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缓激肽后处理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肌磷酸化STAT3、梗死面积、细胞凋亡指数变化。方法将72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各18只,假手术组只穿线,不结扎;缺血再灌注(I-R)组缺血30 min,再灌注120 min。缓激肽后处理(BK)组缺血30 min,再灌注120 min,并于再灌注前予缓激肽(200μg/kg)。BK+AG490组缺血30 min,再灌注120 min,再灌注前予缓激肽(200μg/kg),并于再灌注前5 min静注AG490(3 mg/kg)。再灌注10 min时各组取6只大鼠处死,制作心肌标本,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心肌磷酸化STAT3(p-STAT3)。再灌注120 min时将剩余大鼠处死,制作心肌标本,TTC染色法检测心肌梗死面积,TUNEL法计算心肌细胞凋亡指数。结果 I-R组、BK组、BK+AG490组心肌p-STAT3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28±0.04、0.56±0.08、0.27±0.05,心肌梗死面积分别为38.0%±3.0%、17.3%±2.8%、37.7%±3.8%,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分别为72.0%±3.7%、40.7%±3.7%、71.7%±5.9%,BK组与I-R组、BK+AG490组比较,P均<0.01。结论缓激肽后处理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肌磷酸化STAT3水平升高,心肌细胞凋亡指数降低,心肌梗死面积减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和厚朴酚(HKL)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心肌细胞中的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叉头状转录因子1(FOXO1)通路活性的影响。方法 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模型(MI/RI)组、和厚朴酚(HKL)组(0.2 mg/kg)、SIRT1抑制剂EX527组(5 mg/kg)和EX527+HKL组(5 mg/kg+0.2 mg/kg),每组各20只。用干湿法检测心肌组织内水含量,TUNEL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率,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检测心肌组织病理变化,ELISA检测心肌组织炎症相关分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组织SIRT1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 与Sham组比较,MI/RI组、HKL+EX527组、EX527组小鼠心肌组织含水量、凋亡率、病理损伤程度、心肌组织IL-1β、TNF-α水平及Ac-FOXO1蛋白表达量均明显升高(P<0.05),SIRT1蛋白表达量降低(P<0.05)。与MI/RI组比较,HKL组小鼠心肌组织水含量、凋亡率、病理损...  相似文献   

3.
随着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开展,寻求有效的抗缺血再灌注损伤药物成为较为突出的课题。通脉灵注射液是复方中药制剂,有扩张冠脉血管、抗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稠度等作用〔1〕,并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的心功能有保护作用〔2〕,但其抗再灌注损伤的机制尚不清楚。本实验观察通脉灵对犬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氧供需平衡的影响,以探讨其抗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1材料与方法1.1动物及分组健康杂种犬,雌雄兼用,体重(14.60±1.69)kg,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NSG);通脉灵临床剂量组(TM1):通脉灵2倍临床剂量组(TM2)和丹参对照组(DSG)。每组6只。1.2…  相似文献   

4.
刘慧贞  李刚 《山东医药》2002,42(9):34-36
急性炎症是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生的机制之一[1] ,在此过程中细胞因子起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胸段硬膜外阻滞 ( TEA)对心肌再灌注损伤过程中血清白介素 - 6( IL- 6)及肿瘤坏死因子 ( TNF)浓度的影响。1 资料与方法1 .1 动物模型制备 选健康成年杂种犬 2 2只 ,体重 1 4~ 2 2 kg,雌雄不拘。术前用吗啡 5 mg,阿托品0 .5 mg。以硫喷妥钠 8~ 1 0 mg/kg静脉诱导插管行机械呼吸 ,间断静注芬太尼 1 0 μg/kg,潘库溴胺 0 .1 mg/kg维持麻醉深度。接心电监护仪持续监测心电图改变 ,经右侧股动脉穿刺置管连续监测平均动脉压。选择胸 5~ 6…  相似文献   

5.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一氧化氮与中性粒细胞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对缺血后心肌进行再灌注治疗是近代医学的一大进展,缺血再灌注损伤也日益引起人们高度的重视.心肌再灌注损伤多以四种形式出现:①再灌注可使缺血区存活的心肌和内皮细胞发生不可逆性坏死,这是再灌注损伤最重要的一种表现形式,可导致梗死面积的扩大.②尽管恢复血供,但缺血区发生无复流现象和冠脉血流储备减少,使缺血心肌并无或无充分的血液供应.③心肌顿抑使局部存活的心肌收缩功能暂时性减退或消失.④往往在短暂的(5~15min)冠脉缺血后、再灌注数秒到数分钟内出现  相似文献   

6.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溶栓、冠脉动脉(冠脉)搭桥以及冠脉介入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有效方法。但在改善心肌血供的同时可能加重单纯心肌缺血所造成的损伤,即所谓的再灌注损伤。采取措施防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对促进心肌细胞存活具有重要意义。很多研究结果表明药物因子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防治作用,其中包括自由基清除剂、钙通道阻滞剂、中性粒细胞抑制  相似文献   

7.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研究发现冠脉疾病的病人在冠脉痉孪或冠脉成形术后往往出现自发性再灌注损伤,而且公认以溶栓,冠脉成形术和冠脉搭桥术为代表的冠脉再灌注可以解救闭塞冠脉支配的大部分心肌,一直是临床治疗急性心肌缺血的根本措施.大量实验室研究表明:较长时间的心肌缺血得以血液再灌注井不使缺血损伤减轻,而是加重了损伤,甚到使可逆性损伤转为不可逆性损伤,这就是所谓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  相似文献   

8.
实验用杂种成年犬24条,随机分成蛇毒抗栓酶(Svate)组、尿激酶(UK)组及生理盐水对照组,每组8条。麻醉后开胸,以微量直流电刺激冠脉外膜致冠脉内血栓形成,4小时后经静脉各组分别注射Svate 0.2u/kg、UK10000u/kg和等量生理盐水。以冠脉造影作为血栓形成及血管再通指标。在电刺激前,冠脉血栓形成后及给药后采血测血浆丙二醛(MDA)含量,最后摘出心脏,采样测心肌MDA含量。结果表明Svate能溶解冠脉血栓,具有抑制脂质过氧化作用并能减轻再灌注心肌损害。  相似文献   

9.
卡维地洛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损伤及β1受体密度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观察卡维地洛对缺血再灌注心肌损伤及肾上腺素能β1受体密度的影响。方法40只大鼠均分二组,对照组开胸反复结扎放松左冠状动脉造成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卡维地洛组于相同手术前5天,每天灌服卡维地洛5 mg/kg、2次/d。术后观察心电图ST段变化和心律失常情况,测血清肌酸激酶和心肌钙含量并采用高选择性β1受体拮抗剂3H-CGP放射配基结合法测定心肌匀浆β1受体密度。结果 卡维地洛组心电图ST1 aVL V3(29.3±5.2)mm,明显低于对照组(33.6±7.6)mm,P=0.0435;每个时间段平均心律失常级别(1.25±0.36)级,低于对照组(1.65±0.62)级,P=0.0171;血清肌酸激酶值(1123.6±323.4)U/L,低于对照组(1452.4±364.2)U/L,P=0.0045;心肌组织钙含量(56.3±9.1)μg/g,低于对照组(68.4±7.5)μg/g,P<0.0001;心肌β1受体密度(245.8±37.0)cpm,低于对照组(295.4±24.6)cpm,P<0.0001。结论 服用β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可以降低缺血再灌注心肌β1受体密度,减轻心电图ST段抬高和心律失常,降低心肌钙含量并减少心肌酶的释放。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米诺环素后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96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低剂量米诺环素组(3 mg/kg)和高剂量米诺环素组(10 mg/kg)。通过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45 min,再灌注2 h及24 h。再灌注2 h,检测各组心肌缺血危险区、梗死范围;血清、心肌组织TNF-α、IL-1β含量及心肌组织MPO活性;心肌凋亡指数(AI)以及心肌组织形态学改变。再灌注24 h,检测大鼠心脏血流动力学、心肌缺血危险区、梗死范围。结果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低剂量、高剂量米诺环素均能降低左心室舒张末压、心肌梗死范围、AI以及血清、心肌组织TNF-α、IL-1β含量及心肌组织MPO活性,同时升高心率、左心室收缩压、±dp/dtmax(P0.05或P0.01)。结论米诺环素后处理能够显著抑制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诱导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减少梗死范围,明显改善心功能,其机制与减少局部与系统的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1.
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对家兔心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们采用家兔急性肾缺血 再灌注模型 ,观察肾缺血 再灌注损伤时家兔心功能的变化 ,并探讨其可能机制。一、材料和方法成年健康日本大耳白兔 14只 ,雌雄不限 ,体重2 0~ 2 5kg。随机分为二组 :假手术对照组 (SC ,n=6 )和缺血 再灌注组 (I/R ,n =8)。家兔称重后用2 5 %乌拉坦 (4ml/kg)静脉麻醉 ,手术分离左侧股动脉和右侧颈总动脉。股动脉插管用作血压检测 ;右侧颈总动脉插管至左心室内 ,通过压力传感器换能 ,连接至四道生理记录仪 ,记录平均动脉压 (MAP)、左心室内压力峰值 (LVSP)、左心室舒张末期压(LVEDP)和左心室内压最大变化…  相似文献   

12.
<正>缺血性心脏病(IHD)是当前最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近年来,随着药物溶栓、冠脉介入、冠脉搭桥等再灌注治疗技术的开展,缺血心肌能及时恢复血流,明显降低了IHD的致残致死率。但缺血心肌在恢复血流后可出现组织损伤加重、甚至发生不可逆性损伤,即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是增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缺血/再灌注(I/R)心肌的损伤,从心电图、心肌梗死面积、心肌大体和超微结构观察损伤的程度并分析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STZ(45 mg/kg)诱导大鼠糖尿病4周后制备心肌缺血30 min再灌注120 min模型,连续检测心电图变化,用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法测定心肌梗死面积、HE染色和电镜下观察心肌组织结构的改变.结果 糖尿病大鼠由I/R损伤引起的心肌梗死面积并没有增加,但是HE染色和电镜下均发现糖尿病心肌损伤更为严重,肌纤维结构消失、心肌细胞膜和细胞核损伤、线粒体降解、血管淤滞、内皮损伤.结论 STZ诱导糖尿病4周的大鼠缺血/再灌注后心肌损伤较非糖尿病大鼠加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腐胺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利用 Langendroff- Neely离体心灌注方法 ,以缺血 12 0 min,再灌注 2 0 min制备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对照组 (n=12 ) ,采用St.Thomas液作为心停搏液。实验组 (n=12 )以腐胺 10 mg/ ml作为心停搏液 (St.Thomas液 )的添加剂。测定心脏停搏前和缺血 12 0 min,再灌注 2 0 min后的心率、主动脉流量、冠脉流量和心输出量。测定心脏缺血 12 0 min,再灌注 2 0 min后心肌组织 MDA、SOD,并进行心肌超微结构比较研究。结果 :实验组较对照组心功能改善 ,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 SOD活性无明显变化 ,明显降低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MDA水平 ,减轻细胞膜结构的损害 ,心肌水肿程度明显减轻 ,心肌结构保存好。结论 :腐胺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刘军  李晨  殷玥  余璐  张利华  马恒 《心脏杂志》2014,26(5):497-501
目的:观察乙醛脱氢酶2(ALDH2)激动剂Alda-1对Ⅰ型糖尿病(DM)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影响,探讨羰基应激在DM心脏缺血性损伤易感性增高中的作用。方法:以C57BL/6雄性小鼠为实验对象,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制备Ⅰ型DM小鼠模型。将正常C57BL/6小鼠(20只)和DM小鼠(20只)随机分为I/R组和I/R+Alda-1治疗组,每组10只。采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缺血30 min再灌注4 h建立在体小鼠急性心肌I/R模型,于再灌注前5 min经静脉以2 ml/(kg·h)速度分别输注生理盐水(NS)或Alda-1(16 mg/kg)并持续到再灌注结束。再灌注结束后取血检测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取心肌组织检测ALDH2活性、心肌内活性氧簇(ROS)水平,蛋白羰基化程度和心肌梗死(MI)面积。结果:检测心肌ALDH2活性显示,DM小鼠心肌ALDH2活性较对照组显著降低。与对照组相比,DM小鼠心肌I/R损伤显著加重,表现为MI面积增大,血清LDH水平显著增加(均P0.05)。再灌注期Alda-1治疗可有效提高DM小鼠I/R心肌ALDH2活性(P0.05),并显著抑制DM小鼠的上述心肌I/R损伤(均P0.05)。DM组I/R心肌中蛋白质羰基化程度和ROS生成较对照组I/R心肌显著增加(均P0.05)。Alda-1治疗可有效改善DM小鼠I/R心肌中的蛋白质羰基化和ROS水平。结论:激活心肌ALDH2可显著改善DM小鼠心肌抗I/R损伤能力,其机制可能与减轻DM小鼠在I/R过程中导致的蛋白质氧化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硝酸甘油对大鼠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对大鼠离体缺血再灌注心肌的影响.方法 3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n=8):缺血再灌注(I/R)组、2μg· kg-1·min-1硝酸甘油预处理(PC1)组、4 μg·kg-1 ·min-1硝酸甘油预处理(PC2)组、6μg· kg-1·min-1硝酸甘油预处理(PC3)组.分别用静脉注射微量泵通过尾静脉持续1h泵入不同剂量的硝酸甘油,实时监测颈动脉血压及离体心功能,检测冠脉流量及心肌组织中cTnI及NO含量.结果 PC1组对大鼠血压无明显影响,但却明显改善心功能,增加冠脉流量,心肌组织中cTnI的含量较其他各组明显降低,NO含量较I/R组明显升高(P<0.05);PC3组血压及心功能明显降低,心肌组织中cTnI及NO含量极明显升高(P<0.05).结论 NO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作用与剂量有关:静脉持续1h泵入小剂量硝酸甘油(2 μg·kg -1·min -1)对大鼠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影响,但却能明显减轻心肌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大剂量硝酸甘油(6μg·kg-1·min -1)则加剧损伤.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7(rhBMP-7)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Wistar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R)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I-R(I组)和rhBMP-7处理组(B组),B组于血流阻断前10min股静脉给予rhBMP-7250μg/kg,C组和Ⅰ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于血流再灌注后24h取血检测乳酸脱氢酶(LDH)和磷酸肌酸激酶〈CPK)含量,心肌匀浆检测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TTC法测定心肌梗死面积,电镜下观察心肌组织学变化。结果rhBMP-7处理组大鼠心肌I-R24h后。其心肌酶含量、氧自由基MDA、心肌梗死面积,均明显低于Ⅰ组;SOD活性增加(P〈0.01)。心肌细胞的坏死程度也明最轻于Ⅰ组。结论rhBMP-7缩小梗死面积,对心肌I—R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抑制脂质过氧化,保护抗氧化酶活力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丹皮酚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中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白细胞介素1β(IL-1β)表达及心肌凋亡的影响。方法选择成年SPF级雄性SD大鼠5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丹皮酚低剂量组、丹皮酚高剂量组和缺血再灌注组,每组13只。丹皮酚低剂量组、丹皮酚高剂量组于术前15d腹腔分别注射丹皮酚15、30mg/kg,1次/d。再灌注2h取血清,采用ELISA法测定IL-1β水平;TTC染色法测定心肌梗死面积,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心肌组织中HMGB1、Bcl-2和Bax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丹皮酚低剂量组、丹皮酚高剂量组心肌梗死面积明显减小[(31.04±2.93)%、(27.97±2.84)%vs (37.23±3.62)%,P0.01]。与假手术组比较,缺血再灌注组、丹皮酚低剂量组和丹皮酚高剂量组IL-1β和HMGB1表达明显升高(P0.01)。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丹皮酚低剂量组和丹皮酚高剂量组IL-1β和HMGB1表达明显降低(P0.01)。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丹皮酚低剂量组和丹皮酚高剂量组Bcl-2表达明显升高,Bax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丹皮酚预处理可通过减少心肌凋亡和炎性反应,实现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Nogo—A及IGF-1的表达和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后髓鞘相关蛋白(Nogo-A)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 (IGF-1)的表达和意义.方法 成年健康雄性Wistar大鼠72只,随机分为Nogo-A组和IGF-1组,每组各36只.应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I-R动物模型,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Nogo-A与IGF-1在神经元凋亡中的表达.结果 假手术组TUNEL凋亡神经细胞较少,脑I-R 2 h海马区、皮质区及纹状体区细胞凋亡逐渐增加,7 d细胞凋亡达高峰,14 d降低.脑I-R 2 h~14 d,Nogo-A表达明显增加,皮质区和纹状体区再灌注12 h和48 h出现两个表达高峰,海马区再灌注24 h出现一个高峰.脑I-R 2 h ~14 d神经细胞IGF-1表达明显增加,24 h达最高峰,14 d仍维持高值水平.结论 Nogo-A与IGF-1参与抑制并促进神经元轴突再生的表达.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1-7)[Ang-(1-7)]对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时微血管内皮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选用健康新西兰雄性大白兔30只,体重2.5~3.0kg,随机分成以下3组:1)假手术组,2)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对照组,3)Ang-(1-7)治疗组,每组10只。Ang-(1-7)治疗组经置入式微量泵持续颈静脉给予Ang-(1-7)(25μg.kg-1.h-1)3d,假手术组和I-R对照组经微量泵只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每组均在3d预处理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2h,再灌注2h。测定缺血前、后和再灌注2h时血中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水平,再灌注2h时心肌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活性,血循环内皮细胞(CEC)计数,并采用氯化三苯四唑(triphenylte trazolium chloride,TTC)染色观察心肌梗死范围。结果(1)心肌缺血前各组对比,NO在Ang-(1-7)治疗组已显著升高(P<0.01);心肌缺血后2h时,各组NO均比缺血前显著降低(P<0.01),但在Ang-(1-7)治疗组比I-R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再灌注2h后,各组NO水平均比缺血2h时进一步降低,但在Ang-(1-7)治疗组仍比I-R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2)再灌注后2h,血循环内皮细胞计数(CEC),I-R对照组与假手术组相比显著增加[(15.82±8.16)个/mm3vs.(4.26±1.52)个/mm3,P<0.01];而Ang-(1-7)治疗组与I-R对照组相比CEC显著降低[(7.78±3.82)个/mm3vs.(15.82±8.16)个/mm3,P<0.05]并与假手术组无显著差异。(3)心肌NOS活性,与假手术组相比,I-R对照组和Ang-(1-7)治疗组均降低,但在Ang-(1-7)治疗组NOS活性比I-R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4)心肌梗死面积在I-R对照组为(28.70±5.45)%,而Ang-(1-7)治疗组[(15.46±4.32)%]与之相比则显著降低(P<0.01)。结论Ang-(1-7)对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微血管内皮功能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