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自由基清除剂与亚低温技术联合治疗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0例,平均分为A组和B组各45例。A组患者采用亚低温技术进行治疗;B组患者采用亚低温技术与自由基清除剂联合进行治疗。结果治疗前后相比,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但两组间相比,B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A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B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日也明显短于A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自由基清除剂与亚低温技术联合对患有急性脑梗死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2.
丁奇贤 《医药论坛杂志》2011,(1):100-101,105
目的探讨自由基清除剂联合亚低温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为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6年8月至2009年3月于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6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依达拉奉组(A组)21例、亚低温治疗组(B组)21例和依达拉奉联合亚低温治疗组(C组)21例,后将三组患者分别采用不同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再将结果进行研究分析,后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比较后发现,C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A组和B组,且C组梗死面积缩小比例也明显高于其他两组,血浆纤维蛋白原下降幅度也明显大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在急性脑梗死的治疗中采用依达拉奉(自由基清除剂)联合亚低温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效果卓著且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作用,因此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谢宗敏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4):2146-2146
我们根据自由基理论.临床应用自由基清除剂治疗急性脑梗死66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局部亚低温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局部亚低温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对5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给予梗死侧大脑半球局部亚低温治疗,设定制冷器温度为8℃,计算颅内缺血区温度为33℃左右,治疗时间为48h。与常规治疗组72例进行比较,统计治疗前及治疗后14天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并测定治疗前及治疗后5天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含量。结果表明,治疗14天亚低温组和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分别为16.34&;#177;9.20和25.43&;#177;8.53(P<0.05);治疗5在血清NSE含量分别为13.32&;#177;4.34ng/ml和17.82&;#177;6.63ng/ml(P<0.01)。结论:局部亚低温治疗对缺血脑组织具有明确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穆淑青 《首都医药》2011,(12):15-16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并应激性溃疡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将80例经头颅CT或MR证实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亚低温组和对照组各40例,亚低温组在常规药物治疗脑梗死的同时加用亚低温治疗,对照组只给予常规药物治疗,3周后进行疗效评定及观察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亚低温治疗可以减少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改善脑梗死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早期亚低温治疗急性重症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自2011年1月至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急性重症脑梗死患者106例,将106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亚低温治疗。结果采用亚低温治疗的观察组脑梗死体积较对照组明显缩小(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早期亚低温治疗可提高急性重症脑梗死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疏血通联合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83例,随机分成观察组(n=41)及对照组(n=42);分别给与对症治疗,并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NIHSS、ADL评分均有明显改善,显着高于对照组(P<0.01),临床有效率达90.24%,且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疏血通联合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较好,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治疗中应用亚低温联合依达拉奉的临床疗效。方法 92例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编号的奇偶性分为观察组(奇数)与对照组(偶数),各4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亚低温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83%高于对照组的78.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 Barthel指数均高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NIHSS评分(12.52±5.41)分低于对照组的(18.09±5.25)分, Barthel指数(77.39±5.67)分高于对照组的(65.34±4.9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治疗中应用亚低温联合依达拉奉能够显著提升临床效果,且可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亚低温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74例就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按随机分配原则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5例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39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并给予亚低温治疗,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14d后均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疗效评定。结果联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达89.74%,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43%)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14d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亚低温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明显,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得到明显改善,提高患者生存率及生存质量,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0.
孙沄  武春意 《临床医药实践》2009,(8Z):1950-1952
目的:评价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对照选择发病24小时内的ACI患者90例,分为治疗组(45例)及对照组(45例)。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定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5%;14d后治疗组、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有助于神经功能的改善,其方法简便、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 NSTE-ACS)患者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 GRACE)评分和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试验( TIMI)危险评分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评价GRACE和TIMI危险评分对NSTEACS患者冠状动脉病变预测的价值。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3年6月住院的NSTE-ACS患者共108例,以相关临床预测变量对其分别进行GRACE和TIMI危险评分,以及行冠状动脉造影,分析不同危险分层系统中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特点,及GRACE和TIMI危险评分与冠脉病变之间的关系。结果随着GRACE和TIMI危险评分分值的增加, NSTE-ACS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的支数及狭窄的程度呈增加的趋势。结论 GRACE和TIMI危险评分对NSTE-ACS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狭窄严重程度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2.
吕伟  雷柯  丁金玲 《安徽医药》2017,38(2):174-177
目的 探讨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H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预后。方法 选取2014年11月至2015年12月安徽省淮北市中医院收治的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3例,根据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将患者分成H型高血压组(Hcy≥10 μmmol/L)55例及对照组(Hcy<10 μmmol/L)68例。比较两组患者入院后2 h内B型脑钠肽和全球急性冠脉注册事件评分危险分层。结果 H型高血压组患者入院后2 h内血浆B型脑钠肽水平[(1 489.52±448.37)ng/L]较对照组[(950.45±310.62)ng/L]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858,P<0.001);H型高血压组患者全球急性冠脉注册事件评分危险度高的比例较对照组高,危险度中的比例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897、4.125,P=0.009、0.042)。结论 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H型高血压患者临床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连续入选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我院心内科住院ACS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121例,采用综合医院焦虑抑郁评分量表进行心理测评,评价焦虑抑郁的发生率,并对抑郁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21例患者中,44例(36.4%)存在焦虑状态(焦虑组),45例(37.2%)存在抑郁状态(抑郁组),焦虑抑郁共病32例(26.4%)。抑郁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报销比例≤40%者、左心室射血分数〈50%患者比例明显高于非抑郁组『分别为(7.9±1.9)%比(7.1±1.8)%,45.5%(20/45)比20.8%(16/76),28.9%(13/45)比7.9%(6/7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报销比例≤40%、左心室射血分数〈50%和糖化血红蛋白升高是抑郁的主要影响因素[分别为比值比(OR)4.596,95%置信区间(凹)1.806~11.698:OR6.319,95%CI1.831~21.810;OR1.352,95%CI1.064~1.719;P〈0.05或P〈0.011。结论ACS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状态发生率高,应尽早给予心理干预,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4.
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炎症脂肪细胞因子水平与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及其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型心绞痛住院患者137例(NSTE-ACS组),纳入同期疑似冠心病但冠状动脉造影术(CAG)提示冠状动脉无明显狭窄的非冠心病患者79例(Non-CAD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血清炎症脂肪细胞因子五聚素3(PTX-3)、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半乳糖凝集素3(GAL-3)、神经生长因子1(NTN1)、白细胞介素(IL)-37和脂联素(ADP)水平。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促炎细胞因子和抗炎细胞因子预测价值。计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评分系统(CAI)评分与炎症脂肪细胞因子的相关性,并比较不同支数冠脉病变患者血清炎症脂肪细胞因子水平的差异。结果 NSTE-ACS组血清促炎因子PTX-3、PAI-1、GAL-3高于Non-CAD组,而抗炎因子NTN1、IL-37、ADP水平明显低于Non-CAD组(均P<0.01)。PTX-3、PAI-1、GAL-3、NTN1、IL-37、ADP预测NSTE-ACS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13、0.701、0.837、0.776、0.905、0.857,最佳诊断界值分别为2.95 μg/L、724.5 ng/L、2.66 μg/L、58.6 ng/L、103 ng/L、9.1 μg/L。PTX-3、PAI-1、GAL-3与CAI评分呈正相关(rs分别为0.594、0.452、0.682,均P<0.01),NTN1、IL-37、ADP与CAI评分呈负相关(rs分别为-0.312、-0.650、-0.582,均P<0.01)。有冠脉病变患者血清促炎因子PTX-3、GAL-3水平高于无冠脉病变者,而抗炎因子NTN1、IL-37、ADP水平均明显下降。结论 血清促炎脂肪细胞因子PTX-3、PAI-1、GAL-3与NSTE-ACS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而抗炎脂肪细胞因子NTN1、IL-37、ADP与NSTE-ACS的严重程度呈负相关,均可作为辅助NSTE-ACS临床诊断与病情评估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15.
张宁  刘文娴 《中国医药》2014,(3):314-318
目的 探讨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联合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RACE)评分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临床风险的预测价值,建立混合风险模型.方法入选首都医科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640例NSTE-ACS患者,采用随机数字卡分为建立模型组(409例)和预测模型组(231例).建立模型组平均随访(774±217)d,预测模型组随访时间(706±231)d.终点事件为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包括心原性死亡、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再入院.分析NSTE-ACS患者血浆NT-proBNP、GRACE评分关系,将二者联合建立混合风险模型,并预测混合风险模型是否增加预测MACE的准确性.结果 建立模型组低危组105例,中危组209例,高危组95例,其中26例(6.6%)发生了MACE;lgNT-proBNP与GRACE评分呈正相关(r=0.507,P〈0.01); GRACE评分、lgNT-proBNP的受试工作者特征(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7和0.798.计算得出的混合风险模型= GRACE+20&#215;lgNT-proBNP+15,混合风险模型ROC曲线下面积0.843,较GRACE评分的ROC曲线下面积增高(P〈0.05).对混合风险模型重新危险分层,低危〈135分,中危135~170分,高危〉170分.重新分层后6.1%的患者进行了重新分组,其中7例高危组患者降至中危组,8例高危组患者降至低危组,10例低危组患者升入高危组;发生MACE的患者8.0%进行了重新分组,其中2例从中危组升入高危组.预测模型组15例(6.5%)发生了MACE;预测模型组混合风险模型ROC曲线下面积0.762,较GRACE评分ROC曲线下面积0.748增加,P〈0.05.结论 NT-proBNP浓度和GRACE评分为MACE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NT-proBNP浓度联合GRACE评分所得到的混合风险模型可增加预测MACE事件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汪四虎  吴方来  黄大祥 《安徽医药》2010,14(11):1296-129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全天7点血糖水平的关系。方法 162例2型糖尿病患者检测三餐前、三餐后2 h及睡前共7次血糖值,并计算平均血糖水平(MBG),同时测定HbA1c。按HbA1c水平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血糖控制尚可组(HbA1c≤7.5%,A组)和控制差组(HbA1c〉7.5%,B组)。直线回归相关分析总体及各组HbA1c与MBG、全天7点血糖的相关性。结果 162例患者中,MBG与HbA1c显著正相关(r=0.849,P〈0.01),MBG=-0.72+1.31×HbA1c;HbA1c与全天7点血糖水平均呈正相关,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HbA1c与空腹、晚餐后、中餐后及早餐后血糖相关。A组的HbA1c与晚餐后、中餐后及中餐前血糖相关,而B组HbA1c与空腹、晚餐后、中餐后及早餐后血糖相关。结论 HbA1c受全天平均血糖水平的影响,血糖控制尚可组晚餐后、中餐后及中餐前的血糖对HbA1c影响明显,而血糖控制差组空腹、晚餐后、中餐后及早餐后的血糖对HbA1c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17.
18.
宋永生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23):3541-3542
目的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lc)和N末端脑钠肽原(NT-proBNP)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53例ACS合并2型糖尿病(T2DM)(T2DM组)和67例ACS(ACS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HbAlc水平,电化学发光法测定NT-proBNP含量并比较.结果 T2DM组HbAlc、NT-proBNP分别为(9.21±1.23)%、(3.56±1.12)ng/ml,均高于ACS组的(5.09±0.67)%、(0.14±0.04)ng/ml(t=6.495、9.277,均P<0.01);ACS患者心功能与HbAlc、NT-proBNP呈正相关性(r=0.517、0.589,均P<0.01),ACS患者HbAlc与NT-proBNP之间也呈正相关性(r=0.431,P<0.05).结论 HbAlc和NT-proBNP对ACS患者心功能损伤有促进作者,可作为ACS心功能受损的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RACE)评分、心肌梗死溶栓(TIMI)评分在评价急诊胸痛患者预后中的价值,评估它们对急诊胸痛患者急诊入院、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30 d死亡等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预测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至2010年2月北京安贞医院急诊536例急性胸痛患者的临床资料,按GRACE、TIMI危险评分的变量计算患者基线水平评分,并对患者30 d预后进行随访.通过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确定急性胸痛患者急诊入院、急诊PCI、30 d死亡等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独立预测因素.计算GRACE评分、TIMI评分预测患者急诊入院,30 d死亡及急诊PCI等心血管事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比较GRACE评分、TIMI评分不同分值区间住院率,30 d病死率等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差别.结果 入选的536例急诊胸痛患者平均年龄为(56±13)岁,急诊入院319例(59.5%);30 d死亡45例(8.4%).相比TIMI评分,GRACE评分可以独立预测急诊入院[比值比(OR)=1.02,95%置信区间(CI):1.01~1.03,P=0.01]、30 d死亡(OR=1.05,95% CI:1.04 ~ 1.07,P<0.01)和急诊PCI(OR=1.02,95% CI:1.01~1.03,P<0.01)的风险;GRACE评分的急诊入院(ROC曲线下面积:0.873,95%CI:0.843~0.903)、30 d死亡(ROC曲线下面积:0.654,95% CI;0.573 ~0.736)、急诊PCI(ROC曲线下面积:0.746,95% CI:0.705 ~0.787)等心血管不良事件的ROC预测曲线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GRACE评分预测的敏感性较TIMI评分高.GRACE评分低、中、高危组间的急诊入院率、30 d病亡率、急诊PCI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低危组不良预后风险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 与TIMI评分相比,GRACE评分可更有效地判断急性胸痛患者急诊入院、30 d死亡、急诊PCI等不良预后的风险.  相似文献   

20.
李妍妍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23):3528-3529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Ic)与趾臂指数(TBI)及踝臂指数(ABI)的关系。方法:将56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HbA1c的不同,分为两组:A组28例(HbA1c≤6.5%),B组28例(HbA1c〉6.5%),分别测定TBI、ABI。结果:A组的TBI、ABI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TBI、ABI与HbA1c有密切关系,降低HbA1c,强化降糖可改善大动脉顺应性并防治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