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医学检验技术的发展,自动血液分析仪在对疾病的诊断治疗中,为临床提供了有效的血细胞检测参数,其中在血细胞形态学上白细胞分类中,不论是三分类仪器对中间细胞异常的提示,还是五分类仪器对幼稚细胞的警示,尚难以替代人工显徽镜检查对复杂的异常血细胞形态的识别能力[1].2000年以来,本院使用的三分类AC-900血球计数仪结合五分类迈瑞BC-5500血球分析仪对白细胞分类警示信息临床应用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比较五分类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静脉血与末梢血的结果。方法:对我院25例患者应用五分类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静脉血与末梢血所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同组患者应用五分类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静脉血与末梢血所得血细胞计数与白细胞五分类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五分类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静脉血或末梢血,均能获得全面五分类结果,可广泛应用于常规检验工作中。  相似文献   

3.
血细胞分析仪是医院临床检验应用非常广泛的仪器之一,随着近几年计算机技术的日新月异的发展,血细胞分析的技术也从三分类转向五分类,从二维空间进而转向三维空间,而且我们也注意到现代血细胞分析仪的五分类技术许多采用了和当今非常先进的流式细胞仪相同的技术,如散射光检测技术、鞘流技术、激光技术等等.本文重点就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器的检测方法及其应用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4.
血细胞分析仪正以其准确、快速、重复性好的特点,被普遍地应用各医院的临床检验工作中。尤其近年来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的使用,不仅提高了自动化、标准化的程度,更是大大提高了细胞分类的准确性。我院于2006年引进一台XT-1800i血细胞分析仪,此前使用的是AC920血细胞分析仪,笔者就使用这两种血细胞分析仪中如何做好全面质量控制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血细胞分析仪是医院临床检验应用非常广泛的仪器之一,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血细胞分析的技术也从几年前的三分类转向现在的五分类,从二维空间进而转向三维空间,同时现代血细胞分析仪的五分类技术许多采用了先进的技术,如鞘流技术、激光技术等。下面就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器的检测方法及其应用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分析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在临床血液学检验质量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的76例健康人员以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进行检测分析,并对不同疾病患者的抗凝血样本进行自动分类和手工分类,观察分析其批内精密度和批间精密度以及仪器法白细胞分类结果与显微镜目测法结果之间的关系。结果在血细胞分析仪的检测下,白细胞分类的批内精密度和批间精密度均在允许范围内,仪器法白细胞分类结果与显微镜目测法结果之间有良好的相关性。结论运用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液检测具有较为良好的效果,在血液检测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有着较为快速、准确的优势,可有效的避免和降低临床误诊和漏诊率。  相似文献   

7.
我院于2007年12月引进了Sysmex的XS-800i血球五分类分析仪大大提高了白细胞检验工作效率。本文介绍了全血细胞分析仪对白细胞分类和人工涂片镜检对白细胞分类的比对。了解血细胞分析仪的临床应用,提高检测白细胞分类的准确性,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检验依据。  相似文献   

8.
<正> 血细胞分析仪是医院临床检验应用非常广泛的仪器之一,随着近几年计算机技术的日新月异的发展,血细胞分析的技术也从三分类转向五分类,从二维空间进而转向三维空间,而且我们也注意到现代血细胞分析仪的五分类技术许多采用了和当今非常先进的流式细胞仪相同的技术,如散射光检测技术、鞘流技术、激光技术等等。本文重点就五分类血细包分析仪器的检测方法及其应用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9.
许宏敏  魏同庆 《实用医技杂志》2004,11(22):2459-2460
目前,国内许多医院引进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其先进的计数原理和分类技术为临床提供更为及时可靠的结果.但是对于特殊病例,不可单纯依靠仪器进行分类,应采取人工镜下分类,本文报道1例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由SF-3000血细胞分析仪误分为单核细胞增多的病例.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进口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在我国大中型医院逐渐普及,但进口试剂价格贵,解决配套试剂问题是我国检验界的重要课题.ABX Pentro 60血细胞分析仪属于性价比优良的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为降低使用成本我们自行研制了试剂并与原装试剂临床应用对比,结果显示无显著性差异,可以替代原装试剂.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血液分析仪在国内检验科迅速普及,使血细胞检验的参数逐渐增多,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而且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更广泛的参考数据。血液分析仪的白细胞分类计数,先后推出了两分类、三分类、四分类和五分类的仪器。应该说血液分析仪的飞速发展,使血细胞检验进入了新阶段,这是医学检验的一大进步。但是在血液分析仪使用过程中,  相似文献   

12.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具有快速、方便、重复性好 ,工作效率高等优点。各种型号的血细胞分析仪问世已被各大、中医院检验科广泛应用 ,也为临床诊断提供了有用的实验指标。但由于造成血细胞检测结果波动的原因多种多样 ,如方法学的局限性 ,生物个体差异 ,不合格标本的采送 ,仪器误差 ,以及操作人员技术差异等 [1 ]。已引起临床医生对检验结果的抱怨。为此 ,本文将使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结果波动的原因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1 材料与方法1.1 仪器和试剂 日本 SYSMEX SE- 90 0 0全自动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 ,原装配套试剂及全血质控物。…  相似文献   

13.
KX-21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分类异常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KX-21血细胞分析仪测定白细胞分类异常或不分类的影响因素.方法 使用KX-21血细胞分析仪检测80例患者标本,分别制作血涂片,经瑞氏染色后人工镜检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采血因素、标本采取后放置时间、温度等均可影响血细胞分析仪对白细胞的分类.结论 KX-21血细胞分析仪检测时,出现白细胞分类异常或不分类时应用显微镜检测法复查.  相似文献   

14.
目前由于三分类或五分类全自动分析仪的普遍使用,一些单位便不再进行涂片镜检,这样很容易造成漏检或误检.使用血细胞分析仪仅可作为全血细胞分析的一种过筛手段,而白细胞分类噜及血细胞形态都以血涂片镜检为准.  相似文献   

15.
血细胞分析仪以其快速、准确、重复性好的性能已得到各医院及广大患者认可,尤其是近几年来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的使用,其对细胞分类更加准确,自动化程度高,大大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而如何做好血细胞分析仪的质量控制,保证每一份标本的真实可靠,对实验室工作人员来说显得愈发重要。笔者就多年来使用雅培CD3500及CD1700血细胞分析仪的工作经验,从以下几点介绍如何做好血细胞分析仪质量控制的体会。  相似文献   

16.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化仪器应用于临床,血细胞分析仪由于检测方便、快捷、客观、重复性好等优点而在各医院普及,不仅提高了自动化、标准化的程度,更是大大提高了细胞分类的准确性.由于血细胞分析仪使用情况的不同,各血细胞分析仪对同一病人的血液标本测试结果也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异.在此就实验室所做的血细胞分析仪校准及比对试验方法,探讨室内血细胞分析仪之间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7.
CELL-DYN3700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分类计数结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玉芹  杨明清 《四川医学》2003,24(7):752-753
CD 370 0血细胞分析仪是美国Abbott公司推出的全自动多参数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 ,能及时、准确地测定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白细胞分类计数等 2 6项参数 ,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信息 ,也大大提高了实验室工作效率。但是面对每天大量的标本 ,应对哪些标本的白细胞分类计数进行复查 ,才能既减轻工作强度又不至漏检。我们用CD 370 0血细胞分析仪 (简称CD 370 0 )与人工显微镜 (简称镜检 )同步检测 399例标本的白细胞分数计数 ,并对检测结果作了分析与比较 ,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仪器 :CD 370 0血细胞分析仪系美国雅培公司…  相似文献   

18.
白细胞分类计数是血液常规中重要而关键的一个检测项目.临床用于白细胞分类的常用方法有玻片染色法和自动化血细胞分析仪法,而以玻片染色法为准确经典的方法,自动化血细胞分析仪法虽然快速但只能分辩出三种类型的细胞,且在国内尚未完全普及,特别是在基层乡镇卫生院.针对这种情况,本研究室几年来在教学中尝试了更为简便的方法,即在血细胞计数池中对白细胞进行直接分类计数,并且对计数池内分类白细胞同自动化血细胞分析仪法进行了比较,以寻求能在艰苦、应急状态下采用的快捷、简便的方法,作出较准确无误的诊断,及时为伤病员服务.  相似文献   

19.
血细胞分析仪是临床检验中最基础也是最常用的仪器,随着五分类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普及,实验室为临床疾病的诊断、治疗、预后提供了更多的有价值的指标;然而,对仪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白细胞分类的影响因素。方法:使用Sysmex KX-21血液细胞分析仪及目视显微镜进行白细胞分类,对异常白细胞检出率对比分析。结果:许多因素可影响血液细胞分析仪对白细胞的分类,故血液细胞分析仪并不能完全代替目视显微镜进行白细胞分类。结论:做白纽胞分类时,是选用目视显微镜法还是选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法,应结合临床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