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人参皂苷Rg3对胃癌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人参皂苷Rg3对胃癌诱导血管内皮细胞 (VEC)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 :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Rg3对VEC、胃癌MKN 4 5细胞增殖及MKN 4 5细胞诱导VEC增殖的影响。结果 :Rg3浓度为 0 0 313~ 0 5mmol/L时 ,对VEC及MKN 4 5细胞增殖没有影响 (P >0 0 5) ;经 0 0 313~ 0 5mmol/LRg3作用后的MKN 4 5细胞条件培养液对VEC增殖没有影响 (P >0 0 5) ;Rg3浓度为 0 12 5~0 5mmol/L时 ,对MKN 4 5细胞条件培养液诱导的VEC增殖有抑制作用 (P <0 0 1) ,抑制率为13 10 %~ 77 38%。结论 :人参皂苷Rg3对胃癌细胞条件培养液诱导的VEC增殖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吲哚美辛诱导肝癌 Hep G2细胞凋亡 ,及其对 cyclin E蛋白的影响。方法 采用 MTT比色法观察吲哚美辛对肝癌 Hep G2细胞增殖的影响 ;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吲哚美辛对 Hep G2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 ,同时结合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吲哚美辛诱导肝癌 Hep G2细胞凋亡的作用 ;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观察吲哚美辛对Hep G2细胞周期调控蛋白 cyclin E的影响。结果 吲哚美辛可抑制肝癌 Hep G2细胞的增殖 ,诱导其凋亡 ,改变细胞周期分布 ,使 G0 /G1 期细胞比例增高 ,S期比例降低 ,同时还可使 cyclin E蛋白表达下降。上述作用具有剂量和时间依赖性 (P<0 .0 5 )。结论 吲哚美辛可诱导肝癌 Hep G2细胞凋亡 ,改变细胞周期分布 ,影响细胞周期调控蛋白表达 ,从而抑制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3.
Lan B  Liu BY  Chen XH  Qu Y  Zhang XQ  Cai Q  Dai QB  Zhu ZG 《中华肿瘤杂志》2006,28(3):164-168
目的 探讨保罗样激酶1(PLK1)基因在胃癌MKN45细胞有丝分裂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RNA干扰(RNAi)技术阻断MKN45细胞PLK1基因的表达;real-time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干扰前后PLK1 mRNA及蛋白质表达的变化;免疫荧光及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MKN45细胞微管及有丝分裂表型的改变;倒置显微镜观察MKN45细胞形态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 经靶向PLK1的小型干拢RNA(siRNA)作用后,MKN45细胞的PLK1 mRNA及蛋白质表达明显下降;细胞微管结构变得模糊,失去完整性;PLK1^-细胞有丝分裂表型发生明显变化,有丝分裂开始时,较高比例(46.3%)的细胞处于Ⅰ亚期,较低比例的细胞处于Ⅱ亚期(1.2%)及Ⅲ亚期(1.7%)。有较高比例的带哑铃状细胞核的MKN45细胞(32.8%)及细胞间连接有胞质桥的MKN45细胞(8.4%),与对照siRN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较多MKN45细胞呈圆形改变。并呈现G2期细胞的DNA含量,siRNA作用24、48及72h后,PLK1^-组G2期DNA含量细胞分别为43.7%、41.0%和58.5%,与对照siRNA组在3个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LK1基因在MKN45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抑制其表达可导致MKN45细胞有丝分裂停滞。  相似文献   

4.
目的1.明确非甾体消炎药(NSAIDs)能否诱导p53基因突变的胃癌细胞MKN28凋亡.2.明确NSAIDs对MKN28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表达的调控.方法1.通过MTT比色法检测NSAIDs对细胞生长活力的影响.2.应用丫啶橙染色、Annexin-Ⅴ/PI双染色、共聚焦显微镜、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3.应用RT-PCR(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bcl-2、bax基因水平的改变.结果1.NSAIDs药物吲哚美辛(Indo)和阿斯匹林(Asp)对胃癌细胞株MKN28均有生长抑制作用,且呈时间/浓度依赖性增强.2.在Indo 800μmol/L、Asp8 mmol/L作用48~96 h后,MKN28细胞凋亡数量稍有增多,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3.随着药物作用时间的延长,MKN28细胞的bcl-2基因mRNA表达逐渐减弱,bax基因表达逐渐增强.结论1.NSAIDs可抑制MKN28胃癌细胞株增殖.2.NSAIDs不能诱导p53基因突变的MKN28胃癌细胞株发生显著的凋亡,提示p53基因突变可能阻断了NSAIDs诱导的细胞凋亡.3.NSAIDs可使MKN28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bax的水平呈现促进凋亡倾向的改变.  相似文献   

5.
华蟾素对喉癌细胞株Hep-2生长及癌基因抑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以华蟾素对喉癌细胞株Hep-2生长及癌基因的表达作为观测指标,研究中药对人喉癌细胞的作用,以探讨中西药结合对喉癌综合治疗的可能性.人喉癌Hep-2细胞株为北京耳鼻喉科研究所提供.华蟾素(cinobufacini-CIN),安徽淮北生化制药厂生产.p53,C-myc,单抗购自北京中山生物技术有限公司;bcl-2单抗购自DAKO公司.酶联免疫检测仪(国产).FACS440流式细胞分析仪(美国).观察指标:①形态学观察;②MTT试验;③p53,C-myc,bcl-2癌基因产物表达检测;④流式细胞仪检测分析.结果:(1)CIN对Hep-2细胞作用后细胞形态学改变:①光镜下观察:在倒置显微镜下可见对照组细胞贴壁生长.CIN试验组短时间组细胞增  相似文献   

6.
TRAIL途径在维生素E琥珀酸酯诱导人胃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与目的: 探讨TRAIL途径在维生素E琥珀酸酯(VES)所诱导的人胃癌MKN28细胞凋亡过程中的作用。 材料与方法: 人胃癌MKN28细胞,分为VES不同浓度(5、10、20 μg/ml)作用的3个实验组,和溶剂对照组(乙醇),共4组。各组受试物作用细胞24 h后,采用DAPI染色法观察VES诱导细胞凋亡的情况;采用Western Blot分析VES各实验组不同作用时间(0、6、12、18、24 h)对MKN28细胞的TRAIL相关蛋白(DR4、DR5、DcR1和DcR2)表达的影响。 结果: VES明显诱导MKN28细胞凋亡,5、10、20 μg/ml实验组VES作用MKN28细胞12 h,其DR4和DR5表达增强,而DcR1和DcR2的表达下降;当10 μg/ml 浓度组VES作用细胞时,随着时间的延长,DR4和DR5的表达逐渐增强,12 h达到峰值。 结论: TRAIL途径可能参与了VES诱导的MKN28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全反式维甲酸 (all trans retinoicacid ,ATRA)体外诱导甲状腺癌细胞株的形态学变化和细胞凋亡。方法 :分别以终浓度为 0、10 -7、10 -6、10 -5、10 -4mol/L作用 3种甲状腺癌细胞株(FTC 13 3、K1、85 0 5C) ,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及形态特征变化 ;利用Annexin VFITC/PI染色 ,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凋亡。结果 :ATRA作用后 ,FTC 13 3细胞与对照组比较 ,细胞排列较规整 ,呈梭形 ;对照组K1细胞成团生长 ,经维甲酸作用后细胞成团减少 ;85 0 5C细胞经ATRA处理后 ,形态未见明显变化 ,但ATRA浓度为 10 -4mol/L时可见细胞贴壁能力下降。ATRA在 10 -5、10 -4mol/L时 ,FTC 13 3细胞凋亡率分别为 ( 7 8± 2 6) %和( 11 6± 3 7) % ,K1细胞凋亡率分别为 ( 7 9±2 6) %和 ( 10 8± 3 3 ) %、ATRA在 10 -4mol/L时 ,85 0 5C细胞凋亡率为 ( 15 3± 4 7) % ,与对照组[( 2 8± 0 7) %、( 3 1± 0 9) %、( 6 7± 2 2 ) % ]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结论 :不同浓度的ATRA可诱导FTC 13 3、K1、85 0 5C细胞形态学变化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8.
徐美华  张桂英 《肿瘤》2005,25(3):217-220
目的体外观察吲哚美辛对含突变型p53的SW480细胞及经野生型p53转染的结肠癌细胞株SW480(wtp53/SW480)的影响,探讨吲哚美辛抗结肠癌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不同浓度的吲哚美辛作用于细胞株,采用Western斑点免疫印迹方法,分别检测SW480细胞及wtp53/SW480细胞中CDK2、CDK4和p21WAF1/PIC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吲哚美辛作用于wtp53/SW480细胞24 h后,其CDK2、CDK4蛋白表达水平随吲哚美辛浓度的增加而逐渐下调,呈浓度依赖性,以600μmol/L时抑制作用最强;而p21WAF1/PIC1蛋白表达水平上调,其表达水平随着一定范围内吲哚美辛浓度的增加而逐渐上调,以400μmol/L吲哚美辛时作用最强,600μmol/L时回到基础水平.在未经转染的SW480细胞中CDK2、CDK4和p21WAF1/PIC1蛋白表达没有发生明显改变.结论吲哚美辛抗结肠癌作用部分分子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CDK2、CDK4蛋白的表达和上调p21WAF1/PIC1蛋白来实现且存在p53-p21WAF1/CIP1依赖途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硫酸右旋糖苷(DS)对人胃癌MKN1细胞的黏附抑制作用机制。[方法]分别在培养液中加入DS或PBS对MKN1细胞进行培养,用荧光免疫细胞染色法进行染色,用共聚焦显微镜对固定细胞和活细胞在培养盘上的贴壁过程及形态变化进行观察,用Western blotting对整合素β1蛋白的表达水平进行测定。[结果]MKN1细胞形成伪足并与其他细胞接触形成单细胞层。整合素β1在细胞膜上有强表达并形成集落。DS使MKN1细胞的伪足缩短,表现出维持圆形形状的倾向;抑制整合素β1的表达并使已经形成的整合素集落区域减少。MKN1细胞表达了整合素β1的两种形式(130kDa和110kDa),实验组贴壁细胞整合素β1蛋白的表达分别减少到对照组细胞的64%(130kDa)和57%(110kDa),实验组游离细胞整合素β1蛋白的表达分别减少到对照组细胞的51%(130kDa)和15%(110kDa)。[结论]DS对人胃癌细胞MKN1黏附过程的抑制与整合素β1蛋白表达的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10.
丹参酮I抗肿瘤作用及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通过丹参酮 I(tanshinone I)对肿瘤细胞的体内外实验研究 ,探讨丹参酮 I抗肿瘤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 人肝癌细胞 (Hep G2 )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丹参酮 I,培养 72小时 ,观察 Hep G2细胞的增殖率 ;倒置显微镜下观察 Hep G2细胞的形态变化 ;流式细胞仪 (FCM)检测 Hep G2细胞周期及凋亡率 ;免疫组化检测 Hep G2细胞的增殖凋亡调控相关基因 (Bax、Bcl- 2 )的蛋白表达。用 Hep G2细胞制作 Balb/c裸鼠荷瘤模型 ,每天腹腔注射丹参酮 I1次连续 10天 ,观察抑瘤率。结果 丹参酮 I抑制 Hep G2细胞生长 ;阻滞 Hep G2细胞周期于 G0 /G1 期并诱导细胞凋亡 ;通过下调 Bcl- 2基因表达 (P<0 .0 1) ,上调 Bax基因表达 (P<0 .0 1)诱导 Hep G2细胞凋亡 ;抑制荷瘤裸鼠肿瘤生长 ,抑瘤率为 33.3%。结论 丹参酮 I具有抗肿瘤活性 ,其作用机制之一是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1.
塞来昔布对胃癌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塞来昔布和吲哚美辛对胃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MTT比色实验检测药物对 SGC790 1细胞和 AGS细胞增殖的影响 ,裸鼠移植瘤实验检测药物对胃癌细胞成瘤性的影响 ;流式细胞术检测药物对胃癌细胞凋亡的影响 ;电镜观察药物作用前后胃癌细胞的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塞来昔布和吲哚美辛抑制 SGC790 1细胞和 AGS细胞增殖 ,效应呈剂量依赖性 ,两者抑制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 ;塞来昔布和吲哚美辛抑制荷瘤裸鼠肿瘤增殖 ,瘤结节重量分别为 (48.3± 2 .88) mg和 (83.3± 2 0 .81) m g,对照组为 (82 6 .7± 77.72 ) mg(P<0 .0 5 ) ;塞来昔布和吲哚美辛可诱导细胞凋亡 ,凋亡细胞分别增加了 30 .4 % (34.5 %比 4 .1% )和 2 3.9% (2 8.0 %比 4 .1% )。塞来昔布可使胃癌细胞超微结构发生良性转化 ,可见有凋亡特征的细胞。结论 :塞来昔布和吲哚美辛可抑制胃癌体内外增殖 ,前者作用更强 ,诱导细胞凋亡是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自 1996年起开始应用白地庆口服液治疗放射性食道炎 ,疗效满意 ,现将具体方法介绍如下。材料和方法 食道癌 ( 74例 ) ,中心型肺癌 ( 11例 ) ,纵隔淋巴瘤 ( 5例 ) ,共计 90例。白地庆口服液的配制 :5 0 %的葡萄糖注射液 2 0ml× 2支 ,地塞米松注射液 5mg× 4支 ,庆大霉素注射液 4u× 12支 ,云南白药 4g× 1瓶。将以上四种药物倒置于一无菌空瓶内摇匀即配制完成。 (一疗程用量 )。具体服用方法 :患者在放疗中出现咽下疼痛 ,白色粘液痰增多时开始用药。所配制的药物分四次服用 ,每日早、晚各一次 ,均为饭后半小时含服 ,象日常品酒一样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肝癌细胞株SMMC-7721加入顺铂后细胞形态及特异AT序列结合蛋白1(special AT-rich sequence-bindingprotein 1,SATB1)表达的变化。方法:SMMC-7721细胞株中加入不同浓度(0、2.5、5和10μg/ml)顺铂培养24 h后,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半定量逆转录RT-PCR法检测SATB1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SATB1蛋白的表达。结果:SMMC-7721细胞与不同浓度顺铂共培养24 h后,倒置显微镜下可见细胞形态明显改变,细胞数减少,损伤、死亡的细胞增多。SATB1mRNA及蛋白的表达均随着顺铂浓度的增加而减少,其中5和10μg/ml顺铂组与对照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顺铂可抑制SMMC-7721细胞增殖及SATB1的表达,从而达到抑制肝癌细胞生长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丹参酮Ⅰ抗肿瘤作用及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通过丹参酮Ⅰ(tanshinone Ⅰ)对肿瘤细胞的体内外实验研究,探讨丹参酮Ⅰ抗肿瘤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人肝癌细胞(HepG2)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丹参酮Ⅰ,培养72小时,观察HepG2细胞的增殖率;倒置显微镜下观察HepG2细胞的形态变化;流式细胞仪(FCM)检测HepG2细胞周期及凋亡率;免疫组化检测HepG2细胞的增殖凋亡调控相关基因(Bax、Bcl-2)的蛋白表达.用HepG2细胞制作Balb/c裸鼠荷瘤模型,每天腹腔注射丹参酮Ⅰ 1次连续10天,观察抑瘤率.结果丹参酮Ⅰ抑制HepG2细胞生长;阻滞HepG2细胞周期于G0/G1期并诱导细胞凋亡;通过下调Bcl-2基因表达(P<0.01),上调Bax基因表达(P<0.01)诱导HepG2细胞凋亡;抑制荷瘤裸鼠肿瘤生长,抑瘤率为33.3%.结论丹参酮Ⅰ具有抗肿瘤活性,其作用机制之一是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retinoic acid,ATRA)体外诱导甲状腺癌细胞株的形态学变化和细胞凋亡。方法:分别以终浓度为0、10^-7、10^-6、10^-5、10^-4mol/L作用3种甲状腺癌细胞株(FTC-133、K1、8505C),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及形态特征变化;利用Annexin-V FITC/PI染色,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凋亡。结果:ATRA作用后.FTC-133细胞与对照组比较.细胞排列较规整.呈梭形;对照组K1细胞成团生长,经维甲酸作用后细胞成团减少:8505C细胞经ATRA处理后.形态未见明显变化,但ATRA浓度为10^-4mol/L时可见细胞贴壁能力下降。ATRA在10^-5、10^-4mol/L时,FTC-133细胞凋亡率分别为(7.8±2.6)%和(11.6±3.7)%.K1细胞凋亡率分别为(7.9±2.6)%和(10.8±3.3)%、ATRA在10^-4mol/L时.8505C细胞凋亡率为(15.3±4.7)%,与对照组[(2.8±0.7)%、(3.1±0.9)%、(6.7±2.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浓度的ATRA可诱导FTC-133、K1、8505C细胞形态学变化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6.
非甾体消炎药诱导胃癌细胞凋亡及其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明确非甾体消炎药(NSAIDs)能否诱导胃癌细胞凋亡;明确不同的p53基因表型对NSAIDs诱导的细胞凋亡是否有影响;明确NSAIDs对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2及Bax表达的调控。方法:通过MTT比色法检测NSAIDs对细胞生长活力的影响;应用丫啶橙(AO)染色、Annexin-V/PI双染色、共聚焦显微镜、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应用RT-PCR、Western-blot方法检测bcl-2、bax基因及蛋白水平的改变。结果:NSAIDs药物吲哚美辛(Indo)和阿司匹林(Asp)对胃癌细胞株AGS(p53 / )、MKN28(p53-/-)均有显著的生长抑制作用,且呈时间/浓度依赖性增强;在相同作用条件下,AGS细胞的凋亡率明显高于MKN28细胞,处理组MKN28细胞凋亡数量虽有所增多,但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随着药物作用时间的延长,Bcl-2基因mRNA表达逐渐减弱,Bax基因及蛋白表达逐渐增强,在药物作用6~24小时改变最为明显。结论:一定浓度的NSAIDs作用一定时间后,可诱导胃癌细胞凋亡,这为NSAIDs的抗肿瘤应用增加了理论依据;NSAIDs不能诱导p53基因突变的MKN28胃癌细胞株发生显著的凋亡,p53基因突变可能阻断了NSAIDs的凋亡诱导效应;NSAIDs可能通过调控Bcl-2、Bax的基因及蛋白水平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苯丁酸钠对人脑胶质细胞瘤株 SHG- 4 4细胞的体外生长抑制作用及细胞形态分化逆转 ,并观察其与常用抗癌药鬼臼噻吩甙 (VM- 2 6 )、顺铂 (DDP)、多柔比星 (阿霉素 )及卡莫司汀 (卡氮芥 ,BCNU)分别联用对 SHG- 4 4细胞生长的影响和相互作用。方法 根据 MTT法来观察苯丁酸钠及该药与其它药物合用对 SHG- 4 4细胞生长的抑制 ;细胞形态变化直接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结果 苯丁酸钠能抑制人脑胶质细胞瘤株 SHG- 4 4细胞的生长 ,其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作用 72小时的 IC50 为 84 0 .4 μg/ m l。形态学观察显示 ,苯丁酸钠能使 SHG- 4 4细胞的突起明显增长 ,并重获细胞生长的接触抑制 ,促使细胞向成熟的胶质细胞分化 ,逆转其恶性表型。苯丁酸钠与 VM- 2 6联用为协同作用 (P<0 .0 5 ) ;其作用随 VM- 2 6浓度的增加而增强。与顺铂、阿霉素及卡氮芥联用无明显协同作用 (P>0 .0 5 )。结论 苯丁酸钠能抑制 SHG- 4 4细胞的增殖 ,同时促进细胞向较成熟的胶质细胞分化 ;苯丁酸钠与 VM- 2 6联合应用 ,对 SHG- 4 4细胞的肿瘤抑制呈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肝癌细胞株SMMC -7721加入顺铂后细胞形态及特异AT序列结合蛋白1(special AT-rich sequence-binding protein 1,SATB1)表达的变化.方法:SMMC-7721细胞株中加入不同浓度(0、2.5、5和10μg/ml)顺铂培养24 h后,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半定量逆转录RT-PCR法检测SATB1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SATB1蛋白的表达.结果:SMMC-7721细胞与不同浓度顺铂共培养24 h后,倒置显微镜下可见细胞形态明显改变,细胞数减少,损伤、死亡的细胞增多.SATB1 mRNA及蛋白的表达均随着顺铂浓度的增加而减少,其中5和10μg/ml顺铂组与对照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顺铂可抑制SMMC-7721细胞增殖及SATB1的表达,从而达到抑制肝癌细胞生长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引言上皮型钙粘附素(E-cadherin,E-cad)介导的粘附系统的破坏,是肿瘤从非浸润性转化为浸润性的关键步骤[1]。而锌指转录因子Snail,具有下调E-cad的作用[2],本研究通过制备Snail抗体,为进一步开展E-cad的功能研究和应用奠定了基础。1材料和方法1.1主要试剂和菌株主要试剂购自北京中山公司;大肠杆菌DH5a和BL21由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细胞实验室保存。1.2 pGEX-4T-1/Snail原核表达载体的克隆从人血管内皮细胞提取总RNA,在逆转录酶作用下,合成cDNA。以逆转录的cDNA为模板,用上游引物5′-CT-GCAGGACTCTAATCCAG-3′(含有EcoRI内切酶位点)和下游引物5′-ATCCTTGGCCTCAGAGAGC-3′(含有Sal I内切酶位点),进行PCR扩增,得到Snail C-末端377bp的DNA片断;酶切、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后,用玻璃奶法(自制)纯化回收,与pGEX-4T-1原核表达载体定向连接。转化DH5α感受态细菌,提取质粒并酶切鉴定重组体。1.3融合蛋白的诱导表达与纯化1.3.1表达鉴定表达质粒Snail/pGEX-4T-...  相似文献   

20.
引言近年来,阻止肿瘤血管生成,控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成为肿瘤治疗的一项新策略[1,2],其中采用转染血管生成抑制剂拮抗血管的生成,以内皮抑素最为理想[3]。本文通过构建人内皮抑素基因的腺病毒表达载体,研究内皮抑素在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为进一步研究乳腺癌的抗血管基因治疗做好准备。1材料与方法1.1材料携带人内皮抑素基因(humanendostatin,hE)的质粒pBlast hEndostatin购于美国InvitroGen公司;腺病毒载体pCA13、pBGHE3及293细胞株购于MicrobixBiosystems公司;人乳腺癌细胞株MBD231和MCF7、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4购于美国ATCC细胞库;LipofectAMINE2000转染试剂盒购自GibcoBRL公司;各种限制性内切酶和DNA连接酶购自NEB公司;QIAprepspin miniprepkit、QIAampDNABloodMiniKit购自QIAGEN公司;M PERMammalianProteinEx tractionReagent购自PIERCE公司;Western显色液LumiGLOchemiluminescentrea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