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营养造血汤剂对小鼠再生障碍性贫血造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BALB/c小鼠9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及治疗组。苯、X射线、环磷酰胺联合应用的方法建立再生障碍性贫血小鼠模型,试验第8天开始,治疗组小鼠每天灌胃,给予19.76g(/kg·d)营养造血汤药液,直至第60天,观察试验小鼠的血象、骨髓象、造血干细胞集落形成;TUNEL及免疫组化法检测小鼠造血细胞凋亡以及相关调控蛋白Fas与Caspase-3的表达。结果治疗组的外周血象、骨髓有核细胞数、造血干细胞集落的形成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营养造血汤剂对再障小鼠疗效显著,能改善骨髓增殖。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小鼠骨髓单个核细胞培养出的耐受性树突状细胞(tDCs)输注对免疫介导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模型小鼠骨髓造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昆明小鼠30只,参照姚军等方法建立免疫介导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模型,实验分模型组、tDCs组、照射组、正常组。tDCs组分别于制模后0d、3d、5d从小鼠尾静脉输注耐受性树突状细胞1×106/只,观察各组小鼠外周血象变化、濒死时(或造模28d时)骨髓有核细胞数量和骨髓病理学特征。结果模型组外周血WBC显著低于tDCs组和照射组,分别为(0.7±0.2)×109/L,(4.27±0.64)×109/L,(5.89±0.34)×109/L。tDCs组小鼠单侧股骨有核细胞数量显著高于模型组,而与照射组结果一致。结论tDCs输注可减轻再生障碍性贫血模型小鼠骨髓造血衰竭程度。  相似文献   

3.
山慈菇复方制剂对再生障碍性贫血小鼠的药效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山慈菇复方制剂对再生障碍性贫血小鼠的药效作用。方法 :以环磷酰胺 5 0mg·kg-1皮下注射和甲苯 30mg·L-1吸入染毒联合应用复制小鼠再障模型 ,分组给予山慈菇复方制剂 2 5 g·kg-135d ,并与生理盐水组对照 ,检测各组小鼠Hb、WBC、PLT、RET ,并观察骨髓、脾脏的病理形态及耳廓微循环等指标。结果 :山慈菇复方组有明显促进模型组小鼠外周血细胞回升及增强骨髓造血功能的作用 ,对模型组小鼠外周微循环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  相似文献   

4.
<正>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memia,AA)是一种获得性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为特征的疾病。其发病机制与骨髓造血干细胞、造血微环境损伤以及免疫性造血抑制有关[1]。本研究结合医学营养学的相关理论,进一步探讨促进造血干细胞增殖与血红蛋白合成营养组合物对AA小鼠骨髓造血功能的恢复作用,为AA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1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5.
对40例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小粒中的细胞进行形态学分析,认为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小粒增多,骨髓小粒、中的细胞面积减少,非造血细胞增多,对诊断再生障碍性贫血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健脾补肾方对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免疫功能、骨髓造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90例AA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环孢素A治疗,同时根据病情给予抗感染、补血及止血药物;治疗组给予健脾补肾方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2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血常规指标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白细胞(WBC)、血小板(PLT)、血清造血细胞因子[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促血小板生成素(TPO)、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骨髓基质细胞MAPK/ERK通路蛋白(p-ERK、p-JNK、p-P38)表达。结果治疗前2组外周血CD3+、CD4+、CD8+、CD4+/CD8+、Hb、RBC、WBC、PLT、血清EPO、TPO、V...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冷、热两种工艺加工的鹿茸提取物,对正常、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骨髓的单个核细胞(mononuclear cell,MNC)体外增殖、分化的影响,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从10例健康者、10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患者骨髓中获取MNC,分别在普通培养液(阴性对照组),加热炸茸C组分的培养液(试验组1)及加冷工艺茸A、B、D、E组分的培养液(试验组2)中培养。MTT比色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活性;CFU-mix集落半固体培养观察集落生长情况;细胞免疫化学染色测定bcl-2、突变型p53的表达。数据处理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结果用x珋±s表示。结果正常骨髓组:试验组2细胞增殖活性及CFU-mix集落数均明显高于试验组1及阴性对照组;bcl-2和突变型p53的表达各组之间均无明显差异。AA骨髓组:试验组2中D、E组分细胞增殖活性和CFU-mix集落数均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及试验组1。Bcl-2的表达:试验组2中D、E组分组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和试验组1。突变型p53的表达三组之间均无明显差异。结论两种不同工艺的鹿茸相比,冷工艺茸具有更强的生物学效应,故在鹿茸的加工上推荐冷工艺。  相似文献   

8.
9.
杨崇礼  龚孝 《天津医药》1989,17(3):149-152
分析了36例缓解再障骨髓象,并与患病时进行对比,发现骨髓增生程度改善,红系统增生,可分裂池细胞增多,粒系的可分裂池细胞也增多,巨核细胞增多,淋巴细胞减少,非造血细胞减少,表明再障的病变是可逆的,缓解的骨髓有病态造血的现象,但只代表细胞增生,无白血病前期著明的病态造血现象,进一步说明了再障与白血病前期属于不同性质的疾病。未找出再障复发与骨髓象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骨髓检验在诊断再生障碍性贫血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9月至2014年3月收治62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体检的60例非血液病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展开骨髓检查并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白细胞、血红蛋白及血小板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骨髓增生程度中Ⅰ级与Ⅱ级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Ⅲ级、Ⅳ级、Ⅴ级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骨髓检验在再生障碍性贫血临床诊断有较高应用价值,可有效反映骨髓结构改变情况,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再生障碍性贫血应用骨髓检验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自2016年3月至2017年8月在我院及合作医院接受再生障碍性贫血诊治的患者资料,从中随机选择62例患者作为探究组,同时随机选择34例同期在我院接受诊治的非血液病患者作为参照组,对所选患者进行骨髓检验。结果探究组患者血小板水平、血红蛋白以及白细胞均明显低于参照组患者(P<0.05),参照组Ⅰ、Ⅱ级占91.18%,Ⅲ、Ⅳ、Ⅴ级占8.82%,探究组Ⅰ、Ⅱ级占6.45%,Ⅲ、Ⅳ、Ⅴ级占93.55%,参照组Ⅰ、Ⅱ级患者所占比重明显高于探究组(P<0.05),探究组Ⅲ、Ⅳ、Ⅴ级患者所占比重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再生障碍性贫血应用骨髓检验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够对骨髓结构改变情况进行有效反映,在再生障碍性贫血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价值,能够取得可靠的检验结果。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国内外相继报告了临床应用环胞菌素A对再生障碍性贫血(AA)有较好疗效,为研究CsA的剂量与治疗作用的关系,我们观察了CsA体外对18例AA患者造血祖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生血胶囊对免疫介导的再生障碍盆血小鼠骨髓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讨生血胶囊对免疫介导的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小鼠骨髓增殖的影响,建立免疫介导的再障小鼠模型,分别胃饲生血胶囊7g生药/kg及2.3g/kg,2次/日,连续9天,并以生血丸1号为对照.于制模第10天处死动物,检测外周血白细胞数及股骨骨髓有核细胞数(BMNC),股骨中段骨髓切片HE染色行病理形态学观察.结果表明生血胶囊组白细胞数、股骨BMNC及骨髓造血组织容量均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P<0.05-0.01),生血胶囊大剂量组与生血丸1号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生血胶囊能促进再障小鼠骨髓增殖.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祛铁治疗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造血恢复的作用。方法1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经免疫抑制治疗11个月,外周血细胞水平无明显改善,并出现输血相关铁过载。加用祛铁胺规律祛铁治疗。结果祛铁治疗5个月后患者脱离血小板输注,7个月脱离红细胞输注,9个月停止祛铁治疗,13个月外周血细胞水平恢复正常,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对输血依赖的骨髓衰竭患者,应密切监测血清铁蛋白水平变化,出现铁过载后及时进行祛铁治疗,有助于患者造血恢复。  相似文献   

15.
王胜  陈永平 《家庭医药》2016,(12):138-139
目的:讨论再生障碍性患者在进行祛铁治疗后对造血恢复产生的作用.方法:从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中选择100例作为研究主体,根据随机性原则,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观察组在免疫抑制疗法上,根据随时产生变化的血清铁蛋白的含量进行实施的祛铁治疗;对照组选择常规免疫抑制疗法.比较两组在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是98%、12%、;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是88%、32%;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治疗效果明显提高.结论:在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免疫抑制治疗过程中,时刻监测血清铁蛋白的含量,及时进行祛铁治疗不仅能够有效降低体内铁的含量,对于患者的造血功能也起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作用,在临床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提高了治疗的安全性,值得大力推广与使用.  相似文献   

16.
塑料包埋法骨髓病理诊断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可靠、确实,能避免多种原因导致骨髓稀释。本对55例再障检查发现该法对潜延性再障、早期不典型再障诊断较骨髓涂片及其他实验室检查可提前1~4年.部分病人经确诊治疗后有完全恢复造血功能的可能.对基质水肿导致的干细胞生长不良再障.有鉴别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RCAS1在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骨髓上清及骨髓基质细胞培养上清中的表达。方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测定17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及18例正常对照骨髓上清及骨髓基质细胞培养上清中sRCAS1水平。结果①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骨髓上清中sRCAS1水平为(0.37±0.14)μg/L,正常对照为(0.09±0.11)μg/L(P<0.05)。②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基质细胞培养上清中sRCAS1水平为(1.00±0.08)μg/L,正常对照组为(0.81±0.05)μg/L(P<0.05)。结论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骨髓上清及骨髓基质细胞培养上清中sRCAS1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骨髓小粒在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急性再障 )中的诊断价值。我们对 5 6例急性再障患者的初诊骨髓片及 3例治疗后骨髓片的骨髓小粒成分进行观察分析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5 6例急性再障均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确诊 (2例有苯接触史 ) ,男 2 6例 ,女 30例 ,年龄 7~6 1岁 ,平均 37岁。油镜观察其初诊瑞氏染色骨髓片中的骨髓小粒的分布及成分 ,并做RAS染色进行细胞鉴别 ,3例治疗后再进行观察。2 结果2 .1 骨髓小粒的检出率  5 6例急性再障患者初诊骨髓片中有骨髓小粒者 5 2例 ,检出率为 93%。3例治疗后其骨髓片均有骨髓小粒…  相似文献   

19.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姚尔固 《河北医药》2004,26(3):211-212
再生障碍性贫血(AA)为造血干细胞病,骨髓衰竭致使全血细胞减少,临床表现有贫血、出血、感染等。为常见血液病之一,典型病例诊断不难。全血细胞减少不是从专有,有的从在发病初期显示一系或两系血细胞减少,也有的从具有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或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形态学或实验室特征,引起诊断困难。近来,对从临床研究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构建再生障碍性贫血(AA)实验动物模型,研究E838对AA模型小鼠造血机能的治疗作用。方法建模BALB/C小鼠经γ射线照射后尾静脉注射DBA小鼠脾脏细胞,药物治疗组口服E838,1次/d,共14 d,无菌饲养至第15天检测与AA相关的血常规、网织红细胞、骨髓细胞计数和病理学指标,判断E838对AA的治疗作用。结果模型组小鼠外周血常规指标、骨髓病理学等造血功能相关指标与AA临床表现基本相符;E838治疗组小鼠造血功能相关指标均较AA模型组小鼠有明显改善。结论成功构建了AA实验动物模型,E838对AA模型小鼠造血功能具有改善作用,其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