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一种未知原植物的麻黄药材刘炜①周建理②近年来药材市场上出现一种麻黄药材,根据其形态可以确认为麻黄科麻黄属Ephedra植物。但据已有的国产麻黄资料看来[1,2],本品属一未知的新种药材,其生药鉴别特征如下。性状:常带木质茎,皮淡棕红色。草质茎圆柱形,...  相似文献   

2.
毛细管-电泳法测定麻黄中生物碱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细管-电泳法测定麻黄中生物碱的含量朱萱萱陈福林茅咏雯(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10029)矶崎隆史(日本大阪钟纺(株)汉方研究所)麻黄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EphedrasinicaStapf的干燥草质茎,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自古用于发汗,...  相似文献   

3.
陈焕亮  邱泽雨 《中药材》1989,12(3):24-26
本文对草麻黄、中麻黄及木贼麻黄草质茎的节间及节部的组织构造进行了鉴定研究,为商品麻黄的品种鉴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麻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麻黄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历代本草均有收载.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Ephedra sinica Stapf)、中麻黄(Ephedra intermedia Schrenk et C.A.Mey.)或木贼麻黄(Ephedra equisetina Bge.)的干燥草质茎.秋季采割绿色的草质茎,具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等功效.  相似文献   

5.
麻黄为常用全草类中药,性温,味辛、微苦,具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的功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0版一部)及很多专著、教材等都描述麻黄药用部位为麻黄科(Ephedraceae)植物草麻黄(Ephedra sinica Stapf)、中麻黄(Ephedra intermedia Schrenk et C.A.Mey)或木贼麻黄(Ephe-dra equisetina Bge.)的干燥草质茎。笔者认为麻黄的药用部位为草质茎值得商榷,故从历代本草记载、形态特征及显微鉴别等角度考证,认为麻黄为裸子植物,其茎为木质茎,将  相似文献   

6.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三拗汤中麻黄碱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拗汤”出自《金匮要略》 ,由麻黄、苦杏仁和甘草(3∶3∶1)组成 ,主要成分为麻黄碱和苦杏仁甙等 ,测定方法有薄层扫描法[1]。本文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麻黄碱的含量 ,方法简便快捷 ,实验结果准确 ,重现性好。1样品与试剂甲醇为优级纯 ,其它试剂为分析纯 ;色谱用水为重蒸水。盐酸麻黄碱对照品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麻黄、杏仁、甘草均购自广西南宁药材站。经鉴定麻黄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EphedrasinicaStaph的干燥草质茎 ,苦杏仁为蔷薇科植物山杏PrunusarmeniacaL var ans…  相似文献   

7.
麻黄的鉴别     
麻黄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 [1 ]。具有发汗、平喘、利尿等功效 ,是中医较为常用的辛温解表药。麻黄我国有 12种 ,4个变种 ,共 16个品种 ,主要分布于东北、西北、西南等地。全国大部分地区习用的麻黄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 Ephedra sinica Stapf;中麻黄 Ephedra intermedia Schrenk;木贼麻黄 Ephedra eguisetina Bunge的草质茎。其中草麻黄、中麻黄的产量较大 ,木贼麻黄麻黄碱的含量较高 [2 ] 。生物碱的含量又随采收季节的不同而变化。作者现就 3种麻黄的形态特征、性状特征及组织特征进行了比较 ,现简介如下 :1 形态特征检索表如…  相似文献   

8.
麻黄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中麻黄、木贼麻黄的干燥草质茎。主产于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南等省区。临床上具有发汗、平喘、利尿等作用。对于其人药部位,按《药典》规定麻黄仅取草质茎人药,加工时应去节。但近来市场上出现混有木质茎的麻黄,且炮制时不去节,其原因是有些药材加工部门片面强调经济效益,不重视药材的质量,为了能确保药效,正确使用麻黄之药用部位,本文从两方面讨论。麻黄主要有效成份的生物碱,鞣质和挥发油等。1985年版《药典》规定麻黄生物碱含量不应低于0.8%,对其挥发油虽未作规定。而有资料报道,麻黄的平喘、祛…  相似文献   

9.
麻黄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麻黄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 ,历代本草均有收载。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 Ephedra sinica Stapf、中麻黄Ephedra intermedia Schrenk et C.A.Mey.或木贼麻黄Ephedra equisetina Bge.的干燥草质茎。秋季采割绿色的草质茎 ,晒干。具发表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等功效 ,用于风寒感冒、胸闷喘咳、风水浮肿、支气管哮喘等症。蜜麻黄润肺止咳。多用于表症已解 ,气喘咳嗽。现就其栽培、炮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1 栽培研究近年麻黄的需求量有增无减 ,在野生麻黄限制采挖后 ,发展人工种植业成为唯一出路 ,近年也加强…  相似文献   

10.
麻黄的地上部分在中药中作为发汗、解热、镇咳、抗炎的常用药。其药效根据植物部位的不同而异。一般来说,地上部分的节间有发汗作用,节及根具止汗作用。作者首先就传统认为麻黄的节间与节药效不同的角度着眼,研究了节间与节的各种药理作用。结果说明两者药理作用虽有不同,但无论哪一部分均含有麻黄素类生物碱。作者又采用等速电泳法测定了十一种麻黄的节间与节中  相似文献   

11.
麻黄是作用较广、疗效确切的一味中药,因此,对其进行作用机理探讨和临床用药总结是很有必要的。麻黄为麻黄科植物革麻黄(Ephedra sinica St-apf)、中麻黄(Ephedra intermedia Schrenk etC.A.Mey)或木贼麻黄(Ephedra equisetina Bge)的干燥草质茎。性温,味辛,微苦。具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等功效。麻黄的有效成分主要为多种生物碱和少量挥发油及鞣质。生物碱中主要为左旋麻黄碱(L-ephedrine);其次为伪麻黄碱(D-pseudo ephe-drine),以及微量的 L-N-甲基麻黄碱(L-N-methyl  相似文献   

12.
阿勒泰地区野生木贼麻黄质量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述芳  何瑞琴 《中药材》1999,22(8):387-388
中国药典1995版收载麻黄为草麻黄Ephedra sinica,中麻黄 Ephedra intermedia或木贼麻黄 Ephedra equisetina 的干燥草质茎。三种麻黄所含的成分大致相同,但生物碱含量以木贼麻黄最高,草麻黄次之,中麻黄较低。木贼麻黄与中麻黄在新疆均有分布,前者在阿勒  相似文献   

13.
麻黄入药须先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麻黄入药须先煎浙江省温岭市中医院(317500)陆维承【关键词】麻黄入药先煎麻黄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中麻黄或木贼麻黄的干燥草质茎,具有发汗、平喘,利水作用,现医生处方中使用麻黄皆不先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对麻黄煎法未作要求。笔者根据临床并结合麻黄...  相似文献   

14.
麻黄,始见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李时珍在<本草纲目>日:其味麻,其色黄.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木贼麻黄或中麻黄的草质茎.多在8-10月间割取绿色细枝,或连根拔起,去净泥土及根部,放通风处凉干或凉至6成干时,再晒干.放置干燥通风处,防潮防霉.  相似文献   

15.
麻黄为麻黄科植物麻黄的干燥草质茎,具有发散风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的功效.对麻黄的化学成分及现代药理作用进行了综述,发现麻黄主要化学成分有生物碱、黄酮、挥发油、有机酸、氨基酸、多糖和鞣质等,具有解热发汗、利尿、平喘、免疫抑制、抗氧化及抗病毒等作用.  相似文献   

16.
李红亮 《新中医》2012,(7):222-223
麻黄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中麻黄或木贼麻黄的草质茎,秋季采割绿色的草质茎,晒干,除去木质茎、残根及杂质,切断。生用、蜜炙或捣绒用。其性温,味辛、微苦。归肺、膀胱经。功效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尿消肿。常用剂量为3-9g。笔者临证30余年,常重用麻黄,少则15g,多则60g,治疗疑难杂症,收到满意的疗效。此举验案数则,以就正于同道。 1感冒后顽固性咳嗽  相似文献   

17.
应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结合野外调查结果对麻黄及其近缘种的种子微形态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草麻黄等4种植物在种子微形态特征方面存在着极大的相似性,种子形状均为狭卵形,表面纹饰均为纵条纹状,各种间仅在条纹的粗细、走向和形态上略有差异,种子表面颜色有所不同,这些特征反映了该属分类的自然性和种间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8.
麻黄是麻黄科植物草麻黄Ephedra sinicaStapf.或木贼麻黄Ephedra equisetinaBge和中麻黄Ephedra intermediaSchrenk et C A Mey.的干燥草质茎,具有发汗解表,利水消肿的功效。自汉以来,麻黄的入药就分为生用和炮制后使用。本文系统查阅了我国历代炮制文献资料中关于麻黄炮制的记  相似文献   

19.
麻黄属6种植物茎叶表皮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麻黄属植物茎、叶表面气孔及微形态特征观察,为其遗传育种及分类研究提供重要微观特征和依据。方法:利用扫描电镜观察6种麻黄属植物茎、叶表面气孔密度、气孔长轴、短轴、气孔形态及茎、叶表面特征。结果:6种麻黄属植物之间气孔密度、茎、叶表面特征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气孔表现出典型旱生植物的特征,略下陷,气孔保卫细胞被厚的角质层覆盖,并形成突起状角质唇状物;气孔大小、形状在种之间无明显区别;叶表面、茎表面气孔均属于无规则型,但形状明显不同,前者主要呈长方形或六边形,后者为窄条形或哑铃形。结论:麻黄属植物气孔的类型及特征比较固定和保守,气孔的大小、形状仅在种内有变异,种间差异较小,分种的价值不大,但在植物分类上具有重要的鉴定价值。  相似文献   

20.
毛细管-电泳法测定麻黄中生物碱的含量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毛细管-电泳法测定麻黄中生物碱的含量朱萱萱陈福林茅咏雯(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10029)矶崎隆史(日本大阪钟纺(株)汉方研究所)麻黄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EphedrasinicaStapf的干燥草质茎,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自古用于发汗,解热,镇咳,治喘等功效。为临床上治疗上呼吸道疾患的重要中药材之一。麻黄主要含生物碱,总生物碱含量约在1.315%,主要含麻黄碱(E)、伪麻黄碱(PE)、甲基麻黄碱(ME)、甲基伪麻黄碱(MPE)、去甲基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