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张建波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32):91-91
目的观察胃癌患者围手术期应用瑞能营养支持的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3年12月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应用瑞能营养支持,比较2组术前和术后的血液营养学指标及住院时间。结果 2组患者总蛋白及白蛋白在术前与术后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排气、排便时间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患者围手术期应用瑞能对于患者的营养状态明显改善,胃肠功能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是胃癌患者一项重要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对策,总结相关护理经验。方法手术前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及手术前的各项检查工作;术后对患者体位护理、生命体征的护理、胃管的护理及出院指导等护理措施。结果对胃癌患者在围手术期内进行有效、全程的护理,179例患者显效142例,有效27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94.41%。结论做好胃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工作,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命,促进其早日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龄胃癌病人围手术期处理及临床营养支持功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5年10月-2006年10月共收治97例70岁以上高龄胃癌病人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营养支持的途径及治疗方法进行探讨。结果97例74例行切除性手术,切除率76.2%,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3%,死亡率3.1%。结论高龄胃癌病人围手术期处理及临床营养支持至关重要,对提高手术切除率、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的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2010年11月~2012年11月收治的38例胃癌患者的围手术期密切观察,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38例患者顺利度过围手术期,没有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通过胃癌围手术期精心护理,可以改善预后,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5.
1996年3月至1999年8月对125例胃肠肿瘤手术病人的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治疗。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25例中男84例,女41例;年龄最小22岁,最大84岁。胃癌76例,大肠癌49例。胃癌胃体切除均达80%以上,大肠癌根据发病部位行右半结肠、左半结肠、直肠切除。大部分病人术后早期接受化疗、放疗及介入治疗。125例入院时存在不同程度营养不良,参照国内黎介寿的营养状况评定法,其中轻度营养不良26例,中度营养不良86例,重度营养不良13例。1.2 营养配方 全肠外营养(TPN)以脂肪-葡萄糖-氨基酸结构:热量20~30 kcal.kg~(-1)·d~(-1),氮量0.18~0.3·kg~(-1)·d~(-1),非蛋白质热量:氮二130~180:1,脂肪占热量的40%~50%。氮源为7%凡命,脂肪乳为20%的intralipid,辅加水 相似文献
6.
7.
云文耀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1,17(16):1983-1984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的治疗对高龄胃癌患者术后的影响.方法 收集胃癌患者8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44例,对照组44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恶心呕吐7例,吻合口瘘2例,肺部感染3例,切口感染5例,胸腔积液1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围手术期实行快速康复外科干预可有效的减轻手术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 介绍胃癌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 全面准确地评估患者病情,积极进行术前准备,科学实施术后护理.结果 患者在最佳身心状态下接受手术治疗,有效提高了对手术的应激性,降低了手术风险率;通过术后全方位的护理,极大地降低了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手术成功率.结论 全面而科学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是胃癌患者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9.
10.
11.
44例胃癌术前营养支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44例2000—01~2002—02期间的胃癌病人,全部为根治性手术。其中有营养支持者28例(A组),无营养支持者16例(B组)。PN给1075—1950kcal/d,EN给国产复方要素饮食300—400g/d。测定A、B组手术前后体重、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A组体重平均下降(5.0±0.65)kg,白蛋白下降(4.0±1.25)g/L,淋巴细胞计数下降(0.014±0.206)×10~9/L,B组体重下降平均(5.2±1.20)kg,白蛋白下降(4.5±0.72)g/L,淋巴细胞下降(0.555±0.246)×10~9/L。两组下降值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A组平均年龄(62.8±2.3)岁,B组(54.9±4.3)岁,两组年龄无显著差异。但A组25/28例为全胃或近端根治性胃大部分切除,常规切除左半胰脏及脾脏,术后禁食9d,B组13/16为远端胃大部分切除,不需切除左半胰和脾,术后禁食3d,A组手术范围、创伤、禁食时间远超过B组。因此认为,A组的营养支持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在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围术期营养支持中发挥的作用,为营养支持在围术期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临床药师应用营养风险筛查工具对1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进行术前营养风险筛查,并制订营养支持计划。根据病情变化,对围术期营养支持方案进行调整,将30%长链脂肪乳剂250 ml调整为20%中/长链脂肪乳剂250 ml,同时加用经口肠内营养补充剂,并对患者实施药学监护。结果 患者于围术期内由肠外营养支持过渡至肠内营养支持,手术创伤恢复较好,无并发症发生,黄疸情况较前改善。结论 临床药师应协助医师制订和调整营养支持方案,加强药学监护,改善患者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调查消化道肿瘤患者营养不良和营养风险状况,评估营养支持的使用合理性。方法 自2014年10月—2015年9月,以某三甲医院普外科和胸外科为对象,以NRS 2002为工具,采用连续抽样方式对围手术期患者营养不良和营养风险发生率进行调查,并收集临床资料。结果 有效调查人数为1 162例,营养不足者146例,占12.6%,营养风险总发生率为35.7%。各病种人群中存在营养风险者比例如下:结肠癌44.0%、胃癌40.0%、直肠癌33.3%、食道癌和肝癌分别为36.0%和33.0%。共453例(38.9%)接受营养支持,存在营养风险者中实施营养支持297例(71.6%),无营养风险者中实施营养支持156例(20.9%)。结论 住院患者存在营养不足和营养风险比例较高,并且临床应用营养支持尚有不合理之处。 相似文献
15.
早期营养支持在胃癌术后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早期实施营养支持及其对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将40例胃癌术后患者按序随机分为全肠外营养组(TPN)15例,PN+肠内营养(EN)组25例,分别于术后24 h后于营养支持,观察营养支持期间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有无腹胀、腹泻、呕吐等不良反应。结果肛门恢复排气时间,不良反应TPN组较EN+PN组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肠内营养具有符合生理、安全、价廉的优点,胃癌患者术后PN应联合应用EN,逐渐过渡TEN,可减少胃肠相关并发症,早期行肠内营养有利于肠功能恢复。但术后正确的护理是确保营养支持有效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17.
消化道肿瘤患者大部分伴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若营养不良严重则可使并发症增多,手术治疗风险增加等,采取有效的营养支持治疗可使患者的营养状况得到改善,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病死率等,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黄芪注射液配合肠外营养(PN)支持用于胃癌患者术后康复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0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3例和试验组53例.对照组术后1 d给予标准营养配方进行PN支持;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每袋营养液配合黄芪注射液40 mL.2组患者均治疗7 d.比较2组患者的血红蛋白(HGB)、白蛋白(ALB...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营养风险筛查(nutritional risk screening,NRS)用于评估重症脑卒中患者营养状态的意义,比较肠内外营养支持治疗对该类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67例重症脑卒中患者根据营养风险筛查2002版[2002年欧洲肠外肠内营养学会(ESPEN)推荐的成人营养风险筛查方法,NRS 2002]进行营养评估,并根据营养支持类型分为3组,包括肠内营养(EN)组、肠外营养(PN)组和联合营养(EN+PN)组,通过比较使用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对各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评价。结果 通过比较患者入院第1天与第10天的营养状况、肝肾功能及并发症情况,发现EN组、EN+PN组相对用药前的总蛋白、白蛋白水平有显著性提高(P<0.05),且EN组肝肾功能指标变化较小,合并感染的发生率为16.67%。结论 肠内营养支持能有效改善重症脑卒中患者的营养状况,降低患者感染及胃肠道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对胃癌术后病人进行阶段式健康教育的研究,寻求提高胃癌术后病人健康教育质量的方法,保证胃癌术后病人对健康教育相关知识的掌握.方法 通过2006年1~7月在我科对48例胃癌术后病人实施阶段式健康教育与2005年4-12月对42例胃癌术后病人采用常规传统的健康教育方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在情绪状况,对相关知识掌握率,护理并发症发生率,首次化疗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方面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阶段式健康教育方式能显著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有利于胃癌术后病人的康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