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丽峰  曾伟  何春水  刘洋  刘源  林瑶 《西部医学》2013,(10):1490-1491
目的探讨透视下留置永久性透析导管建立血透通路的可行性及优势。方法回顾16例经颈内静脉留置双腔带Cuff的中心静脉导管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置管过程及术后并发症及导管使用情况。结果透视下留置永久性透析导管成功率100%,置管后隧道渗血1例,置管术后隧道出血2例,经过压迫均能止血,隧道口感染2例,无气胸、血胸、空气栓塞、静脉撕裂等严重并发症病例。所有导管透析充分性良好。结论术前彩超评估血管情况及体表定位,再加上透视下操作,使得留置永久性透析导管更安全和更具有科学根据。  相似文献   

2.
中心静脉留置双腔导管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于每位需要接受血液透析 (HD)治疗的病人 ,血管通路是首先应逾越的障碍 ,中心静脉 (锁骨下静脉和颈内静脉 )留置双腔透析导管是建立临时性 HD通路的良好方法 ,具有置管后即刻使用 ,血流量充分 ,不损伤手臂血管 ,留置时间长 ,患者可活动 ,操作简单等优点。但如护理及使用不当 ,极易发生感染、栓塞等并发症 ,影响双腔导管留置时间和危及病人安全 ,因此对中心静脉留置双腔透析导管的护理尤为重要。本科对 5例中心静脉留置双腔透析导管的病人进行护理 ,无一例因发生并发症而影响留置管的使用期限的 ,效果较为满意。现将护理方法报告如下。1…  相似文献   

3.
血透患者颈内静脉长期留置双腔导管的应用及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颈内静脉留置双腔导管作为永久性血管通路在血管条件差、内瘘建立困难或多次动静脉内瘘闭合使肢体血管耗竭的长期维持血液透析患中的应用及常见并发症的护理。方法与结果:对30例患实施了右侧颈内静脉长期留置双腔导管术。所有患置管过程顺利,3例患在置管后抽吸不畅。结论:颈内静脉长期留置双腔导管作为一种永久性血管通路,适用于自身血管条件差或多次行动静脉内瘘闭合使自身血管耗竭的慢性肾衰血液透析患。颈内静脉留置双腔导管具有置管迅速、血流量充足、留置时间长等优点,和内瘘相比,有着同样的透析充分性,但感染和血栓形成是留置导管常见的并发症。因此,颈内静脉长期留置双腔导管的正确使用和维护是延长留置导管使用寿命,防止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比较经锁骨下静脉与颈内静脉置管2种途径建立临时性血液通路在置管及用于血液净化时的优缺点.方法:采取回顾性对照研究,选择102例颈内静脉置管和89例锁骨下静脉置管.比较2种置管途径在首次穿刺成功率、穿刺处渗血及血肿、血流量、导管留置时间、导管相关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颈内静脉组与锁骨下静脉组在首次穿刺成功率、误穿动脉率、穿刺处渗血及血肿、气胸发生率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颈内静脉组血流量不足的发生率与锁骨下静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锁骨下静脉组的导管留时间明显长于颈内静脉组(P<0.05);颈内静脉组的管腔内血栓发生率与锁骨下静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导管脱位和导管相关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在临床应用中各有优势.两者的选择应依据术者穿刺技能的熟练程度和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5.
中心静脉导管留置在血透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了评价不同方式中心静脉插管的优缺点,使临床合理选择插管方式,将不同方式插管的血流变化、插管过程中及导管留置期间的并发症作为观察项目,并作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单腔与双腔导管透析时血流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流量欠佳发生率:颈内静脉插管(1.51%)与股静脉(5.81%)及锁骨下静脉插管(11.9%)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插管过程中有1例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减慢,5min后缓解。无气胸、血胸、气体栓塞等严重并发症。感染发生率:置管小于3周(4.08%)与大于3周(10.53%)相比有差异(P>0.05),颈内静脉(2.15%)与股静脉(11.49%)比较有差异(P<0.05)。提示颈内静脉导管留置是建立血透临时血管通路的首选方式。  相似文献   

6.
锁骨下静脉置管与颈内静脉置管在血液净化中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锁骨下静脉置管与颈内静脉置管建立临时性血液通路在置管及使用情况中的优缺点。方法采取回顾性的对照研究,438例需紧急血液透析患者中先后采用锁骨下静脉置管342例,颈内静脉置管96例。观察对比两种置管途径在首次穿刺成功率、穿刺失败率、导管留置时间及导管相关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锁骨下静脉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1%,颈内静脉93%,两者并无明显差异(P>0.05);锁骨下静脉穿刺失败率为5.9%,颈内静脉5.6%,两者无明显差异(P>0.05);锁骨下静脉置管留置时间平均58.5d,明显长于颈内静脉置管35.4d(P<0.05);锁骨下静脉置管导丝未入上腔静脉8例,显著高于颈内静脉置管0例;静脉回流不畅在锁骨下静脉置管11例,显著高于颈内静脉置管0例;锁骨下静脉置管的感染及脱管发生率均低于颈内静脉置管。结论选择颈内静脉穿刺或锁骨下静脉穿刺应根据术者穿刺技能的熟练程度、患者的要求而定,两者各有其优劣。欲在右上肢造瘘时严禁在右锁骨下静脉置管。  相似文献   

7.
深静脉双腔导管在血液透析(HD)中作为小儿、急危重症血透患者以及动-静脉内瘘未成熟前的暂时性血管通路,具有简便、安全、快捷的优点,它避免了反复穿刺动、静脉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深静脉置管有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股静脉置管3种.在应用中随着导管使用时间延长,可出现血流不畅,不能满足透析需要,缩短了导管的使用时间,影响透析效果.本文总结了导致血透患者深静脉双腔导管血流不畅的各种因素,并探讨如何通过护理干预保持深静脉留置导管的良好功能,防治血流不足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朱芳 《中国医药导报》2008,5(35):126-127
目的:总结血液净化治疗患者留置永久静脉导管的经验,探讨永久静脉留置导管在血液净化治疗中的应用以及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并发症的防治。方法:2004年2月~2007年5月,我科对1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血透)患者行涤纶环双腔留置导管经颈内静脉建立永久血透通路,延长患者的生命。结果:经颈内静脉建立长期血透通路的12例患者,血流量为200~300ml/min,流速稳定。对慢性透析患者血液条件差,无法建立内瘘者提供了肯定的生命线。结论:严格遵循无菌原则及规范的接管透析操作,精心的观察护理,永久性静脉置管是维持性慢性透析的可靠血管通路。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不同方式中心静脉置管的优缺点,使临床更合理、更安全的选择置管方式。方法 选择颈内静脉置管77例次,锁骨下静脉置管43例次,股静脉置管78例次。观察血流量、导管留置时间、透析效果评价及相关的并发症。结果 颈内静脉血流量、导管留置时间、透析效果评价均优于股静脉,股静脉优于锁骨下静脉,三种置管方式感染率无显著性差异,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出现和导管相关的并发症。结论 ①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等待内瘘成熟应选择颈内静脉,血液净化充分,患者行走方便;急、慢性肾衰合并严重心肺疾患应选择股静脉更安全;锁骨下静脉不宜选择;②中心静脉置管的护理是防止导管感染的有效环节;③浓肝素封管是防止导管阻塞的关键,应积极提倡并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分析颈内静脉及股静脉临时置管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中心静脉临时置管后80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进行分组治疗,其中股静脉置管组45例,颈内静脉置管组35例。将两组患者的导管留置时间、导管使用次数、透析血流量及透析充分性评估指标和并发症等相关数据指标进行对比。结果颈内静脉置管组患者的导管留置时间、导管使用次数、透析血流量及Kt/v值均显著大于股静脉置管组。颈内静脉置管组患者的栓塞、感染、穿刺血肿、周围组织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比例均显著低于股静脉置管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进行血液透析过程中,颈内静脉置管是更为理想的临时血管通路,留置时间更长,导管使用次数更多,透析血流量更大,具有极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采用中心静脉置管建立临时性血管通路是目前急诊透析中常用的手段,主要部位有股静脉、锁骨下静脉及颈内静脉。目前学者们大多选颈内静脉和锁骨下静脉置管建立血路,认为股静脉置管易合并感染,且置管保留时间短。我科自2006年9月至2010年11月间共采用股静脉留置导管技术为血液透析患者建立血管通路145例次,现就其留置导管时间及并发症,临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两种路径中心静脉置管在血液透析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7例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按照置管路径分为两组:颈内静脉入路组42例,股静脉入路组45例。记录两组患者的透析充分性指标:尿素氮下降率(URR)、尿素清除指数(Kt/V),与导管相关的近期及远期并发症,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颈内静脉入路组的透析充分性指标URR及Kt/V均高于股静脉入路组(P<0.05),而与导管相关的远期并发症血栓形成率及感染率均低于股静脉入路组(P<0.05),与导管相关的近期并发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颈内静脉置管是血液透析患者首选的临时性血管通路。  相似文献   

13.
刘文英  张艳  莫颖 《医学综述》2011,17(14):2214-2215
目的探讨带Cuff的中心静脉置管在血液净化中的应用及其导管相关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经颈内静脉留置双腔带Cuff的中心静脉导管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术后并发症及导管使用情况。结果带Cuff的中心静脉置管术后并发症以隧道出血多见,经过压迫均能止血,透析充分性良好,置管的远期并发症主要为感染和血栓形成,分别达19%和9.9%。结论对于血管条件差无法建立自体动静脉内瘘或心功能不全不宜造瘘者,带Cuff的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血管通路,正确使用和精心护理是延长导管使用寿命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寻求延长双腔带Cuff中心静脉留置导管使用时间和减少并发症发生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经右颈内静脉留置双腔带Cuff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的病人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血液透析时血流量、感染、血栓形成、中心静脉狭窄的发生情况。结果带cuff的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术后并发症以隧道出血多见,经过压迫均愈合良好;有11例患者至今仍在使用,血流量在200-340ml/min,透析充分性良好;而拔除或重新置管的原因主要为感染和血栓形成,分别达40%和28%。结论双腔带cuff导管可作为一种有效的血透通路,尤其是多次建立自体动静脉内瘘失败或人造血管功能障碍等各种原因无法建立永久性血管通路时,如果通过严格的管理,其并发症的发生能进一步降低,将会有更长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5.
欧阳文瑞 《中外医疗》2011,30(21):30-31
目的探讨锁骨下静脉置管、颈内静脉置管和股静脉置管3种深静脉置管对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其护理。方法将我院透析治疗中心2009年收治的120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行锁骨下静脉置管、颈内静脉置管和股静脉置管,分析比较3组临床效果。结果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股静脉3种置管穿刺成功率分别为90.00%、95.00%、97.50%,组间比较P〉0.05,无显著差异,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0.00%、22.50%、22.50%,经统计学处理,锁骨下静脉置管与其他2组比较,P〈0.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其他2组。结论锁骨下静脉置管并发症发生率低,是进行血液透析慢性肾衰患者临时血管通路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6.
苏庆玲  李洪  吴红兰 《广东医学》2008,29(10):1762-1763
目的探讨留置长期性双腔血透导管患者的并发症及护理体会。方法对6例血透患者268例次长期性双腔置管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置管的适应证、置管方法、如何正确使用导管、导致导管使用不当的因素及常见并发症。结果发生局部感染1例,全身感染1例,血流不通畅2例16次,导管内血栓形成2例,与利用动静脉内瘘患者相比,透析充分性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应用长期双腔静脉留置导管医护人员严格的无菌操作及正确使用留置导管和封管方法以及对患者防止并发症的卫生宣教是保证患者长期使用深静脉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血液透析疗法的血管通路一般采用动静脉内瘘的方法,但在抢救急危重症患者时,应用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建立通路,能够在短期内迅速开机透析,为抢救患者宝贵的时间,有效提高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我院自1998~2002年3月将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应用于血液透析中,置入双腔导管建立通路进行血液透析,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为建立理想的血液透析通路 ,对 3 0例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行锁骨下静脉留置双腔导管进行血液透析。结果血流量达到 2 0 0± 5 0ml/min ,透析 3天后KT/V值为 0 .86± 0 .2 1,透析 1个月后BUN、SCr明显下降 ,P <0 .0 1,平均 11个透次已无Ⅰ级临床表现 ,导管留置天数平均 114天 ,最长留置 40 0天 ,未有发生损伤性并发症。提示锁骨下静脉留置双腔导管能成为理想的血液通路 ,并可用于长期维持性血透病人。  相似文献   

19.
超声动态引导下颈内静脉留置导管11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是近年来血液透析(血透)中建立临时性血管通路的常用技术,留置部位有股静脉,锁骨下静肘文颈内静脉三处,首选颈内静脉。安全放置导管是当今肾内科医生或透析医生必需掌握的重要技能。现将超声动态引导下颈内静脉留置单针双腔导管1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永久性双腔留置导管的置管技巧及使用时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26名维持血透患者行带涤纶套双腔深静脉留置导管置管术29例次,均经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采用Seldinger技术加撕脱型扩张导管置管法.总结其置管技巧及使用经验.结果 27例次置管过程顺利.2例次置管过程不顺利,经床边彩色多普勒证实该处深静脉存在血栓,改变置管位置后成功置入.26例患者平均使用时间为7.5(2~15)月,目前仍有12例在使用.结论 永久性双腔留置导管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血管通路.细心操作可以减少其置管时的风险,良好护理是延长其使用寿命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