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曾庆寿  李平  苏雪娥 《广东医学》2008,29(4):657-659
目的探讨社区医院与三甲医院联合对社区心血管病的高危人群和心血管病患者进行综合防治的效果。方法对入选的907例心血管病高危及患者群分为综合干预组455例和对照组452例,对综合干预组进行定时监测,家庭随访,电脑建立档案,综合干预,并与对照组进行对照研究。结果综合干预后干预组血压水平明显下降,与入组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血压水平虽稍有下降,但差异无显著性。综合干预组血糖及总胆固醇水平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对照组则无明显下降或反而升高。结论社区医院与三甲医院联合开展社区心血管综合干预防治明显降低社区居民心血管危险因素水平和心血管病发病率及病死率,提高居民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作用肯定。  相似文献   

2.
凌玮  石伟利 《内蒙古医学杂志》2005,37(12):1085-1086
目的:了解心血管病急症就诊时间的特征。方法:对1559例心血管病急症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三者占到所有心血管急症抢救的一半以上(58.1%),心血管病急症发病至就诊时间平均为13.0±47.3h,且与年龄呈正相关(r=0.05226,P<0.05);就诊时间多为上午6- 12时,约占总人数的一半(54.9%)。结论:加强院内急救和心血管病知识的普及教育可提高心血管病急症救治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高血压社区综合防治效果。方法采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宁波市鄞州区石碶街道下属4个社区(村)中年龄在35~74周岁居民中的高血压患者进行综合防治,主要包括健康教育、分级管理及药物治疗等。结果通过2年的综合防治,规范管理率及血压控制良好率均达到上级要求,干预后血压水平明显下降,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0.05)。结论社区高血压综合防治具有可操作性强,效果明显,是目前控制高血压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综合防治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对262例社区糖尿病患者通过糖尿病综合防治知识教育,生活方式及行为改变比较。结果:社区糖尿病患者综合防治能够有效控制糖尿病及并发症的发展,比单纯药物治疗更能提高疗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降低医药费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在我国农村社区人群中降低脑卒中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有效措施。方法:从1991年开始,在北京房山农村社区的5个乡12万人口中,采取全人群与高危人群相结合的防治策略,以健康教育和积极控制高血压为主要手段。开展农村社区心血管病综合防治研究。结果:1992-1999年房山农村社区脑卒中平均发病率,干预区为235.23/10万,一般干预区为289.22/10万,平均死亡率干预区为80.63/10万,一般干预区为98.01/10万,干预区脑卒中平均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比一般干预区低18.67%(P<0.01)和17.73%(P<0.01);与一般干预区相比,干预区人群脑卒中发病率净下降126.13/10万(P<0.01)。1999年与1992年相比,干预区和一般干预区脑卒中发病率分别上升11.63%和75.27%,脑卒中死亡率分别下降46.80%和22.82%。结论:房山农村社区心血管病综合防治对控制人群脑卒中的发病和死亡有明显作用,但脑卒中发病率上升的趋势还未得到根本遏制。  相似文献   

6.
本届交流会由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主办,山东省乳山市卫生局承办,拟定于2011年5月11—13日在山东省乳山市组织召开,旨在通过工作总结、经验交流、专题报告、学术研讨等形式,总结交流各地心血管病社区人群防治工作经验,学习心血管病防治领域的最新学术进展,更好地指导我国的心血管病社区人群防治工作,深入开展以社区为平台,以高血压控制为切入点的社区人群心血管病综合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社区人群通过综合干预措施对高血压的防治效果。方法:选取近6年在我社区居住的居民12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维持原来的生活和治疗方式,实验组实施综合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居民收缩压、舒张压及高血压控制率。结果:实验组经干预后收缩压、舒张压明显低于对照组;高血压控制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8.3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综合干预措施,对高血压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值得社区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8.
社区干预对高血压病防治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正禄 《四川医学》2007,28(8):859-860
目的评价社区干预对高血压病的防治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门诊高血压患者87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试验组进行社区干预,通过门诊预约、定期电话或家庭随访或到社区中心听取健康教育讲座,提醒和监督患者遵从医嘱,对照组不施加任何影响。1年后两组进行防治效果对比。结果血压控制率试验组高于对照组;试验组的降压效果优于对照组。试验组的生活方式(遵医行为、体育锻炼、低盐饮食、戒烟戒酒)较合理。结论社区干预可以显著控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进一步加强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理解,改善高血压患者不良生活习惯,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130例高血压患者给予社区综合防治效果观察。方法:对130例高血压患者行社区综合防治,观察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的血压控制效果显著,且高血压知识知晓率、服药率率和血压控制率明显高于干预前。结论:高血压患者给予社区综合防治效果确切,对提高生存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等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上海市嘉定区开展社区慢性病综合防治的探索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 探讨社区慢性病综合防治的方法、模式和效果。方法 通过社区诊断找出主要疾病和行为危险因素 ,进行饮食干预、运动干预、行为干预 ,对以高血压为主的慢性疾病进行管理。结果 干预前后保健知识知晓率分别为 4 5 6 %、 84 4 % ,高血压人群对自身血压水平的知晓率分别为 4 7 6 %、 83 7% ,总吸烟率分别为 33 3%、2 1 4 % ,高脂饮食分别为 30 5 %、 15 9% ,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人均盐摄入量干预前后分别为 9 75 g、9 33g ,“静坐生活方式”所占比例干预前后分别为 4 3 1%、 31 8% ,差别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高血压三级管理范围分别为 16 7%、 6 7 8% ,心脑血管病标化发病率分别为 197 17/ 10万、 188 30 / 10万 ,差别无显著性意义 (P>0 0 5 )。结论 对社区居民开展系统、可及、持久、全程的健康服务 ,建立的工作模式和运用的健康促进方法对于人群不良行为的干预和疾病的控制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宁夏回族自治区高血压社区干预的效果。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对宁夏5个县(市)≥18岁的12900例居民进行调查,检出的2849例高血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2489例高血压病人随机分为社区干预组与对照组。对干预组患者实施高血压及相关危险因素的健康教育,通过比较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干预前后治疗率、控制率、体重指数达标率、各种不良生活行为改变率,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前干预组收缩压(144.54±17.87)mmHg和舒张压(89.52±11.24)mmHg与对照组(144.05±18.03)、(89.30±11.18)mmHg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干预组两值(137.15±15.22)、(85.43±10.78)mmHg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43.60±17.43)、(89.15±11.12)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干预组高血压患者的治疗率、控制率、体重指数达标率分别为81.51%、54.86%、44.32%,对照组高血压患者上述三率分别为71.36%、30.09%、37.09%,干预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干预组干预后的吸烟率、饮酒率、合理运动率、低盐饮食率等生活方式及行为均有显著改变(P均<0.01)。结论通过对高血压患者进行高血压健康知识教育,可以有效提高高血压患者血压达标率,改变患者的不良行为及生活方式,从而降低高血压发病率。  相似文献   

12.
艾司洛尔在心血管疾病急症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艾司洛尔在心血管疾病急症治疗中应用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225例心血管急症患者,其中CABG术后及普通外科术后房扑/房颤分别为60例及10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及急性心肌梗死分别为50例及15例。艾司洛尔静脉负荷量0.5mg/kg,1分钟内静注,继以0.05mg·kg~(-1)·min~(-1),持续静脉输注,若无效,4分钟后静脉负荷量不变,维持量递增,直至0.2mg·kg~(-1)·min~(-1)。结果:CABG术后及外科术后房扑/房颤24小时内的转复率分别为75%及83%。房扑/房颤的快速心室率由用药前(198±27)/分下降至(239±16)/分(P<0.05)。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用药后平均心率由用药前(101±13)(79-123)/分下降至(77±14)/分(P<0.05);平均血压由(126±19)/(71±12)mmHg下降至(107±20)/(62±8)mmHg(P≤0.05)。37例恶化劳力性心绞痛的缓解率为79%。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艾司洛尔是用于心血管急症治疗的一种用法安全、疗效确切的较为理想的药物。  相似文献   

13.
原发性高血压的社区综合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综合的干扰措施,控制人群血压水平,降低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率,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减少高血压的并发症,提出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群众易于接受且行之有效的社区高血压综合防治方案。方法在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分别设立干预组和对照组,在干预社区对全人群进行健康教育,对高危人群进行危险因素的高危干预,对患者进行系统的治疗与管理。结果干预社区人群血压水平曲线均出现了平行下移的现象,尤以城市社区更为明显。高危人群原发性高血压发病率干预社区低于对照社区,高危人群的知识、态度、行为发生改善。系统管理有利于控制血压水平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开展社区综合防制,从经济学的角度符合效益原则。结论本研究为我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综合防治进行了有益的实践和探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广州市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简称慢性病)日渐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所以本市慢性病的防制已迫在眉睫。本提出搭建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基础、市区两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技术支撑的慢性病三级防治网络。通过社区诊断,明确广州市慢性病的流行情况,主要危险因素,社区疾病防治支持系统和社区卫生服务需求利用情况等。为科学制订和实施社区慢性病预防控制方案,建立慢性病信息管理平台,培训基层医疗、预防保健人员,建立评价体系提供依据。以使慢性病预防控制工作有计划、有针对性、全面系统并可持续地进行。  相似文献   

15.
急诊的心血管疾病教学具有其特殊性。本文以急救医学为平台,因材施教,开展问题式教学法、多媒体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着重培养学生正确的急救思维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法律意识,让急诊心血管疾病教学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提高居民艾滋病综合防治水平,动态监测居民艾滋病防治信息,实现与其他信息管理系统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方便数据挖掘。方法: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及《艾滋病疫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等文件规定,结合艾滋病防治工作,采用B/S结构、SSH框架、ORACLEi0.0数据库,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建立数据库,开发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结果: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开发了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结论:建立艾滋病综合防治新型电子健康档案,完成4个项目县2365680人基本信息数据资料的建档工作,除进行基本统计分析外,将数据导出后采用决策树、关联规则、神经网络等挖掘技术进行分析,取得了较好效果。将信息网络覆盖到4个项目地区的卫生行政部门及县、乡、村3级艾滋病防治机构,并使系统正常运行,实现了对居民艾滋病防治信息健康的动态管理。  相似文献   

17.
面对未来多发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如何加强应急能力的建设、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的安全、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是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从加强体系建设和完善应急机制两方面展开论述,探讨如何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应急能力建设,以期望最大限度地降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公众和社会造成的危害。  相似文献   

18.
蔡筱英  李韵 《中国病案》2009,10(11):48-48,M0002
目的了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探讨预防和控制心血管疾病的有效方法。方法利用SPSS13.0软件对300例心血管疾病病例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结果职业、家族史、饮酒史有统计学意义,尿酸、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平均值高于正常范围,分组分析中,Ⅱ型糖尿病、高脂血症、家族史和吸烟史对各组影响有差异。结论脑力劳动职业、家族史、不良生活习惯、尿酸偏高以及血脂异常均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苏州市1996~2005年期间涂阳肺结核病例发现与治疗管理的综合效应,为本地区结核病防治规划后5年的工作提供借鉴。方法根据苏州市1996~2005年结核病登记年报表、季报表作涂阳肺结核的发现率与治愈率分析,对10年间病例发现与治疗管理质量进行综合效应(ICT)评价。结果2001~2005年共发现涂阳患者6981例,比1996~2000年登记的3103例增加了3867例,后5年发现涂阳患者总数是前5年的2.3倍;涂阳患者平均治愈率由前5年的95.23%下降至后5年的87.62%,治愈率有所下降;ICT由前5年平均的23.39%上升至后5年的44.75%。结论苏州市结核病防治规划的实施促进了传染源的发现,并使肺结核传染源得到有效控制,取得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蚤类防治经验。方法通过对我市一钢厂检修车间、一所电脑培训学校两起蚤类危害进行调查,依据《消毒杀虫灭鼠手册》,结合现场实际情况采取多种防治措施。结果危害蚤类为猫栉首蚤指名亚种;两处严重蚤情得到有效控制。结论流浪猫、犬作为蚤类的重要宿主,是造成蚤类危害的主要根源;蚤类防治宜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