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两种抑制MHCⅡ类分子表达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cⅡTA(MHC classⅡ transactivator,CⅡTA)基因突变体和反义RNA对MHCⅡ类分子的抑制效率和胞内稳定性,为改造MHC分子奠定基础。方法:用PCR、酶切及连接技术,构建不含起始密码子的peDNA3mCⅡTA2,含起始密码子的peDNA3mCⅡTA3突变体及cⅡTA基因的反义RNA-pcDNA3/CⅡTAJ亘。用脂质体转染法,将突变体、反义RNA及空载体pcDNA3转入PIEC细胞和123细胞中。持续四个月,流式细胞术观察它们对PIEC/123细胞株MHCⅡ类(sLA-DR)分子的诱导性和组成性表达的影响。结果:转染pcDNA3、pcDNA3mCⅡTA2后,PIEC/123细胞SLA-DR的表达没有受到抑制,转染peDNA3mCⅡTA3后,9/20(45.0%)的PIEc细胞、10/20(50.O%)的L23细胞SLA-DR的表达受到明显抑制,抑制率高达90%以上;转染pcDNA3mCIITA&后,7/15(46.7%)PIEC细胞、5/15(33.3%)123细胞sLA-DR的表达受到明显抑制,抑制率高达85%以上。持续检测4个月,转染peDNA3mCⅡTA3的PIEC/123细胞SLA-DR的表达受抑率均在90%以上。转染反义RNA的PIEC/123细胞在第65/45天。SLA-DR表达抑制率降至10%以下。结论:构建成功的CⅡTA突变体和反义RNA均能有效抑制sLA-DR表达,但CⅡTA突变体稳定存在于胞内的时间长,构建突变体是和用CⅡTA抑制MHCⅡ类分子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针对乙型肝炎病毒(HBV)prec/c区构建shRNA表达载体,观察shRNA表达载体对HBV抗原表达的抑制作用,为运用RNA干扰(RNAi)技术治疗乙型肝炎奠定基础.方法 运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shRNA表达载体,经酶切,测序鉴定确认后,与1.5倍HBV真核表达质粒pHBV1.5共转染Hela细胞,并于转染后72 h,用微粒子酶免疫实验(MEIA)分别检测细胞上清液和细胞裂解液中HBsAg和HBeAg表达水平;用半定量PCR检测prec/c mRNA的转录情况;分析shRNA表达载体对HBe/HBs抗原表达的抑制情况.结果 成功构建了针对HBV prec/c区的shRNA表达载体psiHBV4、psiHBV5、psiHBV6及无关shRNA表达载体psiC;筛选到对HBeAg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的psiHBV4载体,同时其对HBsAg的表达有促进作用;psiHBV5和psiHBV6对HBeAg的抑制作用相对较弱,其对HBsAg的表达也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无关干扰对照psiC对HBV两种抗原的表达均无显著抑制作用.结论 成功构建带U6启动子的shRNA表达载体并初步筛选到可显著抑制HBeAg表达的psiHBV4;本研究设计的3个靶向序列中,只有一个序列有大约70%的抑制率,而另外两个序列的抑制率相对较小,说明RNA干扰作用有较强的序列依赖性;无关干扰序列psiC几乎无干扰作用,说明siRNA产生的干扰作用具有高度的特异性.以上结果为应用RNAi治疗乙型肝炎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构建1.3倍乙型肝炎病毒(HBV)全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一HBV1.3。并观察其在Bewo细胞中的表达。方法以质粒pMD18T—HBV上的HBVDNA序列为模板,构建1-3倍HBV全基因序列,将其插入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用酶切、PCR及测序鉴定,并把该载体转染Bewo细胞,以Western免疫印迹、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MEIA)和荧光定量PCR法分别检测胞内和上清中HBsAg、HBeAg蛋白的表达及HBVDNA水平。结果通过酶切、PCR及测序鉴定,成功构建1.3倍HBV全基因表达载体.该载体可以在Bewo细胞系中表达和分泌HBsAg与HBeAg。并可检测到高水平的HBVDNA。结论成功构建了1.3倍HBV全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一HBV1.3,为研究胞内HBV宫内感染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构建小鼠β-防御素2(mBD2)与甲型流感病毒A/PR/8/34(H1N1)血凝素(HA1)基因融合表达的真核载体,并检测其在HEK293细胞中的表达。方法:用PCR技术分别从质粒pcDNA3.1(+)/mBD2和peDNA3.1(+)/HA1中扩增mBD2与HA1基因片段,再用重叠延伸PCR法(overlap-PCR)将HA1与mBD2通过一段多肽接头Gly4Ser融合为mBD2-HA1。将mBD2-HA1融合基因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经酶切、PCR和测序鉴定正确后,用脂质体转入HEK293细胞,通过免疫荧光检测其瞬时表达。结果:融合基因mBD2-HA1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mBD2-HA1构建成功,并在HEK293细胞中成功表达融和蛋白。结论:融合基因mBD2-HA1真核表达载体的成功构建,为研究防御素在流感病毒核酸疫苗中的佐剂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 构建bcl-2特异性siRNA真核细胞表达载体,并初步观察其对膀胱癌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 根据GenBank 提供的bcl-2 cDNA序列,设计双链小干扰RNA(siRNA),再转化为能表达其小发卡结构RNA(shRNA)的DNA 序列,并与含U6启动子的pGenesil-1质粒定向连接,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Genesil-1545、pGenesil-1555。经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和DNA测序进行鉴定。转染T24细胞,采用半定量RT-PCR观察重组质粒对bcl-2 mRNA表达的影响;用MTT法观察重组质粒对T24细胞体外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 构建了bcl-2 siRNA的真核表达载体pGenesil-1545、pGenesil-1555,并经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和DNA 测序证实与设计完全一致。转染T24细胞72 h后,RT-PCR显示bcl〖STBX〗-2〖STBZ〗基因表达下调接近80%;MTT发现T24细胞的体外生长受到明显抑制。结论: bcl-2的特异性siRNA真核细胞表达载体成功构建,有效沉默 bcl-2在膀胱癌细胞中的表达,抑制了癌细胞的生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靶向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小发夹结构RNA(Short hairpin RNA,shRNA)对耐阿霉素的人乳腺癌细胞(MCF-7/AdrR)中EGFP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构建针对EGFP基因的shRNA表达载体,与pcDNA3.0 EGFP质粒共转染MCF-7/AdrR细胞,分别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Laser confocal scanning microscope,LCSM)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干扰效果。结果:瞬时共转染pSilencer^TM3.1-H1 neo EGFP shBNA质粒和pcDNA3.0 EGFP质粒后,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MCF-7/AdrR细胞中发出荧光的细胞数量减少,荧光强度明显降低。流式细胞术检测阳性细胞百分率降低至35.6%,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靶向EGFP的shRNA表达质粒能有效而特异抑制EGFP在MCF-7/AdrR中的表达,MCF-7/AdrR细胞中存在RNA干扰现象,为进一步利用RNA干扰技术逆转乳腺癌多药耐药性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真核质粒载体介导的人SET基因RNA干扰表达体系,并检测其在肝细胞中对SET蛋白表达的影响,为研究SET蛋白在三氯乙烯致肝细胞毒性的作用打下基础。方法设计并合成2对人SET基因特异性短发夹RNA(short hair-pin RNA,shRNA)寡核苷酸链,退火形成双链DNA后插入到真核表达质粒psiRNA-hH1 neo中产生shRNA重组质粒载体,经酶切和测序鉴定成功后,转染至L-02肝细胞中,48h后收集细胞提取总蛋白,Western blotting检测干扰后SET蛋白的表达。结果 shRNA重组质粒的酶切和测序鉴定均正确,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重组质粒psiRNA1组的干扰效果较好,对SET蛋白表达的抑制率达60%左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功构建针对人SET基因的RNA干扰真核质粒载体,其能有效地抑制肝细胞内SET蛋白的表达,为深入研究SET蛋白在三氯乙烯致肝细胞毒性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研究三氯乙烯诱导的差异蛋白SET在肝细胞L-02中的相互作用,构建了癌蛋白SET和His标签融合表达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SET—His。方法从L-02肝细胞中提取总RNA,采用RT-PCR扩增SET—His基因并进行双酶切,序列纯化后定向克隆至pcDNA3.1/zeo(+)载体,阳性克隆载体进行双酶切和测序鉴定.阳性克隆载体瞬时转染入L-02肝细胞,利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SET—His融合蛋白的表达。结果利用RT—PCR从L-02细胞总RNA中成功克隆出SET基因,经双酶切和测序鉴定证实pcDNA3.1(+)/SET—His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经Western blotting验证表明,SET—His融合蛋白在肝细胞中获得高效表达。结论该结果为研究SET蛋白相互作用以及三氯乙烯致机体损伤的机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重组分泌型人CREG/myc-His融合糖蛋白的表达及功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构建人E1A激活基因阻遏子(Human cellular repressor of E1A-stimulated gene,hCREG)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并转染人293F细胞株,筛选稳定转染细胞克隆,鉴定重组的分泌型hCREG/myc.His融合蛋白的糖基修饰和生物学功能。方法:用RT-PCR技术扩增终止密码突变的hCREG开放读码框并构建pcDNA4myc.His/hCREG真核表达载体;Lipofeetamine2000转染人293F细胞株并筛选稳定表达细胞克隆,去血清法诱导重组蛋白表达;应用Westernblot方法鉴定分泌型hCREG/myc-His融合蛋白的表达,糖苷酶法及Westernblot行hCREG/myc-His融合蛋白的糖基化分析;用流式细胞周期分析分泌型hCREG/myc.His融合蛋白对体外培养的人胸廓内动脉平滑肌细胞(HITASY)增殖能力的影响。结果:RT-PCR扩增含终止密码突变的hCREGeDNA片段,经BamHⅠ和EcoRⅠ双酶切构建了pcDNA4myc.His/hCREG真核表达载体,酶切及测序结果证实构建的重组质粒正确;Westernblot证实转染pcDNA4myc.His/hCREG的293F细胞克隆可以稳定表达并分泌hCREG/myc-His融合蛋白;糖苷酶分析证实分泌型hCREG/myc-His融合蛋白是糖基化蛋白;流式细胞周期分析证实与正常培养HITASY细胞比较,添加含有分泌型hCREG/myc-His糖蛋白上清的H1TASY细胞出现明显的G1期细胞周期阻滞现象(58.88%vs62.89%,P〈0.005)。结论:构建了pcDNA4myc-His/hCREG真核表达载体并表达了具有生物学功能的分泌型重组hCREG/myc-His糖蛋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设计并构建针对人caspase-8基因mRNA的siRNA表达载体,观察其对转染细胞中的caspase-8的抑制作用。方法:化学合成用于产生针对caspase-8的发夹状的RNA的寡核苷酸,将合成的寡核苷酸链退火形成双链,连接入经Hind Ⅲ和Bgl II双酶切后的pSUPER真核表达载体。对重组质粒进行酶切分析和测序鉴定。通过脂质体介导,把重组质粒瞬时转染入HeLa细胞,RT—PCR、间接免疫荧光检测其对mRNA和蛋白表达的干涉效果。结果:构建了针对人caspase-8基因的RNA干涉真核表达载体pSUPER—C1和pSU—PER—C2,并在人HeLa细胞中有效发挥了对caspase-8基因的干涉作用,而且pSUPER—C1对于caspase-8基因的抑制作用要优于pSUPER—C2。结论:成功地构建了针对人caspase-8基因的siRNA载体,转染HeLa细胞后可抑制caspase-8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构建编码髓样细胞表达的激发受体1(TREM-1)基因短发夹RNA(shRNA)真核质粒表达载体,并筛选出基因沉默效果最明显的shRNA质粒表达载体.方法 针对TREM-1的靶位点设计含shRNA的靶序列,分别构建pGCsi-TREM-1 shRNA1和pGCsi-TREM-1 shRNA2的质粒表达载体和pGCsi-NegshRNA阴性质粒表达载体,通过酶切及测序进行鉴定.鉴定后以脂质体包裹转染肺泡上皮A549细胞,分为未转染对照组(A组)、转染空质粒载体pGCsi对照组(B组)、转染阴性shRNA质粒表达载体pGCsi-NegshRNA对照组(C组)、转染TREM-1 shRNA1质粒表达载体组(D组)和转染TREM-1shRNA2质粒表达载体组(E组),48 h后观察转染细胞绿色荧光蛋白表达效果.转染24、48、72 h后,以A组为对照采用MTT法测定B、C、D、E组细胞的存活率.转染48 h后,通过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TREM-1 mRNA的表达水平并与转染前相比较.结果 经酶切和测序鉴定证实,目的 TREM-1基因shRNA1和shRNA2片段已被克隆到pGCsi载体中.荧光显微镜下,B、C、D、E组A549细胞有明显的绿色荧光蛋白表达.各时间点B、C、D、E组细胞存活率均达90%以上.A、B、C 3组转染前后TREM-1mRNA的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E组转染的重组质粒均能有效抑制A549细胞的TREM-1mRNA的表达([(1.945±0.252)×105比(1.010±0.194)×105,(1.933±0.216)×105比(1.202±0.171)×105,均P<0.05],抑制率分别为48.07%和37.82%.结论 成功构建了靶向TREM-1基因的shRNA质粒表达载体,可有效抑制细胞中TREM-1目的 基因的表达,为后续脓毒症的基因治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构建LNCaP细胞PSMA基因的shRNA真核表达载体,探讨其对LNCaP细胞中PSMA基因表达的干扰作用。方法:针对PSMA mRNA序列设计合成3对编码shRNA的寡核苷酸链,退火形成双链,连接入含有BamHⅠ和HindⅢ酶切位点的pSilencer 2.1-U6-neo真核表达载体,双酶切及测序鉴定。使用脂质体转染的方法将重组质粒导入LNCaP细胞,G418筛选后RT-PCR、Western blotting检测其对PSMA基因干扰作用,并观察对LNCaP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结果:经酶切及测序鉴定,成功构建shRNA真核表达载体p-shRNA1,2,3转染LNCaP后,对细胞PSMA mRNA表达抑制率分别为33.15%、9.26%、41.97%,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对PSMA蛋白表达的抑制率分别为26.26%、6.47%、40.69%。选择抑制效率较高的p-shRNA3进行体外生长及侵袭力实验,发现干扰后对LNCaP细胞侵袭力增强, 但是对细胞生长影响不大。结论:成功构建了人PSMA基因的RNAi的真核表达载体,并在LNCaP细胞中有效地发挥了对PSMA基因表达的干扰作用,初步发现PSMA在前列腺癌的侵袭中起负向调节作用,为进一步研究PSMA的生物学功能,探索前列腺癌的发病机制奠定一定的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构建靶向RNA依赖的蛋白激酶样内质网激酶(PERK)基因的短发夹状RNA(shRNA)真核表达载体,观察其对内质网应激(ERS)状态下人正常肝细胞株L02凋亡的影响。方法: 根据PERK基因核苷酸序列,按照小干扰RNA(siRNA)靶序列的设计原则,设计并构建靶向PERK基因mRNA的3个特异性shRNA表达载体(PERK1-shRNA、PERK2-shRNA、PERK3-shRNA)和1个无同源性的阴性对照载体(HK-shRNA),经酶切和测序鉴定确认shRNA载体构建成功后,转染L02肝细胞,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PERK基因的表达,筛选出抑制效果最佳的表达载体。分别应用MTT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ERS状态下沉默了PERK基因的L02肝细胞活力和凋亡的变化。结果: 经酶切和测序鉴定证实,4个shRNA表达载体均构建成功。RT-PCR和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PERK1-shRNA、PERK2-shRNA、PERK3-shRNA组L02细胞中PERK基因在mRNA及蛋白水平上的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其中PERK1-shRNA干扰效果最强。MTT法和流式细胞术结果表明,沉默PERK基因能明显增加ERS状态下肝细胞活力、抑制其凋亡(P<0.05)。结论: 成功构建靶向PERK基因的shRNA真核表达载体,PERK基因缺失对ERS状态下L02肝细胞凋亡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构建pcDNA3.1介导的诱导性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的基因表达载体和pcDNA3.1介导的iNOS与柯萨奇病毒B组3型(CVB3)结构蛋白VP1融和基因的表达载体。方法 应用PCR扩增和DNA重组技术构建pcDNA3.1-iNOS和pcDNA3.1-iNOS—VP1表达载体;应用真核细胞转染技术及间接免疫荧光技术进行所构建的真核表达载体的初步表达和鉴定。结果 经PCR扩增技术用特异引物从质粒pKSiNOS分离编码iNOS开放阅读框架的cDNA,TA克隆于pMD19-T载体,根据设计引物时加入的酶切位点将插入片断亚克隆于表达载体pcDNA3.1;经PCR扩增技术用特异引物从质粒pCR2.1-VP1分离编码CVB3VP1结构蛋白的cDNA,TA克隆于pMD19-T载体,根据设计引物时加入的酶切位点将VP1亚克隆于iNOS的表达载体pcDNA3.1-iNOS,从而构建含有iNOS和VP1融合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限制性内切酶分析、PCR鉴定和测序证实重组体peDNA3.1-iNOS和peDNA3.1-iN—OS—VP1插入片断的大小和方向正确且开放阅读框架的读码框不变;重组质粒peDNA3.1-iNOS和peDNA3.1-iNOS.VP1在HeLa细胞中均有表达,但表达效率较低。结论 获得含iNOS基因和iNOS—VP1融合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并将重组质粒进行了初步表达,为体外iNOS抗CVB3作用的研究奠定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改建pSilencer3.1-H1载体快速有效筛选重组shRNA表达载体,并可使线性化载体环化,长期保存。方法制备含有单一限制性内切酶NotⅠ识别序列的双链DNA插入片段,与BamHⅠ和HindⅢ酶切线性化的shRNA表达载体pSilencer3.1-H1连接,构建载体pSilencer3.1-H1/NotⅠ,再用BamHⅠ和HindⅢ双酶切pSilenc-er3.1-H1/NotⅠ,将含靶向目的基因JAK2siRNA表达框的DNA模板与其连接,构建pSilencer3.1-H1/JAK2的shRNA表达载体,提取质粒DNA,用NotⅠ进行单酶切,快速选择阳性克隆,选取不能被NotⅠ切开的质粒进行测序鉴定。随后将pSilencer3.1-H1/JAK2转染胃癌细胞系,用Western blot检测JAK2蛋白的表达。结果通过测序证实pSilencer3.1-H1/NotⅠ和含JAK2siRNA表达框的表达载体成功构建,将其转染胃癌细胞系AGS后,抑制了JAK2蛋白的表达。结论通过对pSilencer3.1-H1表达载体的改建可以快速有效地筛选shRNA表达载体。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以腺相关病毒(AAV)为载体含有针对大鼠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TIMP)-1具有较强抑制作用的小干扰RNA(siRNA)感染大鼠星状细胞系HSC-T6后TIMP-1的表达抑制作用。方法 针对大鼠TIMP-1mRNA基因序列挑选一段22bp片段,在体外构建为短发夹siRNA(short hairpin siRNA,shRNA)表达载体后,将其包装为重组AAV并感染大鼠肝星状细胞系HSC-T6后,于感染后30d及90d应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及Westem blot方法分别检测TIMP-1 mRNA及蛋白质表达情况,同时通过PCR技术以感染后细胞的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外源基因验证其长效表达。结果 经PCR、酶切及序列测定证实含有siRNA-TIMP-1基因的重组AAV载体质粒已成功克隆。将重组质粒包装成病毒后感染HSC-T6细胞,与对照组细胞相比,感染后30d及90d细胞TIMP-1 mRNA水平明显降低(P〈0.01),感染后30d TIMP-1蛋白表达水平较对照组细胞相比下降约60%,而感染后90d,TIMP-1蛋白表达几乎下降90%。PCR结果显示在重组病毒感染后90d细胞基因组DNA中仍可扩增出外源基因,证实外源基因可长期表达。结论 重组病毒rAAV/siRNA-TIMP-1/neo可长期有效地抑制TIMP-1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17.
构建针对乙肝病毒HBeAg前c/c区(HBV prec/c)的短发夹环RNA(shRNA)质粒(psiHBV),观察其在体内外对HBV复制的抑制作用。构建RNA干扰真核表达载体psiHBV,与1.5倍HBV真核表达质粒pHBV1.5共转染HeLa细胞,用微粒子化学发光分析仪(MEIA)分别检测细胞上清和细胞裂解液中HBeAg表达水平;用半定量PCR检测prec/cmRNA的转录情况。随后用水动力学方法,向小鼠尾静脉注射pHBV1.5建立小鼠急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模型。采用此感染模型,将pHBV1.5与在体外实验筛选到有明显抑制作用的shRNA表达载体(psiHBV4)共注射,注射后第6天用同样方法检测其干扰效果。结果显示,成功构建了针对HBV前c/c区的shRNA表达载体psiHBV4、psiHBV5、psiHBV6及无关shRNA表达载体psiC,筛选到在体外对HBeAg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的psiHBV4载体;注射pHBV1.5的动物血清高表达HBsAg和HBeAg。而共注射干扰性psiHBV4明显抑制了HBeAg的表达,与单纯感染组相比有显著差异,RT-PCR显示肝内HBV C mRNA水平亦明显降低。上述结果表明,siRNA能特异抑制HBV的复制和表达,对乙型肝炎的治疗有潜在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目的:设计以MAG基因为靶点的短发夹状RNA(shRNA),构建重组慢病毒载体并鉴定此RNA干扰体系对MAG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条靶向大鼠MAG基因的shRNA片段插入至慢病毒载体pWPI,与pCDNA3-MAG-FLAG质粒用Lipofectamine 2000共转染293T细胞,Western blotting法鉴定出最有效的shRNA。此重组质粒与pAX2和pMD2G经293T细胞包装后,产生的重组慢病毒感染少突胶质细胞,48 h后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MAG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经双酶切后测序鉴定,构建了MAG shRNA慢病毒载体pWPI-MAG,鉴定出shRNA-2为最为有效的shRNA。重组慢病毒能明显抑制少突胶质细胞中MAG的表达。结论:慢病毒介导的shRNA干扰技术可特异性阻断MAG的表达,为进一步探讨MAG特异性shRNA治疗神经系统髓鞘损伤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克隆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l)基因的全长cDNA,构建含有SIRT1基因及其突变体T200I、E420K的重组真核表达载体,为进一步研究SIRT1基因功能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RT-PCR方法扩增SIRT1基因的全长cDNA,扩增产物通过双酶切将全长cDNA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得到pcDNA3.1 (+)-SIRT1重组质粒;同时采用定点突变法构建其突变体pcDNA3.1 (+)-T200I和pcDNA3.1(+)-E420K表达载体.重组质粒经酶切鉴定和DNA序列测定,筛选出重组成功的真核表达载体.结果 成功克隆了SIRT1基因全长cDNA,并成功构建了pcDNA3.1 (+)-SIRT1及其突变体的真核表达载体;阳性重组质粒酶切后经测序比对鉴定,与预期序列完全相符,转染293T细胞后可以表达带有HIS标签的SIRT1蛋白.结论 此方法可成功构建重组质粒pcDNA3.1(+)-SIRT1及其突变体pcDNA3.1(+)-T200I、pcDNA3.1(+)-E420K真核表达载体,为SIRT1基因及其突变体T200I、E420K的生物学功能研究提供了基因材料.  相似文献   

20.
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构建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hVEGF165)的真核表达载体,并在大鼠骨髓基质细胞中进行表达。方法:利用基因克隆技术,将原核克隆载体pSP73中的目的基因VEGF165用BamHI和XhoI双酶切后,再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中,构建重组质粒pcDNA3.1-VEGF165。对重组质粒进行酶切分析和测序鉴定。通过脂质体介导,用重组质粒转染SD大鼠骨髓基质细胞,然后以G418筛选阳性克隆。用免疫细胞化学鉴定。结果:经酶切鉴定及基因测序证实,重组体中已插入目的基因片段VEGF165,免疫细胞化学证实,重组质粒转染的骨髓基质细胞中有VEGF165基因的表达。结论:成功地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VEGF165。并在骨髓基质细胞中得到表达,为将表达VEGF基因的骨髓基质细胞作为骨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的可能性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