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5 毫秒
1.
目的 比较气功所致精神病与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特征。方法 比较分析按CCMD - 2诊断为气功所致精神病 84例、气功所致精神分裂样障碍 4 4例和精神分裂症 37例的临床特征。结果 气功所致精神病平均发病年龄大于精神分裂症。三组BPRS总分均值比较 ,说明初次精神病发作时症状严重程度没有差别。抗精神病药平均日剂量 ,气精组 <分裂样组 <分裂症组 ,而显效率分别为 88.1%、75 .0 %、32 .4 %。结论 气功所致的精神病初次发作严重程度与分裂症没有明显差异 ,且抗精神病药物能有效地控制其精神病发作 ;短期治疗效果比分裂症要好 ;发病有独特的文化基础与病因。如果属于气功诱发精神分裂样精神障碍 ,而短期内又不能确诊者 ,笔者倾向于诊断为精神分裂症 ,而临床表现和精神障碍内容是气功所致精神障碍和精神分裂症的早期诊断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
首发及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与健康人认知功能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首发及慢性精神分裂症与健康人认知功能的差异,并探讨影响认知功能的相关因素。方法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SM—Ⅳ)诊断标准的首发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9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89例,健康人94例;使用重复性神经心理测查系统(RBANS)检测认知功能,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评估患者精神症状及严重程度,Simpson锥体外系不良反应量表(SEPS)、异常不自主运动评定量表(AIMS)评定锥体外系不良反应及迟发性运动障碍。结果三组教育年限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1,P〈0.001),即刻记忆和延时记忆因子在慢性患者和首发患者之间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42,P=0.13),RBANS总分及其它因子分在三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0.001);慢性患者的受教育年限、既往住院次数、病程、精神症状、AIMS、SEPS与认知功能存在着显著相关性(P〈0.05~0.000);首发患者的年龄、受教育年限、首次精神症状发生年龄、精神症状、CGI与认知功能存在着显著相关性(P〈0.05—0.000)。结论认知功能障碍是精神分裂症的核心症状之一;影响首发精神分裂症和慢性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因素有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利培酮与氯氛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长期效果。方法对经利培酮与氯氮平治疗出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各58例进行3年随访,以总体印象量表(CGI)、副反应量表(TESS)及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评估两种药物长期维持治疗时的临床疗效、药物副反应及社会功能康复状况。结果CGI中的疗效指数EI:利培酮组高于氯氮平组,两者存在显著差异(P〈0.05);TESS评分:利培酮组与氯氮平两者无显著差异;SDSS评分:利培酮组与氯氮平组存在显著差异(P〈0.001)。同时,利培酮与氯氮平治疗患者3年内复发率为25.9%和39.6%,再住院率分别为10.6%和53.1%,x2=8.3,P〈0.01,两者间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利培酮比氯氮平更适合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长期维持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和不良事件。方法采用齐拉西酮与利培酮随机双肓对照,将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的144例患者,随机分为齐拉西酮组(73例)和利培酮组(71例),治疗8周。用简明精神症状评定量表(BPRS)、治疗药物副作用量表(TESS),四级临床疗效评定方法评定两组疗效和不良事件。结果齐拉西酮与利培酮的总疗效相似,对不同类型分裂症疗效有显著性(P〈0.05),显效时间相当,除肥胖、性功能障碍有显著性(P〈0.05)外,其他不良事件相当。结论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好,尤其对青春型、单纯型、未定型、其它型以及分裂样精神障碍疗效佳,不良事件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壮、汉两族司法精神疾病鉴定案例的差异。方法自制调查表,收集2005年1月~2006年12月间接受司法精神疾病鉴定案例中壮族242例、汉族528例,共770例鉴定资料案例的一般人口学资料、案件资料及医学诊断。将壮、汉族两组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相关数据进行Χ^2检验。结果在一般人口学中,壮族组未婚者较多,而汉族组已婚者较多,差异均有显著性(均P〈0.05),性别、职业等两组间均无差异(均P〉0.05);刑事案件总比例两组间无差异,而壮族组民事案件总比例低于汉族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凶杀和暴力案件(包括性犯罪)比例两组间无差异;壮族组遗嘱公证案高于汉族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精神分裂症比例两组间无差异,壮族组精神发育迟滞及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比例高于汉族组,差异有显著性和非常显著性(P〈0.05和P〈0.01)。结论在司法精神疾病鉴定案例中,壮、汉两族在一般人口学特征、案件类型和疾病种类的构成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奥氮平对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42例患者按住院号奇数和偶数分为两组,分别服用奥氮平或奋乃静4周,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和副反应量表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奥氮平组显效率83.3%,显著高于奋乃静组66.7%;治疗前后两组BPRS评分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治疗后奥氮平组BPRS评分明显低于奋乃静组(t=2.16,P〈0.05)。结论奥氮平是一种疗效好、副反应少、服用方便的抗精神病药物,对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疗效优于奋乃静,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事件诱发电位P300的特点。方法:对30例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研究组)和31名正常人(正常对照组)进行事件诱发电位P300的检测,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配对t检验和相关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P300潜伏期N2、P3显著延长(t=2.318,沁2.335;P〈0.05);P300波幅N1、N2、P3显著降低(t=-2.414;t=-2.613,t=-4.453;P〈0.05或P〈0.001)。相关分析显示,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饮酒年限以及饮酒量与P300潜伏期、波幅之间无明显相关(r=-0.128~-0.274,r=-0.075~0.328;P均〉0.05)。结论: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存在认知功能损害,P300可作为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检测项目之一。  相似文献   

8.
奥氮平治疗老年期精神障碍10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评价奥氮平治疗老年期精神障碍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用奥氮平治疗老年期精神障碍100例,其中,老年期分裂症40例,阿尔采默病28例,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26例,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6例,疗程8周;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价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价不良反应。结果 BPRS总分、PANSS总分、阳性症状量表评分治疗后1、2、4、8周末,阴性症状量表评分治疗后1、2、4、8周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0.01);奥氮平疗效显著,治愈率为72%,显效率为83%;常见的不良反应是体重增加。结论 奥氮平对老年期精神障碍起效快,不良反应少,安全有效,服用方便,适合于住院及门诊老年期精神障碍者的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苯丙胺类兴奋剂所致精神病性障碍与偏执型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特征进行对照研究,以便于二者的鉴别诊断。方法:将38例苯丙胺类兴奋剂所致精神病性障碍患者作为研究组,以同期入院的38例首发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回顾性调查,自制调查表,对社会人口学资料、主要精神症状、治疗效果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组已婚率、文化程度及有正当职业均低于对照组(x2=9.810,x2=18.321,X2=6.592;P〈0.01或P〈0.001)。研究组视幻觉、兴奋激越、恐惧不安出现率多于对照组(x2=9.051,x2=15.306,x2=15.745;P〈0.01或P〈0.001),对照组思维散漫、嫉妒妄想、自知力缺乏多于研究组(x2=4.094,x2=5.050,X2=18.689;P〈0.05或P〈0.001)。研究组出现精神症状至就诊时间的中位数仅16d,而对照组长达5个月。研究组治疗显效率97.14%,对照组显效率65.79%(x2=11.555,P〈0.001)。结论:苯丙胺类兴奋剂所致精神病性障碍多急性起病、病程短暂、疗效较好;且部分社会人口学资料和精神症状与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有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在强迫症患者、精神分裂症患者、正常对照人群中,眼球轨迹运动各指标的差异。方法应用眼球轨迹运动标记记录仪(MODELIV日本提供)对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和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的相应诊断标准的103例强迫症患者、8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及81例正常对照人群进行测试,用判别式分析结果,获得正分为精神分裂症患者,获得负分为非精神分裂症患者。比较眼球轨迹运动在强迫症患者、精神分裂症患者以及正常对照人群组的组间差异。结果103例强迫症患者获正分52例(50.5%),负分51例(49.5%),强迫症患者对D分值的特异性49.5%,81例正常人群对照组正分7例,负分74例,D分值特异性91.4%,精神分裂症患者组81例,正分67例(82.7%),负分14例(17.3%),对D分值敏感性82.7%,D分值、EETM在正常对照人群与精神分裂症组间比较其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D分值、EETM在强迫症与正常人对照组比较除MESL外,其它指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D分值、EETM在精神分裂症组与强迫症组比较除NEF外,其它指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眼球轨迹运动的敏感性较高,探究性眼球轨迹运动检查不仅可作为对精神分裂症的辅助诊断工具,并为临床排除非精神分裂症性障碍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探究性眼球轨迹运动异常可能反映部分强迫症生物学特征。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气功师在气功态时和气功所致精神障碍病人P300的变化。 方法:使用美国Nicolet公司PathfinderMEGA电生理诊断仪对30例处于气功态的气功师和28例气功所致精神障碍的病人及30例正常成人的事件相关电位(P300)进行对照研究。 结果:P300的N1、P2、N2、P3各波靶与非靶的潜伏期与波幅3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处于气功态的气功师和气功所致精神障碍病人P300各波的潜伏期和波幅与正常对照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气功所致精神障碍和分裂样精神病的异同进行探讨。方法:收集连续住院患者中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2版修订本气功所致精神障碍诊断标准的病例22例,分裂样精神病66例,进行对照分析,并作3年随访。结果:气功所致精神障碍组19例、分裂样精神病组38例维持原诊断。两组在性别、发病年龄、婚姻、职业、人格特征、智能及精神症状方面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气功所致精神障碍与分裂样精神病有明显差异,是两种性质不同的精神疾病。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不同性别精神分裂症遗传的差异及父系、母系阳性家族史的差异.方法 对长沙市城、乡在我院住院的及同时段各社区进行免费药物求助的共193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精神障碍遗传的问卷调查,发现精神分裂症阳性家族史患者253例,其中男性139例,女性114例.对家族史阳性率,先证者父系、母系、同胞子女患病情况作统计分析.结果 男性阳性家族史比率较女性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父系、母系、同胞子女的阳性家族史无明显性别差异;母系阳性家族史明显高于父系.结论 遗传因素对精神分裂症有很大的影响,不同性别精神分裂症的阳性家族史无明显差异.精神分裂症中母系后代比父系后代有更高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14.
精神分裂症与心境障碍交替发作4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和心境障碍交替发作这一特殊病例群体的演变规律和可能的诊断归属问题。方法:在15年间住院3次或以上,诊断为精神分裂症或心境障碍的638例病历中筛选出有精神分裂症和心境障碍诊断变更的81例,按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分别再诊断,符合要求者作为研究组,共47例(7.4%)。结果: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组36例,最后诊断为精神分裂症14例(38.9%),诊断为心境障碍22例(61.1%);心境障碍→精神分裂症组11例,最后诊断为心境障碍7例(63.6%),精神分裂症4例(36.4%);心境障碍→精神分裂症组的最后诊断与初次诊断的一致率显著高于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组(P<0.05)。结论:本类型精神障碍在现象学层面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单元,其生物学特性以及临床特征可能与心境障碍存在更大关联,有待大样本前瞻性研究。建议在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中有其正式的归属。  相似文献   

15.
精神分裂症遗传的性别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不同性别精神分裂症遗传的差异。方法:在同期出院的877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整群连续抽取精神分裂症阳性家族史患者107例:按性别分为男性组45例,女性组62例。对家族史阳性率,先证者父系、母系、同胞、子女患病情况,一、二、三级亲属患病情况,胎次,患病个数及疗效作统计分析。结果:男性阳性家族史比率较女性低,且疗效差异有显著性;女性患者4胎及以上者显著较多。结论:不同性别精神分裂症的遗传有差异。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为了解SARS流行期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的特征。方法 对 2 0 0 3年 5月~ 6月SARS流行期收住我院精神科隔离观察病房的 5 9例精神分裂症患者 (研究组 )进行PANSS、HAMD及HAMA等量表的评定 ,同时对其与SARS有关的躯体状况进行监测 ;再随机抽取非SARS流行期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 6 0例(对照组 )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两组PANSS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研究组的焦虑、抑郁症状检出率以及HAMD、HAMA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SARS流行期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发生率较高、症状较重、且消失迅速 ,其产生与心理应激源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调查精神疾病患者共病高血压病的现状,探讨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精神卫生科住院的精神疾病患者,采用自制量表调查所有患者共病高血压病的情况,分析精神疾病共病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1)2770例患者中,男性1234例(44.5%),女性1536例(55.5%);其中共病高血压病者528例(19.1%).(2)不同精神疾病患者共病高血压病的比例:精神分裂症10.6%,双相障碍10.7%,抑郁症24.7%,焦虑障碍29.0%,应激障碍20.0%,器质性精神疾病41.8%,其他19.8%;各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4.90,P<0.01).(3)年龄大、精神疾病的病程长、患器质性精神疾病是精神疾病共病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结论 综合医院精神科住院患者共病高血压病的比例为19.1%,其中器质性疾病共病高血压病的比例最高,精神分裂症和双相障碍患者共病高血压病的比例最低.  相似文献   

18.
101例首次住院气功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5年随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气功所致精神病性障碍患者的预后.方法:采用门诊检查和访问家属的形式,对101例气功所致精神障碍患者5年以后的状况进行随访.结果:67例(66.34%)稳定,34例复发(33.66%),其中3例残废,80例(79.2%)维持出院论断,18例(17.8%)改诊为其他精神疾病,72例(71.29%)停止精神科治疗,92例(91.1%)缓解期社会功能政党,9例(8.9%)减退,结论:使用CCMD论断的气动所致精神障碍患者怕短期结局比较稳定,停止治疗和继续练功可能导致疾病复发,改诊的原因比较复杂,可能与论断标准有关.  相似文献   

19.
DXS7基因座的多态性与精神疾病的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DXS7基因座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单相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和Alzheimer病的关联。方法 应用Amp-FLP技术,对上海地区汉族人群中157例精神分裂症、62例单相抑郁症、61例双相情感障碍和58例Alzheimer病患者与DXS7基因座多态性进行遗传关联分析。结果(1)4种精神病与DXS7基因座多态性间无关联。(2)在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159bp等位基因和男性Alzheimer病患者的167bP等位基因的频率与男性对照组有差异,Z值分别为2.36和 2.10,P值均小于0.05。(3)经OR值计算,OR分别为4.93和0.22,但是这两个OR值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人类X染色体短臂(Xp)上DXS7基因座附近可能不存在这4种精神病的易感位点。  相似文献   

20.
气功所致精神分裂样障碍随访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气功所致精神分裂样障碍的临床特征和近期疗效。方法:比较分析气功所致精神障碍84例、气功所致精神分裂样障碍44例和精神分裂症37例的近期疗效。结果:精神分裂症的发作次数明显多于气功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和气功所致精神分裂样障碍者的精神功能减退比气功所致精神障碍者明显。结论:气功所致精神分裂样障碍近期治疗效果比精神分裂症要好,但是,停止治疗和继续练功也可能导致疾病复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