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何成花 《现代保健》2009,(14):111-112
职业倦怠症(job burnout)又称“职业枯竭症”,最早由美国临床心理学家Freudenberg于1974年提出,指一个人长期从事某种职业,在日复一日重复机械的工作中,渐渐会产生一种疲惫、困乏,甚至厌倦的心理,职业倦怠实际上是心理上的疲乏。职业倦怠症在各行各业中均会出现,其中又以教师、秘书、医护工作者中发生率最高,  相似文献   

2.
陈娜  孙峰  孙向阳 《现代医院》2022,(10):1514-1516+1520
“职业倦怠”又称“职业枯竭症”,由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费鲁顿伯格在1974年首次提出。它是一种由工作引发的心理枯竭现象。职业倦怠不仅关乎医务人员个人的职业发展、心理健康,更关乎医院的管理水平、服务质量。如何正确看待、分析医务人员正常心理需求,引导医务人员摆正位置、激活心态已经成为当今公立医院党建工作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3.
“职业倦怠症”又称“职业枯竭症”,它是一种由工作引发的心理枯竭现象,是上班族在工作的重压之下所体验到的身心俱疲、能量被耗尽的感觉,这和肉体的疲倦劳累是不一样的,而是缘自心理的疲乏。如何克服这种职业上的倦怠感?重新找回对工作的热情,以最佳状态迎接新的挑战和机遇?  相似文献   

4.
《医药与保健》2011,(7):22-23
一个人长期从事某种职业,在日复一日重复机械的作业中,渐渐会产生一种疲惫、困乏,甚至厌倦的心理,在工作中难以提起兴致,打不起精神,只是依仗着一种惯性来工作,这被称作“职业倦怠症”,加拿大著名名心理大师克丽丝汀·马斯勒将职业倦怠症患者称之为“企业睡人”。据调查,人们产生职业倦怠的时间越来越短,有的人甚至工作半年到八个月就开始厌倦工作。  相似文献   

5.
正一份工作干久了,你是不是一想到上班就沮丧,幻想假期明天就来临,觉得自己承受不了目前的工作压力……如果你有了上述情况,那么就要考虑是不是陷入了职业枯竭症的烦恼之中。职业枯竭症也称为职业倦怠,是工作和生活的重重压力使人产生的心理倦怠和生理疲惫,总感觉下一刻自己就会被压垮了。  相似文献   

6.
职业枯竭症     
《家庭医生》2011,(1):2-2
在工作中患得患失,情绪波动?经常拼命忍受工作压力,加班加点?精神越来越不集中,效率越来越低?频繁上厕所?老是忘事情?失眠成习惯?--小心你得了“职业枯竭症”。  相似文献   

7.
<正>一个人长期从事某种职业,在日复一日重复机械的作业中,渐渐会产生一种疲惫、困乏,甚至厌倦的心理,在工作中难以提起兴致,打不起精神,只是依靠惯性来工作。加拿大著名心理大师克丽丝汀·马斯勒将职业倦怠症患者称之为“企业睡人”。职业倦怠指个体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是个体伴随于长时期压力体验下而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  相似文献   

8.
编读同盟     
《健康世界》2007,(2):10-10
祝《健康世界》越办越好;关注你们的专题;怎样能够祛痘疤;得了“职业倦怠症”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9.
护士职业倦怠量表(NBS)简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1974年美国临床心理学家FREUDENBERG[1]研究职业紧张时提出了“职业倦怠”(job burnout)这个概念,指对工作中心理、情感和人际关系压力源的持续应激状态。随着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观念的更新,患者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护理工作的要求日益严格,护士的心理及体力负荷随之日趋繁重,“职业倦怠”现象颇为普遍,常见有失眠、头痛、胃肠道功能紊乱,易激惹等症状。造成护士职业倦怠的因素来自多方面,多数学者从个体心理及社会环境两个角度进行研究,认为是两者交互作用的结果。1量表内容Maslach职业倦怠调查表(MBI)曾是最常用的护士职业倦怠测…  相似文献   

10.
职业倦怠与中小学教师心理亚健康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职业倦怠是西方职业压力研究和心理健康研究中一个较为流行的概念。职业倦怠源自于与职业经历相关的人的内心感受和外部表症,经常发生在与需要服务帮助的对象有直接接触的职业行为个体中。中小学教师长期从事基础教育工作,职业特点和职业行为方式使其容易出现心理亚健康状态,研究职业倦怠与中小学教师心理亚健康状态形成间的内在联系,寻找克服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有效机制,有助于减少其心理亚健康状态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绵阳市三级甲等医院急诊科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现状及其与工作场所心理暴力和心理授权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1年8—10月采用工作场所心理暴力量表、心理授权量表与职业倦怠量表对绵阳市5所三级甲等医院急诊科267名急诊科医务人员进行调查,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绵阳市5所三级甲等医院急诊科医务人员工作场所心理暴力得分为(18.18±9.90)分,心理授权得分为(40.83±8.30)分,职业倦怠得分为(64.39±6.74)分;急诊科医务人员工作场所心理暴力得分与心理授权得分呈负相关,与职业倦怠得分呈正相关(均P<0.05);心理授权得分与职业倦怠得分呈负相关(P<0.05)。心理授权在急诊科医务人员工作场所心理暴力与职业倦怠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为22.78%。结论 绵阳市5所三级甲等医院急诊科医务人员职业倦怠水平较高,工作场所心理暴力对急诊科医务人员职业倦怠有直接负向作用,心理授权在工作场所心理暴力与职业倦怠之间存在直接正向作用,降低急诊科医务人员工作场所心理暴力,提升心理授权水平,能有效降低其职业倦怠水平。  相似文献   

12.
护士是职业倦怠的高发群体,关注护士职业倦怠以及针对性地进行预防干预已成为当今医疗服务行业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对职业倦怠的概念、人格因素、应付方式与职业倦怠的关系及其干预措施等进行综述,期望对我国护士群体的职业倦怠引起重视,并提供必要的预防和干预措施。职业倦怠的概念及其影响职业倦怠又称工作倦怠、职业枯竭等,1974年最先由美国临床心理学家Freudenbergert研究职业压力时提出。职业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就OE的研究背景、概念、致病危险因素、临床表现以及防治对策等进行综述,以提高我国相关人员对职业倦怠症(OE)的认识,引起有关部门和学者的重视.目前职业倦怠症的研究范围已从公共服务行业扩展到其他行业,高发人群仍以从事第三产业的人员为主,其中尤其在A型性格人群中发病最多,应作为防治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急诊科护士工作家庭冲突、心理资本和职业倦怠状况,探讨心理资本在工作家庭冲突和职业倦怠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于2019年10—12月抽取北京市5家三级甲等医院急诊科224名护士作为调查对象,采用工作家庭冲突量表、心理资本量表、职业倦怠量表对其进行调查,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急诊科护士工作家庭冲突得分为64.58±14.29,心理资本得分为62.11±12.35,职业倦怠得分为61.56±14.28;急诊科护士的心理资本与职业倦怠呈负相关(r=-0.608,P0.01),心理资本与工作家庭冲突呈负相关(r=-0.584,P0.01),工作家庭冲突与职业倦怠呈正相关(r=0.619,P﹤0.01);心理资本在急诊科护士工作家庭冲突和职业倦怠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为0.095,占总效应比例为33.69%。结论急诊科护士心理资本在工作家庭冲突对职业倦怠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提高护士心理资本水平有助于改善护士职业倦怠状况。  相似文献   

15.
农村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成因及其干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卫明  姚琼 《中国校医》2007,21(2):240-242
职业倦怠(job burnout)一词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精神病学家Freudenberger(1974)最早提出的,用以描述工作中的个体所体验到的诸如情感耗竭、身心疲劳、工作投入度降底、工作成就感下降等消极状态。[1]Pines和Aronson从静态角度出发将职业倦怠定义为“个人对情感要求的情境的长期卷入而导致的一种身体、情感和心理的耗竭状态。”[2]Cherniss从动态角度描述了职业倦怠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认为“作为对工作疲劳的反应,职业倦怠是指个体的职业态度和行为以负性的形式发生改变的过程。”[3]Maslach和Jackson(1981,1986)最早用三维度模型定义了职业…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护士的职业压力、应对方式及职业倦怠现状,明确职业压力、应对方式与职业倦怠的相关性,为减轻ICU护士职业倦怠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3年10月对唐山市工人医院13个ICU 204名护士,采用护士工作压力源、简易应对方式、职业倦怠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士工作压力总分为(2.36±0.42)分,其中工作量及时间分配是其护士最主要工作压力源(2.95±0.67)分。ICU护士积极应对方式为(1.78±0.46)分,与全国常模无差异;消极应对方式为(1.16±0.54)分,低于全国常模;ICU护士情感枯竭为(26.60±10.23)分,个人成就感为(26.20±9.78)分,去人格化维度为(6.99±5.31)分。相关性分析显示,ICU护士职业压力、消极应对与情感枯竭、去人格化呈正相关,积极应对与个人成就感呈正相关(P〈0.05)。结论 ICU护士职业压力愈大,情感枯竭、去人格化程度愈重,积极应对方式可提高护士的个人成就感,消极应对方式易使情感枯竭、去人格化程度增高。  相似文献   

17.
《现代医院》2019,(5):772-775
目的探析精神科医生工作压力水平,了解其职业倦怠现状,明确心理韧性在两者之间发挥的作用。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临床医生工作压力源量表、工作倦怠量表-通用版、心理韧性量表,对山东省某精神卫生中心109名在岗医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精神科医生职业倦怠水平处于中等偏下;感受到的工作压力较低,压力源排名前三位主要来自外部环境、组织管理和医患关系;心理韧性在精神科医生工作压力与职业倦怠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为0. 25。结论减少工作压力、提高心理韧性水平是缓解职业倦怠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黄娇平 《现代保健》2010,(19):108-109
目的了解笔者所在医院非在编护士的职业倦怠现况。方法随机配对抽取笔者所在医院非在编护士和在编护士各64名,采用职业倦怠问卷修订版量表等四个量表,对她们的职业倦怠状况进行调查。结果非在编护士在职业倦怠的情感枯竭、去人性化、个人成就感降低三个维度上均高于在编护士。结论采取措施消除职业倦怠对于提高非在编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吴晓娟  沈霖 《职业与健康》2014,(20):2875-2877
目的探讨临床护士心理授权与职业倦怠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心理授权量表、职业倦怠量表对徐州医学院附属淮安医院的107名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临床护士心理授权和职业倦怠在学历、职称、人事状况方面存在差异;临床护士心理授权各维度与其工作倦怠各维度间存在非常显著的负相关(r=-0.51,P〈0.01),其中自我效能和工作影响对职业倦怠的相关系数较为突出(r值分别为0.47,0.42,P〈0.01)。结论临床护士职业倦怠感较重,护理管理者应该采取适当的管理模式,创建有效的授权环境,提高临床护士的工作积极性,进而减轻临床护士的职业倦怠,利于护理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项目经理工作压力与心理弹性及职业倦怠间的关系。方法 2022年2—3月,选取13个全国性项目经理网上社群的221位项目经理,采用工作压力量表、心理弹性量表(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和职业倦怠量表(Chinese 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CMBI)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项目经理工作压力得分为(70.13±18.56)分,心理弹性得分为(66.23±13.84)分,职业倦怠得分为(33.01±15.57)分。心理弹性与工作压力中的角色压力、人际关系、职业发展、组织机制与组织风格及工作家庭冲突各维度均呈负相关(均P<0.01);与情绪耗竭、疏离、低职业效能感呈负相关(均P<0.01)。心理弹性在工作压力与职业倦怠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16.83%。结论 项目经理工作压力可以对职业倦怠产生直接作用,也能通过心理弹性的中介作用降低由工作压力引起的职业倦怠程度。组织可以给予项目经理更多重视与支持,同时项目经理可以提升自身专业能力及领导力以提高心理弹性,减少职业倦怠的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