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T淋巴细胞CD25+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70名正常人和274例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CD4+CD25+和CD8+CD25+水平。结果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CD4+CD25+水平比正常人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CD8+CD25+水平与正常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食管癌、肝癌和肺癌的CD4+CD25+水平与正常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癌、胃癌和鼻咽癌的CD4+CD25+水平与正常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CD4+CD25水平的增高可作为恶性肿瘤免疫诊断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某部新兵唾液K+、Na+、Ca2+浓度的特点。方法收集某部67名新兵的唾液样品,应用XD-685分析仪,依据离子选择性电极的测量原理测量样品中的K+、Na+、Ca2+浓度。结果唾液K+浓度为(15.01±1.21)mmol/L,最小浓度为13.10 mmol/L,最大浓度为20.30 mmol/L;唾液Na+浓度为(4.25±0.84)mmol/L,最小浓度为1.10 mmol/L,最大浓度为5.05 mmol/L;唾液Ca2+浓度为(0.65±0.07)mmol/L,最小浓度为0.39 mmol/L,最大浓度为0.76 mmol/L。结论某部新兵唾液K+、Na+、Ca2+浓度与地方健康人群测定值相当,可为建立我军健康人群唾液K+、Na+、Ca2+浓度标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王彦  李科 《中国药师》2001,4(2):96-97,101
阿米洛利(Amiloride)是一种临床常用的保钾利尿药,作为Na^ /H^ 交换阻滞剂,近来研究发现它在保护缺血心肌抑制油酸诱导的急性肺损伤及抗肿瘤等方面的应用大有前景。  相似文献   

4.
阿米洛利对大鼠压力超负荷性心肌肥厚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钠氢交换体(NHE)抑制剂阿米洛利(Ami)对压力超负荷左室肥厚(LVH)大鼠心功能、心肌细胞内游离钙浓度([Ca2+]i)及心肌细胞膜Na+ 、K+-ATP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①同步记录离体工作心脏LVSP、LVEDP、±dp/dtmax及T值;②测定Fura-2/A负载后的单个心室肌细胞的[Ca2+]i;③光电比  相似文献   

5.
阿米洛利是经典的Na^+/H^+交换体(NHE)抑制剂,能抑制细胞内H^+外排,降低细胞内pH;而细胞内酸化能抑制痫性放电,防止神经元损伤。青霉素为经典的致痫剂,本文以青霉素致痫模型评价了阿米洛利的抗癫痫作用,并利用微透析结合高效液相-电化学检测(HPLC-ECD)考察了其对小鼠前皮层谷氨酸(Glu)含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呼吸衰竭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特点、影响因素、临床意义及其治疗前后测定值的变化。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测定100例呼吸衰竭患者CD3^+、CD4^+和CD8^+细胞的阳性细胞百分率、CD4^+/CD8^+比值以及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呼吸衰竭患者外周血CD3^+、CD4^+明显减少,而CD8^+明显增加,CD4^+/CD8^+比值明显下降,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呼吸衰竭治疗后CD3^+、CD4^+细胞、CD4^+/CD8^+比值较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衰竭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紊乱,检测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对评估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及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阿米洛利超说明书用于治疗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可行性和安全性等,为其治疗提供合理依据。方法:以植入不同渗透速率含醛固酮微量渗透泵法诱导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简称原醛症)大鼠模型为研究对象,灌胃高、中、低剂量的阿米洛利,观察其对大鼠一般行为、血压和心率的影响以及血液和尿液中K^+、Na^+的含量变化,并考察阿米洛利超说明书用于原醛症时血液中K^+、Na^+含量与醛固酮分泌量之间的关系。结果:模型组尿液中K^+含量远远高于正常组,而血液中K6^+含量远远低于正常组;给予盐酸阿米洛利片后,大鼠尿液中K+含量下降,Na^+含量升高,血液中K^+含量上升,Na^+含量无明显变化;但给予高剂量盐酸阿米洛利片时,血液中的K+含量显著升高,超过大鼠正常水平。结论:阿米洛利可以超说明书用于治疗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但是应严格控制剂量,并随时监测血钾值。  相似文献   

8.
CD4^+ CD25^+T调节细胞与免疫性血液系统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欣  林凤茹 《河北医药》2010,32(18):2576-2577
CD4+ CD25+T调节细胞(CD4+ CD25+ + regulatory T cell,Treg)是一种表达白介素-2(IL-2)受体α链(CD25)的CD4+T细胞,CD4+ CD2+5T调节细胞在维持外周免疫耐受中起重要作用,其数量减少或功能缺失可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Foxp3的表达在CD4+ CD25+T调节细胞的发育和功能上起重要作用。近年来,CD4+ CD25+T调节细胞已成为自身免疫、肿瘤免疫、移植免疫等领域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9.
齐天杰  阎锡新  张鲁涛 《河北医药》2011,33(20):3045-3047
目的探讨血液CD3+CD4+/CD3+CD8+T淋巴细胞水平对非HIV感染患者发生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影响。方法根据入选标准及诊治规范,入选IPFI组患者61例,非IPFI肺炎组患者47例及同期健康对照组体检者30例。收集记录上述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3组病例CD3CD;T淋巴细胞百分比,CD3+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及CD3+CD4+/CD3+CD8+T淋巴细胞比值情况。结果白色念珠菌仍是最常见的致病真菌,占总检出菌株数的46.03%,同时本研究曲霉菌(30.16%)感染也占有相当高的比例。CD3+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及CD3+CD4+/CD3+CD8+T细胞比值水平,IPFI组较非IPFI肺炎组(t=5.910,P〈0.05;t=7.395,P〈0.05)及健康对照组(t=6.443,P〈0.05;t=7.428,P〈0.05)均明显下降。结论血液CD4+/CD8+T淋巴细胞水平测定有助于早期发现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IL-17、IL-10及调节T细胞(CD4+CD25+Foxp3+T细胞)检测在多发性硬化症(MS)患者体内的水平及其在MS发生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通过ELISA的方法检测MS患者及健康对照者外周血中IL-17、IL-10的水平,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受试者外周血中CD4+CD25+Foxp3+T细胞的水平。结果MS患者血清中IL—17水平较高,而IL-10、TGF-β1及CD4+CD25+Foxp3+T细胞水平较低,且与对照组相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IL—17、IL-10、TGF-β1及C1M+CD25+Foxp3+T细胞水平的变化可能在MS的发病机制中起到重要作用,三者可能作为新的实验室指标来辅助诊断MS。  相似文献   

11.
淦勤 《江西医药》2013,(12):1193-1195
目的:探讨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regulatory T cell,CD4+CD25+Treg)在原发性肝癌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中的变化特性,分析CD4+CD25+Treg细胞在肝癌细胞免疫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本院5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实验组,分别采集术前7d、术后14d外周血,同时采集本院50例健康体检人群外周血作为对照组,经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统计分析各组外周血中CD4+CD25+Treg细胞、CD4+T细胞和CD8+T细胞比率。结果(1)术前外周血中CD4+CD25+Treg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CD8+T细胞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CD4+T细胞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术后外周血中CD4+CD25+Treg,CD4+T细胞,CD8+T细胞比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术前与术后外周血中CD4+CD25+Treg、CD8+T细胞比率比较,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CD4+T细胞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CD4+CD25+Treg变化在肿瘤细胞免疫及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高会霞  刘玉珍  赵召霞 《河北医药》2010,32(18):2582-2583
CD4+CD2+5调节T细胞(Treg)是能够在体内、外有效地抑制自身效应T细胞,具有主动调节/抑制作用,在维持外周耐受,防止自身免疫病发生中起重要作用。近年来,人们对CD4+CD25+Treg在自身免疫性肝病发病机制及治疗中的作用进行了初步研究,本文就该细胞在这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作简要的回顾。  相似文献   

13.
牛磺酸对缺血大鼠心肌腺苷三磷酸酶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观测牛磺酸(taurine,Tau)对心肌缺血损伤时心肌肌膜和线粒体ATP酶活性的影响。方法以异丙肾上腺素(Iso,5mg·kg-1)诱导心肌缺血损伤模型,用定磷法分别测定Ca2+-ATP酶、Mg2+-ATP酶及Na+,K+-ATP酶活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缺血组心肌肌膜和线粒体Ca2+-ATP酶、Mg2+-ATP酶及Na+,K+-ATP酶活性均降低,在注射ISP前30min腹腔注射Tau(200mg·kg-1),则上述酶活性未见显著性变化。结论Tau具有拮抗缺血大鼠心肌肌膜及线粒体Ca2+-ATP酶、Mg2+-ATP酶及Na+,K+-ATP酶活性降低的细胞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氯丙烯对神经细胞胞浆膜和线粒体膜Ca2+┐ATP酶,Na+,K+┐ATP酶活性的影响张磊谢克勤高树君孙克任(山东医科大学毒理学研究室,济南250012)用鸡胚脑神经细胞研究1-烯丙基氯-3对细胞胞浆膜和线粒体膜Ca2+-ATP酶,Na+,K+-ATP...  相似文献   

15.
采用荧光探针SBFI/AM结合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测定缺氧和复氧时单心肌细胞内Na+的变化及钙通道阻滞剂Verapamil和Na+-Ca2+交换抑制剂Mn2+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缺氧和复氧时间的延长细胞内Na+均增加。Verapamil对缺氧或复氧细胞内Na+无影响(P>0.05),Mn2+能使复氧细胞内Na+含量增加(P<0.01)。本文推断Verapamil不是通过降低细胞内Na+浓度而发挥保护心肌作用,特异性强的Na+-Ca2+交换抑制剂会使复氧心肌细胞内Na+含量增加而削弱其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初步探讨CD4^+CD25^+调节性T淋巴细胞在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取9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50名健康体检者外周血中CD4^+CD25^+T细胞所占比例,并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各组血清TGF-B、IL-10和IL-2。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T细胞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O.01),血清中TGF-β、IL-10和IL-2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D4^+CD25^+T细胞在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中表达显著升高,血清中的相关细胞因子参与诱导CD4^+CD25^+T细胞的生成,提示CD4^+CD25^+T细胞可能参与了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联合克林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以及对CD 4、CD+4/CD+8 T细胞和+血清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研究药物发挥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12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小儿,随机分为对照组1、对照组2及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1单用阿奇霉索治疗,对照组2单用克林霉素治疗,治疗组应用阿奇霉素联合克林霉素进行治疗,用药期间密切观察患儿体温、临床症状、药物不良反应等,用药结束后评价临床疗效和CD 4、CD+4/CD+8 T细胞以及血清NO、TNF-α、hs-CRP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表现明显改善,有效率最高,与对照组1和对照组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对照组1的临床表现和有效率优于对照组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3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CD 4、CD+4/CD+8均有所+升高,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3组患者CD 4、CD+4/CD+8比较,以治疗组升高最多,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与对照组1和对照组2比较,治疗组患者NO、TNF-α和hs-CRP水平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阿奇霉素联合克林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能明显缓解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少,检测患者的CD+4、CD+4/CD+8 T细胞和血清NO、TNF-α、hs-CRP对疾病的发生发展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8.
利用荧光探针和荧光素,研究了乌贼墨对H_(22)癌细胞内 Ca~(2+)、ATP浓度及线粒体Ca~(2+)/Mg~(2+)-ATP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发现,乌贼墨使H_(22)癌细胞内Ca~(2+)浓度降低了2.3和3.7倍,线粒体Ca~(2+)/Mg~(2+)-ATP酶活性降低了 28%和 58%,ATP浓度升高 T 77%和 83%。结果提示乌浓墨可能通过降低细胞内Ca~(2+)浓度,继而影响到线粒体上Ca~(2+)依赖性Ca~(2+)/Mg~(2+)-ATP酶活性,减少了Ca~(2+)向线粒体内的转运,减轻甚至消除了Ca~(2+)对ATP合成的抑制作用。这可能是乌贼墨抑制肿瘤生长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分析45例肺癌患者与15例健康对照组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结果肺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占CD4+T细胞比例为(17.8±6.6)%,表达高于对照组(6.49±0.5)%(P〈0.001)。肺癌患者外周血中Treg细胞数量在不同临床分期和组织学分化程度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与患者的病理类型无关(P〉0.05)。结论 Treg细胞在肺癌患者中表达明显升高,是肺癌患者免疫功能紊乱的一个证据。  相似文献   

20.
黄芪甲苷衍生物ASId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黄芪甲苷衍生物ASId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方法大鼠、犬提取心肌细胞膜检测酶活性;大鼠结扎冠脉引起心肌梗死后取左心室,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心肌肥厚信号转导通路的钙调神经磷酸酶(calcineurin,CaN)表达情况。结果 ASId对大鼠和犬心肌细胞膜Na+/K+-ATPase均有抑制作用,其IC50分别为(1.58±0.27)×106和(1.41±0.16)×107mol/L,在受试剂量下(108~105mol/L)对Ca2+/Mg2+-ATPase活性无明显抑制作用;免疫组化研究表明,ASId0.5、1.0mg/kg可显著降低CaN表达,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其表达分别下降73.1%(P〈0.01)、78.0%(P〈0.001),提示ASId抗心肌肥厚机制与抑制心肌肥厚信号转导通路的重要关键因子CaN有关。结论 ASId治疗心衰机制与Na+/K+-ATPase抑制产生的即刻心肌收缩效应,以及抗心肌肥厚的远期效应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