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研究目的构建携带人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基因的慢病毒载体,并研究其对不同细胞系的淋巴瘤细胞的感染效率。采用分子克隆技术,将针对TRAIL基因mRNA的cDNA片段插入到克隆载体pGM-T,构建pGM-T-TRAIL,然后将测序正确的TRAIL基因克隆至慢病毒表达载体pWPI,构建慢病毒表达载体pWPI-TRAIL。最后利用pWPI/VSV-G/Δ8.2慢病毒包装系统,通过转染293T细胞,制备重组慢病毒plenti-TRAIL,并进行浓缩和滴度测定。将重组慢病毒载体感染不同来源的淋巴瘤细胞系,测定荧光表达评价感染效率,利用RT-PCR和Western blot法评价TRAIL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酶切鉴定及测序结果表明pGM-T-TRAIL和pWPI-TRAIL载体构建成功,滴度测定结果显示浓缩的重组慢病毒plenti-TRAIL浓度可达109IU/ml。感染效率结果显示YTS细胞较DOHH2和Jurkat细胞更易被慢病毒感染(P<0.05)。RT-PCR和Western blot实验表明淋巴瘤细胞后plenti-TRAIL感染后可有效地表达TRAIL基因。结论:成功构建了慢病毒表达载体pWPI-TRAIL,并制备出重组慢病毒plenti-TRAIL。plenti-TRAIL可以有效感染不同细胞来源的淋巴瘤细胞系,同时感染后的淋巴瘤细胞可以有效表达TRAIL基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构建一种携带肿瘤坏死因子相关细胞凋亡诱导配体(tumor necrosis factor related apoptosis inducing ligand,TRAIL)基因的重组腺相关病毒(recombined adeo-associated virus,rAAV)载体。方法:实验于2005-09/2006-04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通外科实验室完成。首先构建携带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相关细胞凋亡诱导配体基因的穿梭质粒pAAV-sTRAIL,利用磷酸钙共沉淀法将穿梭质粒共转染入HEK293细胞中,采用细胞内质粒DNA同源重组法构建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sTRAIL。以噬斑分析法筛选单克隆重组腺相关病毒;聚合酶链反应法鉴定阳性重组腺相关病毒;氯化铯密度梯度离心法纯化病毒;紫外分光光度仪测定病毒颗粒数及纯度,噬斑分析法测定病毒感染滴度;Western blot检测rAAV-sTRAIL在293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成功构建了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rAAV-sTRAIL,制备的病毒纯度好、滴度高,且在293转导细胞中能有效表达目的基因sTRAIL。结论:构建的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rAAV-sTRAIL,为组织工程相关细胞转基因构建及临床应用提供先进的载体系统。  相似文献   

3.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umor necrosis factorrelated apoptosis-inducing ligand,TRAIL)是TNF超家族成员之一,其最早由Wiley等[1]于1995年从人心肌c DNA文库中克隆并命名。TRAIL具有膜结合型和可溶型(s TRAIL)2种形式,在金属蛋白酶作用下,可被水解形成s TRAIL,s TRAIL保留了死亡受体结合域及功能域,与膜型TRAIL具有相同的生物学活性。目前大量研究表明,在自身免疫性疾病、肝病、  相似文献   

4.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和流式细胞分析方法对41例大肠癌组织和9例癌旁正常组织TRAIL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并比较。结果TRAIL蛋白免疫组化染色定位于细胞膜和细胞浆,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24.4%,明显低于正常组织的66.7%(P<0.05);流式细胞分析该蛋白表达量,癌组织平均荧光指数为0.92±0.09,亦明显低于正常组织的1.05±0.12(P<0.05)。癌组织中,TRAIL蛋白表达随着分化程度的降低呈逐步下降趋势(P<0.05);淋巴结转移与否的表达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大肠癌组织中TRAIL表达下降,并与组织分化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患者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基因多态性及血清可溶性TRAIL(sTRAIL)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HCC患者173例和健康人对照170例,提取全血基因组DNA,用测序法和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法分析TRAIL基因第5外显子3'端非编码区(UTR)1289C/T、1525G/A、1588G/A、1595C/T基因多态性;用ELISA法检测血清sTRAIL浓度;用电化学发光法和生化定量分析法分别检测血清甲胎蛋白(AFP)和α-L岩藻糖苷酶(AFU)浓度。结果 HCC组与对照组比较,1289C/T、1588G/A、1595C/T基因型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CC组1289C、1525G、1588G、1595C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HCC组血清sTRAIL水平(78.8±49.2)pg/mL明显低于对照组(106.2±64.4)pg/mL(P0.05);根据TNM分期,Ⅰ、Ⅱ期HCC患者sTRAIL浓度明显高于Ⅲ、Ⅳ期(P均0.05)。HCC组根据TNM分期和肿瘤大小分组,TRAIL基因1289C/T、1525G/A、1588G/A、1595C/T位点基因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根据TRAIL基因各位点基因型分组,组间血清sTRAIL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HCC患者sTRAIL浓度与血清AFP、AFU浓度无相关性(P0.05)。结论 TRAIL基因(1289C/T、1525G/A、1588G/A、1595C/T)多态性及血清sTRAIL水平与HCC发生、发展可能相关,此结论还需继续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优化rhsTRAIL(重组人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毕氏酵母工程菌在5升Braun发酵罐中的发酵表达工艺参数。方法研究培养基种类、种细胞密度、甘油含量、pH值、甲醇浓度、甲醇流加速率及诱导时间等参数对酵母菌生长与目的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在无机盐培养基中,按10%接种OD600=8-12的种菌后,24h酵母菌增殖至OD600=76;甘油含量为1%时,菌体生长速度快(OD600=160);培养基pH值=5.0,甲醇终浓度为1%时,诱导96h表达量最高达到120mg/L。结论rhsTRAIL在毕氏酵母中发酵工艺参数为:无机盐培养基,pH值:5.0,接种10% OD600=8-12的种菌,甘油含量1%,甲醇终浓度1%,诱导96h。  相似文献   

7.
背景:已证实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umor necrosis factor-related apoptosis-inducing ligand,TRAIL)能选择性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并且不影响正常造血干/祖细胞的功能。但TRAIL对作为造血微环境核心的骨髓基质细胞的毒性作用如何,据作者查新检索目前尚未见系统报道。目的:通过观察TRAIL对骨髓基质细胞的凋亡诱导效应及其造血支持功能的影响,继而评价TRAIL对骨髓基质细胞的毒性作用。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学体外对照观察,于2006-03/10在解放军沈阳军区总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材料:血常规、骨髓涂片细胞检查正常的骨髓标本11份,取自解放军沈阳军区总医院血液科。化疗药物柔红霉素为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产品,国药准字H33020925。方法:Percoll 贴壁法体外分离培养骨髓基质细胞,达80%融合时胰蛋白酶消化扩增,取处于对数生长期的细胞,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柔红霉素组加入0.5μmol/L柔红霉素作用24h,TRAIL组加入200μg/L TRAIL作用18h,联合组加入0.5μmoL/L柔红霉素作用6h后再以200μg/L TRAIL作用18h。取第2代骨髓基质细胞,60Co射线照射消除内源性造血集落,接种后去除悬浮细胞,TRAIL组以200μg/L TRAIL作用基质细胞层18h,按1×105/孔将骨髓单个核细胞接种于基质细胞层,扩增5d后加入甲基纤维素培养体系,于37℃、体积分数为0.05的CO2饱和湿度条件下培养10d。主要观察指标:荧光显微镜观察诱骗受体在骨髓基质细胞的表达及定位,流式细胞仪检测柔红霉素对骨髓基质细胞诱骗受体表达的影响,AnnexinⅤ/PI标记TRAIL对骨髓基质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及对其造血支持功能的影响。结果:诱骗受体DcR1和DcR2在骨髓基质细胞中均有表达,主要定位于胞膜及胞浆。0.5μmol/L柔红霉素作用24h后,基本不影响诱骗受体DcR1和DcR2的表达水平。与空白对照组细胞凋亡率比较,TRAIL组无明显变化(t=0.973,P>0.05);柔红霉素组、联合组均显著升高(t=5.141,P=0.001;t=4.187,P=0.002),此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t=1.222,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TRAIL组骨髓单个核细胞数、粒-巨噬集落形成单位均无明显变化(t=1.313,P>0.05;t=1.172,P>0.05)结论:TRAIL的诱骗受体DcR1及DcR2在骨髓基质细胞均有表达,使骨髓基质细胞免于TRAIL的凋亡诱导效应,且TRAIL不增强柔红霉素对骨髓基质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目前,由于人们不良生活习惯、环境理化因素、药物因素、职业因素等原因,恶性肿瘤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其发生率、死亡率逐年上升。多数恶性肿瘤患者临床发现时已属中晚期,丧失了手术根治的机会。对于晚期肿瘤患者,治疗目的是延长生存时间和改善生活质量。目前以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是其主要治疗手段,但已经达到平台期,在延长生存时间、减少不良反应及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难以进一步提升。近年来,靶向治疗逐渐成为热点,但存在局限性,因此对于  相似文献   

9.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调亡诱导配体与肝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调亡诱导配体(TNF related apoptosis inducing ligand,TRAIL)在机体不同的生理条件下,促进或抑制某些调亡相关基因的表达,调节细胞调亡。TRAIL在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及其治疗中也有重要作用,有望成为新一代的抗肿瘤药。  相似文献   

10.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umor necrosisfactor related apoptosis-inducingligand,TRAIL)可以诱导多种肿瘤细胞发生凋亡,并且对正常细胞没有明显的毒性作用,因此在美国已进入临床Ⅱ期药物开发阶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构建表达分泌型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方法采用PCR技术从人肝脏cDNA文库中扩增出编码114-281位氨基酸的TRAIL基因片段。将扩增的TRAIL插入含有分泌性信号肽IL-2的腺病毒穿梭质粒pAdTrack-CMV-IL-2中,将其命名为pAdTrack-CMV-IL-2-TRAIL。pAdTrack-CMV-IL-2-TRAIL经PmeⅠ线性化后,电转化入转化了pAdEasy-1的BJ5183细胞。筛选重组腺病毒质粒pAd-sTRAIL。经HEK293细胞包装后得到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Ad-sTRAIL,氯化铯密度梯度离心纯化Ad-sTRAIL病毒,并测定病毒滴度。采用RT-PCR法和免疫荧光技术分别检测目的基因的表达。结果纯化后的Ad-TRAIL病毒滴度为3.12×10^15pfu/L。经RT-PCR扩增出长104 bp的基因片段。免疫荧光检测到了目的基因在U251细胞的高效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重组分泌型TRAIL腺病毒载体,为下一步应用于脑肿瘤的基因治疗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构建大鼠组织激肽释放酶8(KLK8)的腺病毒表达载体,为进一步研究KLK8对心肌细胞的作用提供实验基础。方法采用AdEasy系统构建携带外源性KLK8编码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pAd-KLK8,转染AD-293细胞包装产生重组腺病毒Ad-KLK8,TCID50法对收获病毒进行滴度鉴定,RT-PCR及Western-blot方法检测目的基因在Hela细胞的表达。结果 PCR、序列测定以及限制性酶切证实KLK8基因正确插入腺病毒表达载体,并在AD-293细胞中包装出重组腺病毒;收获病毒的滴度为3.16×1012 IU/mL。结论成功构建pAd-KLK8重组腺病毒表达载体,且重组腺病毒在Hela细胞能有效表达。  相似文献   

13.
目的运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革兰阴性杆菌的质粒ampC基因,了解该基因在我院的流行情况。方法采用头孢西丁初筛试验筛选出符合头孢菌素酶(AmpC)表型筛选条件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共50株,通过热裂解法进行DNA抽提,采用6组ampC特异引物进行PCR扩增,琼脂糖凝胶电泳区分PCR产物,进一步DNA测序确定其基因型。结果50株试验菌中有8株为阳性,分别为肺炎克雷伯菌5株,大肠埃希菌3株,基因型为CIT型1株,DHA型4株,EBC型3株。结论我院质粒介导ampC基因型主要为DHA型、EBC型和CIT型。多重PCR是特异性高、简便检测质粒ampC基因型的分子生物学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运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革兰阴性杆菌的质粒ampC基因,了解该基因在我院的流行情况。方法采用头孢西丁初筛试验筛选出符合头孢菌素酶(AmpC)表型筛选条件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共50株,通过热裂解法进行DNA抽提,采用6组ampC特异引物进行PCR扩增,琼脂糖凝胶电泳区分PCR产物,进一步DNA测序确定其基因型。结果50株试验菌中有8株为阳性,分别为肺炎克雷伯菌5株,大肠埃希菌3株,基因型为CIT型1株,DHA型4株,EBC型3株。结论我院质粒介导ampC基因型主要为DHA型、EBC型和CIT型。多重PCR是特异性高、简便检测质粒ampC基因型的分子生物学方法。  相似文献   

15.
叶静  范昭  胡慧  李明华  万汇涓  于洁 《临床荟萃》2012,27(6):489-491,494
目的 探讨5氮杂脱氧胞苷(5-aza-cdr)对乳腺癌细胞中p16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分别用5-aza-cdr 5、10和20 μmol/L处理乳腺癌细胞MCF-7,未处理的MCF-7细胞作为对照.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对药物处理前后的细胞进行p16基因甲基化检测;绿色荧光染料实时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SYBR Green qRT-PCR)检测p16 mRNA表达.结果 在未处理的MCF-7细胞中(对照)p16基因呈完全甲基化状态,随着5-aza-cdr浓度增加,甲基化水平逐渐减弱,至5-aza-cdr 20 μmol/L时p16基因甲基化状态完全被逆转;p16 mRNA表达水平也随着药物剂量的递增逐渐增加,5-aza-cdr 20 μmol/L处理组与5、10 μmol/L处理组以及未处理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乳腺癌细胞MCF-7中p16基因的甲基化能被5-aza-cdr逆转,去甲基化后可以促进p16 mRNA表达.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方便葡萄糖脱氢酶的纯化,构建葡萄糖脱氢酶融合表达载体。方法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从枯草杆菌基因组中扩增葡萄糖脱氢酶基因,与源序列比较分析后连接到融合表达载体pET22b,导入JM109诱导表达,测定葡萄糖脱氢酶酶液比活力。结果构建的葡萄糖脱氢酶融合表达载体中目的基因序列与枯草杆菌来源的该基因序列相同,且粗提酶液比活力高达375 U/mg。结论运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获得葡萄糖脱氢酶基因,成功构建了葡萄糖脱氢酶的融合表达载体,为酶的后续纯化工作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17.
常志文  王云 《临床荟萃》2003,18(9):485-488
目的 探讨中国北方地区I型对氧磷酯酶(paraoxonase l,PON1)基因Gln/Arg192遗传多态性与冠心病发病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铁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及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s,RFLP)技术,检测49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和38例健康老年对照者的PONl—Gln/Arg192基因多态性,等位基因以A/B表示。结果 冠心病组与健康组比较各基因型分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χ^2=6.35,P=0.042)。B等位基因在冠心病组明显增高(0.56vs0.37)。B等位基因是中国北方地区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OR=2.19,95%CI:1.19~4.05)。结论 PONl基因Gln/Arg192遗传多态性与中国北方地区冠心病发病明显相关。该酶切位点多态性具有明显的种族差异。  相似文献   

18.
路文盛  陈超刚  梁蔚文  黎锋  戚以勤  严励  程桦 《临床荟萃》2005,20(24):1385-1387
目的探讨人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助激活因子-1α(PGC-1α)基因Thr394Thr/Gly482Ser联合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相关关系.方法选取祖籍广东无血缘关系的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106例健康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技术,检测PGC-1α基因Thr394Thr和Gly482Ser多态性.结果 2型糖尿病组Gly482Ser(GGT-AGT)变异基因型分布频率与正常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hr394Thr(ACA-ACG)变异无差别,但两组Thr394Thr/Gly482Ser联合变异(携带A/A Ser/Ser基因型组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2型糖尿病组二者呈正向连锁不平衡(D=0.26).结论 PGC-1α基因Thr394Thr/Gly482Ser联合变异时,A/A Ser/Ser单倍型增加了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  相似文献   

19.
背景:动物研究显示,自体髓核细胞移植能有效修复椎间盘退变。然而髓核细胞体外增殖能力差,这就限制了其作为种子细胞在椎间盘退变性疾病治疗中的研究及应用。 目的:构建包含外源性人端粒酶反转录酶基因的腺相关病毒2载体,观察其转染人髓核细胞后人端粒酶反转录酶基因的表达。 方法:构建pSNAV2.0-pRSV-hTERT质粒并鉴定,采用AAVMaxTM包装系统进行重组腺相关病毒2-人端粒酶反转录酶载体的构建,以 PCR 及酶切方法验证构建的质粒,构建成功后扩增,并纯化。利用腺相关病毒2-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载体转染第1代人髓核细胞,测定最佳感染复数。参照此感染复数值,确定腺相关病毒2-人端粒酶反转录酶对人髓核细胞转染的相关感染复数;对照组采用不含外源性人端粒酶反转录酶基因的腺相关病毒2进行转染。转染后1,2,4周分别采用RT-PCR对人端粒酶反转录酶基因mRNA水平进行半定量检测。 结果与结论:实验成功构建了腺相关病毒2-人端粒酶反转录酶载体;并获得了滴度达2×1011 v·g/mL的腺相关病毒2-人端粒酶反转录酶载体。测得腺相关病毒2-人端粒酶反转录酶载体对人髓核细胞的最佳感染复数为5×104 v·g/cel。在以1×104,5×104,1×105 v·g/cel 转染人髓核后,均可检测到人端粒酶反转录酶基因mRNA的高量表达。采用RT-PCR半定量检测方法,发现以转染后2周时人端粒酶反转录酶 mRNA表达量相对最高(P 〈0.05),4周时仍可见人端粒酶反转录酶基因mRNA的稳定表达。而对照组无论在何时间点均未能检测到人端粒酶反转录酶mRNA的表达。提示利用腺相关病毒2可以成功构建包含外源性人端粒酶反转录酶基因的病毒载体,腺相关病毒2-人端粒酶反转录酶能有效转染人髓核细胞并稳定表达人端粒酶反转录酶基因mRNA,此结果可能为增强髓核细胞性能提供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