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先天性巨结肠与其同源病的RET基因突变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先天性巨结肠与巨结肠同源病RET基因突变及其突变的差异。方法 30例散发性先天性巨结肠,14例巨结肠同源病,10例正常对照。取外周血,提取DNA,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RET基因第13外显子;单链构象多态(SSCP)分析外显子突变,并通过测序明确突变的位点和类型。结果 30例散发性先天性巨结肠RET基因13外显子检测5例存在基因突变,共发现三种突变类型:有3例在碱基18888位点,胸苷酸残基T被鸟苷酸残基G置换,导致亮氨酸的静默突变;有1例在碱基18919位点,腺苷酸残基A被鸟苷酸残基G置换,导致赖氨酸突变为谷氨酸,为错义突变;有1例在碱基18974位点,插入一个鸟苷酸残基G,导致框架移位突变。RET基因13外显子突变率为16.7%(5/30)。巨结肠同源病和正常对照组未见RET基因13外显子突变。结论 先天性巨结肠与RET基因突变有关,而巨结肠同源病未发现RET基因突变,提示这两种疾病具有分子遗传学差异。 相似文献
2.
先天性巨结肠RET基因突变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 从分子水平探讨先天性巨结肠(HD)的发病机理,了解中国人群HD发病与酪拟定酸激酶受体基因(RET基因)突变的关系。方法 30例HD患者(4例家族性和26例散发性)和30例对照者的外周静脉血经盐析法提取DNA后,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分析方法,对RET基因第15外显子(E15)进行基因突变的检测,对阳性片段进行直接测序。结果 2例家族性患者的E15扩增片段在SSC 相似文献
3.
中国人先天性巨结肠RET基因突变家系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中国人先天性巨结肠(HD)与RET、基因突变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SSCP)技术及DNA测序,对RET基因第13外显子突变阳性HD患儿的家系作研究,并对另38例散发性HD和30例健康无便秘史儿童进行突变筛查。结果:在家系1中,3例患儿均发现在RET基因碱基18974位插入G,导致框架移位突变。在家系2中,先证者在碱基18888位发生T→G的杂和性替代,导致Leu7451Leu同义突变,其父亲为该致病突变的携带者,母亲正常。另38例散发性HD中,2例为突变阳性。结论:中国人HD的发生与RET基因突变有密切关系,该基因突变是家族性HD重要的分子遗传学基础。 相似文献
4.
先天性巨结肠c-kit+肠间质细胞分布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了解先天性巨结肠(HD)肠壁内神经节细胞与肠间质细胞(ICCs)分布的关系。以进一步研究HD的发病机制。方法:采用兔抗人多克隆c-kit抗体,通过免疫组化SABC法观察了58例HD患儿及12例正常儿结、直肠壁内c-kit^ ICCs的分布情况,患儿年龄3个月-10岁,男46例,女12例,短段型HD7例,常见型30例,长段型16例,全结肠型5例。结果:对照组肠肌层内及肌间神经节周围分布有中等量至大量的c-kit^ ICCs,并连接成网络状结构,而在肌间神经节和粘膜下神经内均无c-kit免疫反应性表达,在HD有神经节细胞段肠壁内c-kit^ ICCs的数目和分布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而在HD有神经节细胞段及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c-kit^ ICCs的异常分布可能与HD肠动力障碍的发生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5.
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s disease,HD)是常见的先天性消化道畸形。其病因尚未明了,最近研究表明原癌基因RET的突变在HD发病中起主要作用。方法:采集30例散发性先天性巨结肠和30例正常儿童的全血标本,提取基因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单链构象多态(SSCP)技术分析RET基因的第6、10、16外显子。结果:2例患儿存在第10外显子的突变。其中1例家庭中有MEN2A患者;1例患儿存在第16外显子的突变。结论:RET基因突变可能是导致先天性巨结肠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MEN2A和先天性巨结肠的发生可能有一定联系。 相似文献
6.
神经生长因子受体在先天性巨结肠表达的意义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 探讨神经生长因子受体(NGFR)在先天性巨结肠(HD)中的分布情况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NGFR免疫组化方法对10例3周 ̄2岁的HD患儿及8例对照组患儿结肠进行染色观察。结果 丰富的NGFR染色阳性神经纤维分布于正常结肠环肌层及粘膜下层,少量分布于纵肌层,NGFR染色阳性神经元分布于肌间神经丛及粘膜下神经丛;NGFR染色阳性神经纤维在HD无肌间神经节细胞肠段肌层及粘膜下层内明显减少或缺如,而肌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DHPLC方法筛查先天性巨结肠GFRα-基因突变。方法提取57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的全血DNA,PCR后应用WAVE方法分析1、2、7号外显子的基因表达情况。结果WAVE技术分析在外显子1上有6例患儿出现双峰,测序后证实1、10、11、54、55号标本在-78T/C出现异常序列改变;另一个位点改变是:-106G/A,发生在54号标本上,外显子2和7上没有发现双峰。结论DHPLC是一种快速有效的基因突变筛查方法,GFRα-1的突变可能与HSCR的发生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8.
9.
肠神经元性发育异常(NID)是先天性巨结肠类缘病的一种,临床诊断困难,主要根据病理特征诊断。现就我科1例先天性巨结肠(HD)伴NID的病理改变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患儿,男,7 a,生后未排便,我院诊断为HD,生后52 d行横结肠肝曲造瘘。术后排便功能正常,9个月时行巨结肠根治术。病理报告:直肠壁肌间神经丛未见神经节细胞,吻合口肠壁神经丛内可见神经节细胞,个别节细胞呈空泡变性,诊断为HD(常见型)。术后3个月开始便秘,伴腹胀,洗肠无明显好转,反复发生肠炎和肠梗阻、水电解质紊乱、营养不良住院,肠镜下发现残留的升结肠及回… 相似文献
10.
先天性巨结肠又称Hirschsprung’sdisease(HD) ,其主要病因是患儿在胚胎期肠神经发育过程中 ,肠神经元发育出现停顿 ,肠壁肌间神经丛的神经节细胞缺失 ,以致受累肠段异常收缩 ,其近端结肠代偿性扩张与肥厚 ,形成巨结肠。临床上表现为完全性或不完全性肠梗阻症状。HD为多基因遗传病 ,致病原因不甚明了 ,随着生物分子克隆技术的发展 ,我们已能从分子基因水平进一步探讨HD的发病机理及治疗方法 ,为临床HD的诊断及治疗开辟新的途径。一、遗传学倾向HD在先天性畸形中发病率居第2位 ,据统计平均每5000个成活新… 相似文献
11.
非开腹式经肛门结肠拖出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症 总被引:51,自引:3,他引:51
目的 报道既不用开腹,也不需腹腔镜,在微创的情况下实现对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症的根治术式。方法 采用经肛门斜行切断直肠(前高后低),处理直肠、结肠系膜,拖出病变肠管并予以切除,结、直肠I期斜面吻合的方法,治疗短段型(5例)及普通型(18例)巨结肠共23例。结果 全部患者手术获得成功,术后无须扩肛,随方1~12个月,排例正常,未出现不良并发症。结论 非开腹式,经肛门拖出并切除病变结肠,是一种全新的手术路径。它不实现对巨结肠根治的同时,获得了最佳的美容效果,并降低了一定的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先天性巨结肠术后发生小肠结肠炎的高危因素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目的:分析先天性巨结肠术后发生小肠结肠炎的高危因素。方法:1991年1月-1999年6月行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手术155例,获随访141例,进行10个相关因素调查,包括非手术因素和手术因素。结果:34例发生不同程度小肠结肠炎(24%),吻合口狭窄或瘘和肠梗阻是术后发生小肠结肠炎的高危因素,术前患小肠结肠炎是术后发生小肠结肠炎的另一危险因素。沁肠结肠炎患儿上呼吸道或肺部感染增加一倍。结论:术后小肠结肠炎是肠道梗阻和肠粘膜抵抗力降低共同作用的结果,避免和解除梗阻因素的同时改善患儿肠道粘膜功能是降低该并发症发生并使其疗效有显著性改善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
先天性巨结肠改良Duhamel术式治疗后远期生活质量评估及其对策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评估改良Duhmel术式治疗术后远期生活质量,分析造成排便功能障碍的原因,并提出改善措施.方法对42例术后5年以上患儿进行了远期生活质量评估、排便功能临床评价及直肠肛管测压、X线钡灌肠检查.结果大部分患儿身体、心理发育及社会适应性正常.临床排便功能评分优良率达90.5%.静息压差、肛管高压区长度及钡灌肠肛管长度明显下降(P<0.05),自主收缩压优、良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后肛门内括约肌功能不全是污粪的主要原因,术后外括约肌功能代偿性增强.提出术中应减少对内括约肌的破坏,术后进行肛门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SIP1基因外显子3和外显子4与散发性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 disease,HD)的关联性.方法 检测150例HD患儿SIP1基因突变.采用PCR-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egenerating gel gradient electrophoresis,PCR-DGGE)与DNA测序法检测患儿SIP1基因exon3 and exon4的突变.另选取150例正常人(排除家族性顽同便秘及其他先天性消化道畸形史健康儿童)外周血DNA作为对照组.结果 在HD组exon3 PCR-DGGE发现83例异常电泳条带,测序证实67/83例SIP1发生在突变集中区域,为错义突变(ACC→ATC,苏氨酸→异亮氨酸).在HD组exon4发现101例异常电泳条带,测序证实68/101例SIP1发生在突变集中区域,有4种突变(CAC→TAC,组氨酸→酪氨酸;GAG→GAT,谷氨酸→天门冬氨酸;GCC→GTC,丙氨酸→缬氨酸;TGT→TTT,胱氨酸→苯丙氨酸).DGGE检测正常对照组中未发现异常电泳条带,测序未发现突变.结论 SIP1基因为HD的致病基因,突变类型多样,已发现热点突变;提示SIP1基因与HD发病存在一定程度的关联.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轴突导向因子Netrin-1在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s disease,HD)患儿中正常段与痉挛段结肠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H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对36例HD患儿的正常段肠管(对照组)与痉挛段肠管(病变组),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Netrin-1在两组中的表达.结果 在对照组(正常段)肠管中肌层(纵肌、环肌)、肌间神经节及黏膜层均见Netrin-1表达,病变组(痉挛段)中肌层及黏膜层亦可见Netrin-1表达,两组间Netrin-1的表达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etrin-1在HD患儿正常段和痉挛段肠管的肌层、黏膜层表达无显著差异,可能说明Netrin-1与HD的发生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对疑有先天性巨结肠症的61例患儿行直肠粘膜吸引活检,标本应用神经细胞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S(100)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法染色检查,诊断为先天性巨结肠症的33例,全部经手术后全层病理检查证实,诊断符合率达100%。研究结果表明,NSE结合S(100)蛋白的免疫组化染色对直肠粘膜下神经丛中神经节细胞不同侧面的特征性表达,对先天性巨结肠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尤其在新生儿期。 相似文献
17.
18.
D. Golinsky E. Freud R. M. Steinberg A. Blumenfeld D. Kidron A. Hirsch M. Zer 《Pediatric surgery international》1997,13(1):55-57
A large, nonspecific, chronic ulcer was found in the sigmoid colon of a 13-year-old child with neglected, undiagnosed Hirschsprung's
disease (HD). There is no known association between HD and colonic ulcers, suggesting that the ulcer was a true stercoraceous
ulcer of the colon and not an intrinsic defect of the aganglionotic bowel.
Accepted: 15 October 1996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