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的临床疗效。方法 32例AMI患者早期给予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与55例AMI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溶栓治疗患者的再通情况及其溶栓后24h内T波倒置对判定冠脉再通的意义。结果溶栓组与对照组溶栓开始时间距发病6h的冠脉再通率分别为76.0%和1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至开始溶栓时间越短,再通率越高。早期溶栓24h内T波倒置提示冠脉再通,早期T波倒置与冠脉再通率有明显相关性(P0.01)。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早期使用尿激酶溶栓治疗可提高AMI的疗效,降低病死率。ST-T改变和T波倒置具有判断闭塞冠脉再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治疗后早期T波改变对血管再通和住院期间预后判断的意义。方法:3年来本院收治AMI溶栓病人64例,其中24小时内T波倒置组38例,T波未倒置组26例,比较其血管再通、心脏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与T波未倒置组比较,T波倒置组的血管再通率明显升高(P<0.01),心脏并发症明显减少(P<0.01)。结论:早期T波倒置对判断溶栓后血管再通和住院期间的预后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后早期T波的变化,以及对冠脉再通判断的价值。方法 对46例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AMI根据溶栓后24h内有无T波倒置分为两组。依据临床间接判断冠脉再通的标推观察两组血管再通情况。结果 T波倒置组(A组)与未倒置组(B组)血管再通率分别为92.8%和22.2%(P<0.01)。结论 溶栓后早期T波倒置可作为判定梗死相关血管再通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4.
1996~ 1998年 ,我院应用尿激酶 (UK)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 (AMI) 83例 ,根据其发病 2 4 h有无心电图 (ECG)T波倒置分为 A、B两组进行对照分析 ,以观察溶栓后早期 T波倒置与临床判定冠脉再通的相关性。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男 62例 ,女 2 1例 ;年龄 4 3~ 71岁 ,平均55± 3 .5岁。均符合 1979年 WHO制定的 AMI诊断标准。梗塞位于下壁 2 3例 ,广泛前壁 2 0例 ,前间壁 19例 ,高侧壁 8例 ,下后壁 6例 ,下壁伴正后壁 6例 ,下壁伴右室 1例。冠心病病史时间 2个月~ 15年。既往有心绞痛发作史 3 5例。其中合并高血压 2 6例 ,糖…  相似文献   

5.
溶栓后早期T波倒置对闭塞冠状动脉再通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 :探讨溶栓后早期 T波倒置对闭塞冠状动脉 (冠脉 )再通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42例AMI接受溶栓治疗的患者分为 2 4h内 T波倒置组和未倒置组 ,依据临床间接血管再通标准观察两组再通情况。结果 :1两组血管再通率分别为 90 %和 2 7% ( P <0 .0 1) ;2溶栓后早期 T波倒置预示冠脉再通的敏感性、特异性和诊断价值分别为 90 %、72 %和 81%。结论 :早期 T波倒置可作为冠脉再通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6.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早期T波倒置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治疗过程中,冠状动脉(冠脉)再通在心电图的表现上人们常注意溶栓后S-T段的改变,而很少注意溶栓早期(24 h内)T波倒置.本文对我院1993年10月至1997年6月期间住院行溶栓治疗的AMI 7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以探讨溶栓早期T波倒置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急性心肌梗塞 (AMI)静脉溶栓治疗过程中 ,冠状动脉再通在心电图的表现上 ,人们常注意溶栓后 ST段的改变 ,而很少注意溶栓早期 (2 4h内 ) T波倒置。本文对我院 1994年 1月至 2 0 0 0年 1月期间住院溶栓治疗的 AMI7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 ,以探讨溶栓早期T波倒置的临床意义。1 资料与方法  病例选择 :AMI70例 ,男 5 8例 ,女12例。年龄 40~ 6 4岁 ,平均 6 0 .2岁 ,均经病史、心电图、血清心肌酶检查确诊 ,发病 1~ 12 h内入院接受尿激酶 (UK)溶栓治疗者。  治疗措施 :尿激酶 15 0万单位溶于生理盐水 10 0 ml,30 min内滴注完…  相似文献   

8.
心电图ST段的变化已作为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溶栓后临床判断间接冠状动脉(冠脉)再通的主要指标之一,但对T波的变化研究甚少。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已开始探索AMI患者溶栓后早期T波倒置与冠脉再通之间的关系。现将我院33例AMI患者溶栓后心电图T波的变化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溶栓后早期T波倒置对闭塞冠状动脉再通的诊断价值及预后。方法选择78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接受溶栓治疗的患者,分为24h内T波倒置组和未倒置组,依据临床间接血管再通标准观察两组再通情况。结果早期T波倒置组与未倒置组比较,前者较后者:①血管再通率高(p0.01);②心肌酶酶峰明显提前,峰值显著下降(p0.05);③心电图ST段迅速回降(p0.01);④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高(p0.01);⑤心脏事件发生率低(p0.05);⑥半年后左室LVEF改善明显(p0.05)。结论早期T波倒置可作为冠脉再通的无创性可靠指标有助于检出高危患者。  相似文献   

10.
观察溶栓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2例.根据溶栓开始后T波倒置时间≤4h或>4h将患者分成A、B两组,A组22例、B组30例.分析其临床判断溶栓后血管再通率及冠脉造影TIMI分级情况.结果按临床标准判断A组再通率100%,B组再通率50%(P<0.01),1月内行冠脉造影36例,A组冠脉再通率明显高于B组(TIMI2~3级者A组14/16例、B组8/20例).早期T波倒置提示良好的再灌注,可作为血管再通的又1项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11.
<正> 溶栓治疗可使缺血心肌早期再灌注,减少死亡率,已成为治疗急性心肌梗塞(AMI)最重要的措施之一.溶栓后及早判定冠状动脉再通对决定下一步治疗十分重要.我科对溶栓后AMI患者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以评价早期T波倒置判定再灌注的价值.资料与方法一、病例选择选自1991年3月~1995年10月87例AMI患者,其中男71例,女16例,年龄32~75岁(平均56.8±8.7岁),均无陈旧性心肌梗塞及束支传导阻滞史.无溶栓禁忌症.溶栓剂为尿激酶、链激酶及重组链激酶.溶栓时间均在发病8小时以内.二、观察方法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后3小时内每半小时作一次全导ECG;发病后8小时起每2小时测一次血心肌酶,共12次;同时严密观察病人病情变化及心电图T波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2.
为判断急性心肌梗死 ( AMI)患者溶栓后冠脉血流是否恢复 ,我们观察了 AMI患者溶栓后冠脉再通( CAR)的三个心电图参数 (病理 Q波、ST段、T波 )变化与近期预后的关系 ,旨在评价综合心电图指标能否为 AMI后患者的临床提供更多的信息 ,从而选择更恰当的治疗方法。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 50例 ,男 90例 ,女 60例 ;平均年龄 58± 1 5岁。均为第一次住院接受静脉溶栓的AMI患者 ,均符合 1 979年 WHO制订的 AMI诊断标准。本组吸烟者 57例 ,高血压 54例、糖尿病 42例、高血脂 1 5例。梗死位于前壁 54例 ,下壁 39例 ,2个以上部…  相似文献   

13.
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早期溶栓治疗后心电图ST段的变化得到了医学界广泛关注,已被证实为闭塞冠状动脉再通的主要指标之一[1],但很少人注意到T波变化。本文旨在探讨AMI溶栓治疗后24h内梗死区心电导联T波变化的临床意义。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选择我院1995年1月~1999年7月确诊为AMI的107例患者,男78例,女29例。其中64例患者发病在12h内(42例发病在6h内),无溶栓禁忌症,均作常规溶栓治疗,溶栓剂均为尿激酶作者单位:526040 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医院心内科(南大制药厂生产),溶栓前梗死区心电导联T波均为直立,依据临床间接冠脉再通标准[2]判断…  相似文献   

14.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早期T波倒置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溶栓治疗过程中,冠状动脉(冠脉)再通指征在心电图的表现上人们常以溶栓后ST段的改变为主,而很少注意溶栓早期(24h内)T波倒置;本文对我院1998年9月-2003年4月溶栓治疗AMI资料齐全的76例进行分析,以探讨AMI溶栓治疗早期T波倒置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 I)溶栓再灌注治疗24h内早期T波倒置的意义及其与血管再通的关系。方法4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24h内据T波是否倒置分组,根据ST段、血清CK峰值及其时间变化等血管再通间接指征判断血管是否再通及其与T波倒置的关系。结果42例患者经溶栓治疗后,冠状动脉再通27例(64.3%);早期T波倒置组28例(66.7%),其中溶栓再通24例(85.7%),未通4例(14.3%);T波未倒置组14例(33.3%),其中再通3例(21.4%),未通11例(78.6%)。两组相比T波倒置组血管再通率明显高于T波未倒置组(P<0.01)。结论早期T波倒置对预测冠脉再灌注与ST段具有近似的敏感度(66.7%)、特异度(85.7%)及诊断价值,它与ST段一样可以作为临床判断再灌注的间接指征,且较ST段更易识别,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静脉溶栓治疗已成为急性心肌梗塞再灌注治疗的首选措施之一。最近有报道认为早期T波倒置提示成功的再灌注。本文评价急性心肌梗塞病人静脉溶栓治疗后,冠状动脉再通对早期T波倒置的影响,探讨早期T波倒置与溶栓成功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持续胸痛超过半小时,心电图相邻2个或以上的导联ST段抬高≥0.1mV,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年龄<75岁。入院心电图上完全左束支阻滞的病人或2周内活动性出血,已作体外心脏按压或心内注射、有外伤史、血压≥21.3/14.7Kpa(160/110mmHg)、有脑血管病史、肝、肾功能严重障碍及出血倾向者均不入选。共选出于1992.10—1996.10间住院的急性心肌梗塞(AMI)病人100例,其中男74例,女26例,年龄32-75岁。平均58.2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溶栓治疗早期T波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AMI溶栓治疗患者63例,T波早期倒置患者(A组)33例,非T波早期倒置患者(B组)30例;比较两组间肌酸激酶(CK)峰值、出现时间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2组间CK峰值、出现时间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溶栓后早期T波倒置的患者,冠状动脉开通更充分;其可作为评估溶栓成功及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正> 溶栓疗法冠状动脉再通情况如何,除传统的临床指标外,T波的变化已受到注意,本文进行了初步观察.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1999年我院住院的82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男性57例,女性25例,年龄34~72岁),均符合1979年WHO规定的AMI诊断标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静脉溶栓组42例,男性28例,女性14例,年龄48~70岁,平均年龄63岁.梗塞部位:广泛前壁11例,前壁16例,前间壁3例,下壁  相似文献   

19.
急性心肌梗死(AMl)患者溶栓治疗后心电图ST段变化得到医学界广泛关注,已被证实为闭塞冠状动脉再通的主要指标之一,但很少注意到T波的变化。本文对我院收治的108例用国产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的AMI患者进行了分析,旨在探讨AMI溶栓治疗后早期T波改变对临床预后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中T波早期倒置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溶栓治疗中T波早期倒置的意义。方法 选择T波早期倒置病人(A组)30例,非T波早期倒置病人(B组)26例,用心电图(ECG)方法计算最初梗死面积和最终梗死面积,比较梗死心肌存活率和肌酸磷酸激酶(CK)峰值与峰值出现时间。结果梗死心肌存活率A组为0.36±0.26%,B组为0.23±0.19%;CK峰值A组为1920.4±569.2IU/L,B组为2282.0±674.3IU/L,峰值出现时间A组为16±1.2h,B组为22±4.2h。绪论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后24h内,心电图ST段抬高的导联出现T波倒置,标志着闭塞血管获得再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