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双极电凝子宫血管后腹腔镜下子宫次全切除术的应用,探讨双极电凝子宫血管后腹腔镜下子宫次全切除术的有效性及可行性。方法:将有在腹腔镜下子宫次全切除术适应证而无手术禁忌证的患者随机分成双极电凝组和套扎组两组,在处理双侧圆韧带、附件、阔韧带及剪开膀胱腹膜反折下推膀胱后,套扎组用套扎线套扎子宫下段切除子宫;双极电凝组采用双极电凝钳紧贴子宫峡部电凝子宫血管,待血管完全闭锁后切除子宫。结果: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及术后残端出血方面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双极电凝组优于套扎组。结论:双极电凝子宫血管后腹腔镜下子宫次全切除术操作简便、安全、易于掌握,术后恢复好,在微创子宫切除中具有非常实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中阴侧路径解剖关系及阴侧理想手术路径对临床的适用性、可行性和指导性.方法:对我院47例行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47例中46例手术成功,分离前后穹窿时宜注射经稀释的垂体后叶素能有效止血,术中发现距离宫颈及峡部2~3 mm远断离缝扎主韧带及骶韧带后,即可显露子宫动脉的下行支及伴随静脉;断离缝扎后,向下牵拉子宫,沿血管内侧向上断离又发现子宫动脉上行支及(或)分支,子宫动脉上行支或其分支与其下行动脉直径十分相似,且动静脉可为1~2支;术中未发现断离子宫动脉主干.宫颈一侧钳夹为4~5次.无输尿管损伤.结论: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阴侧的理想手术路径是:前后方路径沿宫颈、峡部表面疏松组织分离;侧方路径为骶、主韧带及子宫动脉上下行支及伴随静脉作为路径外侧的手术引导标志,宫颈、峡部、宫体外侧作为路径内侧的引导标志;注意辨别子宫动脉上行支是否有分支及伴随静脉.  相似文献   

3.
丁艳  朱剑飞 《现代医药卫生》2014,(21):3277-3278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大子宫切除术后如何更快、更好地取出子宫的方法。方法选择该院2009~2013年收治的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组各38例。同一手术者及助手配合进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A组常规自后穹隆阴道残端取出子宫,并剖成多块取出;B组先镜下缝合阴道残端,再用纱条阻塞阴道防止漏气,然后镜下用肌瘤粉碎器将子宫逐条取出或先用肌瘤粉碎器将较大及明显的肌瘤先粉碎后取出,使子宫体积明显缩小后再自阴道内取出,然后再缝合阴道残端。结果 A组患者子宫取出时间、出血量、阴道残端及周围损伤率、排气时间等均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大子宫切除术取出子宫可以用肌瘤粉碎器旋切成条取出,出血少、损伤少、恢复快,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保留子宫动脉上行支的子宫次全切除术对卵巢功能影响的程度。方法分析2005年5月~2011年12月在本院妇科接受子宫次全切除并保留子宫动脉上行支手术85例(治疗组),和同期接受传统的子宫次全切除的82例患者(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6个月抽空腹静脉血查FSH、LH、E2,观察手术前后的变化及绝经综合征发生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手术后FSH、LH、E2无明显改变,绝经综合征发生率较对照组低。结论保留子宫动脉上行支的子宫次全切除术近期对卵巢功能影响小,绝经综合征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保留子宫血管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及多发性子宫肌瘤的临床价值。方法行保留子宫动脉上行支的子宫部分切除术患者34例为观察组,同期行次全子宫切除术患者97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肠功能恢复时间、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比较,对照组雌二醇(E2)、孕酮(P)、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更年期症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保留子宫动脉上行支的子宫部分切除术优于传统次全子宫切除术,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贺捷  唐洁  田文芳 《黑龙江医药科学》2015,38(3):108-109,111
目的:比较子宫次全切除术后再次手术经腹或腹腔镜下行残端宫颈切除术的疗效,寻找更合适的残端宫颈切除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13-07~2014-06湖南省肿瘤医院收治的行残端宫颈切除术的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经腹与腹腔镜残端宫颈切除术的疗效.结果:40例子宫次全切除术患者均因宫体良性疾患及年轻要求保留宫颈,20例行经腹残端宫颈切除术,其中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Ⅲ或CINⅢ级)11例,宫颈肌瘤4例,盆腔手术(卵巢或输卵管炎症或良性肿瘤)5例;20例行腹腔镜下残端宫颈切除术,其中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 ~ Ⅲ或CINⅢ级)10例,宫颈肌瘤6例,盆腔手术(卵巢或输卵管炎症或良性肿瘤)4例.结论:腹腔镜下残端宫颈切除术安全可行,其手术时间与经腹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中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均优于经腹手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LAVH)与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TLH)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96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LAVH组(n=48)以及TLH组(n=48)。比较两组的手术指标以及阴道残端感染、术后发热、阴道残端出血发生率。结果 TLH组的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术后疼痛持续时间明显低于LAVH组(P<0.05),TLH组和LAVH组的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相比均无明显的差异(P>0.05);两组阴道残端感染、术后发热和阴道残端出血发生率相比无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对子宫肌瘤的手术治疗效果更佳,术程时间短,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术后疼痛持续时间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保留子宫动脉上行支及部分子宫内膜的子宫体大部分切除术治疗子宫良性病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80例子宫良性病变需子宫切除者随机分为子宫体大部分切除术组(A组)和传统的子宫切除术组(B组)各40例,分别测定手术前后性激素水平,双侧子宫血流参数及子宫大小。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病率及围绝经期症状等。结果A组术后子宫动脉上行支保留完好,血流良好;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等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手术前后血清性激素水平无明显改变(P〉0.05);B组术后E2明显下降(P〈0.01),FSH、LH较术前明显升高(P〈0.01),出现围绝经期症状和性生活质量下降等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保留子宫动脉上行支及部分子宫内膜的子宫体大部分切除术是治疗子宫肌瘤等良性病变可供选择的较好的保守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阴式子宫切除术与经腹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6月~2012年6月本院收治的行阴式子宫切除术与经腹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共34例,将行阴式子宫切除术的患者设为A组,行经腹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设为B组,两组均17例,记录患者的临床相关指标,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结果 A组患者手术时间为(60.69±11.34) min、术中出血量为(100.51±22.34) mL、排气时间为(24.02±3.46)h、住院时间为(5.09±0.26) d;B组手术时间为(90.12±12.78) min、术中出血量为(160.98±13.19) mL、排气时间为(42.64±4.08)h、住院时间为(8.72±0.94)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阴式子宫切除术较经腹全子宫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腹腔镜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与经腹全子宫切除术及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120例子宫切除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C组,各40例。A组给予腹腔镜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B组给予经腹全子宫切除术治疗,C组给予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治疗,比较三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A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B组、C组,住院费用均高于B组、C组,B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A组及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B组及C组,C组术后并发症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虽然治疗费用较高,但术后患者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仍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伍小智 《现代医药卫生》2013,(22):3428-3429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阻断在腹腔镜子宫次全切除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该院行腹腔镜下子宫次全切除术患者207例,其中112例采用阻断双侧子宫动脉(研究组),95例采用单纯套扎双侧子宫动脉(对照组)。对两组术中出血、手术时间?排气时间、体温恢复时间、并发症及术后住院时间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术中平均出血量[(77.4±16.3)mLl少于对照组[(86.5±11.8)mL],术后体温恢复时间[(2.9±0.7)d1短于对照组[(3.1±0.8)d],术后住院时间[(4.3±0.5)d]短于对照组[(4.6±0.3)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527、-1.919、-5.120,P〈0.05)。两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次全切除术中行双侧子宫动脉阻断方法安全、有效、出血量少,且能减少残留宫颈长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止血带可逆性阻断子宫动脉上行支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采用止血带可逆性阻断子宫动脉上行支者55例纳入观察组,单纯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者65例纳入对照组,对比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分别为(69±14)min、(82±33)m L低于对照组(82±23)min、(112±24)m L,术后月经初次来潮时间(38.2±3.5)d高于对照组(31.9±2.2)d,观察组6个月内肌瘤复发率3.64%低于对照组18.4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以止血带可逆性阻断子宫动脉上行支,虽不能缩短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且可能延长复潮时间,影响子宫功能,但有助于减少出血,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复发风险,瑕不掩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应用腹腔镜下改良全子宫切除术(MLH)的安全性及效果.方法 分析30例行MLH的特点、子宫大小、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等,并与同期30例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TLH)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子宫大小分别相当于妊娠(10.4±0.7)周和(12.3±0.8)周;平均出血量分别为(154.6±32.5) ml和(85.5±40.2)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平均时间分别为(110.5±14.2)min和(92.5±16.3)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住院天数分别为6.4d和6.9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MLH的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但要求手术者有一定的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TLH)与经腹全子宫切除术(TAH)及阴式全宫切除术(TVH)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将120例行全子宫切除术的良性子宫病变患者均分为A、B、C三组,其中A组采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TLH),B组采用经腹全子宫切除术(TAH),C组采用阴式全子宫切除术(TVH)。对比分析三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情况。结果三组患者在出血量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组在术后肛门排气时间、镇痛率、住院时间上皆明显低于B组(P〈0.05);B组与C组在手术时间上要明显比A组更短(P〈0.05)。结论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与经腹全子宫切除术及阴式全宫切除术属于临床子宫良性病变常见治疗术式,各有优缺,临床治疗时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方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保留子宫动脉上行支的宫体大部分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方法回顾76例"子宫肌瘤"进行手术治疗的病历,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观察组系采用保留子宫动脉上行支的宫体大部分切除术,对照组则是采用传统的子宫全切术。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围绝经期症状等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无明显差异;观察组围绝经期症状不明显,而对照组较早就出现围绝经期症状。结论保留子宫动脉上行支的宫体大部分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效果好,对患者卵巢功能影响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保留子宫动脉上行支次全子宫切除对中青年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7月~2013年10月收治的因子宫良性病变行子宫切除治疗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的全子宫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保留子宫动脉上行支次全子宫切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检测患者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水平;治疗后随访半年,采用WHO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及国际标准Kuppermann评分评价患者生活质量及更年期症状。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FSH、LH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E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Kuppermann评分显示中重度更年期症状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保留子宫动脉上行支次全子宫切除对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较小,利于中青年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恢复及更年期症状的减轻或延迟,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切除4种术式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对521例腹腔镜子宫切除术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腹腔镜鞘膜内子宫切除术(CISH)147例,腹腔镜次全子宫切除术(LSH)24例,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LAVH)315例,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TLH)45例,比较4种子宫切除术式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恢复的情况。结果去除宫颈的两种术式(LAVH、TLH)手术时间明显多于保留宫颈的两种术式(CISH、LSH);术中出血LSH组最少,LAVH组最多,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术后恢复4种术式均良好。结论腹腔镜子宫切除术4种术式都是安全可行的,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况等选择恰当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8.
改进的经阴道次全子宫切除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改进的经阴道次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实用价值。方法 对 30 例患者行阴道次全子宫切除术,在宫颈的附着处切开阴道粘膜,并在子宫峡部上方 1~2 cm处切除宫体。并与同期30例经腹次全子宫切除术病例作为对照,比较两组手术各项指标。结果 研究组平均术中出血量(232 .0±50 .5) ml,平均手术时间(80. 5±13. 5) min;对照组平均术中出血量(220. 0±48 .5) ml,平均手术时间(81. 5±12 .5) min。术后病率研究组 4 例(13. 3%)较对照组(8 例, 26 .7%)低(P<0 .01);研究组肠功能恢复时间(18. 8±9 .6) h较对照组(33. 5±6. 8) h快(P<0. 01);研究组术后平均住院时间5 1 d,较对照组8 9 d短(P<0. 01);研究组术后均未用镇痛泵,而对照组术后均用镇痛泵。结论 改进的经阴道次全子宫切除术是一种安全、微创的手术,费用低,术后恢复快,有助于改善手术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结扎术在子宫全切术后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病例中不同子宫血管处理方法对卵巢功能的影响。分析通过将不同子宫血管处理的方式分为A、B两组。A组为子宫动脉结扎术组,B组为宫旁电凝子宫血管。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排气时间、术后发热、住院天数以及术前、3个月、12个月、24个月性激素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发热、住院天数及排气时间比较无差异性(P>0.05),手术时间、出血量比较有差异性(P<0.05)。术前两组比较性激素无差异性(P>0.05),术后A组3个月、12个月血清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水平升高,雌二醇下降与B组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个月AB两组比较血清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及雌二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血管的处理方式对于卵巢功能的影响在近期有差异性,而在术后24个月卵巢功能无差异性。且子宫血管结扎术在子宫全切除术中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比较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和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研究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 84例需进行子宫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42例,选择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对照组42例,选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对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最高体温、术后输液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以及术后疼痛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为(151.34±43.69)min,而对照组手术时间为(123.47±37.43)min,实验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实验组术中出血量为(141.42±34.36)ml,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为(243.18±56.74)ml,实验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实验组术后输液时间为(3.67±1.12)d,对照组术后输液时间为(4.23±1.34)d,实验组术后平均输液时间低于对照组,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5.34±1.24)d,而对照组为(6.48±1.36)d,实验组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并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疼痛的发生率为35.71%(15/42),对照组疼痛的发生率为57.14%(24/42)。实验组疼痛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61,P<0.05)。结论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具有术中出血少、创伤小、术后治疗时间短等优点,是一种安全可靠、疗效明显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