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垂体微腺瘤MRI诊断(附25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和总结25例垂体微腺瘤的磁共振成像(MRI)表现。方法:对25例经MRI平扫:冠状位于SE序列T2加权成像(T2WI)、FFE序列T1加权成像(T1WI),及行Gd-DTPA增强扫描:冠状位下FFE序列T1WI、矢状位下FFE序列T1WI检查,经手术切除得到病理证实的病例进行分析,其中7例行动态增强和延迟扫描。结果:25例垂体微腺瘤均位于垂体前叶,单发19例,其中14例位于垂体右侧部,多发6例。MRI平扫24例(T1WI)为低或稍低信号、1例为高或稍高信号;23例(T2WI)为高或稍高信号,但2例为等或稍低信号,增强后即刻扫描25例均为低或稍低信号,7例动态增强扫描延迟25-30min后1例有明显强化。结论:垂体微腺瘤MRI表现有一定特征性,MRI对诊断垂体微腺瘤有较大价值。  相似文献   

5.
司建设  李曦  任芙娥 《人民军医》2003,46(9):534-536
CT及MRI扫描易于发现较大的垂体瘤 ,而微腺瘤 (microadenoma)只有在冠状位、薄层面扫描才能发现。MRI有多方位成像的优点 ,故对垂体微腺瘤检出率明显提高。 1995~ 2 0 0 2年 ,我院收治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垂体微腺瘤 2 4例 ,现将其CT及MRI影像特征回顾性分析 ,以期提高诊断的准确性。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2 4例中 ,男 4例 ,女 2 0例 ;年龄 16~ 5 1岁 ,平均 34岁。其中泌乳激素腺瘤 2 0例(83 3%) ,生长激素腺瘤 3例 (12 5 %) ,继发性促肾上腺激素 (ACTH)腺瘤 1例 (4 17%)。泌乳激素腺瘤有乳头溢液、闭经 ;生长激素腺瘤…  相似文献   

6.
邓开鸿 《临床放射学杂志》1991,10(4):201-202,T029
本文报道了24例垂体腺瘤卒中的CT 表现,除均具有垂体腺瘤的共同CT 表现以外,瘤卒中CT 征有:(1)平扫瘤体中局限密度增高;(2)瘤腔内较高密度液平;(3)增强后瘤体增强,出血灶无改变;(4)排除瘤内钙化之密度增高;(5)不同时期瘤内密度增高灶的CT 值呈动态改变。文中讨论了影响垂体腺瘤卒中检出率的若干因素,强调了CT 表现结合病史和临床表现对CT 诊断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8.
垂体大腺瘤的MRI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回顾性分析垂体大腺瘤的MR表现,提高对垂体大腺瘤MR征象的认识.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及病理证实为垂体腺瘤的MR图像267例,分析不同病理类型垂体腺瘤的部位、形态、大小、信号特点及肿瘤与周围结构,包括视交叉、鞍底、海绵窦的关系,并进行x2检验(检验水准α=0.05).结果:本组中发现垂体腺瘤易于向鞍上发展(90.3%).肿瘤向鞍下生长者占26.6%,向鞍旁生长者占39.9%.各组病理类型中,腺瘤向鞍上生长者以促性腺激素腺瘤最高(100%),向鞍旁生长者最多见为PRL腺瘤(55.7%),向鞍下生长最多见者为PRL腺瘤(40.3%),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术前正确评估肿瘤的MR征象,有助于了解肿瘤的生长特性,确定进一步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9.
动态MRI对垂体微腺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匙孔动态MR对垂体微腺瘤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临床有头痛、闭经、泌乳、过度肥胖或肢端肥大等症状的 53例经手术和临床证实的垂体微腺瘤的MR影像资料 ,由2位有经验的影像科医师在相互隔离、不知道临床及实验室资料的情况下对 53例的动态MRI、MR传统增强及冠状面平扫T1 WI分级 ,并得出一致结果。分级标准为 :0级 :垂体内未见异常信号 ;Ⅰ级 :垂体内信号不均匀 ;Ⅱ级 :垂体内见有粟粒、结节或片块状的异常信号区。将动态MR、MR传统增强及平扫图像分级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本组动态MR垂体内未见异常信号者 (0级 ) 1例 ,垂体内信号不均匀者 (Ⅰ级 ) 2 9例 ,垂体内见有粟粒、结节或片块状的异常信号区者 (Ⅱ级 ) 2 3例 ;MR传统增强 0级 2 6例 ,Ⅰ级 1 7例 ,Ⅱ级 1 0例 ;MR平扫 0级 39例 ,Ⅰ级 1 0例 ,Ⅱ级 4例。本组动态MR检出率为 98 1 % ;传统增强MR检出率为 51 9% ;MR平扫检出率为 2 6 4%。行×列 χ2 检验 ,P <0 0 0 5。表明动态MR能明显提高微腺瘤显示的级别 ,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结论 动态MR能明显提高垂体微腺瘤诊断的可靠性 ,降低MR图像模棱两可的出现率。临床怀疑垂体微腺瘤而MR平扫阴性者 ,动态MR应列为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10.
547例垂体腺瘤延迟诊断原因及影像诊断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提高垂体腺瘤特别是微腺瘤早期影像诊断率。方法:通过对所搜集病史资料完整,经医学影像学确诊和手术病理证实的547例垂体腺瘤(内有251例微腺瘤)延迟诊断原因的分析,找到影响垂体腺瘤早期诊断的因素。结果:296例垂体大腺瘤蝶鞍X线平片、CT、MR常规检查即可诊断。CT骨窗蝶鞍片有助于垂体微腺瘤的诊断,251例微腺瘤经高分辨力CT薄层冠状强化扫描和高场强MR薄层强化扫描得以明确诊断。结论:熟悉垂体腺瘤的首发症状,及时行CT、MR常规扫描可明确大腺瘤的诊断,CT骨窗片可发现垂体微腺瘤的佐证。高场强MR薄层强化扫描是目前诊断垂体微腺瘤的最佳方法,高分辨力CT冠状薄层强化扫描次之,结合神经内分泌学检查是提高垂体腺瘤影像学早期诊断率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笔者将手术、病理证实的45例垂体腺瘤,按临床及激素水平将其分为几种功能性腺瘤,并总结了各类功能性腺瘤的CT特点。发现:(1)PRL微腺瘤多呈低密度;(2)PRL腺瘤及PRL/GH混合型腺瘤多向下生长破坏鞍底,ACTH腺瘤多向上生长;(3)有垂体功能降低的腺瘤多为大腺瘤。并且认为血GH〉25μg/L,PRL〉200μg/L高度提示GH或PRL腺瘤的存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巨大垂体腺瘤影像特征.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2例巨大垂体腺瘤影像表现,并结合文献讨论.结果32例巨大垂体腺瘤直径全部>30mm,其中12例直径>40mm,2例直径>60mm;侵袭性巨大垂体腺瘤6例(其中1例部分细胞异形间变).结论巨大垂体腺瘤一般都具有影像特征,尤其是MRI成像,影像更清晰,能分辨出鞍区细微组织结构,是巨大垂体腺瘤首选的检查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3.
14.
作者分析了8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垂体腺瘤。垂体大腺瘤的典型表现为鞍内向鞍上生长的实性肿块,可伴鞍底骨质破坏。垂体微腺瘤的典型表观为垂体内低密度灶,局限性向上隆起或向下压迫鞍底,还讨论了与颅咽管瘤,脑膜瘤、胶质细胞瘤、生殖细胞瘤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5.
垂体微腺瘤冠状位CT诊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38 patients with functional microadenoma were investigated with high-resolution computed tomography and only coronal scan was done. All patients were documented with surgery and pathology. On coronal CT scan, the density, height and the shape of the pituitary gland, as well as the bony structure of the sellar floor could be displayed clearly. Our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se four criteria were reliable in the diagnosis of microadenoma. If coronal CT demonstrates a normal pituitary gland, in our opinion, it is not necessary to take other X-ray examinations.  相似文献   

16.
垂体腺瘤在组织上属于良性肿瘤范畴,但部分垂体腺瘤具有侵袭性生长的生物学行为,该部分肿瘤手术难以彻底切除,是复发的主要根源。对侵袭性垂体腺瘤的病理、临床、影像学表现、分子生物学基础及其与激素类型的相关性进行综述,为术前诊断垂体腺瘤的侵袭性提供依据,对选择手术方法和制定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18.
作者分析了58例垂体腺瘤的CT表现。鞍区“雪人状”实性肿块,向上生着突入鞍上池内,伴或不伴鞍底骨质吸收变薄是该病的特征性CT表现。讨论了有钙化的垂体瘤与颅咽管瘤的鉴别诊断及垂体瘤囊变的位置对鉴别诊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动态MRI对垂体徽腺瘤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31例垂体微腺瘤患者(手术25例,临床证实6例),采用美国GE1.5T超导磁共振仪,动态增强扫描,用造影剂Gd-DTPA(马根维显),剂量0.1mmol/kg,采用FSE序列。结果:常规平扫31例中有25例可见异常信号改变,占80.6%,而动态增强后31例中28例病灶呈低信号,有明显的图像特点,占90.3%。结论:动态增强扫描,对垂体微腺瘤具有特征性改变,在诊断垂体微腺瘤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MRI在诊断侵袭性垂体腺瘤中的作用。材料与方法:取90例(男46,女44,平均年龄39.8岁,平均病程3年2个月)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侵袭性垂体腺瘤患者术前MRI资料,其中24例作Gd-DTPA增强MR扫描,分析MRI表现特点及寻找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结果:本组术前MRI诊断定位正确率为100%,定性正确率为84%,误诊率为16%,其MRI特征性表现为:(1)肿瘤较大,平均直径为3.7cm;(2)形态不规则,以结节状、不规则形为主,(本组为81.1%);(3)侵犯邻近结构,肿瘤以侵袭性生长方式生长;(4)增强明显,本组中有91.7%的肿瘤明显强化。结论:MRI的多轴位成像及Gd-DTPA、CT应用有助于提高诊断与鉴别诊断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