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脏移植供心的保护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宋剑非 《华夏医学》2002,15(2):261-262
进一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远期生存率是心脏移植研究的主要方面 ,而如何提高供心的保存技术 ,改善供心质量是其关键。供心离体保存有其独特的特点。移植供心的保存方法主要有两种 :单纯低温保存和持续灌注保存。不停跳行心肌保护的方法可能成为一种全新的供心保护方法  相似文献   

2.
心脏移植供心保存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例人类同种异体心脏移植是南非的巴纳德(Barnard)在1967年12月3日施行的.至今,心脏移植已成为终末期心脏衰竭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与其他医疗手段比较,无论从对病人的治愈率还是从病人接受移植后的生存时间来看,都是无可非议的,甚至是最好的.随着心脏移植各方面的发展,术后的生存率明显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等待心脏移植的患者数量每年都在增多,与供心紧缺形成明显对比.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远距离运送供心、建立器官保存库和使用边缘供体,使得对心脏保存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故供心保存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几种常用供心保存液对鼠心的低温保存效果.方法 将离体鼠心分别用St.Thomas液、Euro Collins液、UW液和HTK液4℃保存8h后,取出供心.在改良的非循环式Langendorff-Neely灌注模型上测定血流动力学指标、冠状动脉流量(CF)、冠状动脉血管舒张反应,肌酸激酶(CK)和高能磷酸盐水平.结果 HTK液组心功能恢复率、冠状动脉血管舒张反应及高能磷酸盐水平明显优于其他保存液组;CK释放量显著低于其他保存液组.结论 HTK液对心肌保存效果最好,可以最大限度地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改善离体供心延时保存效果.  相似文献   

4.
HTK器官保存液对供心保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梅运清  龙村 《医学综述》2001,7(12):721-723
器官移植时供体的保存是保证移植成功的关键之一。器官保存液Bretschneider(HTK)是Bretschneider教授于 1975年研制[1 ] ,1987年用于肾移植 ,1988年用于肝移植 ,1989年用于胰腺移植。 1979年用于心脏手术期间的心肌保护 ,1985年德国心脏外科界成功地用于心脏移植时供心的保存。目前 ,HTK液是欧洲应用最广泛的器官保存液。下面综述有关HTK用于心脏移植时供心保存的研究进展。1 供心心肌保存的原理及要求1 1 原理 在正常情况下 ,细胞外Na 浓度高 ,而K 浓度低。这种浓度差异受Na 泵调节 (Na K …  相似文献   

5.
3例心脏移植的供心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同种原位心脏移植的供心保护方法。方法:采用4℃ Stanford液主动脉根部灌注供心停跳,取出后放入冰盐水中保存,2例修剪时经主动脉根部灌注4℃Stanford液500ml,移植过程中间断或持续24-30℃去白细胞氧合血灌注,结果:主动脉开放后1例心脏自动复跳,2例经电击复跳,术中,术后持续心排监测及B超示心功能指标满意,近期随访心功能I级,生活,工作正常,结论:4℃,Stanford液灌注保存,术中去白细胞氧合温血灌注供心保护效果好。  相似文献   

6.
临床资料 女性患者,44岁,劳累后心慌、气短10年,加重伴双下肢水肿半年1999年5月10日入院。诊断:终末期扩张型心肌病。供体:男性,27岁,脑死亡志愿捐献者。供、受体血型一致,体重比为63/66。  相似文献   

7.
随着移植技术的迅速发展 ,心脏移植术已成为终末期心脏疾病有效的治疗方法 ,供心的切取及心肌的保护是术后心功能恢复的关键。我院于 1996年 3月至 1998年 9月进行同种原位心脏移植术 2例。现将心脏移植术中供心的切取配合及供心保护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   2例供者均为脑死亡患者。  物品准备 :手术开始前 6 0min打开手术间层流和暖气。准备常规开胸和体外循环器械 ,无菌冰块 4盒 (生理盐水 5 0 0ml+复方氯化钠 5 0 0ml制成 ) ,冷冻灌注液 2 0 0 0ml ,阻断管用一次性使用的吸氧管制成 (长约 5cm) ,氩气刀。2 供心切取配合…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4例心脏移植的供心保护经验。方法缩短热缺血时间,切除供心时先以冷晶停跳液500 ml灌注,使供心迅速停搏,心包内放入冰屑使供心降温,切除供心后,再灌注0-4℃UW保存液1000 ml(6-8分钟灌注完),用浸泡法低温保存供心,4例供心热缺血时间分别为3、4、6、6分钟,冷缺血时间分别为220、415、215、226分钟。结果升主动脉开放后,3例自动复跳,1例电击除颤后复跳,围手术期供心功能良好,术后患者康复顺利,现心功能均为Ⅰ级。结论用此方法可使供心得到良好的心肌保护。  相似文献   

9.
夏雨  张权宇  裴建明 《医学综述》2008,14(14):2091-2093
随着心脏移植手术的广泛应用,人们逐渐认识到了供心保护所面临的难题。本文总结了各种心脏移植供心保护方法及其优缺点,从保护离体心脏功能、组织、细胞的角度分析各种方法的操作和机制,介绍了目前仍处于实验研究阶段且有望应用于临床的新方法如Na+-H+交换抑制剂和阿片类物质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原位心脏移植的供心保护。方法:4例标准原位心脏移植取材时采用4℃晶体停搏液500~1000ml经主动脉根部灌注供心停搏,取出后再经主动脉灌注4℃UW液1000ml,并将其保存于此液体中。术中左心房吻合完毕,立即从右上肺静脉插入左房引流管至左心房,从左房引流管中持续缓慢滴注4℃冰盐水至开放主动脉前停止。结果:3例为自动复跳,1例为电击复跳。4例均存活至今,生活质量良好。结论:冷晶体液停搏+UW液保存+术中左心房持续缓慢滴注4℃冰盐水适合心脏移植的供心保护。  相似文献   

11.
1 供心的保存原则及特殊性 供心的保护措施应针对心肌结构的保护、能量状态的保护和能量资源的保护[1].其原则是:(1)供心快速地停搏并均匀地降温,从而减少能量消耗.  相似文献   

12.
1967年南非Bamard医师第一次在临床成功进行了原位同种心脏移植术,经过40余年的发展,心脏移植已成为一项比较成熟的技术。免疫抑制剂的发现和应用,手术技术的标准化,抗感染策略的进展,使心脏移植的疗效更为确切。目前心脏移植已成为挽救终末期心脏衰竭患者的常规治疗方法之一。近年来等待接受心脏移植的患者数量逐年递增,据报道,在美国每年大约增长16%。如何延长离体心脏的保存期限以扩大供体选择范围,已成为突出问题。我们知道供心保护技术的改进可以延长供心的保存时间,扩大供心来源,以挽救更多终末期心脏病患者的生命。下面就将近年来离体心脏保存技术的发展状况做一具体介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改良心肌保护液对短暂常温热缺血供心移植后的保护作用。方法  18只家猪随机分为 3组 ,对照组 (C组 ) :不缺血下供心低温灌注St.Thomas液后切取 ,4℃保存 4h后行原位心脏移植 ;热缺血组 (W组 ) :供心灌注低温St.Thomas保护液前常温缺血 5min ,4℃保存 4h后行原位心脏移植 ;改良心肌保护液组 (E组 ) :供心常温缺血 5min后用改良保护液灌注和保存 ,4℃保存 4h后行原位心脏移植。以心脏排出量 (CO)、心肌含水率、丙二醛(MDA)和ATP含量、肌钙蛋白I(cTnI)和心脏超微结构作为观察指标。结果 心肌含水率、MDA含量和cTnI含量E组明显低于W组 (P <0 .0 5 ) ;CO和ATP含量E组明显高于W组 (P <0 .0 5 ) ;E组与C组相比无显著差异 (P>0 .0 5 ) ;超微结构 ,E组损伤较W组明显减轻。结论 改良心肌保护液可有效改善供心因短暂常温热缺血而造成的结构和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14.
同种原位心脏移植供心的保护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0 引言 心脏移植是治疗终未期心脏病唯一可行的方法,2000-01-26我科成功完成1例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术,存活至今,心功能及生活质量良好,就供心心肌保护及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供心系脑死亡男性患者,27岁,术前已建立有效人工辅助呼吸.以3mg.kg-1肝素iv,快速胸部正中入路剖胸,倒“T”剪开心包,心包内置冰水降温;升主动脉根部插入灌注管,近隔肌横断下腔静脉;随即阻闭升主动脉,经冷灌管注入4℃改良St.Thomas停搏液1500mL,灌注压力7~8kPa,同时横断右侧肺静脉使左室减压,左手托起心脏于左右侧肺静脉上下缘分置4根标记线,然后切断左肺…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同种异体心脏移植时供心的保护方法。方法  2 0 0 3- 0 9- 2 8为 1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行同种异体心脏移植术 ,分析总结本例供心保护过程。结果 手术顺利 ,心脏自动复跳 ,血流动力学稳定 ,术后心功能正常 ,患者现已健康生存近 1年。结论 用改良St·Thomas液 ,结合含血停跳液保护供心 ,可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热休克预适应产生的热休克蛋白70(HSP70)在心脏移植供心中的表达规律和对心脏移植供心的影响.方法 建立大鼠异位心脏移植模型并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经热处理的R0 h、R24 h、R48 h、R96 h、R192 h实验组.分别于移植后1周取出供心,测定其中HSP70含量、心肌组织生化指标变化并观察心肌组织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R24 h、R48 h组HSP70含量较其他4组明显升高,心肌组织生化指标也优于其他4组(P<0 01),供体心肌超微结构的损伤也较其他4组明显减轻.结论 热休克预适应可诱导大鼠心肌HSP70含量逐渐增加,并在24~48 h达高峰,一定量的HSP70表达对心脏移植的供心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心脏移植供心采取及保护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心脏移植手术中较合理的供体心脏的采取方法及注意事项 ,以期缩短供体心脏的采取时间 ,尤其是热缺血时间 ,避免损伤 ,使供体得到有效的保护 ,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方法 :在 18例犬动物实验的基础上于 2 0 0 1年 1月、3月 ,2 0 0 2年 3月共进行 3例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手术 ,观测开胸时间、供心热缺血时间、冷缺血时间 ,术后心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18例供体犬热缺血时间 4~ 7分钟 ,平均 (5 2± 1 3)min、冷缺血时间 15 0~ 2 0 0min ,平均(16 3± 18)min ,2例电击复跳 ,余均自动复跳 ,且均获短期存活 ;3例原位心脏移植病人的供体热缺血时间分别为 4 5、3 9、4 2min ,冷缺血时间为 85 9、72 9、78 1min ,术毕心脏均自动复跳 ,呼吸机辅助 13~ 16h ,苏醒后 4 8~ 72h内下床活动 ,术后 1周内超声心动图提示心功能正常 ,左室射血分数 (EF) 6 5 %~ 80 %左右 ,随访 8~ 2 2个月未发生心衰。结论 :心脏移植术中供体的正确获取以及有效的心肌保护是心脏移植手术成功的基础 ,并影响到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心脏移植过程中供心切取要领与供心心肌保护的相关问题。方法 供心切除时采用4℃改良St.Thomas停博液灌注,保留足够的血管长度,冷储藏保存。结果 主动脉开放后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在正常范围内,未见缺血损害。长期随访心功能Ⅰ级。结论 此方法可以获得良好的供心保护。  相似文献   

19.
丹参心麻液长期保存供心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只健康家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丹参组,每组10只。采用Langendorff灌注兔心模型。其对照组单纯用圣托马斯液作为心停跳液和保存液,丹参组则在圣托马斯液中加入丹参。离体心脏于4℃下血停跳6h再灌注30min。丹参组缺血后心输出量、心肌肌酸磷酸激酶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及过氧化脂质含量分别为(32.4±2.3)ml·min^-1、(177.1±11.96)u/g、(198.2±6.6)u/L、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离体心脏灌流模型(Langendorff),评价卡立泊来德(Cariporide)对离体鼠移植供心的保护效果.方法 48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两组:HTK(Histidine-Tryptophan-Ketoglurate Solution)8h、12h组,实验组(Cariporide 组)两组:HTK+Cariporide 20μmol/L,8h、12h组.切取鼠供心后即悬挂在Langendorff上灌注,测定血流动力学基础值.分别用两种器官保存液灌注离体鼠心后置于各自的冷心肌保护液(4℃)中保存8h、12h,恢复灌注后再次测定血流动力学指标和冠状动脉流量,留取标本分别测定心肌水含量、心肌酶漏出量、心肌细胞ATP含量,观察心肌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在冷缺血8h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平均左室发展压(LVDP)及心肌ATP含量均增高,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漏出量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冷缺血12h后,与HTK组相比,卡立泊来德组LVDP均显著升高[(98.37±16.34)mmHg、(43.21±14.33)mmHg,(P<0.01)](1 mmHg=0.133kPa);CK-MB漏出量明显减少[(4.373±1.489)IU/L、(34.23±3.328)IU/L,(P<0.01)];心肌ATP含量明显增多[(34.32±1.87)μg/g、(17.92±1.47)μg/g,(P<0.01)].结论 Cariporide对离体鼠供心具有较好的保护效果,并可延长供心的低温保存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