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口服增液解毒冲剂能否有效减轻鼻咽癌放疗中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方法鼻咽癌放疗中,观察组口服增液解毒冲剂,10g/次,3次/d,至全疗程结束,对照组予朵贝液含漱。结果口服增液解毒冲剂可延缓Ⅲ~Ⅳ级口腔黏膜反应出现时间,相同剂量照射时观察组口腔黏膜反应程度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口服增液解毒冲剂可减轻鼻咽癌放疗口腔黏膜反应,但Ⅲ~Ⅳ级口腔黏膜反应发生率总体偏高,仍需寻找其他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蔡志强  张献忠 《中外医疗》2012,31(5):30+32-30,32
目的观察应用益气生津解毒法预防性治疗鼻咽癌放疗后咽黏膜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鼻咽癌住院患者6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均进行钴60机外照射治疗,20Gy/次,5次/周,放疗时间为7周,治疗组在放射治疗的基础上从放疗开始的第1天起加用益气生津解毒方。结果随着放疗剂量的不断增加,2组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咽黏膜损伤反应。其中当照射剂量低于30Gy时,2组病例均未出现Ⅲ~Ⅳ级咽黏膜损伤反应;在照射剂量(Gy)分别为30~40、40~50、50~60以及60~70的4个放疗阶段时,治疗组患者的Ⅲ~Ⅳ级咽黏膜损伤反应病例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益气生津解毒法预防性治疗鼻咽癌放疗后咽黏膜损伤疗效较好,可显著推迟放射性咽炎的发生时间,并减轻放疗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鼻咽癌病人调强放疗和常规放疗的早期急性不良反应情况。方法:45例Ⅰ~Ⅲ期鼻咽癌病人分为调强放疗组(25例)和常规放疗组(20例)。常规放疗采用面颈联合野+锁骨上野及耳前野+后颈电子线野,靶区剂量2Gy/次;调强放疗设定7~9个适形野,靶区剂量2.2Gy/次。研究调强放疗和常规面颈联合野放疗病人的皮肤反应、口干反应和口腔咽部黏膜反应。结果:所有病人放疗后鼻咽及周围病灶明显消退。调强放疗组的皮肤反应多为Ⅰ级,口干反应多为Ⅰ、Ⅱ级,口腔黏膜和咽部反应为Ⅱ级。而常规放疗组的皮肤反应和口干反应多为Ⅲ级,口腔黏膜和咽部反应为Ⅲ级。适形调强放疗的轻度急性反应(Ⅰ级)要明显多于常规放疗,调强放疗组中重度急性副反应(Ⅲ、Ⅳ级)明显少于常规放疗组。结论:采用适形调强放疗技术可明显减轻鼻咽癌病人放疗的口干、口腔咽部溃疡、咽痛、吞咽困难和皮肤反应等早期放疗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胸腺蛋白口服液联合康复新液对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方法 60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联合使用胸腺蛋白口服溶液和康复新液,B组使用复方漱口液,用药与放射治疗同期进行.根据WHO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分级进行临床评价.结果 放射治疗、治疗过程中Ⅲ级、Ⅳ级急性口腔黏膜反应发生率,A组为56.7%,B组为86.7%.治疗结束时,A组Ⅰ~Ⅱ级反应为83.3%,B组为33.3%.结论 胸腺蛋白口服液联合康复新液可明显降低Ⅲ、Ⅳ级急性口腔黏膜反应的发生率,并促进口腔黏膜溃疡的愈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西帕依固龈液防治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5月~2010年5月本院收治的行放射治疗的鼻咽癌患者7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两组均采用x线直线加速器,先面颈联合野后缩至耳前野超分割照射。放疗开始时,观察组给予西帕依固龈液,对照组给予复方氯已定含漱剂。观察两组口腔黏膜反应程度和临床疗效。结果照射剂量20Gy时,观察组Ⅲ~Ⅳ级2例(5.3%),对照组4例(10.5%),P〉0.05;50Gy时,观察组Ⅲ~Ⅳ级5例(13.2%),对照组16例(42.1%),P〈0.01;70Gy时,观察组Ⅲ~Ⅳ级9例(23.7%),对照组29例(76.3%),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1%(35~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4%(26/38),P〈0.01。结论西帕依固龈液可以有效减轻放射性口腔黏膜的损伤,确保放疗计划顺利完成,是防治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安全、方便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鱼腥草注射液、丹参注射液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头颈部肿瘤放疗所致口腔黏膜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出现Ⅱ级口腔黏膜反应的60例头颈部放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鱼腥草、丹参注射液超声雾化吸入,3次/d,30 min/次,对照组口腔内局部涂抹思密达糊剂3次/d。两组患者均在放疗出现Ⅱ级口腔黏膜反应时开始用药至放疗结束。按WHO黏膜反应0~4级标准观察两组口腔黏膜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Ⅱ、Ⅲ级口腔黏膜反应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鱼腥草、丹参注射液超声雾化吸入治疗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全方位护理对鼻咽癌患者放疗致黏膜反应的影响。方法研究资料均为本院收治的鼻咽癌患者,共280例随机分组各140例,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为全方位护理,均行放疗,观察两组口腔黏膜反应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口腔黏膜反应0度发生率28.57%显著高于对照组14.28%,而Ⅰ度、Ⅱ度、Ⅲ度、Ⅳ度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86%显著高于对照组87.14%,P0.05。结论在鼻咽癌放疗期间实施全方位护理干预可减少口腔黏膜反应发生率,并提高患者对护理模式的认可,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全方位护理预防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口腔黏膜反应效果,总结护理经验。方法 2012年3月‐2013年5月,医院共收治并应用放疗治疗鼻咽癌患者24例,纳入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2013年5月‐2015年7月,医院收治并应用放疗治疗鼻咽癌患者24例,纳入观察组,给予全方位护理。结果观察组Ⅰ级、Ⅰ+Ⅱ级比重高于对照组(P0.05),Ⅳ级比重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口腔黏膜反应发生时间、持续时间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标准(KPS)评分低于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KP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方位护理有助于减少口腔黏膜反应发生的风险及危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防治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58例随机分为预防组和对照组,预防组30例在患者放疗第1天即开始应用还原型谷胱甘肽,与放疗同步进行,直至放疗结束;对照组28例应用漱口水常规口腔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口腔黏膜损伤反应情况,每周评价一次,按WHO黏膜反应0~4级分级标准评价患者口腔黏膜损伤等级。结果放疗期间两组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放射性口腔黏膜损伤,但预防组出现黏膜损伤时间明显晚于对照组(P<0.05);预防组Ⅲ、Ⅳ级口腔黏膜损伤的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预防用药可推迟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发生,降低其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重组人白介素11(rhIL-11)联合传统含漱液在鼻咽癌放射性口腔黏膜炎防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1年8月至2015年12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肿瘤科确诊的150例鼻咽癌(中国2008分期Ⅲ~Ⅳa期)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所有患者采用调强放疗联合奈达铂同步化疗。观察组应用rhIL-11与传统含漱液(碳酸氢钠、利多卡因、地塞米松混合液)交替含漱,对照组仅用传统含漱液单纯含漱,含漱从放疗开始至放疗结束。放疗过程中每天记录两组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分级。结果Ⅰ~Ⅳ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发生率观察组分别为6.8%、50.0%、37.8%、5.4%,对照组分别为1.4%、32.4%、54.9%、11.3%,观察组严重(Ⅲ、Ⅳ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Ⅳ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出现时间观察组分别在放疗(13.2±8.1) d、(22.2±7.1) d、(28.2±4.7) d、(34.6±2.1) d,对照组分别在放疗(10.2±8.3) d、(16.5±7.6) d、(20.9±4.3) d、(28.7±2.6) d,随着放疗时间延长,放射性口腔黏膜炎逐渐加重,观察组各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出现的时间均比对照组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Ⅳ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持续时间观察组分别为(23.2±8.3) d、(15.2±5.1) d、(10.7±4.8) d、(5.2±2.3) d,对照组分别为(18.2±8.6) d、(21.5±6.0) d、(15.9±6.3) d、(7.2±2.6) d,严重放射性口腔黏膜炎(Ⅲ、Ⅳ级)持续时间观察组均比对照组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hIL-11联合传统含漱液能明显降低鼻咽癌严重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发生率,推迟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发生时间,缩短严重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持续时间,在鼻咽癌放射性口腔黏膜炎防治中起到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胸腺蛋白口服液(欣洛维)联合冰敷对鼻咽癌急性放射性VI腔黏膜反应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3月至2012年9月行根治性放疗鼻咽癌患者7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38)与对照组(n=37),观察组给予胸腺蛋白口服液联合冰敷,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漱口联合冰敷,两组用药均与放射治疗同期进行,观察比较两组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发生时间及程度。结果观察组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发生时间明显晚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4周时,观察组与对照组I~Ⅱ级急性口腔黏膜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8.42%、37.84%,llI~IV级分别为31.58%、62.16%,放疗结束时,观察组与对照组I~Ⅱ级急性口腔黏膜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7.89%、16.22%,Ⅲ-IV级分别为42.11%、83.78%.两组反应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腺蛋白口服液联合冰敷可明显推迟和降低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的发生,减轻口腔黏膜损伤。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中药对鼻咽癌放疗所致口腔黏膜反应的防治效果。方法 将经病理确诊为鼻咽癌并接受放疗的患者 4 1例 ,随机分成治疗组 (放疗 中药 )和对照组 (单纯放疗 )。两组病例均按常规分割方法放疗 (2 0Gy/次 ,5次 /周 ) ,总量 (34~ 35次 ;6 8~ 70Gy)。治疗组于放射治疗前 1周开始服用养阴生津方药 (药物组成为 :太子参 2 0g ,北沙参 15g ,玄参 15g ,天花粉 15g ,生地 15g ,百合 12g ,金银花 15g ,山豆根 9g ,麦冬 10g ,陈皮 8g ,鸡内金 12g ,生黄芪 2 0g ,女贞子 15g ,丹参 15g ,川芎 9g ,红花 9g ,生草 5g) ,直至全程放疗结束后 1周。观察放疗后口腔黏膜反应情况。结果 放疗至第 3周末 ,治疗组以 1级反应为主 ,对照组以 2级反应为主 ,两组差异显著 (P <0 0 5 )。放疗至第 7周末时 ,对照组以 3、4级黏膜的反应为主 ,治疗组以 2级反应为主 ,两组差异显著 (P <0 0 5 )。结论 中药配合放疗能够有效防治口腔黏膜反应、推迟放射性口腔炎发生的时间 ,从而帮助患者顺利地完成放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增液解毒冲剂在放射性肺损伤中的预防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肺癌、食管癌患者共80例作为本研究的切入点。设立中药加放疗组(观察组)和单纯放疗组(对照组),各40例,2组均行三维适形放疗,实验组同时给予增液解毒冲剂口服。记录住院期间2组放射性肺损伤发生情况,并对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进行检测。结果观察组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率26.67%,3~4级发生率6.67%,平均发生时间31 d,均优于对照组(P0.05)。放射治疗后对照组血清TGF-β1明显升高,观察组治疗后血清TGF-β1含量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增液解毒冲剂能有效防治严重性急性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其机制可能在于降低放射治疗过程中TGF-β1的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20):89-93
目的探讨尼妥珠单抗联合放化疗治疗局部区域晚期鼻咽癌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2017年1~12月收治的Ⅲ~Ⅳa期鼻咽癌患者共60例,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调强适形放疗联合铂类为基础的同期或续贯化疗,观察组放疗过程中予以尼妥珠单抗治疗,每次200 mg,每周1次。对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放疗结束时,观察组鼻咽原发灶及颈部淋巴结的完全缓解率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过程中患者出现的主要不良反应包括血液学毒性、口腔黏膜炎、放射性皮肤反应、食欲减退及恶心/呕吐,大多为1/2级,仅有30.0%患者出现3/4级不良反应。观察组2/3级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46),而两组患者其他不良反应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尼妥珠单抗联合放化疗治疗局部区域晚期鼻咽癌有提高肿瘤缓解率的趋势,且未显著增加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宁鹏  江帆  张毅 《中外医疗》2016,(1):136-137
目的 对利咽解毒方防治头颈部恶性肿瘤急性放射性口腔粘膜反应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 方法 整群选取该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84例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根治性放疗,对照组42例患者采用常规西药含漱,观察者42例患者口服利咽解毒方,对比两组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的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口腔黏膜反应时间明显晚于对照组,放射剂量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口腔黏膜反应愈合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的口腔黏膜反应愈合有效率为42.86%,观察组的愈合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对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在根治性放疗治疗过程中采用利咽解毒方进行治疗,可有效降低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发生率,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口清漱口液治疗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鼻咽癌放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用朵贝尔液含漱,3~4次/d,观察组给予口清漱口液含漱,直至放疗结束。结果两组患者放疗期间均发生不同程度的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观察组以Ⅰ度口腔黏膜损伤为主,对照组以Ⅰ、Ⅱ度口腔黏膜损伤为主,观察组放疗结束后口腔反应较对照组轻(Х^2=4.74,P〈0.05)两组治愈时间,观察组为(8.5±2.5)d,对照组为(18.0±3.5)d,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04,P〈0.01)。结论采用口清漱口液治疗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疗效较好,治愈时间短。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为鼻咽癌患者应用优质护理干预对其强调放疗后出现的口腔黏膜反应的临床干预效果。方法:将我院92例鼻咽癌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组法将46例患者归入研究组,另46例归入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接受基础护理,研究组加用优质护理干预,观察两组口腔黏膜反应情况,并比较两组疗效、不良反应。结果:护理后,研究组0级反应例数显著增多,Ⅱ级例数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Ⅰ、Ⅲ级例数及对照组各级反应例数有所改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0级、Ⅱ级例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疗效为95.65%;对照组为82.6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52%;对照组为21.7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优质护理能够有效预防鼻咽癌患者采用强调放疗发生口腔黏膜反应,且可有效改善口腔黏膜反应患者病情,降低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鼻咽癌病人调强放疗和常规放疗的口腔反应.方法 62例鼻咽癌病人分为调强放疗组30例和常规放疗组32例.常规放疗采用面颈联合野+下颈前切野放疗,缩野后改用面颈缩野及上颈部电子线放疗,放疗量:鼻咽部DT 70 Gy/2 Gy/35 F,颈部治疗量DT 70 Gy,预防量DT 50 Gy~60 Gy;调强放疗组鼻咽及上颈部采用全程IMRT技术照射,下颈部和锁骨上靶区采用颈前切野常规技术照射,治疗剂量95%PTV/60 Gy/2 Gy/30 F,95%GTV/70 Gy/2.12 Gy/33 F,腮腺受量V50%<35 Gy,下颈前切野放疗至DT 50 Gy~60 Gy.结果 调强放疗组的口干反应多为1级、2级,口腔黏膜反应多为1级、2级,无3级反应,而放疗组的口干反应多为2级、3级,口腔黏膜反应为2级、3级.调强放疗组的口干、黏膜反应明显轻于放疗组(P<0.05).结论 调强放疗可明显减轻鼻咽癌病人放疗的口干及口腔黏膜反应,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鼻咽解毒颗粒对初治鼻咽癌急性放射反应和疗效。方法:2017年10月至2021年12月,120例无远处转移的初治鼻咽癌,根据分期和NCCN指南,分层治疗,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放疗期间未口服鼻咽解毒颗粒;研究组:放疗期间口服鼻咽解毒颗粒,20 g,每天三次。观察急性放射反应,比较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口干有统计学差异(P<0.05)。1、2、3年局部区域控制率、无远处转移率、总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初治鼻咽癌放疗期间口服鼻咽解毒颗粒,减轻了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口干等症状,降低了鼻咽周围正常组织的放射性损伤,但没有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冷敷法预防及减轻鼻咽癌患者放疗过程中颈部皮肤发生放射性皮炎的效果.方法 将62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及放疗后冷敷.结果 观察组Ⅲ~Ⅳ级放射性皮炎的发生率为20%,对照组Ⅲ~Ⅳ级放射性皮炎发生率为86%,观察组严重放射性皮炎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冷敷法可明显预防及减轻鼻咽癌患者由于放疗导致的放射性皮炎,有效减轻患者痛苦,方法简单易行,患者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