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椎动脉损伤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椎动脉损伤在临床上少见,损伤的严重程度不同,治疗的方法也有所不同。临床观察治疗适用于损伤轻微的病例;结扎治疗为传统的常见治疗方法,存在手术出血多,远端暴露困难的特点;血管内栓塞治疗由于具有明显的优势,有取代传统的手术结扎方法的趋势;支架置入血管成形术也已用于椎动脉损伤的特殊病例治疗,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椎动脉损伤性疾病包括椎动脉假性动脉瘤、动静脉瘘以及椎动脉夹层动脉瘤等。治疗主要有外科手术结扎患侧椎动脉,以及经血管栓塞。我院于1995年收治一例外伤性椎动脉假性动脉瘤,经结扎瘤体近远侧椎动脉,切除动脉瘤,患者痊愈出院,术后无神经受损表现。结合病例本文重点讨论椎动脉的暴露途径、手术方案以及术中处理。  相似文献   

3.
椎动脉损伤的处理是颈椎肿瘤手术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临床上常采用术中结扎的方法。由于椎动脉第2段(椎骨段)在解剖学上的特殊性,结扎时可能导致血管破裂出血。如上述出血发生于老年患者,则极易出现严重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本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老年椎动脉起始部狭窄患者经皮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老年椎动脉起始部狭窄患者30例,行血管内支架置入治疗,分析患者手术前后血管狭窄情况,随访再狭窄率。结果椎动脉起始部狭窄患者狭窄率从术前(79.4±13.3)%下降至术后的(13.2±8.5)%。30例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随访1~38个月,有2例发生再狭窄。结论血管内支架治疗可明显改善老年椎动脉起始部狭窄引起的临床缺血症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近期疗效满意,但仍缺乏远期及大样本的临床观察。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颈和颈根部大血管开放性损伤的临床特点 ,提高急救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 1999年 5月至 2 0 0 2年 5月年收治的 12例颈和颈根部血管开放性损伤的临床表现、急救和手术处理 ,讨论急救与手术处理要点。结果 :所有病例简单止血后急诊手术。 4例颈外静脉和 1例颈内动脉直接结扎止血 ;2例颈外动脉、1例颈内静脉缝合修补 ;1例颈内静脉用自体大隐静脉行重建血管 ,1例锁骨下动脉远端Fogarty导管取栓后端端吻合 ,1例锁骨下动脉Gore Tex人造血管重建 ;1例锁骨下动、静脉联合损伤分别用自体大隐静脉和头静脉重建 ,术后 3d因肾衰死亡 ,11例痊愈 (91 7% )。结论 :颈和颈根部血管开放性损伤应尽快压迫止血急救 ,及时手术探查 ,除颈外静脉可直接结扎外 ,尽可能修补或重建血管  相似文献   

6.
史强  施维锦 《肝脏》1999,4(3):169-169
对门脉高压治疗的主要目的是针对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现致死的大出血为主体的。由于内窥镜下硬化剂疗法的肯定,加之内窥镜下食管静脉曲张结扎疗法,血管内介入放射学短路手术,气囊逆行经静脉的栓塞等方法也已应用于临床,使外科手术治疗门脉高压的病例明显减少。上述非手术治疗出血有效,创伤小。但是,这些手术治疗也有不少操作困难的病例,同时非手术治疗的静脉曲张再发生率比手术治疗高,所以门脉高压的外科治疗目前仍有一定的地位。然而,处理门脉高压并发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手术究竟行分流术还是断流术,经过将近20年的争论,…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血管内治疗出血性椎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纳入出血性椎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或头颈部CT血管造影图像、治疗方式以及门诊随访资料,分析血管内介入治疗的手术方式、围手术期常见并发症和临床疗效.结果 共纳入出血性椎动脉夹层动脉瘤24例,男性17例(70.8%),女性7例(29.2%),平均年龄(52.0±9.4)岁.22例(91.7%)行血管内介入治疗,包括闭塞载瘤动脉19例(79.2%)、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3例(12.5%),均获得技术成功,术后合并脑梗死1例.另2例(8.3%)采用保守治疗,均在住院期间发生再出血并死亡.介入治疗患者术后随访时间中位数15个月(范围5~50个月),转归良好18例(75.0%),无出血复发病例.结论 血管内闭塞载瘤动脉或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是出血性椎动脉夹层动脉瘤的一种安全和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欧阳方  谢晓东 《山东医药》2014,(25):34-35,65
目的:探讨血管内治疗出血性椎动脉不同部位夹层动脉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根据出血性椎动脉夹层动脉瘤的不同部位,3例出血性椎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使用单纯弹簧圈闭塞椎动脉,2例行双支架置入,16例行支架辅助微弹簧圈栓塞。结果 CT血管成像及磁共振血管造影随访7例,数字减影血管造影随访14例,随访时间3~24个月、平均12.4个月。患者临床症状均不同程度改善,未发生再次出血。3例使用单纯弹簧圈闭塞椎动脉的患者未见动脉瘤显影,患侧椎动脉闭塞,对侧椎动脉显影良好,颅内血管代偿良好;2例行双支架置入者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复查示夹层较术前明显缩小;行支架辅助微弹簧圈栓塞的16例患者中,11例致密填塞者夹层未见显影,另5例行支架辅助微弹簧圈大部填塞患者中,3例夹层无改变、2例瘤体缩小。结论对出血性椎动脉不同部位夹层动脉瘤患者选择恰当的血管内治疗方法,疗效好而安全。  相似文献   

9.
<正>尽管血管内治疗技术发展很快,但是椎-基底动脉的血管内治疗作用仍不明确。为了解椎动脉颅外段狭窄经不同类型支架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德国Lanwieser等回顾分析了所在中心1997年至2012年所有的椎动脉颅外段闭塞性病变经血管内治疗的病例。共对35例症状性椎动脉颅外段闭塞性病变患者,使用颈动脉自膨金属裸支架治疗18例次,冠状动脉球囊扩张金属裸支架治疗7例次,药物洗脱支  相似文献   

10.
动脉导管未闭结扎的改进(附48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同法过另一根结扎线。用硝酸甘油控制降压至 90mmHg(1mmHg =0 .133kPa)以下 ,常规行阻断试验 ,无异常变化后 ,加垫 (垫片用长 2~ 4cm ,宽 0 5cm绦纶片制成 )结扎导管。结果 本组手术时间 38~ 6 9min ,术后住院 7~ 15天。发生并发症 4例 ,其中暂时性声嘶 2例 ,肋间血管出血再次手术止血 1例。导管再通 1例。讨论 PDA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 ,手术常见导管结扎、切断缝合及肺动脉内缝合法。导管结扎由于安全简便 ,手术费时少 ,成为目前常规手术方法。PDA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肺动脉高压 ,肺动脉高压引起血管病变 (导管内膜炎 ) ,致使导管组织脆弱 ,而且导管后壁上方常有粘连 ,组织比较致密。在直接分离导管时 ,极易损伤导管、肺动脉及主动脉 ,导致术中大出血。特别是粗短型PDA更易发生。术中大出血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 ,也是手术死亡的重要原因。我们采用改进的结扎法 ,对导管不直接分离 ,不会伤及大血管及后面的胸导管 ,避免了术中大出血、术后乳糜胸等并发症 ,简易了手术 ,手术时间明显缩短。穿过结扎线是靠近降主动脉壁操作 ,不会损伤喉返神经 ,避免了术后声音嘶哑。本组有 2例声音嘶哑 ,与术中牵拉喉返神经过度有关 ,给予保守治疗 14天治愈。此方法结扎导管 ,导管后壁存在不同程度的软组织垫 ,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分析甲状腺术后出血的原因及预防对策,应用相关护理方法降低术后出血的发生率。方法选取甲状腺术后出血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相关护理方法及预防对策。结果本组74例患者术后出血原因包括血管直接损伤及血管处理欠妥当53例,术后血管结扎不够牢固14例,血管异常6例,引流不畅1例。本组患者均能够及时发现出血灶,给予相应的治疗及护理措施,均好转出院,未出现死亡病例。结论手术操作失误是引起甲状腺术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应提高手术操作技巧、加强术前评估及术后护理观察,可降低术后出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初步探讨血管内重叠多支架置入治疗椎动脉延长扩张症的安全性和长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至2011年1月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神经外科采用重叠多枚支架置入治疗的3例椎动脉延长扩张症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3例患者均为左侧颅内椎动脉延长扩张,1例左侧延髓受压伴右侧丘脑陈旧性梗死,1例合并左侧大脑后动脉破裂动脉瘤接受载瘤动脉弹簧圈闭塞术,1例左侧延髓腔梗合并左侧颅内椎动脉夹层。结果向每例患者左侧椎动脉内置入2~5枚LEO支架,完全覆盖病变;3例患者血流重建均成功,未出现围手术期并发症。对3例患者临床随访5~8年,无新发临床症状,改良Rankin量表评分均为0分;2例DSA随访血管形态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初步经验显示,重叠多支架成形术治疗椎动脉延长扩张症是安全的,血管重建长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初步分析颅内椎动脉夹层动脉瘤血管内治疗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连续纳入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接受血管内治疗[载瘤动脉闭塞术和保留载瘤动脉通畅的重建性手术(单纯支架置入术、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的颅内椎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41例.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以及临床资料,一般资...  相似文献   

14.
张建文  刘春晓 《山东医药》2012,52(47):52-53
目的观察两孔腹腔镜改良Palomo手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方法原发性精索静脉曲张的患者52例,采用两孔腹腔镜改良Palomo手术治疗。手术采用经腹的两个5 mm trocar,双极分离钳电凝处理长约1 cm的集束精索血管代替传统结扎。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13~28 min,术中基本无出血;术后1例出现皮下、阴囊少量气肿,3 d后吸收;1例左侧睾丸轻微胀痛未做特殊处理1例。术后1~5 d出院。其中42例随访6个月~1 a,32例术前精液分析报告显示异常者,在术后1 a内复查有1项指标改善者25例。本组所有病例均无复发,无睾丸坏死或萎缩发生。结论两孔法腹腔镜改良Palomo手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治愈率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5.
血管支架成形术在颅内椎-基底动脉狭窄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经皮血管支架成形术治疗椎动脉颅内段和基底动脉狭窄。方法对24例椎动脉颅内段和基底动脉狭窄患者进行血管造影,行经皮血管内支架置入术,并根据患者血管狭窄程度给予预扩张或后扩张。结果24例患者椎动脉狭窄和基底动脉狭窄的狭窄率从术前平均84%下降到24%,术后均没有缺血性卒中发作。随访13个月,22例患者临床症状消失,2例患者遗有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其中1例与手术有关,1例与颅内血管远端病变有关。结论椎动脉颅内段和基底动脉狭窄患者,内科治疗无效时,经皮血管内支架置人术可以缓解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缺血症状,预防卒中再发生。  相似文献   

16.
单发内镜结扎治疗食管静脉曲张术中并发症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EVL目前公认是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有效而且安全的治疗方法.近年来文献报告了一些与EVL治疗有关的并发症病例,本文总结单发内镜结扎治疗食管静脉曲张术中的并发症及相应对策.方法应用单发内镜结扎器治疗27例肝硬变合并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病,共进行59次治疗,结扎364点.发生与治疗有关的并发症13例次.结果单发内镜结扎治疗食管静脉曲张中所出现的合并症均与操作不当有关.在13例次合并症中,因所结扎组织团块过小致使橡皮圈迅速脱落而诱发出血2例,因结扎圈损伤曲张静脉表面小血管引起渗血7例.重度食管静脉曲张患者在安放口咽套管时诱发出血1例,因口咽套管机械损伤造成粘膜下血肿2例,所有并发症均不严重并经相应处理而控制,设有发生严重后果,经改进操作方法,在以后的治疗中,没有再发生类似并发症.结论单发内镜结扎法是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有效、安全、经济的治疗方法,但可能在治疗中因操作不当出现出血,食管损伤等并发症.在治疗中注意操作手法可以避免或减少这些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64排128层螺旋CT脑血管呈像(CTA)在椎动脉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术前评估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11年5月—2016年7月广西百色市人民医院255例症状性椎动脉开口狭窄患者行椎动脉开口支架术,所以患者术前均行64排128层螺旋CT脑血管呈像(CTA),经评估后分别行经股动脉或经桡动脉入路椎动脉血管内支架成型术,观察手术成功率、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及临床疗效。结果 255例患者技术成功率达100%(255/255)。围手术期未发生动脉夹层、支架内血栓形成、颅内出血等并发症。术后临床症状体征明显好转,总有效率达94.5%。结论 CTA诊断椎动脉狭窄准确率高,对于介入手术的入路选择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滤网保护装置在颈动脉和椎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滤网保护装置在血管内支架治疗颈动脉和椎动脉狭窄中的应用。方法 配合应用滤网保护装置,对颈动脉和椎动脉狭窄患者进行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36例次(其中颈动脉33例次,椎动脉起始部3例次),对手术过程、治疗效果和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全部病例成功应用滤网保护装置进行了支架置入术,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为O。血管狭窄率由支架前的81.4%下降至支架后的14.1%;病理学检查显示,27例患者保护装置的滤网内有斑块成分,占75%;保护装置捕捉到的有形成分包括纤维蛋白、斑块碎片(坏死组织、胆同醇碎片、钙化成分等)。结论 滤网保护装置可以捕捉到颈动脉和椎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中碎解的斑块成分,降低术中栓塞性并发症的发生概率;目前临床治疗中应用的滤网保护装置可以选择性地应用于椎动脉起始部狭窄的支架成形术中;滤网保护装置应进一步向微型化发展,以适应更多部位的血管内支架成形术。  相似文献   

19.
显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主要方法之一,有效率高、复发率低[1].手术中要求全程减压,仔细寻找责任血管.压迫三叉神经的血管主要为小脑上动脉,小脑前下、后下动脉及椎动脉,部分病例责任血管为岩静脉及分支[2].静脉压迫时,因静脉短、游离度低,血管壁薄、...  相似文献   

20.
血管内治疗椎动脉夹层动脉瘤18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椎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发病机制,评价血管内治疗椎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技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血管内治疗技术对18例椎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患者进行诊断、治疗,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血竹内治疗经过以及临床疗效。结果 18例患者中有6例直接闭塞动脉瘤和载瘤动脉,7例行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4例行双支架置入术,1例单纯闭塞载瘤动脉。术后12例患者接受随访.随访时间为3个月至2年,平均8个月。随访期间曾经有过蛛网膜下腔出血的7例患者临床症状减轻或消失,没有再出血,2例术后临床症状未见改善。18例患者中3例死亡。结论 血管内治疗椎动脉夹层动脉瘤最有效的方法,是将载瘤动脉连同动脉瘤完全闭塞,如果动脉瘤位于优势椎动脉,或对侧椎动脉发育不良甚至闭塞,或动脉瘤瘤体发出优势小脑后下动脉,应该使用支架血管成形辅助弹簧圈填塞动脉瘤或双支架置入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