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 观察螺旋CT检查在术前预测进展期直肠癌环周切缘受累的准确性.方法 39例病理证实直肠癌病人,以空气作为肠腔内对比剂进行螺旋CT扫描,按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原则进行手术,将CT扫描与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 进行比较.结果 螺旋CT准确判断出肿瘤在直肠系膜间隙内侵犯的深度.8例环周切缘阳性的病人均可见直肠系膜内明显的肿瘤浸润,7例病人通过螺旋CT准确判断出环周切缘受累.预测环周切缘受累灵敏度为87.5%(7/8),特异度为93.3%(29/31),准确度为92.3%(36/39),阳性预测值为77.8%(7/9),阴性预测值为96.7%(29/30).结论 术前螺旋CT检查可准确预测肿瘤环周切缘状态.  相似文献   

2.
张颖慧 《中国民康医学》2007,19(24):1143-1143
近年来,CT已经广泛应用于消化系疾病的检查。腹部空腔脏器含气体或液体及食物残渣,而且位置、形态、大小变化较大,CT扫描前的准备工作尤为重要。腹部准备是保证扫描质量的重要因素。一般口服1.5%~2%的泛影葡胺溶液作为肠道阳性对比剂,此方法对上腹部CT检查能达到满意效果,但对于中下腹部及盆腔的检查常难满足要求,往往还需要阳性对比剂保留灌肠加以配合,但仍难以保证充盈整个肠道。近1年来,我科通过应用甘露醇配合口服阳性对比剂的方法提高了肠道准备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2006年5月至2007年7月中下腹部CT检查156例,其中…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螺旋CT在十二指肠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扫描前16例口服稀释阳性对比剂充盈十二指肠,7例口服温开水。17例CT平扫后行增强动脉期和静脉期扫描,4例仅行平扫,2例仅行增强扫描。5例薄层扫描后行多平面重建。结果:十二指肠壶腹外良性肿瘤表现为类圆形软组织密度影,恶性肿瘤表现为肠壁局部或弥漫性增厚,肠腔不规则狭窄,肠外可见受累及转移。壶腹部肿瘤多为恶性肿瘤,多表现为较小的充盈缺损或软组织结节影伴随胆道系统的一致性全程扩张。增强扫描病灶呈不同程度的强化。结论:CT检查可直接显示十二指肠肿瘤的范围,是十二指肠造影和内窥镜检查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消化道肿瘤低张CT扫描的价值。方法 对182例消化道肿瘤进行了低张CGT扫描。肿瘤CT扫描用水作对比剂;小肠扫描用1.5%泛影葡胺作为对比剂;结肠扫描用水和泛影葡胺作对比剂。结果 129例胃肿瘤、14例小肠肿瘤和39例结肠肿瘤的CT扫描均获得了满意的效果。结论 低张CT扫描技术对消化道肿瘤的检查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作为探索肿瘸防治方面的一个重要课题,目前在研究亲肿瘤放射性物质方面,发现重核裂变产物镧系元素中的~(169)Yb具有在肿瘤部位呈浓集的特性。由于这一特点,可用作肿瘤定位阳性扫描剂。我国产~(169)Yb-柠檬酸盐已试用于临床上作肺扫描,阳性率高,但使用中考虑到摄入机体的~(169)Yb-柠  相似文献   

6.
<正> 淋巴系统扫描是从1953年开始的。常用的阴性扫描剂有~(198)。金—胶体、~(99m)锝—胶体和~(99m)锝—植酸盐。目前,国外广泛应用亲肿瘤阳性扫描剂柠檬酸~(67)镓,对淋巴系统恶性肿瘤进行扫描  相似文献   

7.
用HepA腹水型肝癌接种昆明系小白鼠,长成肿瘤后,注入~(131)I-DNA,24小时后呈现出肿瘤具有更高的放射活性.这种特性表明~(131)I-DNA有可能作为肿瘤的阳性定位剂和显象剂.  相似文献   

8.
肝扫描对确定肝脏占位性病变已成为必不可少的诊断方法,其临床意义国内外已有大量报道。对~(113m)铟肝扫描剂的制备,有用柠檬酸或明胶作稳定剂,也有采用甘露醇作稳定剂制备~(113m)铟胶体。其方法虽逐步有简化,但操作至少要二步,并加入二种试剂。较理想的制备方法应该采用一步制备法。最近我们试用磷酸缓冲液(pH 7.5)制备~(113m)铟胶体用于肝扫描,现将初步结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一种糊状含碘口服对比剂(碘糊)在食管CT增强扫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04年7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150例食管CT增强扫描患者,根据口服对比剂的不同分为3组,各50例.硫酸钡组采用硫酸钡溶液作为口服对比剂,碘水组采用3%的碘水作为口服对比剂,碘糊组采用3%的碘糊作为口服对比剂.比较3组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旨在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在卵巢纤维瘤诊断中的诊断价值对比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11月收治的经手术或病理证实的卵巢纤维瘤患者43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行治疗前磁共振成像检查,包括T1WI、T2WI、DWI扫描,将磁共振平扫结合DWI扫描的检查结果与手术或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43例患者中,MR平扫显示:肿瘤大小平均(5.98±3.11)cm,33个肿瘤呈较规则圆形或类圆形,5个肿瘤呈分叶形,5个肿瘤呈不规则形。6例边缘不光整,37例边缘光整。与病理结果对照,卵巢纤维瘤共43例,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扫描对浅基层肿瘤的诊断准确率95.35%,灵敏度为86.75%,阳性预测值为97.13%;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扫描对深基层肿瘤的诊断准确率为93.02%,灵敏度为95.86%,阳性预测值为86.63%。结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扫描能清晰显示卵巢纤维瘤的影像特征,诊断准确率高,可为临床提高可靠影像学资料。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在胰腺癌PET/CT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4例PET/CT检查病例螺旋CT扫描诊断均使用胰期、肝期螺旋扫描.100 mL离子型对比剂快速团注,3 mm薄层扫描,Pitch1.0、2~3 mm薄层重建.结果胰期扫描胰腺癌病灶检出率达92%,胰周小血管状态了解较好,胰期延时扫描时间38~40 s最佳,肝期扫描肝脏受侵,转移情况显示满意.结论 PET/CT检查胰腺癌使用双期螺旋CT扫描能准确地评价胰腺肿瘤本身及胰周血管受侵状况,能准确检出肝转移灶,提高肿瘤手术切除可行性估计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冯莲崧  植金兴  文建军  夏东  项晓俊 《海南医学》2013,24(19):2863-2865
目的 探讨口服2.5%等渗甘露醇作为肠道对比剂在腹部CT扫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行腹部CT检查的患者300例,根据口服不同对比剂分成甘露醇组、泛影葡胺组和蒸馏水组三组,每组各100例.分别于检查前分3次口服总量为l 400 ml的2.5%等渗甘露醇、2%泛影葡胺和蒸馏水.比较分析各组患者肠道充盈情况及CT检查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 甘露醇组肠道的充盈状态显著优于泛影葡胺组和蒸馏水组(P<0.05);泛影葡胺组肠腔对比剂密度、肠壁密度显著高于甘露醇组、蒸馏水组(P<0.05);甘露醇组对小肠病变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均高于泛影葡胺组、蒸馏水组.结论 2.5%等渗甘露醇在腹部CT检查中可有效减少伪影干扰,更好充盈肠管,提高胃肠道疾病的检出率及诊断准确率,是腹部CT扫描中一种理想的肠道对比剂.  相似文献   

13.
用铟-放射性标记的一种抗人结肠肿瘤单克隆抗体2C10,并对15名胃肠肿瘤和卵巢肿瘤病人进行研究。标记功效近100%,标记的抗体的免疫活性为75%以上。病人经静脉注射2~3mCi-(1毫克)铟-2C10,给药72小时后,用γ-照相机作闪烁扫描。一些病  相似文献   

14.
同位素肝血池扫描及亲肿瘤扫描可弥补胶体(金~(198)或铟~(113m))肝扫描之不足,有助于对占位性病变性质之鉴别诊断。肝血池扫描对肝血管瘤有特异性诊断价值。本文51例检测结果可靠性达88%。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DCY)检查技术在小肠肿瘤性病变检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1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小肠良恶性肿瘤,所收集病例术前均先行螺旋CT常规平扫,其后行MDC T增强扫描和多种重建显示技术检查,检查前口服足量对比剂.结果 17例小肠肿瘤均得到良好显示,其中良性肿瘤7例.恶性肿瘤10例.结论 MDCT平扫加多期增强扫描结合多种重建显示技术,对小肠良恶性肿瘤的定位、定性诊断以及恶性肿瘤分期方面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CT增强延时扫描技术在肝脏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脏肿瘤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CT增强延时扫描技术进行检查,比较分析CT增强延时扫描诊断结果 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 .结果 60例患者经CT增强延时扫描技术扫描诊断符合57例,诊断符合率95.0%,3例患者误诊.结论 采用CT增强延时扫描检查肝脏肿瘤患者的诊断符合率较高,且无创、便捷,能够清晰呈现不同疾病类型影像,为临床准确诊断鉴别肝脏肿瘤提供了科学依据,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刘嘉 《医学综述》2003,9(6):382-384
对于肝肿瘤的诊断 ,常规的CT平扫及强化扫描仅能发现较大的肝脏肿瘤。特别是由于扫描速度和成像条件的限制 ,无法对肝脏肿瘤的血液供应特点进行观察。螺旋CT是CT扫描技术上的最新进展。在螺旋扫描模式下 ,图像数据的采集是连续的 ,且大多数患者能在一次屏气下完成整个肝脏扫描 ,所以螺旋CT消除了呼吸移动导致的病变遗漏 ,并能得到最佳血管及肝实质强化图像。另外一个重要的优点是能在一次注射对比剂情况下完成全肝动脉期、门静脉期及延迟期扫描 ,观察肝肿瘤的动态增强特性[1 ,2 ] 。1 螺旋CT扫描技术螺旋CT(spiralCT ,SCT)一次屏气 …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SPECT/CT显像技术在诊断肿瘤骨转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549例可疑肿瘤骨转移和不明原因骨痛的患者,注射Tcm-亚甲基二膦酸盐(MDP)后2~4小时行全身骨显像,对发现的可疑病灶立即行同机CT扫描,并行图像融合和分析.结果:SPECT/CT诊断肿瘤骨转移的灵敏度为93.24%,特异性90.32%,准确性91.73%,阳性预测值89.98%,阴性预测值93.47%,阳性似然比9.63,阴性似然比0.07.结论:SPECT/CT不仅可见精确定位,还可以补充CT检查的获得的信息,对鉴别脊柱良恶性病变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管荣平  岳建国  贺锋 《实用医技杂志》2004,11(13):1175-1176
目的:研究 CT仿真内窥镜在诊断膀胱肿瘤中的临床应用技术.方法:用多层螺旋CT对30例拟诊断膀胱肿瘤患者行容积扫描,利用 Navigator软件对容积扫描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形成仿真膀胱内窥镜的影像,应用Fly Through软件多角度观察膀胱,全部病例均行纤维膀胱镜检查对比.结果:CT仿真内窥镜作为一种无创伤性诊断手段,对诊断膀胱肿瘤有极大价值,其使用效果与操作技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多层螺旋CT以其快速扫描、各向同性、强大影像后处理功能等特点,使之能够在注射对比剂后对肝脏动脉期、门脉期和平衡期作快速大容积薄层扫描,通过多角度显示肝脏正常血管系统、肝脏肿瘤血管系统的表现特征及其血液动力学特点,对肿瘤的性质作出判断[1].国内外研究表明,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在肝脏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