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端粒酶活性在泌尿系统恶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端粒酶与泌尿系统恶性肿瘤及其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PCR ELISA法检测36例膀胱癌、18例肾癌肿瘤组织及54例肿瘤旁正常组织的端粒酶活性,并分析端粒酶活性与泌尿系统恶性肿瘤的关系。结果泌尿系统恶性肿瘤组织中端粒酶活性阳性率为85.2%(46/54),其中膀胱癌88.9%(32/36),肾癌77.8%(14/18)。肿瘤旁正常组织端粒酶活性为阴性(0/54),两者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泌尿系统恶性肿瘤组织中端粒酶活性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组织。端粒酶活性的检测可作为泌尿系统恶性肿瘤诊断、鉴别诊断及预测肿瘤复发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2.
鼻咽癌组织端粒酶活性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探讨端粒酶在鼻咽癌发生发展过程的作用。方法采用端粒重片段扩增法对50例鼻咽癌组织标本进行端粒酶活性检测。结果鼻咽癌慢性炎症,癌前病变组织端粒酶阳性率均为100%,鼻咽癌端粒酶阳性率为87.5%。  相似文献   

3.
通过检测胃肠道癌症患者肿瘤中心组织、癌旁组织的端粒酶活性,探讨肿瘤手术切缘的安全性。方法分别取肿瘤中心组织及肿瘤上下切缘各2cm、4cm组织共5处,用TRAP银染显色法检测各部分端粒酶的活性。结果15例胃癌中端粒酶阳性93.3%。癌旁距肿瘤边缘2cm,阳性20%,4cm以上均为阴性。10例直肠癌中端粒酶阳性率为80%,癌旁距肿瘤2cm阳性率为10%,4cm以上皆为阴性。结论肿瘤的中心部分与边缘组织的端粒酶活性存在显著性差异,而且与离肿瘤的距离有关,  相似文献   

4.
大肠癌hTERT mRNA表达与端粒酶活性相关性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大肠癌组织中hTERTmRNA表达与端粒酶活性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RT -PCR和TRAP -ELISA技术检测大肠癌及癌旁组织hTERTmRNA表达和端粒酶活性情况。结果:大肠癌组织中hTERTmRNA表达和端粒酶活性的阳性率分别为85 % (17/20)和90 % (18/20) ,明显高于癌旁组织5% (1/20) ,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 (P<0.0001) ;端粒酶活性与大肠癌淋巴结转移与未转移、低分化与中高分化间的差异显著 (P<0.05) ,而与肿瘤大小、侵袭深度、性别及年龄无关。结论 :端粒酶激活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hTERTmRNA表达与端粒酶活性水平高度相关 ,二者均可作为大肠癌诊断的标志物 ,但hTERTmRNA的检测更为快速简便  相似文献   

5.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肿瘤组织的端粒酶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聚合酶链反应-微孔板杂交法(PCR-MPH)和聚合酶链反应-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PCR-PAGE)检测肿瘤组织端粒酶活性的临床价值。方法:PCR-MPH以地高辛标记端粒重复片段特异的探讨与PCR变性产物杂交,经酶底物显色,通过测定吸光度判断结果;PCR-PAGE方法直接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分离PCR扩增端粒酶的合成产物,经银染色,分析端粒酶活性。结果:PCR-MPH方法能准确、特异地检测出肿瘤组织的端粒酶活性,其灵敏度比PCR-PAGE法高100倍,结论:两种方法均可用于临床检测,只是PCR-MPH方法更简单、便一些。  相似文献   

6.
肿瘤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端粒酶活性的表达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目的 通过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端粒酶活性。为癌症的治疗及预后的评估,随访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 采用PCR-TRAP方法检测癌症患外周血淋巴细胞中端粒酶活性。结果 癌症患43例中,有37例端粒酶表达阳性,总阳性率86%,阳性结果经EB染色后可见间隔6bp的梯形区带。其中,宫颈癌12例中有10例阳性表达,阳性率83%;卵巢癌6例中有6例阳性表达,阳性率100%;肝癌6例中有5例阳性表达,阳性率83%;肺癌11例中有9例阳性表达,阳性率82%,乳腺癌8例中有7例阳性表达,阳性率88%,5例正常对照中未检出阳性。结论 端粒酶活性表达与癌症的发生与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对癌症患外周血淋巴细胞端粒酶活性的测定,对癌症的治疗、预后的评估,随访及复发等都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不同肿瘤组织的端粒酶活性分析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端粒酶在不同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探讨端粒酶的表达在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酶免法(PCRELISA)检测86例不同肿瘤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和35例相应部位正常上皮组织中的端粒酶的活性。结果各种癌组织端粒酶活性表达阳性率为:胃癌组织80.0%(16/20)、肝癌组织86.6%(13/15)、肺癌组织为83.3%(15/18)、食道癌组织为85.7%(6/7)、膀胱癌为70.0%(7/10)、大肠癌为87.5%(14/16);相应恶性肿瘤的癌旁组织端粒酶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0.0%(2/20)、6.7%(1/15)、11.0%(2/18)、14.3%(1/7)、10.0%(1/10)、12.5%(2/16),与癌组织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不同肿瘤组织中的端粒酶活性均呈高表达,而正常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不表达或表达阳性率极低,端粒酶的检测对恶性肿瘤的的诊断和癌前病变的早期发现、判断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妇科肿瘤组织中端粒酶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端粒酶与妇科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及其作为妇科肿瘤标志的可能性。方法 :采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充法 ,结合银染色 ,研究 2 3例妇科恶性肿瘤、2 1例良性肿瘤及 2 2例正常组织的端粒酶活性。结果 :2 3例恶性肿瘤中端粒酶表达阳性者 2 1例 (91.3% ) ,且多数为强阳性 ,强阳性率 73.9% ,阳性表达与肿瘤发展阶段、恶性程度不相关。良性肿瘤 2 1例 ,10例弱阳性 (4 7.6 % )。正常组织 2 2例 ,5例弱阳性 (2 2 .7% )。结论 :端粒酶在妇科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端粒酶活性的检测可能成为妇科恶性肿瘤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9.
肺癌组织端粒酶活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①目的 探讨端粒酶作为肺癌诊断标记物的可行性及临床意义。②方法 用TRAP法检测 2 9例肺癌组织、2 7例癌旁组织和 35例正常组织标本中端粒酶活性表达。③结果  2 9例肺癌组织中 2 1例 (72 .4 % )端粒酶活性表达阳性 ,2 7例癌旁组织中 6例 (2 2 .2 % )端粒酶活性表达阳性 ,35例正常组织均不表达端粒酶活性。癌组织、癌旁组织与正常组织标本端粒酶活性比较有显著差异 (χ2 =34.0 13、3.937,P <0 .0 1、0 .0 5 )。④结论 端粒酶表达与肿瘤发生有关 ,其癌旁组织中端粒酶活性有可能成为判定肿瘤复发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李玉梅  陆国明 《四川医学》2003,24(11):1202-1204
端粒酶作为一种特异性的肿瘤标志物 ,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端粒酶与肿瘤的关系已成为近年来肿瘤分子生物学研究的热点。本文就端粒、端粒酶的结构和功能及其在消化系肿瘤诊断和治疗方面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1 端粒、端粒酶的结构与功能端粒 (telomere)是位于真核生物细胞染色体末端的一种特殊结构 ,由串联排列的重复DNA序列和蛋白质构成 ,是染色体末端的一种保护结构 ,能防止染色体发生降解、端 端融合和重组 ,起到固定染色体位置 ,决定细胞寿命的作用。人和脊柱动物的端粒DNA序列为(5’TTAGGG 3’) n[1] ,一般为 5~ 2…  相似文献   

11.
胃癌组织端粒酶活性与催化亚基hTERT表达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胃癌、胃黏膜肠化生及正常黏膜组织端粒酶活性与人端粒酶催化亚基(hTERT)表达的相关性及端粒酶激活在胃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通过端粒重复序列扩增(TRAP)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 -PCR)方法测定3种胃癌细胞株、26例胃癌、10例胃黏膜肠化生和36例正常胃黏膜组织标本端粒酶活性和hTERT表达.结果:3种胃癌细胞株、24例胃癌组织有端粒酶活性;4例肠化生端粒酶活性较弱;36例正常胃黏膜标本未测到端粒酶活性.hTERT在26例胃癌组织、5例肠化胃黏膜中表达;正常胃黏膜无表达.端粒酶活性、hTERT表达与肿瘤的分期和病理分级无关.结论:hTERT在肿瘤形成的早期阶段表达,端粒酶的激活是胃癌形成的关键步骤.  相似文献   

12.
采用端粒酶重复扩增(TRAP)-微孔板杂交法,对10例正常膀胱组织、6例膀胱炎症组织、45 膀胱癌组织和癌旁组织进行端粒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正常膀胱组织无端粒酶活性,1例膀胱炎症组织端粒酶活性阳性。膀胱癌嘀 酶活性阳性率86.2%,癌旁组织阳性率为26.7%。端粒酶活性与膀胱癌分期级呈正相关,认为端粒酶活性与膀胱癌浸润发展密切相关,癌旁组织端粒酶活化提示肿瘤微浸润可能。  相似文献   

13.
鼻咽癌组织端粒酶活性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端粒酶是由RNA和蛋白质组成的一种特殊的RNA依赖性DNA聚合酶,它能识别端粒3′的引物位点,并依靠逆转录机制以自身RNA为模板重复复制端粒序列,对维持染色体稳定性和完整性起着重要作用。研究发现,人类绝大多数正常体细胞端粒酶处于失活状态,而大多数肿瘤...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探讨端粒酶在鼻咽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端粒重复片段扩增法(TRAP)对50例鼻咽部组织标本进行端粒酶活性检测。结果鼻咽部慢性炎症、癌前病变组织端粒酶阳性率均为100%,鼻咽癌端粒酶阳性率为87.5%。本实验首次报道鼻咽部慢性炎症粘膜端粒酶活性表达较弱,但在癌前病变.鼻咽癌组织端粒酶活性明显增强,唯一1例高分化鳞状细胞癌检测不出端粒酶活性。结论从慢性炎症、癌前病变到鼻咽癌的演变过程中,端粒酶可能在癌前病变期激活,并在鼻咽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端粒酶活性可能与鼻咽部鳞状细胞癌的恶性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5.
张莉 《医学综述》2001,7(10):626-627
近几年来 ,端粒酶在恶性肿瘤发病中的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密切关注 ,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目前的研究表明 ,几乎在所有的癌组织中皆存在着端粒酶活性。端粒酶活性的研究 ,有望大大提高各种癌症的早期诊断 ,为其进一步治疗提供更有价值的方法。现将近年来在消化系统肿瘤中有关的研究 ,综述如下。1 概 述端粒 (telomere)是采用希腊文telos(末端 )及meros(部分 )构成的字 ,它是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的特殊结构 ,像二顶帽子盖在染色体两端 ,这一结构的功能很大 ,在染色体复制及保持染色体稳定中起重要作用[1 ] 。可使染色体之…  相似文献   

16.
17.
端粒酶活性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端粒酶活化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对40例宫颈癌、50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2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端粒酶活性进行检测。结果:端粒酶活性在宫颈癌、CIN、正常宫颈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5.0%、44.0%、10.0%,各组间比较P<0.01;端粒酶活性阳性率在CINⅠ、Ⅱ、Ⅲ各级病变中分别为22.2%、37.5%、75.0%,CINⅠ、Ⅱ与CINⅢ间比较P<0.01。结论:端粒活性可能与宫颈癌发生有关,与宫颈病变级别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贲门癌组织端粒酶活性和端粒酶RNA表达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检测贲门癌组织中端粒酶 (Telomerase)活性和端粒酶RNA (hTR)的表达 ,探讨其在贲门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TRAP -ELISA法、原位杂交的方法对 4 6例贲门癌、配对癌旁及 30例手术残断正常黏膜中端粒酶活性和hTR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4 6例贲门癌、癌旁及 30例正常黏膜组织中端粒酶阳性率和hTR表达率分别为 91.30 %和 82 .6 1% ;39.13%和 4 3.4 8% ;16 .6 7%和 13.33%。癌组织与癌旁及正常黏膜组织相比端粒酶阳性率及hTR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端粒酶平均吸光值癌组织为 1.89± 0 .4 1,癌旁及正常黏膜组织分别为 1.4 9± 0 .4 3,0 .5 4± 0 .4 5 ;hTR平均阳性细胞面积癌组织为 0 .31± 0 .10 ,癌旁及正常黏膜组织分别为 0 .2 0± 0 .13和 0 .0 6± 0 .11,2指标癌组织与癌旁及正常黏膜组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端粒酶活性表达及hTR的表达与贲门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原位杂交是检测端粒酶活性更为简单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端粒酶在各种甲状腺肿瘤(thyroid tumors)中的活性状态.方法 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半定量PCR法)在定性及半定量水平上检测88例良恶性甲状腺组织标本及11例甲状腺癌细针穿刺标本的端粒酶活性.结果 甲状腺癌组织的端粒酶阳性率(100%)明显高于良性甲状腺病变组织(32%),及病变旁正常甲状腺组织...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检测胃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的表达,评价端粒酶活性阳性率在胃癌诊断及预后判断方面的价值。方法用多聚酶链反应-酶联免疫吸附法(PCR-ELISA)测定28例胃癌和12例良性胃病组织的端粒酶活性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28例胃癌、12例良性胃病组织中端粒酶活性阳性率分别为85.7%(24/28)、16.7%(2/12),两者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端粒酶活性表达与胃癌组织的组织分化、淋巴结转移均无相关性(P>0.05)。随着浸润深度、临床病理分期的提高,端粒酶活性阳性率有升高的趋势。结论检测端粒酶活性有助于胃癌的诊断,是否作为预后判断指标尚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