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研究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和典型肥厚型心肌病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8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90例典型肥厚型心肌病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为三组进行对比分析。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组患者25例。然后再根据典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是否存在流出道梗阻将剩下的患者分成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25例)以及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40例)两组,对比分析三组患者心脏超声以及临床特点。结果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组患者的家族成员没有发现猝死史,有5例典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存在有家族成员猝死史;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组患者的左室心尖部厚度为(20.1±4.0)mm,没有患者出现梗阻现象,室壁运动出现异常。结论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和典型肥厚型心肌病的临床特点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心脏超声检查结果为阳性以及心图联导上典型的深尖倒置可以为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确诊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12例临床分析黄蕾林佑善蔡绳(上海医科大学中山医院心内科200032)自从1979年Yamaguchi对心尖肥厚型心肌病首次描述以来,已引起了不少学者的关注[1~3]。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属于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的特殊类型,较少见,但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心电向量图特点。方法对经临床确诊的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做心电向量图并进行分析。结果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心电向量图与正常人不同,主要表现在水平面、右侧面向左、前、下向量增大和QRS-T夹角增大。结论心电向量图能更直观的显示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心电学变化,对诊断有肯定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心尖肥厚型心肌病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方法 分析28例心尖肥厚型心肌病临床表现、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冠脉造影及左心室造影特征.结果 28例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合并有心电图异常,其中25例呈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特殊心电图改变,8例ST-T动态改变.心脏超声提示心尖肥厚者22例.冠脉造影25例正常,前降支中段肌桥2例,回旋支狭窄20%1例.左室造影提示黑桃A样改变23例,5例表现心尖部心腔狭小.12例误诊为冠心病,其中4例为非ST段抬高心梗.结论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较易误诊为冠心病.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尤其是左心室及冠脉造影对心尖肥厚型心肌病诊断与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心尖肥厚性心肌病14例临床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HCM)的临床表现和心电图诊断特点.方法 分析14例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临床表现和心电图,核素心肌断层显像及心脏超声心动图特征,确定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方法.结果 心电图显示以胸导为主的导联R波振幅呈V4≥V5>V3规律增高,同时伴有T波对称性深倒置,超声心动图和核素心肌断层显像显示心尖部心肌肥厚.结论 标准12导心电图显示胸导联V3~V5R波振幅关系增高伴对称性T波深倒置,应该考虑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可能,心电图改变特点是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首要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6.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并心尖肥厚型心肌病1例赵士琴,傅月英,李建华,史君莫,刘素娟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261031)随着诊断技术的不断进展,心肌病的诊断率已明显提高,不少学者对各种类型的心肌病已做了较多阐述,但病人同时患有梗阻性心肌病合并心尖肥厚型心肌病...  相似文献   

7.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是原发性肥厚型心肌病的一种,与常见的肥厚型心肌病比较,一般不会伴有左心室动力性阻梗[1]。目前临床中通常采用心电图、心血管造影及临床表现进行诊断,本研究通过心脏彩超、X线、CT及冠状动脉造影进行检查,探讨彩超用于诊断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取某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15例,其中男性12例,女性3例,  相似文献   

8.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pical hypertrophy cardiomyopathy,AHCM)是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的一个亚型,心肌肥厚主要局限于左室乳头肌水平以下的心尖部。  相似文献   

9.
李惠玲 《基层医学论坛》2016,(26):3690-3691
目的:探讨非梗阻性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心电图特征改变,提高对非梗阻性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鉴别诊断。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42例确诊为非梗阻性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超声心电图特点进行总结。结果本组42例心尖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均有心电图异常改变,胸前导联 T 波倒置均超过0.05 mV,RV5大于2.6 mV 的有18例(42.9%),ST 段压低程度0.05~0.4 mV 的有20例(47.6%),没有患者出现额面心电轴异常和病理性胸前导联 Q 波,合并心房纤颤3例(7.1%)。结论标准12导联 ECG 显示胸导联 V3~V5R 波振幅增高伴对称性倒置 T 波,要高度考虑非梗阻性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可能,心电图异常对非梗阻性心尖肥厚型心肌病诊断提供了特征性依据。  相似文献   

10.
对4例心尖部肥厚型心肌病的心电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保华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3):2269-2270
心尖部肥厚型心肌病属于原发性肥厚型心肌病中的特殊类型,首先由日本学者Yanaguchi等于1976年报告。本病在我国的发病率约占肥厚型心肌病的2%~5%。因其特殊的心电网特征,近些年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分析4例心尖部肥厚型心肌病的心电网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超声心动图以及心电图进行分析,探讨超声心动图与心电图联合评价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40例,对两组患者的超声心动图以及心电图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超声心动图显示患者心尖部有肥厚症状,并伴随心尖部心腔变小;心电图显示患者出现特征性异常:T波伴随ST段有下移趋势,左心室电压较高。结论:超声心动图与心电图联合评价心尖肥厚型心肌病临床效果十分显著,具有重大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运动试验对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心电图的影响。方法 对13例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行活动平板运动试验。结果 运动后心电图倒置T波振幅变小,QTc、JTc明显缩短(P均〈0.01)。结论 运动试验有助于对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13.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超声心动图分析翁书和,张小玲,廖群香,朱纯石(中山医科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心内科;广州,510120)主题词超声心动描记术;心肌病,肥大性中图号R540.5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是肥厚型原发性心肌病的一种特殊类型,二维超声心动图对本病具有明...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13):1-4
目的 探讨MRI与超声心动图、心电图在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2—12月来我院诊治的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50例,收集患者基本资料,并实施MRI、超声心动图及心电图检查诊断,对比三种方法诊断情况。结果 经MRI检查诊断,46例患者为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准确率为92.0%;经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45例为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准确率为90.0%;经心电图检查诊断,44例为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准确率为88.0%。三种检测诊断方式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临床诊断中实施MRI、超声心动图或者心电图检查,所获结果准确性均较高,其中MRI诊断结果准确性更高,在临床实践时可根据患者自身病情和需求选择相应的方式进行检查诊断,以获得更为准确的结果,继而进一步为疾病治疗提供更为准确且合理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误诊冠心病一例高虹(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关键词心肌病;冠状动脉疾病中图法分类号R5422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是原发性肥厚型心肌病的一个特殊类型[1],1979年Yamaguchi[2]等首先报道。临床常因其心电图表现酷似缺血型ST-T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心电图特点。方法从本院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接收的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中选取27例作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同期来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35名正常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本研究所选62例患者均行心电图检查,观察两组V_4导联心电图数值情况,并分析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心电图特点。结果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组患者ST_(V4)段压低值、T_(V3)、T_(V4)、T_(V5)、R_(V3)、R_(V4)、R_(V5)、巨大倒置T波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电图诊断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效果确切,诊断价值较高,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肥厚型心肌病的病理特征是室间隔非对称性肥厚,晚近,形态学的深入研究发现除此之外,尚有左心室前壁、侧壁、后壁和左心室中部肥厚。1976年Yamaguchi等和Sakamoto等首先报告,左心室心尖部的心肌肥厚时,临床表现颇具特征。可称之为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的亚型——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本病有遗传性,遗传方式推测系X伴性隐性遗传,然文献报告中尚有分岐。本文报告10例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并探讨其遗传方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早期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患有早期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2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为观察组,同时另取无早期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2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行超声心动图进行检查,随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超声指标。结果:观察组的左室心尖部心肌厚度、心尖部增厚率、左室心尖部与后壁心肌厚度比值、收缩末期左室心尖部心腔面积以及E/A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示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早期心尖肥厚型心肌病中运用超声诊断能够提高疾病的诊断准确率,有效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帮助患者获得更好地治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仇鑫  高敏 《中华全科医学》2020,18(2):181-184
目的 探讨心尖肥厚型及间隔肥厚型心肌病的心电图特点及临床指导意义。 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符合肥厚型心肌病诊断标准的患者55例,根据肥厚部位不同分为心尖肥厚型组(17例,30.91%)和间隔肥厚型组(38例,69.09%)。对比分析2组临床资料、心脏彩超参数及心电图Ⅲ导联的R/S、Q波、S波、V4-6、-AVR导联T波等参数。 结果 间隔肥厚型[(15.71±4.88) mm]与心尖肥厚型心肌病[(11.18±2.70) mm]相比室间隔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701,P<0.05)。心尖肥厚型心肌病V4-6(15例,88.24%)、-AVR导联倒置T波(16例,94.12%)所占比例与间隔肥厚型心肌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75、10.162,均P<0.05)。间隔肥厚型心肌病Ⅲ导联R/S<1、主波向下所占的比例(21例,55.26%)与心尖肥厚型心肌病(4例,23.53%)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71,P<0.05),其余心电参数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心尖肥厚型与间隔肥厚型心肌病心电图表现不同,V4-6、-AVR导联T波,Ⅲ导联主波方向,结合心脏彩超、临床资料对不同类型肥厚型心肌病的早期诊断及肥厚部位的定位具有很好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心尖肥厚型心肌病与典型肥厚型心肌病的临床及超声心动图特点。方法 2010年10月至2016年12月期间,选择在本院收治肥厚型心肌病患者45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15例,非梗阻典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15例,梗阻典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15例,分别为A组、B组和C组,对3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A组和C组患者年龄、发病年龄高于B组;A组患者IVS、LVPW低于B组和C组;A组患者LVDD显著低于C组,A组患者LAD低于C组;A组GNT、左心室高压高于B组和C组(P<0.05)。结论对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可以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查阳性及心电图胸导联上典型G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