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0~2004年玉林市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了解玉林市乙脑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1990—2004年玉林市乙脑疫情报告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15年共报告病例995例,死亡86例,年均发病率1.27/10万,年均死亡率0.11/10万,年均病死率为8.64%,1990年发病率(2.52/10万)最高,2001年发病率(0.05/10万)最低。全市7个县(市)区均有病例分布,其中以博白县和陆川县报告病例最多,分别占病例总数的33.97%和23.32%,容县报告病例最少,仅占病例总数的3.22%。每年发病时间大部分集中在5。8月份(占全年发病总数的97.69%),发病年龄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占发病总数的71.86%,男女比例为1:0.69。在109例病人中,有接种史的26例(占23.85%),无接种史的74例(占67.89%),接种史不详的9例(占8.26%)。结论我市平均每年约有1/3(39/119)的乡镇发生病例,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发病人群以低年龄组为主,应加强各项综合防治措施,特别是应加强乙脑疫苗的预防接种,建议把乙脑疫苗列入计划免疫管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陆川县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994—2004年陆川县乙脑疫情报告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1994-2004年共报告病例85例。死亡7例。年均发病率0.92/10万。年均死亡率0.08/10万,年均病死率8.23%。5-7月为发病高峰。发病年龄以10岁以下散居儿童为主。占总病例数的98.82%,男女性别比为1.13:1。全程免疫占3.53%,未全程占11.76%。无免疫史占52.94%,免疫史不详占31.76%。结论乙脑发病主要表现为散发,乙脑疫苗覆盖率低是发病的重要原因。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发病人群以低年龄组为主,应加强乙脑疫苗的预防接种,并在流行季节开展防蚊、灭蚊等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三亚市2004—2006年流行陛腮腺炎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解三亚市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特征,有效控制该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2004。2006年三亚市流行性腮腺炎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04~2006年共发生流行性腮腺炎病侧615例。年均发病率39.05/10万。城市发病观显高于农村地区,市区年均发病率为70.42/10万,农村年均发病率为24.63/10万,两地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9.64,P〈0.0001);全年均有发病,季节高峰不明显;患者男女比例为2.06:1,人群发病主要集中在3~10岁,占全部病例的86.02%,病例主要分布在学生、幼托儿童和散居儿童3个群体中,占91.54%。[结论]降低学生、幼托儿童和散居儿童发病率是今后防控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广安市2004—2008年乙脑流行特征,为其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国家疾病报告管理信息系统和广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的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5年间共报告流行性乙型脑炎741例,死亡24例;发病高峰在7、8月,占发病总数的92.44%;男:女=1.9:1;病例主要分布于1~7岁年龄组,占病铡总数的81.51%(604/741);散居儿童发病最多,占病例总数的62.89%(466/741),其次是幼托儿童和学生,分别占病例总数的19.16%(142/741)、16.46%(122/741)。结论广安市乙脑发病仍处于较高水平,应采取综合性措施加强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西双版纳州近16a法定传染病流行规律及变化趋势,为制定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西双版纳州1996~2011年甲、乙类法定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96—2011年西双版纳州无甲类传染病报告,共报告乙类传染病64462例,死亡388例,年均发病率为431.98/10万,年均死亡率为2.38/10万。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报告数最多为18510例(28.72%),其次是肠道传染病16406例(25.45%),血源及性传播疾病15688例(24.34%)和呼吸道传染病12305例(19.09%)。居前5位的疾病依次为疟疾、病毒性肝炎、伤寒和副伤寒、肺结核、痢疾,占报告总数的78.77%。2005年发生境外输入性登革热病例,2008年发生首例狂犬病病例,2010年发生本地感染登革热病例。[结论]西双版纳州传染病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病毒性肝炎、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性传播疾病是今后重点防制的主要传染病,同时应加强对新发传染病和境外输入传染病的防控与监测。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广安市2007-2012年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的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2007-2012年广安市乙脑疫情资料和广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调查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6年间共报告乙脑352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556/10万,死亡9例。发病主要集中在岳池县(115例)、广安区(93例)、武胜县(70例)。发病时间集中在6—10月份,其中以8月份发病最多,共报告255例,占病例总数的72.44%。男性发病198例,女性发病154例,男女性别比为1.29:1;病例主要分布于0—6岁年龄组,占病例总数的84.09%(296/352);散居儿童发病最多,占病例总数的62.78%(221/352)。病例中有明确的乙脑疫苗接种史的仅占8.81%(31/352)。结论广安市乙脑发病一直处于较高水平,发病主要集中于6岁以下散居儿童,应采取综合性措施加强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龙岩市2004--2008年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特征,为制订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疫情资料。[结果]龙岩市s年累计报告病毒性肝炎病例11265例,年均发病率80.71/10万,发病率居各传染病之首;死亡12例,死亡率为0.09/10万,病死率为0.1%。发病以青壮年为主,男性高于女性,男女之比为3.03:1,农民占48.5%。,甲、乙型肝炎比例占84.5%,未发生暴发疫情。[结论]今后防治的重点是甲、乙型肝炎。采取综合干预措施降低感染和发病,加强儿童乙肝疫苗的基础免疫工作;加强重点人群的预防接种是控制流行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申剑波 《卫生软科学》2012,26(6):587-589
[目的]了解西双版纳州2009年~2011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年-2011年西双版纳州疾病监测信息系统寺艮告的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09年-2011年西双版纳州共报告手足1:2病病例2676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81.67/10万,死亡病例4例,死亡率为0.12/107Y;男女病例报岩,陆别比为1.45:1,病例主要集中在0岁-4岁婴幼儿(占89.80%),1岁、2岁两个年龄组人群的报告发病率最高(占56.62%);职业分布以散居儿童(占83.67%)和幼托儿童(占13.51%)为主。[结论]应加大防控力度,加强卫生防病知识的健康教育工作,加强疫情动态监测和预警,做好手足口病的应急处置工作,有效防止疫情扩散和蔓延。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山东省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及流行趋势,为制订手足口病的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8-2010年山东省手足口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8-2010年山东省手足口病报告病例313703例(其中重症病例8482例、死亡53例),年均发病率为111.03/10万。2008~2010年发病率分别为35.20/10万、147.88/10万、149.38/10万。2008-2010年年均发病率,日照市最高为208.76/10万,济宁市最低为59.59/10万;男性为138.31/10万,女性为83.11/10万(PdO.01)。313703例中,散居儿童占72.65%,幼托儿童占24.41%;0-5岁报告病例的占94.27%;5~7月发病的占61.25%。2008-2010年共报告实验室诊断病例6423例,其中肠道病毒71型占40.62%,柯萨奇病毒A16型占31.65%,其他肠道病毒占27.73%。全省共报告10例以上的手足口病暴发疫情205起,发病3345例,其中发生在托幼机构174起,发病2817例。[结论]2008-2010年山东省手足口病疫情呈高发态势,发病存在明显季节、地区、性别、年龄、病原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岳池县2004—2008年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流行特征,为其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岳池县2004—2008年的乙脑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5年间共报告乙脑226例,年平均发病率为3.87/10万,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发病高峰在7、8月,占发病总数的93.81%;男女性别比为1.60∶1;病例主要分布于1~7岁年龄组,占病例总数的87.61%(198/226);散居儿童发病最多,占病例总数的68.14%(154/226),其次是学生和托幼儿童,分别占病例总数的21.24%(48/226)、10.18%(23/226)。结论岳池县乙脑发病仍处于较高水平,应采取综合性措施加强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贵州省1971-2010年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的流行病学特征,为乙脑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1971-2010年的乙脑发病数据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贵州省1971-2010年乙脑报告发病率0.61/10万~18.96/10万,呈下降趋势,2004-2010年下降较为明显,但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乙脑发病季节性明显,8月达到高峰;仍以小年龄发病为主,1990-2010年15岁以下儿童病例占89.9%~97.8%;1971-2003年发病率前3位的是安顺市、铜仁地区、遵义市,2004-2010年发病率前3位的是黔西南州、毕节地区和遵义市.2007-2010年目标儿童病例中无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的比例分别为89.7%、80.0%、81.7%和72.3%.结论 贵州省2004-2010年乙脑防控效果明显;免疫接种未改变乙脑发病的季节性和年龄分布.应进一步加强乙脑监测,提高乙脑常规免疫及时接种率和接种质量;考虑通过强化免疫来提高目标儿童的乙脑疫苗接种率和抗体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绵阳市涪城区2005~2010年淋病和梅毒的流行情况,为制定相关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5~2010年涪城区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的淋病和梅毒报告疫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5~2010年,淋病累计发病752例,梅毒累计发病939例,年均发病率分别为19.10/10万和23.85/10万。淋病年均发病率,男性为29.93/10万、女性为7.56/10万(P〈0.01);梅毒年均发病率,男性为23.97/10万、女性为23.72/10万(P〉0.05)。淋病病例中15~59岁人群占94.95%,农民占19.28%,工人占18.62%。梅毒病例中15~59岁人群占87.33%,农民占15.44%,工人占13.10%。[结论]涪城区2005~2010年淋病发病率呈快速下降趋势,梅毒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3.
焦作市1985~2004年细菌性痢疾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焦作市细菌性痢疾(菌痢)流行因素,探讨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方法]对焦作市1985~2004年菌痢疫情、病原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85~2004年,菌痢年均发病率为101.94/10万,年均死亡率为0.01/10万,病死率为0.01%;不同年段发病率呈明显下降趋势,6~9月为流行高峰,10岁以下儿童病例数占病例总数的46.82%,优势流行菌型为福氏2a志贺菌。[结论]焦作市菌痢发病呈下降趋势,仍应加强综合性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2009--2012年钟山县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为制定手足口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钟山县2009--2012年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9--2012年全县共报告手足口病4735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273.31/10万,各年发病率分别为108.29/10万、214.53/10万、421.83/10万、345.68/10万;全县各乡镇均有病例报告,其中钟山镇发病数最多,占病例总数的32.99%(1562/4735);全年均有病例报告,5—8月为发病高峰,占总病例数的66.72%(3159/4735)。5岁以下儿童占91.40%(4328/4735);男性2873例,女性1862例,男女性别比为1.54:1;散居儿童发病最多,共4122例,占87.05%(4122/4735)。实验室共检测病例样本186份,检出阳性134份,阳性率为72.04%;其中EV71阳性73份,占阳性总数的54.48%;CoxA16阳性30份,占阳性总数的22.39%;其他肠道病毒阳性31份,占阳性总数的23.13%。结论2009--2012年钟山县手足口病流行具有明显的季节、地区和人群特征,应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加强对散居儿童等重点人群的手足口病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5.
赵成坤 《职业与健康》2013,(22):2996-2997
目的了解2009--2011年鄂州市手足121病的流行特征,为预防和控制手足12I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鄂州市2010--2012年手足121病流行特征进行分析。结果2010--2012年鄂州市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4131例,死亡4例,年均发病率为133.26/10万,4-7月发病率占发病总数的74.92%。1、2岁年龄组报告发病率,占报告发病总数的65.54%。结论该市手足口病的发病高峰季节为春夏季,1、2岁幼儿报告发病率较高,应加大重点人群防控力度,降低手足121病发病率和减少对健康造成的危害。  相似文献   

16.
宋群锋  陶沁  余春  蒋维佳  周敬祝  王昭孝 《现代预防医学》2006,33(9):1656-1657,1662
目的:分析贵州省1997-2004年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流行趋势,为乙脑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疫情信息监测管理系统的监测资料及2004年个案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累计报告13664例乙脑病例,年均发病率为4.65/10万;累计死亡540人,年均死亡率为0.12/10万;年均病死率为3.95%;男性与女性发病之比为1.48:1,病例中以散居儿童为主(67.54%),其次为学生(23.06%)。10岁以下病例占88.00%;高发季节为6~10月,发病高峰是7~8月。结论:该省应对高发地区和高发县开展健康教育和宣传动员,对0~10岁儿童开展乙脑疫苗预防接种,开展防蚊灭蚊。以降低乙脑发病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掌握遂宁市流行性腮腺炎流行趋势,为制订防制措施及评价实施效果提供准确依据。方法利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遂宁市流行性腮腺炎疫情资料。结果2005—2010年流行性腮腺炎年均报告发病率为39.39/10万;4~6月报告发病数占全年总数的49.55%,发病季节高峰明显;男性年均报告发病率为46.33/10万,女性为32.17/10万(P〈0.01);学生和幼托儿童报告发病数分别占全部报告发病数的65.96%、19.60%,人群高峰明显;4~14岁年龄组报告发病数占全部报告发病数的85.73%,呈典型儿童和少年发病高峰。结论应加强监测预警工作,及时发现疫情。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山东省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流行情况,为有效预防控制乙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1986~2010年山东省乙脑报告病例进行分析,采用ELISA法检测病人早期血清和/或脑脊液乙脑IgM抗体.结果 1986~2010年山东省共报告乙脑病例12 983例,年均发病率为0.61/10万;95.12%的病例集中在7~9月份,8月为发病高峰;59.05%的病例分布于菏泽、临沂、潍坊、济宁4市;15岁以下病例居多,占总病例数的72.53%(9 411例),但≥15岁病例所占比例呈逐渐增加趋势;职业分布以散居儿童(48.79%)、学生(22.67%)、农民(20.26%)为主;共检测1 807例病人血清和/或脑脊液,乙脑IgM抗体阳性1 173例,阳性率为64.91%.结论 山东省乙脑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近年来呈低水平流行,但威胁依然存在,仍需加强防控措施;乙脑发病年龄明显后移,应结合各地区成人发病情况制定乙脑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灌云县手足口病(Hand,footandmouthdisease,HFMD)发病规律,分析其流行特征,为制定合理的手足口病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灌云县手足口病有关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8~2011年灌云县共报告1628例手足口病例,年均发病率为39.33/10万。2008年发病率最低,为1.90/10万,2011年发病率最高,为64.43/10万,不同年份发病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发病人群多见于1~3岁儿童,共1240例,占76.17%;散居儿童多发,共1484例,占91.15%;病例每年集中在3~6月,共934例,占57.37%。[结论]手足口病在该县人群每隔1~2年一次流行,搞好健康教育,加强1~5岁散居儿童疫情监测是目前预防控制手足口病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淄博市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流行病学特征,为做好乙脑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对淄博市2007~2012年乙脑疫情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淄博市2007~2012年共报告现住淄博乙脑确诊病例103例,死亡32例,平均发病率0.49/10万,病死率33.33%。其中2010年发病率最高,为0.70/10万,2012年最低,为0.07/10万;发病呈明显的季节性,集中在7~10月份,9月份最多;发病以农民为主,发病59例,占总发病数的57.28%;发病年龄为2~86岁,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46岁以上的成年人群,占75.73%,〈15岁儿童只占发病总人数的7.77%。结论淄博市乙脑疫情属于极其典型的大年龄组发病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