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5 毫秒
1.
2.
睾酮与男性冠心病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睾酮与男性冠心病的关系存有较多争议,但多数学者认为睾酮可以通过调节血脂代谢、改善冠脉张力和纤溶凝血功能,对抗男性冠心病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老年男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患者其体内性激素水平的变化与血脂之间的关系. 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均检测雌二醇(E2)、睾酮(T)、血脂、射血分数(EF)水平,比较各组间上述指标的水平差异并进行相关分析. 结果 CHD心力衰竭组和非心力衰竭组间E2、T、E2/T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CHD组E2及T水平明显低于非CHD组(P〈0.05),而E2/T在CHD组明显高于非CHD组(P〈0.05);E2、T、E2/T水平与冠脉狭窄程度、冠脉病变支数、冠脉病变评分之间无相关性,而EF值及血脂水平则与之相关;CHD患者E2水平与HDL-C水平呈显著负相关,与TC、LDC-C、TG、LP(a)水平呈显著正相关,T与血脂间无显著相关性. 结论 老年男性CHD患者体内性激素水平明显下降,且以雄性激素下降为主;体内性激素水平与CHD的严重程度无关;体内雌激素水平与血脂代谢有明显相关,而雄激素变化与血脂代谢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老年男性冠心病患者血清睾酮水平与冠状动脉(冠脉)病变程度、冠脉斑块特征、支架置入情况及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研究, 选择经冠脉造影(CAG)明确诊断为冠心病并准备接受经皮冠脉介入治疗的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老年科住院的老年男性患者63例, 其中低睾酮组30例, 对照组33例, 两组患者均行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检查, 明确冠脉病变特点, 并指导支架置入。同时分析血清睾酮水平与血脂、糖化血红蛋白(HbA1c)、冠脉病变程度、斑块特点、支架置入情况及MACE的相关性。对两组患者随访12个月, 明确患者支架置入后再狭窄率及支架最小管腔直径变化。结果低睾酮组与对照组患者比较, 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升高(t=7.808、-5.871、6.611, 均P<0.05)。以睾酮为自变量, 进行线性回归分析, TC、LDL-C、HbA1c与睾酮呈负相关(β=-0.733、-0.716、-0.581, P<0.05)。与对照组患者比较, 低睾酮组患者血管2支以上病变多见(χ2=8.66, P<0...  相似文献   

5.
6.
睾酮与男性冠心病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睾酮与男性冠心病的关系存有较多争议,但多数学者认为睾酮可以通过调节血脂代谢、改善冠脉张力和纤溶凝血功能,对抗男性冠心病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老年男性冠心病患者血清睾酮水平变化,并分析其与内皮功能指标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A)、NO之间的关系.方法 按入院顺序随机选取124例年龄65~ 80岁的老年男性患者,分为冠心病组、对照组各62例.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睾酮、ADM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NO;比较两组睾酮、ADMA、NO水平,分析睾酮水平与ADMA、NO的关系.结果 冠心病组血清睾酮为(4.14± 1.70) ng/L、ADMA为(391.02±14.16)μmol/L、NO为(61.96±14.76) mol/L,对照组分别为(5.21 ±0.86) ng/L、(377.56±17.46) μmol/L、(86.42±16.86) mol/L,P均≤0.01.直线相关分析显示,冠心病组血清睾酮与ADMA水平呈负相关(r=-0.474,P≤0.01),与NO水平呈正相关(r=0.456,P≤0.01).结论 老年男性冠心病患者血清睾酮、NO呈低水平状态,而血清ADMA水平显著升高;睾酮水平降低可能通过影响ADMA调节NO的释放,从而抑制内皮功能导致老年冠心病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8.
老年高血压患者静息心率增加对靶器官损害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静息心率(RHR)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方法入选老年EH患者206例,按RHR水平分为RHR1组<70次/min(56例),RHR2组70次≤RHR<80次/min(84例),RHR3组RHR≥80次(66例)三组。对人选患者做以下检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颈动脉超声、肌酐清除率以及尿微量白蛋白。结果(1)RHR2组和RHR3组的颈动脉内膜厚度(IMT)、颈动脉内径(CAD)、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以及尿微量白蛋白定量(MAU)均高于RHR1组(P<0.01),而左室射血分数(LVEF)、肌酐清除率小于RHR1组(P<0.01)。(2)RHR与IMT、CAD、LVMI、MAU呈正相关(r分别为0.312、0.289、0.630、0.576,P<0.01),而与LVEF、肌酐清除率呈负相关(r分别为-0.563、-0.510,P<0.01)。(3)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R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压(PP)对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心力衰竭、脑血管意外和肾功能损害有不同程度的影响(P<0.05或P<0.01),其中SBP和RHR的作用更大。结论RHR可能是老年EH患者靶器官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老年男性中血清睾酮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方法 研究对象为48例老年男性,测定身高、体重、体质指数、腰围、血糖、血胰岛素、血脂,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睾酮浓度,并用稳态公式(HOMA)计算胰岛素抵抗(HOMA-IR),采用2001年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成人治疗小组(NCEP-ATPⅢ)提出的诊断标准进行分组,分析血清睾酮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结果 在老年男性中,有代谢综合征者睾酮浓度水平低于无代谢综合征者(P〈0.05),通过调整年龄、吸烟、饮酒、体力活动后,睾酮浓度与代谢综合征发生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 老年男性血清睾酮浓度与代谢综合征的发生密切相关,低睾酮水平是代谢综合征发生的重要参考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与睾酮(T)水平的关系。方法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EXA)测定150例老年男性Ward三角区骨密度(BMD)。用放免法测定睾酮(T)浓度,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1)随年龄增加,骨量流失及骨质疏松患者逐渐增加,睾酮浓度逐渐下降;(2)各年龄组中,骨量正常组、骨量流失组、骨质疏松组之间睾酮浓度均依次递减;(3)睾酮与Ward三角区BMD密切相关(r=0.9899,P<0.001)。结论增龄、睾酮浓度降低与老年男性骨质疏松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1.
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进步,人类预期寿命大大增加,然而随着年龄的增加衰弱与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也不断上升,老年人尤其如此。目前,国内关于衰弱与心血管疾病相关性的研究报道尚不多。本文重点关注衰弱评估中的肌力评估与步速评估在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治疗中的应用,以期说明衰弱评估对于预测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预后的重要性,希望能够引起临床各相关学科的重视,旨在为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的诊疗及预防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老年肺心病并发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7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E)与电解质、血气分析及病死率的关系。方法分析71例老年肺心病合并MODSE的临床资料,将其分成衰竭前期组与衰竭期组,对其肺、心、肾、脑、肝等多器官功能进行评价,对其电解质、血气分析进行统计,并分析诱因构成。结果感染是MODSE的主要诱因,衰竭期组低钠血症、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的发生率以及2个器官功能不全病死率显著高于衰竭前期组;MODSE病死率随器官功能不全数目增多而增加。结论重视MODSE的早期预警和干预,重视MODSE的肺启动作用,可防止MODSE的发生;重视MODSE衰竭前期救治,减少功能不全器官数,才能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颈总动脉平均内膜中层厚度(IMT)与血清脂联素(APN)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将69例老年冠心病患者根据颈总动脉平均IMT分成3组:内膜增厚组、斑块形成组和管腔狭窄组。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的APN水平,并与25例年龄和性别相当的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冠心病组APN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而且降低程度与IMT狭窄程度一致,管腔狭窄组APN降低尤为明显。结论APN参与了老年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狭窄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与颈动脉狭窄病理生理改变关系密切。APN为评价颈动脉IMT病变程度提供了一条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14.
冠心病患者血浆血栓调节蛋白水平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测定冠心病患者血浆血栓调节蛋白 ( throm bom odulin,TM)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稳定型心绞痛三组患者及正常对照组 ,抽取血浆并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量其血浆 TM水平。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稳定型心绞痛组血浆 TM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 ( P<0 .0 5 ) ;急性心肌梗死组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间患者血浆 TM水平没有显著性差异 ( P>0 .0 5 ) ,但均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和正常对照组 ( P<0 .0 5 )。结论 血浆可溶性 TM水平是反映冠心病患者内皮细胞损伤程度和范围的良好标志 ,对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稳定型心绞痛的鉴别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65岁以上老年冠心病患者PTCA治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总结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特征、PTCA治疗结果和预后情况.方法53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男35例,女18例,33例为急性Q波心肌梗死,2例为急性非Q波心肌梗死,14例为不稳定心绞痛,4例为冠心病合并严重心力衰竭.采用传统的PTCA方法,必要时插入预防性临时起搏器.如涉及小血管病变、多支血管弥漫性病变或一次行2支血管PTCA,术后使用肝素治疗.结果老年冠心病患者多存在多支、弥漫性严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复杂,手术难度大,手术成功率为98%,住院期间死亡率为11%.30例病人接受了(8.7±5.4)个月的临床随访,11例(36%)病人有心绞痛复发,1例病人(3.5%)发生心肌梗死,1例(3.5%)病人在术后2个月发生脑梗死死亡,其余17例(57%)无症状.结论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介入治疗是可行的.老年冠心病患者病变复杂,手术难度大,住院期间死亡率和后期的症状复发率都较高.但是只要对病情估计充分、操作得当,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介入治疗仍是优于单纯内科保守治疗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Background

Guidelines recommend that LDL-C level should be < 100 mg/dl among diabetes mellitus (DM)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 patients.

Objective

To evaluate how patients with DM and CHD differ in attaining the target level and to examine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goal achievement, demographic and clinical parameters.

Methods

The study was conducted in Maccabi Healthcare Services, the second largest health maintenance organization in Israel. All patients with DM (n = 54,261), CHD (n = 24,083) or DM and CHD (n = 15,370) who were listed in the computerized database and had at least one LDL-C level measurement between January 1, 2007 and July 15, 2008 were eligible. The percentage of patients who attained LDL-C level < 100 mg/dl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demographic and clinical parameters were analyzed.

Results

The rate of reaching the LDL-C target level was higher among the CHD and CHD and DM patients than DM ones (67% vs. 57% vs. 50%, p < 0.001, respectively). Male gender; 5th socioeconomic status quintile; underlying disease i.e. CHD, CHD and DM; high statins compliance; and revascularization b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redicted for reaching target level. DM; absence of renal function evaluation; hospitalizations; HbA1C > 7% or missing its measurements had a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

Conclusions

The rate of reaching LDL-C target level should be increased in all high risk patients, mainly diabetic ones. Efforts should include educational programs to physicians and patients regarding the importance, the need to adhere and to intensify the cholesterol lowering treatment.  相似文献   

17.
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治疗老年冠心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治疗冠心病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对 112例 16 8支冠状动脉病变内植入 193只支架。植入左前降支 82只 ,右冠状动脉 6 8只 ,左回旋支 43只。  结果 支架植入后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狭窄消失 ,效果良好 ,其中 3 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由于急诊植入支架后 ,病情转危为安。 112例患者全部植入成功 ,无 1例发生重要的并发症。  结论  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治疗冠心病是安全可靠、效果好的介入性治疗技术 ,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老年人体位性血压变化的发生率,探讨其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方法选择190例老年人,根据体位性血压变化情况分为3组:体位性低血压(OH)组、体位性正常血压(ONT)组和体位性高血压(OHT)组,并进行生化、颈动脉超声、动脉硬化指标检测。结果190名老年人中OH发生率19.47%,OHT发生率20%。与ONT组相比,OH组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升高(ONT组和OH组IMT分别为(0.85±0.02)cm、(0.97±0.04)cm,P〈0.05)、肾小球滤过率(CCR)下降(ONT组和OH组CCR分别为(70.68±2.29)mL/min、(62.14±3.36)mL/min,P〈0.05)、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升高(ONT组和OH组baPWV分别为(1872.36±21.17)mm/s、(2165.40±37.01)mm/s,P〈0.05);而OHT组患者baPWV升高(OHT组baPWV为(2109.45±36.22)mm/s,P〈0.05)。结论老年人OHT与OH患病率较高,体位性血压变化与靶器官损害相关。  相似文献   

19.
姚玲  刘平 《实用老年医学》1999,13(5):246-247
目的 观察阿替洛尔对老年冠心病人心率变异性( HRV) 的影响,探讨其临床意义。 方法 将86例老年冠心病人分为阿替洛尔组和对照组。阿替洛尔组在硝酸酯类扩冠药治疗基础上,加服阿替洛尔6-25 ~12-5 m g ,每日1 ~2 次,用24h Holter 资料对2 组的HRV 进行分析对比。 结果 阿替洛尔组HRV 参数中反映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双重活性的SDNN(121-97 ±26-20) ms 、SDANN(107-77 ±25-90) ms 、SDNNindex(50-13 ±18-01) ms 及LF(398-81 ±281-12) ms2·Hz- 1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 P< 0-05) 。 结论 阿替洛尔对HRV 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改善交感神经与迷走神经的失衡而实现的,其对预防冠心病人恶性心律失常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