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时间-密度曲线”在肺孤立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向君  张铎  孟恒  陈彪 《吉林医学》2002,23(6):336-338
目的 :探讨“时间 -密度曲线”在肺内孤立性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82例肺内孤立性结节病灶 ,进行动态和小螺旋靶增强扫描 ,采用层厚 3mm ,螺距 1~ 1 5 ,10 0ml造影剂以 2 5ml/s速度静脉注射。分别于延时后 1min ,2min ,3min ,5min四个时相扫描 ,并测量病灶CT值 ,绘制“时间 -密度曲线”。结果 :不同性质的病灶增强值不同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肺癌的增强值 4 0 5± 4 9Hu ,低度恶性肿瘤增强值 34 3± 5 8Hu ,良性肿瘤增强值 11 0± 5 4Hu ,结核瘤增强值 8 2± 2 4Hu ,炎性假瘤增强值 5 4 4± 6 0Hu。结论 :“时间 -密度曲线”分析在肺内孤立性结节的鉴别诊断中有重要的诊断意义 ,在扫描中 ,根据病灶的大小选择不同的扫描方式 ,是提高诊断率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我们应用颈部 CT检查方法对甲状腺癌患者进行了术前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1 .1 临床资料 :本组男 2例 ,女 6例 ,年龄 2 8岁~ 5 2岁 ,平均36岁 ,其中乳头状癌 6例 ,髓样癌 2例。均行甲状腺癌根治术。1 .2  CT检查层厚 5 mm,层距 5 mm,增强前后均行轴位扫描。2 结果2 .1 甲状腺乳头状腺癌 6例 ,其中 5例在 CT平扫时均表现为甲状腺一实质性肿块 ,最大直径 3.0 cm~ 5 .0 cm。边缘不清楚 ,密度不均 ,有不规则小片状的更低密度区 ,CT值 30 HU~70 HU。患侧甲状腺肿大 ,具有占位性病变。…  相似文献   

3.
<正>患者女,57岁。2012年9月行CT检查示:左上腹见12.8cm×15.7 cm×18.9 cm囊性分隔状低密度区,CT值1730 Hu,与胰尾部相连,囊壁散发高密度钙化影,另见凸向囊内的多发壁结节,边缘欠光滑,范围约63 mm×25 mm,平扫CT值4130 Hu,与胰尾部相连,囊壁散发高密度钙化影,另见凸向囊内的多发壁结节,边缘欠光滑,范围约63 mm×25 mm,平扫CT值4143 Hu,增强后动脉期CT值5943 Hu,增强后动脉期CT值5962 Hu,静脉期CT值4962 Hu,静脉期CT值4951Hu,延迟期CT值4551Hu,延迟期CT值4550 Hu。其中有一结节呈边缘光滑的乳头状凸向囊内,大小15 mm×7 mm,平扫CT值3850 Hu。其中有一结节呈边缘光滑的乳头状凸向囊内,大小15 mm×7 mm,平扫CT值3848 Hu,增强后动脉期CT值9948 Hu,增强后动脉期CT值99117 Hu,静脉期CT值74117 Hu,静脉期CT值7479 Hu,延迟期CT值5779 Hu,延迟期CT值5773 Hu。增强扫描后囊壁、分隔轻度均匀强化,囊  相似文献   

4.
鼻腔淋巴瘤非常少见,且临床表现不典型。现将我院和外院经CT平扫及增强扫描,并由病理证实的10例鼻腔淋巴瘤,复习有关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提高对本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1对象与方法1.1对象:本组10例,男性7例,女性3例,年龄为19~53岁,平均年龄36岁。病理诊断:10例均为非何杰金淋巴瘤。1.2方法:使用西门子公司DR全身CT扫描机,常规层厚5mm,层距5mm,感兴趣区行层厚与层距均为2mm的薄层扫描。其中6例平扫后行团注增强扫描。使用优维显造影剂,剂量为70ml~100ml。扫描范围轴位自口咽至蝶窦下方,冠状位由额窦扫至蝶窦。2结果2.1病灶发生部…  相似文献   

5.
2005-2006年我院对30例肝癌患者行多层螺旋CT平扫及增强检查,并进行二维及三维重建图像以显示门脉情况。结果显示多层螺旋CT对肝癌门静脉癌栓的诊断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30例肝癌病例均经多层螺旋CT检查且资料完整,30例均为男性。年龄32~63岁,平均39岁,所有病例均有腹胀、腹痛、恶心等症状,均经病理证实。1·2方法使用PHILIPS MX8000四排螺旋CT机检查,行平扫及增强检查。扫描条件120KV,300mA,层厚5·0mm,重建层厚2·5mm,进床速度7·5mm/s,HQ扫描模式,DFOV33·6mm,Pitch3·0,增强检查造影剂为Omnipaque,1…  相似文献   

6.
罗凤荣  李雁平 《广西医学》2006,28(10):1558-1559
目的分析前列腺癌的CT表现。方法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前列腺癌40例,采用盆腔、前列腺范围CT平扫与增强扫描,层厚、层距各5mm。结果40例中CT诊断34例(85%)。CT表现:①癌灶:平扫示前列腺不匀称增大31例,肿物密度比正常略低33例,等密度7例,肿物内钙化6例。增强后呈结节状中等强化但仍比正常低36例,4例呈等密度。②转移灶:邻近膀胱壁局部增厚12例,精囊肿大、密度不均8例,直肠前壁增厚5例,盆腔肿物、淋巴结肿大、骨盆溶骨性破坏各2例。结论CT平扫和增强扫描是前列腺癌诊断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66例CT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电子计算机体层扫描(CT)表现及鉴别诊断。方法:本组66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常规作CT平扫及增强扫描,平扫时选择层厚3-10mm,增强后采用3-5mm层厚扫描。结果:本组66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中发现腺瘤56例(均为单侧),皮质增生6例,皮质增生合并腺瘤3例,腺癌1例。CT能清楚显示病灶的位置、大小、形态、密度及强化作用。结论:对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CT检查可有效地判断有无肾上腺病灶,了解病灶的位置及性质,起到定位、定性的作用,增强后薄层扫描有利于小病灶的检出。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螺旋CT对早期胰腺癌的检查方法和诊断,以及对胰腺癌侵犯周围血管的判断.方法 对28例胰腺癌行螺旋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平扫层厚10.0mm,螺距为1,对病变部位重建为5.0mm层厚.强化采用高压注射器,非离子型造影剂,按体重1.5ml/kg.注射速度为2.5~3.0ml/s,屉厚6mm.螺距为1,延迟35s和70s双期扫描,并行血管三雏重建.结果 28例均显示胰腺肿块,其中肿块<2cm者5例(18%).SCT平扫28例中肿块呈等密度者3例(10.7%),而谊3例肿块中有2例≤2cm,强化延时35s扫描,20例肿块无明五强化,8例轻度强化.26例肠系膜上静脉受压移位及脂肪间隙模糊或消失,16例肿块包绕肠系膜上静脉半周以上,经最大密度三雏血管重建显示肠系膜上静脉狭窄、扭曲及充盈缺损者15例.门静脉狭窄者1例.结论 ①螺旋CT平扫及双期扫描强化有利于早期胰腺癌的检出.②螺旋CT多层面重建及三维血管重建提高了判断胰腺癌侵犯周围血管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多层螺旋CT在乳腺良性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评价多层螺旋CT(MSCT)及后处理技术在乳腺良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9月~2003年7月收治的23例经手术病理确诊为乳腺良性疾病的术前CT资料.患者行MSCT平扫及增强扫描,图像行MPR、MIP、SSD后处理.结果 23例乳腺良性疾病中,乳腺纤维腺瘤12例,CT平扫7例呈圆形密度较高肿块,5例呈轻度分叶状肿块,增强扫描表现为不均匀强化,有5例中心无强化;乳腺导管扩张并囊肿形成8例,CT平扫见乳腺内圆形低密度肿块,CT值<20 Hu,边缘光滑,5例周边可见较高密度囊壁;乳腺炎2例,CT表现不规则形块影,密度不均匀,增强后强化不均匀,皮肤增厚;乳腺脂肪瘤1例,CT表现为圆形肿块,边缘光滑,密度均匀,CT值-80 Hu,增强后轻度强化.结论 MPR、MIP、SSD后处理技术对乳腺良性疾病的显示各有优势.MSCT能够较准确地诊断乳腺良性疾病的部位和性质.  相似文献   

10.
甲状腺肿瘤是一类常见的肿瘤,女性多见。在未发生邻近组织侵犯和淋巴结转移前,良、恶性鉴别有一定困难。国内外的学者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讨[1~3] 。本文收集了自1997年1月到2 0 0 3年6月间我院手术诊治并有完整临床资料的甲状腺肿瘤6 8例,对其CT表现与鉴别诊断作进一步回顾性分析。1 材料与方法本组6 8例,其中男15例,女5 3例。年龄14~78岁,平均5 1 6 8岁。均有完整的手术及病理资料。术前均采用东芝TCT30 0 EZ全身CT扫描机进行平扫和增强扫描,根据甲状腺及病灶大小选取扫描范围。层厚、层距各5mm。造影剂为30 0mgI/ml碘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