿瘤所致的阻塞性黄疸,γ-GT增高率为90%以上。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曾报道20例晚血病人γ-GT1增高明显,而非血吸虫病肝硬化患者则以γ-GT2增高明显,政认为γ-GT同功酶可作为晚血与非血吸虫肝硬化病人的鉴别诊断指…  相似文献   

11.
晚期血吸虫病合并HBV感染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晚期血吸虫病(晚血)合并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感染状况及临床特点。方法对86例合并HBV感染的晚血患者的临床表现、生化指标、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血吸虫病免疫学检查,部分病例HBVDNA、肝脏病理检查及其病因治疗情况作统计学分析,并以70例单纯晚血病例作对照。结果合并HBV感染的晚血患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腹水、原发性腹膜炎等并发症及其病死率较对照组明显高,生化指标异常率也高于对照组;HBV感染者HBeAg阴性占79.1%(68/86),HBVDNA检测阳性率42.9%(15/35);血吸虫病免疫学检查阳性率为62.8%。结论合并HBV感染的晚血患者,部分同时存在肝炎肝硬化并发症高、预后差。要防止病人进展为肝炎肝硬化,应加强及提高乙型肝炎的检查及其诊断水平,同时加强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以及血吸虫病的杀虫治疗和抗肝纤维化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慢性肝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与中医虚、实证及肝脏病理的关系.方法:将75例慢性肝炎患者(其中偏实证组30例,偏虚证组45例)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和Ⅳ型胶原(Ⅳ-C),以同期健康体检正常者15例作对照.并对其中20例患者行肝组织活检.结果:①慢性肝炎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HA、LN、PCⅢ、Ⅳ-C)偏实证组较偏虚证组明显升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慢性肝炎患者肝脏病理分级分期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存在相关性.结论:①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可作为慢性肝炎中医虚、实证微观辨证指标之一.②湿热中阻和瘀血阻络是肝纤维化的活跃期,抗肝纤维化治疗的重点是清除湿热邪毒,活血化瘀、祛瘀通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吸虫病肝纤维化超声显像分级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关系。方法对206例急性、慢性和晚期血吸虫病患者进行肝纤维化超声分级诊断,同时检测其血清肝纤维化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超声诊断急性血吸虫病(急血)组和对照组均为0级,慢性血吸虫病(慢血)组主要为级,晚期血吸虫病(晚血)组主要为级;血清肝纤维化4项指标以晚血组最高,慢血组次之,急血组最低;超声分级级别越高,血清肝纤维化4项指标含量越高。结论血吸虫病肝脏超声分级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相一致,两者结合检测,能更好地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4.
血吸虫病人血清中有抗血吸虫的抗体存在,曼氏血吸虫病人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G和IgM均有增高。作者为了了解血吸虫病的免疫反应,对临床上不同的病人进行了血清免疫球蛋白测定。45个埃及男性农民血吸虫感染者分为3组:第一组18人,为活动性曼氏血吸虫病,有或无肝脾肿大。第二组14人,有活动性感染并有肠息肉。第三组13人,为晚期肝硬化脾肿大及腹水病人,并经肝穿刺检验排除了其他原因的肝硬化。对照组20人,为埃及正常人(男性)。全部病人入院后进行血常规检验、肝功能试验、血清总蛋白及电泳分析,以及清蛋白测定。大、小便检查血吸虫活动性  相似文献   

15.
日本血吸虫病宿主肿瘤坏死因子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L929细胞杀伤法,对晚期日本血吸虫病(晚血)患者和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8wk、16wk及杀虫后8wk的新西兰兔,进行了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的肿瘤坏死因子(TNF)诱生能力和血清TNF活性测定。晚血患者PBMC的TNF诱生能力明显低于正常人,而血清中TNF活性明显增高(P<0.01)。感染8wk和16wk兔PBMC的TNF诱生能力较正常兔显著增高,尤以感染8wk时为甚,血清TNF活性亦相应增高(P<0.01);在杀虫治疗后8wk,其PBMC的TNF诱生能力和血清TNF活性均降至正常。晚血患者血清TNF活性的增高可能参与肝纤维化过程。  相似文献   

16.
70年代中期以来,人们对晚期血吸虫病(以下简称晚血)患者进行肝活组织检查时,发现血吸虫病伴有肝炎后肝硬化比例较大。范锡兰等在临床诊断为晚血的106例患者中,病理诊断为单纯血吸虫肝病肝纤维化者67例,占63.2%,而伴有典型肝炎后肝纤维化者39例,占36.8%。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晚期血吸虫病(晚血)肝纤维化治疗临床路径的实施效果。方法选择符合临床路径治疗入选标准的晚血患者,制定并实施晚血抗肝纤维化治疗临床路径方案。比较晚血患者经实施临床路径治疗前后的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个人承担费用,以及门静脉内径、肝纤维化4项指标[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Ⅲ型胶原前肽(P(P)、Ⅳ型胶原(CIV)]及血清酶活性3项[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γS谷氨酰转肽酶(γ氨酰转)]等。结果共有142例晚血患者纳入抗肝纤维化临床路径治疗。患者在实施临床路径治疗后,住院总费用和患者个人承担费用分别下降11.2%和16.1%(t=6.310、4.326,P均0.05);HA均值2倍于正常值,阳性率由70.4%升至83.1%,CC、γC.1阳性率分别为64.1%、28.9%。结论临床路径可大幅度降低晚血患者治疗费用。但晚血患者体内仍持续存在着纤维增生活跃和慢性肝损害现象,提示在临床上仍需寻找更为有效的晚血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目的 了解传播阻断地区新发展晚期血吸虫病 (晚血) 病人的情况。方法 方法 根据调查标准, 2008-2011年间新确 诊的晚血病人经县、 省2级确认后, 详细了解病人的流行病学史及现病史, 并进行相关的医学检查。结果 结果 75例病人中, 男 性22例, 女性53例, 平均年龄为 (70.0 ± 7.0) 岁, 均曾感染过血吸虫, 并经平均1.85次抗虫治疗, 1976-1985年间连续进行了 平均26.24次粪检, 结果均为阴性; 患者居住地末次发现钉螺的时间多数在1976年, 最晚的在1983年; 期间多次检查未达 到晚血诊断标准的患者在2008-2011年间确诊为晚血病人。本次调查显示, 病人的肝脏均呈纤维化改变, 达Ⅲ级改变者占 82.7%, 脾脏肿大者占90.7%, 有腹水者占20.0%, 门静脉增宽者占22.7%; 肝功能酶指标ALT、 AST和γ?GT均值分别为 31.81、 53.19 U/L和89.28 U/L, 阳性率分别为21.3%、 49.3%及57.3%; 纤维化指标中HA、 LN、 CⅥ及PⅢP异常的阳性率分别 为73.3%、 13.3%、 17.3%及9.3%, HA均值是正常高值的3倍。结论 结论 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地区存在着历史感染病人经抗虫治 疗后, 虽无再次感染可能, 但病情持续进展, 最终成为晚血病人的现象, 但新病人的产生与现阶段的疫情无关; 新发展晚血 病人目前存在着较为严重的肝功能损伤及活跃的纤维增生, 抗纤维化治疗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血清Ⅵ型胶原在评估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程度及疗效中的作用。方法对感染日本血吸虫的小鼠和59例经秋水仙碱或安慰剂治疗的晚期血吸虫病患者血清Ⅵ型胶原水平进行动态观察,同时对小鼠肝脏病理改变及患者肝脏B超和各临床指标作了观测。结果小鼠血清Ⅵ型胶原水平在感染后进行性升高,并与肝脏病理变化基本一致;患者血清Ⅵ型胶原较正常人也有明显升高(P<0.01),但治疗组在治疗结束后有所下降,而对照组则显著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血清Ⅵ型胶原可能是监测血吸虫病肝纤维化进展及药物疗效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20.
绩溪县历史累计晚期血吸虫病人(以下简称晚血病人)1152人,1989年调查尚存388人,为了解目前晚血病人的现状,我站于1996年底开展了晚血病人的调查工作,查出现存晚血321人,现将调查结报告如下: 方法晚血病人调查按卫生部地方病防治司编写的《血吸虫病防治手册》1990年版和安徽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