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毒蕈又称毒蘑菇,食用后可导致中毒,常易群体发病,严重者可出现多脏器损害,甚至死亡.因毒蕈所含的毒素种类不同,中毒后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脏器损害的程度也不尽相同.2006年7月我院收治的集体误食毒蕈中毒后导致多脏器损害的患者8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毒蕈中毒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毒蕈又称毒蘑菇,食用后可导致中毒,常易群体发病,严重者可出现多脏器损害,甚至死亡。因毒蕈所含的毒素种类不同,中毒后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脏器损害的程度也不尽相同。2006年7月我院收治的集体误食毒草中毒后导致多脏器损害的患者8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今年6月以来,我国辽宁、河北、云南、广西等省区相继发生多起毒蘑菇中毒事件,已造成149人中毒,17人死亡。我国夏季雨水较多,气候潮湿,适宜蘑菇生长,为预防毒蘑菇食物中毒发生,特公告如下:毒蘑菇又叫毒蕈,在我国毒蘑菇约有100种,常见的可致人死亡的至少有10种,如褐鳞小伞、肉褐鳞小伞、白毒伞、褐柄白毒伞、毒伞、残托斑毒伞、毒粉褶蕈、秋生盔孢伞、包脚黑褶伞、鹿花蕈等(部分毒蘑菇的图片可在我部网站上查阅)。毒蘑菇所含毒素非常复杂,中毒表现多样,可导致: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精神兴奋、精神抑止、精神错乱、幻觉等精神症…  相似文献   

4.
毒蕈俗称毒蘑菇,其外观与食用蕈很相似,常因误食而引起中毒。毒蕈的种类较多,其主要成分为毒蕈碱、类阿托品样毒素、溶缸毒素、肝毒素、神经毒素。因每种毒素的毒性和毒理作用各不相同,毒蕈中毒的症状也比较复杂,临床上表现各异,轻者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症状,重者导致肝、肾、心、肺等重要脏器功能损害,导致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我院于2005年8月收治误食毒蕈中毒患者11例,现将其急救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本起毒蘑菇中毒发生情况,掌握导致中毒死亡的毒蘑菇类型,确定致死毒素,以预防类似事件的发生。[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形态学鉴定和分子生物学鉴定法,对本起中毒情况进行调查。[结果]7人误食毒蘑菇,中毒7例,其中死亡3例。由淡玫红鹅膏菌导致中毒死亡,毒素主要为α-鹅膏毒肽,损害人体肝脏。[结论]淡玫红鹅膏菌是一种剧毒蘑菇,致死率极高。  相似文献   

6.
<正>夏秋两季气温高,雨量多,是蘑菇收获的季节,也是误食毒蘑菇的高发季节。野生毒蘑菇被人采食后,往往会造成中毒甚至死亡,主要是毒蘑菇和无毒蘑菇不易识别所致。我国的蘑菇种类达四百余种,大部分是可食用的,其中无毒的300多种,但也有100多种蘑菇含有毒素。由于无毒和有毒种类混杂,形态相似,一般难分区别。对于识别毒蘑菇和可食蘑菇有以下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7.
<正>毒蕈又称毒蘑菇,由于毒蕈与食用蕈在外表上不易区分,所以毒蕈中毒事件时有发生。毒蕈中毒的临床表现多样,但以横纹肌溶解综合征为主要表现的病例报告不多。我们回顾性收集了我院以横纹肌溶解为主要表现的急性毒蕈中毒病例9例,分析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0—2010年我科共收治以横纹肌溶解为主要表现的急性毒蕈中毒9例。其中男5例,女4例,年龄12~75岁,平均(35.3±16.8)岁。其中2个群体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血液净化技术治疗肝损害型毒蕈中毒临床疗效。方法13例毒蕈毒素致肝损害(其中1例并发中毒性心肌炎),在药物治疗同时,13例均联合应用血液透析(HD)加血液灌流(HP)。结果根据病情不同,其中2例行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CVVH),3例行血浆置换(PE),进行抢救治疗,成功率100%。结论根据病情及早选择不同的血液净化治疗,病情恢复快、预后好,可降低死亡率,提高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某市36起毒蕈中毒事件调查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了解长沙市毒蕈中毒发生情况,以预防类似事件的发生。方法:统计了湖南省从1994-2000年的36起毒蕈中毒事件,并测定了主要毒蕈的毒素含量。结果:在中毒事件中,共有210人食用,205人中毒,中毒率为962%,83人死亡,死亡率为39.52%,引起中毒的主要毒蕈为:灰花纹鹅膏,鳞柄白毒鹅膏,亚稀褶黑菇,中毒多发生在6月至8月。结论:中毒原因主要是食用者缺乏对毒蕈的认识,中毒后死亡率高的原因是因为毒蕈含毒素量高,中毒后就诊确诊太晚和缺乏特效解毒药物。  相似文献   

10.
某些真菌在食品中繁殖而产生的毒素引起的食物中毒和某些含有有毒成份的天然真菌引起食物中毒叫真菌性食物中毒,后者又称毒蕈中毒,也有时把毒蕈中毒列入植物性食物中毒的范畴。进食被真菌及其毒素污染食品导致的人和动物中毒谓真菌毒素中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