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男性盆底可视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建立中国人体男性盆底局部可视化数字模型.方法应用首例中国数字化可视人体数据集,在SGI工作站上对盆底解剖结构进行计算机三维重建及立体显示.结果肛提肌由四部分组成,在薄层断面图像上可通过其所在不同层面和肌肉纤维走行方向清楚地将它们分开.盆底三维重建图像能够清晰显示盆底肌肉与骨性结构、膀胱、前列腺及直肠等的三维解剖关系.三维重建结构可以单独或联合显示,重建结构的任意径线及角度均可进行适时三维测量.结论首例中国数字化可视人体数据集能够提供完整精确的断面数据,盆底可视化模型准确反映该区复杂的解剖结构及空间毗邻关系,可为该区疾病的影像诊断及外科手术治疗提供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男性上颈椎及其相关结构的计算机三维重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建立中国人体男性上颈椎局部可视化数字模型 ,为该区疾病的影像诊断及外科手术治疗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 应用首例中国数字化可视人体数据集 ,在SGI工作站上对上颈椎部结构进行计算机三维重建及立体显示。结果 上颈椎部局部可视化数字模型能够清晰显示上颈椎部各种重要结构 ,着重显示了上颈椎部韧带、血管与骨性结构三维解剖关系。三维重建结构可以单独或联合显示 ,重建结构的任意径线及角度均可进行适时三维测量。结论 首例中国数字化可视人体数据集能够提供完整精确的断面数据 ,上颈椎可视化模型准确反映该区域复杂的解剖结构及其空间毗邻关系 ,可应用于上颈椎部外科手术教学以及手术入路的设计等  相似文献   

3.
脑干、三叉神经及大脑动脉环的可视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建立人体脑干、三叉神经及大脑动脉环的可视化数字模型。方法 采用首例中国数字化可视人体数据集,在SGI工作站上对脑干及其周围毗邻结构进行计算机三维重建并立体显示。结果 获得人体脑干、三叉神经及大脑动脉环等器官组织的三维重建结构,可对其进行任意径线和角度的适时三维测量。结论 首例中国数字化可视人体数据集能够提供完整而精确的解剖断面数据,脑干及其毗邻的三叉神经、大脑动脉环的可视化模型准确反映出该区域复杂的解剖学结构特点及其相邻器官间的空间毗邻关系,可为该区域的疾病的影像诊断和外科治疗提供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中国人体鼻部可视化数字模型。方法:应用中国女性数字化可视人体数据集,采用体绘制及面绘制重建方法,分别在P4微机和SGI工作站上对鼻部结构进行计算机三维重建及立体显示。结果:重建鼻部主要结构的三维数字模型,三维重建图像能够清晰显示鼻部众多结构的三维解剖关系。结论:中国女性数字化可视人体数据集能够提供完整精确的断面数据,鼻部三维交互可视化及数字模型可准确反映该区域复杂的解剖结构及其空间毗邻关系,可为该区疾病的影像诊断及鼻内镜手术治疗提供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可视化人体的鼻部相关结构的三维模型。方法采用中国首例女性数字化可视人体数据集(CVH-2),选取从额窦顶到上颌窦底消失水平连续横断面图像,在计算机上利用Amira4.1软件和RadioDexter软件行三维重建的立体显示。结果重建出了鼻骨,额窦,筛窦,蝶窦,上颌窦,鼻腔,上、中、下鼻甲,鸡冠,鼻中隔,钩突,鼻泪管,颈内动脉,视神经的三维可视化模型。该模型可以任意缩放和任意角度旋转,可显示不同结构间的毗邻关系和空间构象,并可进行三维的距离和角度的测量。结论鼻部相关结构的三维可视化模型可促进对该部位解剖结构的理解和掌握,为鼻部疾病影像诊断和鼻内镜手术提供了形态学参考,并可应用于虚拟手术。  相似文献   

6.
首例中国可视化人体头颈部CT影像三维重建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对首例中国可视化人体头颈部CT影像进行二维重建研究。方法 将首例中国可视化人体头预部的轴位断层CT图像(层厚1mm,连续扫描),应用Siemens CRT3.0图像处理软件在SGI Graphies计算机工作站上进行三维重建和观察。结果 头面部结构得到良好重建,其面部轮廓包括鼻翼、唇.外耳廓.下颏等均能清晰显示。头颈部骨骼的精细三维重建,显示出颅底圆孔、卵圆孔、棘孔等细微结构。头颈部三维剖面观察可使包括垂体、脑干、颈髓、蝶窦、鼻咽等结构获得良好显示。结论 本研究实现了对首例中国可视化人体头颈部CT影像的三维重建和可视化,为深入进行头颈部解剖结构的三维可视化研究及解剖学和影像学的比较研究奠定形态学基础。  相似文献   

7.
数字人体肠道的三维可视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建立中国数字人肠道的三维可视化数字模型.方法 利用中国首例女性数字化可视人数据集(CVH-2),分割出肠道的轮廓数据,并进行表面三维重建.结果 分割并三维重建出了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阑尾、结肠、直肠等肠道结构.模型能够实现缩放、旋转、任意角度切割,以及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大肠等不同段单独或者整体显示,能够方便地观察人体肠道的走向和形态.结论 数字人肠道消化道的可视化模型为教学和临床研究提供了数字化的工具,为虚拟内镜以及CT/MRI影像的消化道研究提供了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人体坐骨神经连续组织切片三维重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索一种人体坐骨神经连续组织切片计算机三维重建的实用方法。方法 新鲜人体坐骨神经标本1例,采用人发作为定位材料,连续冰冻切片后进行乙酰胆碱酯酶染色。切片经高分辨率扫描仪扫描后获取神经断面的数码信息,最后输入计算机进行三维重建。结果 三维重建真实地再现坐骨神经内部各神经束的三维立体结构,并可显示坐骨神经中神经束的任意断面及其全长的解剖结构与相互关系,形象地展示坐骨神经内部神经束的复杂重组过程。重建结构均能单独或搭配显示,还能以任意角度显示。结论 采用人发作为定位材料,同时借助计算机软件辅助定位的方法,人体坐骨神经内部神经束三维结构的重建取得较好的效果,因而是一种较为实用的周围神经内部神经束三维重建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利用Amira进行脑基底核的三维重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利用Amira软件对人脑基底核团进行三维重建.方法 采用中国数字化可视人体数据集的头部薄层连续横断面图像,利用Photoshop软件中的自动阈值分割和人工分割相结合的方法 对基底核进行分割,并利用Amira软件进行三维重建.结果 重建结构真实、逼真,再现了各核团的自然形态及毗邻,可在三维空间以任意速度旋转并可对重建部分进行缩放和透明显示.结论 三维重建实现了对基底核的重建,对影像诊断和立体定向手术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可用于解剖学教学.  相似文献   

10.
耳三维重建及虚拟内窥镜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建立人体耳部可视化数字模型,探索虚拟耳内窥镜在内耳解剖研究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首例中国数字化可视人体数据集,在SGI工作站上对耳部重要结构进行计算机三维重建及立体显示,并模仿耳内窥镜对中耳、内耳等结构进行观察。结果 成功获得耳部可视化模型,应用虚拟内窥镜可清楚显示中耳及内耳结构三维形态。结论 虚拟耳内窥镜观察有助于分析阐明耳内部结构的三维空间毗邻关系,可为耳部疾病的影像诊断及耳神经外科手术提供形态学资料?  相似文献   

11.
经鼻蝶手术入路相关结构的可视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建立经鼻蝶手术入路中相关解剖结构的计算机三维可视化模型.方法应用中国可视化人体数据集,选取从筛窦上缘到上颌窦下缘的连续断层图像,在计算机上对经鼻蝶入路重要结构的断层图像轮廓进行数据分割、对位重建和三维显示.结果重建了筛窦、蝶窦、上颌窦、鼻中隔、中鼻甲、下鼻甲、垂体、鞍背、颈内动脉、视神经、三叉神经、外展神经等结构的三维可视化模型,该模型既可以进行单个结构的显示,也可以进行多个结构的分色显示,同时也可以任意放大缩小和任意角度旋转观察.结论经鼻蝶手术入路相关结构的三维可视化模型可以为临床神经外科和耳鼻咽喉科手术提供解剖学参考.  相似文献   

12.
Background Comparing with two dimensional (2D) imaging, both i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three dimensional (3D) imaging has many advantages in clinical medicine. 3D reconstruction makes the target easier to identify and reveals the volume and shape of the organ much better than 2D imaging. A 3D digitized visible model of the liver was built to provide anatomical structure for planing of hepatic operation and for realizing accurate simulation of the liver on the computer. Methods Transverse sections of abdomen were chosen from the Chinese Visible Human dataset. And Amira software was selected to segment and reconstruct the structures of the liver. The liver was reconstructed in three-dimensions with both surface and volume rendering reconstruction. Results Accurately segmented images of the main structures of the liver were completed. The reconstructed structures can be displayed singly, in small groups or as a whole and can be continuously rotated in 3D space at different velocities. Conclusions The reconstructed liver is realistic, which demonstrates the natural shape and exact position of liver structures, tt provides an accurate model for the automated segmentation algorithmic study and a digitized anatomical mode of viewing the liver.  相似文献   

13.
髋关节CT三维重建与可视化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建立髋关节可视化三维解剖模型,并对髋关节CT三维重建图像进行研究,为影像诊断学和外科学提供准确、直观的形态学资料。方法选取20例患者,对其髋关节进行螺旋CT扫描,在CT工作站上进行骨骼三维重建。选取中国首例女性可视化人体数据集之髋关节连续薄层断面解剖图像,在SGI工作站上对骨骼、肌肉、神经、血管等分别进行精确勾画、三维重建。结果螺旋CT三维重建成像能清楚显示髋关节骨性结构的毗邻空间关系。髋关节可视化重建对骨骼和周围软组织结构均能进行三维立体重现。结论髋关节CT三维重建和可视化三维解剖模型可全面准确重现髋关节三维立体形态和空间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