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抗心磷脂抗体与各类流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抗心磷脂抗体(ACA)与流产的关系。方法:对80例正常初孕妇(对照组)和93例流产孕妇(流产组,其中先兆流产62例,难免流产21例,过期流产1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抗心磷脂抗体IgM。结果:①流产组ACA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②有流产史者较无流产史ACA阳性率明显增高(P<0.05),习惯性流产史与非习惯性流产史间ACA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ACA阳性可能与自然流产有关,但ACA阳性与是否习惯性流产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抗心磷脂抗体 (ACA )、抗精子抗体 (As Ab)及抗子宫内膜抗体 (EMAb)在习惯性流产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 EL ISA法对 4 7例习惯性流产少数民族妇女和 4 0例正常生育妇女血清中 ACA、As Ab及 EMAb进行检测。 结果:ACA阳性 2 0例 (42 .6 % ) ,As Ab阳性 2 4例 (5 1.1% ) ,EMAb阳性 17例 (36 .2 % ) ,ACA、As Ab、EMAb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均 <0 .0 1)。结论:检测血清中 ACA、As Ab和 EMAb对诊断习惯性流产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流产与血清抗心磷脂抗体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流产与血清中抗心磷脂抗体 (ACA)的关系。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定性检测115 4例流产患者和 85例对照组血清中ACA并作统计分析。结果 反复自然流产组血清中ACA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其中有人工流产史患者血清中ACA阳性率明显增高 ,且ACA阳性率与人流次数呈正相关。结论 血清ACA阳性是反复自然流产的危险因素 ,而人工流产是引起血清ACA阳性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抗心磷脂抗体与妊娠高血压的关系。方法 :对 1 30例正常孕妇 (对照组 ) ,77例妊娠高血压孕妇 (研究组 )其中包括轻度 32例 ,中度 2 5例 ,重度 2 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抗心磷脂抗体IgM(ACAIgM)。结果 :研究组中轻度妊高征阳性率为 31 .3%,中度妊高征阳性率为 2 8%,与对照组比较 ( 1 5 .38%)阳性率虽高 ,但统计学上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重度妊高征ACA阳性率为 45 %,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抗心磷脂抗体阳性可能与妊高征的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习惯性流产(habitual abortion,HA)与抗心磷脂抗体(anticardiolipin antibody,ACA)的相关性.方法64例习惯性流产确诊患者作为观察组,正常对照组49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血清ACA袪IgM和ACA袪IgG检测.结果观察组64例中,ACA阳性18例,阳性率为28.1%,正常对照组49例中阳性4例,阳性率为8.2%,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ACA与习惯性流产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6.
反复流产和不孕症与支原体和免疫因素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赵晓岚  楚雍烈  叶国玲  蔡晓宁  刘琪 《医学争鸣》2003,24(20):1884-1886
目的 :探讨反复自发性流产 (RSA)与支原体感染和抗心磷脂抗体 (ACA)之间的关系及不孕症与支原体感染和抗精子抗体 (ASA)之间的关系 .方法 :采用培养法分别对 338例RSA患者 (观察组 )和 2 4 8例不孕症患者 (观察组 )进行解脲支原体 (UU)和人型支原体 (MH)检测 ;采用ELISA法分别检测血清ACA IgM和ACA IgG(RSA观察组 )以及ASA IgM和ASA IgG(不孕症观察组 ) .同时分别选择 1 0 5例正常妇女作为对照组 .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各项指标阳性检出率 .结果 :RSA患者和不孕症患者支原体感染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P <0 .0 5 ) ;RSA患者血清ACA IgM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不孕症观察组ASA IgM阳性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RSA患者中 ,支原体感染阳性组ACA IgM ,ACA IgG以及ACA IgM +ACA IgG阳性率均明显高于支原体感染阴性组 (P <0 .0 5 ) ;不孕症患者中 ,支原体感染阳性组ASA IgM和ASA IgGA阳性率均明显高于支原体感染阴性组 (P <0 .0 5 ) .结论 :支原体感染是RSA和不孕症的原因之一 ;自身免疫性抗体与RSA和不孕症有一定关系 ;ACA和ASA均与支原体感染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早期自然流产与抗心磷脂抗体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早期自然流产与抗心磷脂抗体的关系。方法收集57例有早期自然流产史妇女(观察组)和40例无自然流产史妇女(对照组)进行抗心磷脂抗体检测。结果(1)观察组抗心磷脂抗体阳性19例,阳性率33.33%,对照组抗心磷脂抗体阳性3例,阳性率7.50%,两组阳性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2)有早期自然流产史妇女中抗心磷脂抗体阳性率与自然流产次数之间无正相关关系。结论早期自然流产与抗心磷脂抗体有关,其阳性率与流产次数无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抗活化的蛋白C(APC)在习惯性流产(RSA)患者中的发生情况,并进一步探讨APCR引起胎盘血管微小血栓形成并进而引起RSA的发生机制。方法:采用APC-KPTT法,ELISA法和PTT-LA法分别对16例RSA及20例正常对照(NC)进行APCR、抗心磷脂抗体(ACA)和狼疮抗凝物(LA)检测,采用一期法检恻FVⅦ:C,胶乳凝集法检测D-Dimer。结果:16例RSA患者共8例抗磷脂抗体(APA)阳性,其中4例LA阳性,2例ACA阳性,2例LA、ACA同时阳性,阳性率(50%)明显高于NC组(0/20)(P<0.005),APCR阳性率为50%,明显高于NC组(5%)(P<0.005)。APA阳性组APCR阳性率(87.5%)明显高于NC组(5%)(P<0.005)FVⅡ:C及D-Dimer阳性率均明显高于NC组(P<0.001及P<0.05)。APA阴性组APCR阳性率(12.5%)与NC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FVⅡ:C明显高于NC组(P0.05),相关分析显示,APA阳性组APCR发生率(87.5%)明显高于地APA阴性组(12.5%)(P<0.005)。结论:习惯性流产患者胎盘血管发生血栓一方面由于患者体内处于高凝状态,另一方面由于APCR在习惯性流产患者中有较高的发生率且与APA有明显相关性,APCR可能是引起胎盘微血栓形成并引起习惯性流产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自身抗体检测对女性不孕不育诊断的意义。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149例原发性不孕、466例继发性不孕、320例习惯性流产及45例正常生育妇女血清抗精子抗体(AsAb)、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抗心磷脂抗体(ACA)水平。结果:原发性不孕组中,AsAb阳性率为26.17%,EmAb阳性率为17.45%,ACA阳性率为12.75%;继发性不孕组中,AsAb阳性率为28.97%,EmAb阳性率为20.17%,ACA阳性率为19.10%;习惯性流产组中,AsAb阳性率为19.06%,EmAb阳性率为9.06%,ACA阳性率为28.12%;对照组中,AsAb和ACA阳性率为2.22%,EmAb为0%。不孕不育各组的阳性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02,P<0.05)。结论:血清相关自身抗体检测对女性免疫性不孕不育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抗心磷脂抗体在病理妊娠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抗心磷脂抗体与病理妊娠的关系。方法:对447例行抗心磷脂抗体金标免疫斑点定性试验的病人及孕产妇行对照研究。结果:①各病理妊娠组ACA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中期流产、胎膜早破;妊娠合并肝内胆汁淤积症;胎儿宫内发育迟缓;死胎、早产;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且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P<0.05),而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胎儿畸形、妊娠剧吐、妊娠合并乙肝较正常对照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研究抗心磷脂抗体与既往流产史的关系发现有流产史者较无流产史者显著增高。(P<0.05)。结论:①抗心磷脂抗体阳性与流产、胎膜早破、早产、死胎、胎儿宫内窘迫有关。②有流产史者抗心磷脂抗体可增高。③抗心磷脂抗体阳性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发病可能无关。  相似文献   

11.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nticardiolipin antibodies(ACA) and fetal intrauterine growth retardation(IUGR), serum ACA was determined in 60 pregnant women by 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 Binding index(BI) of ACA-IgM or ACA-IgG in cases with IUGR(n = 30)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normal pregnant women(n = 30) (P < 0.05). There was no obvi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weight of neonate and BI of ACA-IgM(r = 0.1904), ACA-IgA(r = 0.1829) or ACA-IgG(r = 0.2013) in IUGR group. Increased ACA-IgM had a negative association with C3 (r = -0.4108, P < 0.05) and C4(r = -0.4092, P < 0.05), respectively. After routine therapy for IUGR during 27-35 weeks' gestation, the weights of neonates were 2436.87 +/- 437.29 gram in ACA-IgG positive group(n = 15) and 2905.33 +/- 195.95 gram in ACA-IgG negative group(n = 15). There was a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between these two groups(P < 0.01). It is concluded that ACA ma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athogenesis of IUGR. The determination of ACA is also useful for early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IUGR.  相似文献   

12.
不育妇女巨细胞病毒感染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妇女不育与巨细胞病毒 (HCMV)感染的关系。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方法 ,对 98例育龄妇女的血清进行了巨细胞病毒抗体IgM、IgG的检测 ,其中 48例为不育妇女 ,另 5 0例为正常对照组。结果 :不育组HCMV_IgG的阳性率为 6 2 .5 % ,对照组为 70 .0 % ,两者差异不明显 (P >0 .0 5 ) ,但不育组HCMV_IgM阳性率为 48.5 %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4.0 % (P <0 .0 5 )。对不育组中习惯流产的患者进行清宫 ,组织送病检发现 :IgM阳性的患者其绒毛滋养层细胞明显增生 ,而合体细胞层无增生 ,蜕膜呈不同程度变性坏死 ,腺体高度分泌。结论 :巨细胞病毒感染可能与不育有关 ,对原因不明的不育妇女进行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检测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检测了 6 5例有出生缺陷史 ,72例自发流产史及 1 31例正常孕妇 (对照组 )血清巨细胞病毒 (CMV)和风疹病毒 (RuV)的IgG和IgM抗体。结果 3组间CMV -IgG滴度和RuV -IgG滴度有显著差异 (P <0 0 1和P <0 0 5 )。 2 4例 1次以上出生缺陷史者的CMV -IgG滴度又显著高于 41例仅 1次出生缺陷史者及其它各组 (P <0 0 5 ) ,与正常对照组间有极显著差异 (P <0 0 1 )。上述前 2组及自发流产史组的CMV -IgM阳性率分别为 8 33% ,4 88%和 2 78% ,分别为对照组 ( 1 5 3% )的 5 46 ,3 2 0和 1 82倍。 1次以上自发流产史孕妇的RuV -IgG滴度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而仅 1次自发流产史及出生缺陷史孕妇与对照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 :孕期CMV感染对孕育影响较为严重 ,且更易引起出生缺陷 ,而RuV感染更易导致胎儿的自发流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探讨狼疮抗凝物质(LA)、同型半胱氨酸(Hcy)及抗心磷脂抗体(ACA)在临床不明 原因复发性流产(URSA)孕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89 例URSA 患者作为观察组和60 例非孕期正常妇 女为对照组。取外周血进行血浆LA 和血清Hcy、ACA 及叶酸(FA)水平检测统计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 比较,观察组LA、Hcy 及ACA 水平增高(P <0.05),而FA 水平降低(P <0.05);观察组LA 水平与Hcy 水平呈 正相关(r =0.586,P =0.008)。结论 通过检测LA、HCY 等指标,对早期发现具有URSA 风险的患者并进行预 防性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