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类乳头状瘤病毒与腺性膀胱炎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正常膀胱粘膜及腺性膀胱炎病变标本的人类乳头状瘤病毒 (HPV)感染情况 ,探讨HPV与腺性膀胱炎的相关性 ,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  36例腺性膀胱炎石蜡标本 ,2 5例生前无泌尿系统症状的成人尸检正常膀胱组织石蜡标本。鼠抗HPV单克隆抗体 (HPV通用型 )免疫组化试剂盒 ,DAB试剂等均购自福州迈新生物技术开发公司。采用免疫组化S P法 ,每次染色均设阳性阴性对照。免疫组化阳性标准为细胞浆内有棕褐色颗粒 ,并明显高于背景染色。结果  36例腺性膀胱炎患者中HPV阳性 2 5例 (6 9.4% )。阳性细胞集中于腺性…  相似文献   

2.
膀胱移行细胞癌HPV的表达与肿瘤细胞空穴症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探究高危型HPV与膀胱癌发生发展的关系,证实细胞空穴症乃HPV感染的病理组织学表现。采用PCR技术检测48例明显细胞空泡化的膀胱移行细胞癌石蜡标本HPVDNA。结果:40例阳性(83.3%),其中强阳性8例。结果表明细胞空穴症是人移行细胞、鳞状细胞HPV感染的病理形态学特征,膀胱移行细胞癌细胞空穴症与高危型HPV密切相关,高危型HPV感染是膀胱癌的病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腺性膀胱炎组织Fas和FasL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腺性膀胱炎是一种特殊的膀胱粘膜上皮化生和增殖性病变 ,我们应用免疫组化方法 ,针对腺性膀胱炎组织Fas和Fas配体 (FasL)的表达意义进行了相关研究。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  30例腺性膀胱炎组织石蜡包埋标本 ,男 17例 ,女 13例。年龄 18~ 48岁。均经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 30例均未经手术治疗。随访 1~ 3年 ,病变消失 11例 ,病变无变化 13例 ,6例病变严重进展。随访期间取病理检查均无恶变发生。另取正常膀胱组织标本8例 ,移行细胞癌组织标本 8例 ,膀胱癌标本 8例作为对照。以上标本经HE染色后 ,由两位病理医生确诊证实。采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细胞角蛋白20(CK20)在腺性膀胱炎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观察CK20在正常膀胱组织、腺性膀胱炎和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组织标本中免疫组化的表达结果,并进行分析。结果CK20在膀胱移行细胞癌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腺性膀胱炎和正常组织(P〈0.05),CK20的表达与病理分级有关(P〈0.05)。结论CK20与膀胱移行细胞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它的表达能为合理制定腺性膀胱炎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UPⅢ在腺性膀胱炎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尿路上皮分化特异糖蛋白(UP Ⅲ)的表达与腺性膀胱炎发病机制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UPⅢ在92例腺性膀胱炎、24例正常膀胱和16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的表达情况.结果:腺性膀胱炎的UP Ⅲ表达位于腺上皮全层.膀胱移行细胞癌的UP Ⅲ表达主要在乳头的外周和囊腔.UP Ⅲ在腺性膀胱炎组的阳性表达率为63.0%(58/92),正常对照组为100.0%(24/24),两组问有显著性差异(P=0.0004).膀胱癌组为75%(12/16),两组问无显著性差异(P=0.355).腺性膀胱炎的UPⅢ表达阴性者34例,术后85.3%(29例)有症状,仅14.7%(5例)无不适症状.结论:UPⅢ大部分来源于移行(尿路)上皮,基本上支持上皮组织转化学说.UPⅢ阴性与腺性膀胱炎术后症状复发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环氧合酶-2(COX-2)及微血管密度(MVD)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103例膀胱移行细胞癌、21例慢性膀胱炎、13例正常膀胱组织标本中COX-2进行检测,同时对上述标本中微血管进行计数.结果 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COX-2阳性表达率70.9%(73/103),慢性膀胱炎及正常膀胱组织COX-2表达均为阴性.低分化、浸润性、有淋巴转移以及复发癌组织中COX-2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对应组(P<0.05).103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MVD为36.57±10.12,并与COX-2表达正相关(P<0.05),但COX-2表达及MVD与肿瘤的数量、大小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 COX-2表达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发生、发展、转移及复发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膀胱移行细胞癌COX-2表达与肿瘤间质微血管的形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膀胱移行细胞癌中巨噬细胞分布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浸润至肿瘤部位的巨噬细胞习惯上称为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TAMs) ,可促进肿瘤生长 ,与预后直接相关。我们采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TAMs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分布 ,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 我院 1991至 1999年经病理证实为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存档蜡块 35例 ,患者平均年龄 6 6岁。患者均接受根治性膀胱全切加标准双侧淋巴结清扫术 ,术前未做放疗。非恶性对照标本 16例 ,其中正常膀胱组织 7例 ,腺性膀胱炎 6例 ,膀胱结核 1例 ,膀胱平滑肌瘤 1例 ,膀胱憩室 1例。标本均经再次病理检查验证诊断。采用免疫组化SP法染色 ,巨噬细胞相关性抗体CD6…  相似文献   

8.
目的明确小分子肽CSNRDARRC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结合的特异性及其结合位点。方法选用膀胱移行细胞癌、肾癌、胃癌及腺性膀胱炎石蜡组织块,分别为107、43、68、16例;进行连续切片、烤片、脱蜡、抗原修复,封闭,再采用免疫荧光技术加FITC-六氨基己酸-CSNRDARRC复合物,荧光显微镜定性分析,单纯加FITC作为阴性对照。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结果单纯FITC标记的各蜡块组织(阴性对照组)均未见有高亮荧光点,FITC-六氨基己酸-CSNRDARRC复合物标记的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有99例出现高亮荧光点,特异性为92.52%(99/107),而在肾癌、胃癌及腺性膀胱炎组织分别有6例、5例、2例有荧光亮点,特异性分别为9.52%(5/43),8.82%(6/68),12.50%(2/16),通过DAPI着色确定高亮荧光点主要定位于细胞核。CSNRDARRC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的结合较其与肾癌、胃癌及腺性膀胱炎组织的结合有显著差异(P〈0.05),而CSNRDARRC与肾癌、胃癌及腺性膀胱炎组织间结合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分子肽CSNRDARRC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特异性结合率显著高于其他肿瘤组织,但对其他组织仍有标记,且结合位点在细胞核内,这为该肽段对膀胱移行细胞癌临床诊断提供理论基础;为膀胱癌的治疗奠定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多块活检及多探针原位杂交系统能否增加人乳头瘤病毒(HPV)阳性检出率,探讨循环中的抗-HPV抗体与HPV阳性膀胱癌之间及HPVDNA存在与肿瘤分级、分期及进展等临床病理学表现之间的可能关系。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43例膀胱移行细胞乳头状癌患者血中抗人及抗牛抗体。仅有1份肿瘤标本作组织病理学研究者21例,有2~9份标本者22例,所有标本均有10%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切片。原位杂交用2种普通广谱HPVDNA探针(HPV染色盒,K602、Dako和HPV-Omniprobe,Dig…  相似文献   

10.
1993年 4月至 2 0 0 1年 12月 ,我们对35例全膀胱切除患者采用原位W形回肠代膀胱术 ,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 本组 35例 ,均为男性。年龄 4 1~ 70岁 ,平均 5 9岁。其中膀胱移行细胞癌 33例 ,腺性囊性膀胱炎2例。移行细胞癌中 ,2例为可做膀胱部分切除的单发肿瘤但患者要求全切 ,余31例为多发肿瘤、巨大肿瘤和三角区肿瘤。 2例腺性囊性膀胱炎在三角区和输尿管口周围广泛生长乳突样肿物 ,伴血尿和严重排尿困难。伴前列腺增生 16例、单侧肾积水 4例、双侧 3例。患者均无肿瘤转移 ,心、肝、肺、肾功能正常。手术方法 :膀胱全切时离前列腺尖部…  相似文献   

11.
膀胱移行细胞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用抗增殖细胞核抗原/周期素的单克隆抗体,以ABC免疫组化方法,对49例膀胱移行细胞癌及6例慢性膀胱炎作了研究。结果慢性膀胱炎及移行细胞癌各组间相互比较阳性细胞检出率均存在着极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此方法是在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的移行细胞癌切片上检测细胞增殖分数的一个可靠手段,且对于膀胱良恶性肿瘤的鉴别及分级有较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人乳头状瘤病毒与膀胱炎及膀胱癌的关系丁强,张元芳,孙逊我们对48例膀胱癌,25例膀胱炎及7例正常膀胱组织进行人乳头状瘤病毒(HPV)16,18型DNA同源序列检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膀胱癌标本共48例,其中新鲜标本23例,石蜡标本25例。25例膀胱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多肿瘤抑制基因 - 1(MTS1 )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纯合子缺失情况 ,探讨 MTS1 纯合子缺失在膀胱移行细胞癌发生与发展中的意义。方法 :收集温州医学院手术切除的膀胱移行细胞癌石蜡标本 35例 ,采用比较 PCR法检测其 MTS1 纯合子缺失情况。结果 :剔除 2例不可比标本 ,33例标本中 ,MTS1 纯合子缺失 6例 ,缺失率为 18.2 %。其中 级、 级、 级膀胱移行细胞癌 MTS1 纯合子缺失率分别为 18.2 % (2 / 11)、2 0 .0 % (3/ 15 )和 14.3% (1/ 7) ;Tis~ T1 期肿瘤和 T2 ~ T4期肿瘤 MTS1 纯合子缺失率分别为 2 2 .2 % (4 / 18)和 13.3% (2 / 15 ) ,各级和各期肿瘤的 MTS1 纯合子缺失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MTS1 纯合子对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发生起一定作用 ,但与肿瘤的进展无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膀胱肿瘤中免疫逃避作用引起的细胞凋亡与P53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3例移行细胞癌,8例膀胱腺癌及11例膀胱炎组织石蜡切片中Fas-L与P53的表达。结果 P53及Fas-L在膀胱炎及肿瘤中的表达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膀胱腺癌与移行细胞癌中P53、Fas-L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C_1、G_2、G_3级中P53表达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Fas-L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7)。在膀胱肿瘤中,20例P53阳性患者中14例Fas-L阳性(70%),P53与Fas-L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238)及相关性(p=0.393)。结论 P53可能通过免疫逃避作用使肿瘤细胞凋亡下降,但不是唯一因素。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 16 /18)与膀胱癌的关系 ,我们对膀胱移行细胞癌细胞系PUMC 91中的HPV感染情况进行了研究 ,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 细胞培养 :人膀胱移行细胞癌PUMC 91细胞系及宫颈癌HeLa细胞系 37℃闭式培养于含 10 %新生牛血清的RPMI 16 40培养液中。DA的提取 :传代培养收集 1× 10 6~ 1×10 7细胞 ,常规酚 氯仿抽提DNA ,测量吸光度A值 ,贮存于 - 2 0℃。HPVDNA探针的分离和提纯 :用限制性内切酶EcoRI消化含HPV 18 PBR 32 2质粒 ,过夜消化 ,0 .8%琼脂糖凝胶电泳 ,40V ,3h…  相似文献   

16.
Yu Z  Xia T  Xue Z 《中华外科杂志》1999,37(6):369-71, 22
目的对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PV)16、18DNA在膀胱癌组织中进行定位研究。方法运用地高辛标记的原位杂交技术对52例膀胱乳头状移行细胞癌中高危HPVDNA进行检测。结果HPVDNA的阳性信号存在于肿瘤细胞核内,呈点状或点片状,其中以点状为主,约895%。癌旁不典型增生上皮、癌旁正常的上皮组织及Brunn巢可同时有高危HPV的感染,但表达呈点片状。52例膀胱乳头状移行细胞癌中高危型HPV16、18DNA阳性19例,阳性率为365%;PTaT2期17例,PT3T4期2例;G1,2级14例,G3级5例。随着肿瘤分期分级的增加,HPV16及HPV18的感染率有逐渐降低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毒DNA在膀胱癌变组织、癌旁正常及不典型增生组织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膀胱乳头状移行细胞癌HPV感染率较高,浸润较浅分化较好的肿瘤更多见,提示该病毒感染可能是膀胱癌发生的早期诱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我们采用引物介导的原位标记(PRINS)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对本地区女性乳腺良、恶性病变组织材料进行人乳头瘤状瘤病毒 (HPV) 1 6DNA ,HPV1 8DNA和HPV1 6、1 8E6蛋白的检测 ,以探讨高危型HPV1 6和HPV1 8型感染与本地区妇女乳腺癌病因学之间的相互关系。一、对象和方法1 .标本 :随机抽取我院病理科收集的 1 996年 1月~ 2 0 0 0年 1 2月经手术切除本地区人口女性乳腺癌材料 80例标本 ,乳腺导管上皮不典型性增生 1 0例 ,导管内乳头状瘤 2 0例 ,乳腺腺病 30例。全部标本经福马林固定 ,常规脱水、包埋。另取 3…  相似文献   

18.
我们应用以PCR为基础改良的端粒重复片段扩增(TRAP)银染的方法检测膀胱癌患者尿液和膀胱冲洗液中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并探讨其在膀胱癌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现报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48例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均经病理证实,年龄45~87岁,平均63.5岁,其中男39例,女9例。对照组为20例非肿瘤患者,年龄43~82岁,平均61.4岁,其中男14例,女6例;前列腺增生9例,泌尿系结石6例,肾囊肿4例,腺性膀胱炎1例。48例膀胱移行细胞癌按UICC和WHO评定标准:G1、G2、G3级肿瘤分别为12例、25例、11例;PTis、PTa、PT1、PT2…  相似文献   

19.
我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2 1和 p gp蛋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表达的关系及意义。材料和方法 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膀胱移行细胞癌标本 40例。男 31例 ,女 9例。平均年龄 6 2岁。病理分级按照WHO标准 :Ⅰ级 8例、Ⅱ级 14例、Ⅲ级 18例。UICC .TNM临床分期 :浅表性肿瘤 (Tis~T1) 11例 ,浸润性肿瘤(T2 ~T4 ) 2 9例。同时选取 10例正常膀胱粘膜组织作对照。所有患者术前未经放疗、化疗。标本经 10 %甲醛固定 ,石蜡包埋 ,连续切片 3张 ,厚 4μm ,分别作免疫组织染色 (S P法 )和HE染色复诊。以已知p2 1和 p …  相似文献   

20.
应用原位杂交技术对52例膀胱乳头状移行细胞进行人乳头瘤病毒(HPV)16、18检测,同时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p53蛋白在肿瘤内表达,探讨该肿瘤的病因学及其发生机制。实验材料52例膀胱乳头状移行细胞癌组织取自本院1991年1月~1997年12月完整保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