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读《伤寒温疫条辨》田淑霄,李士懋(050091)_《伤寒温疫条辨》为清·杨栗山所者。该书在继承《温疫论》学术思想基础上,详辨温疫与伤寒之不同。当然,详细区分温疫与伤寒,因为该书之贡献,然其主要贡献在于阐明了温疫本质为郁热,并从病因病机、脉证方药等各方...  相似文献   

3.
杨《伤寒温疫条辨》为中医疫病学之佳作,书中开篇首论运气,并认为伤寒与温病虽同为外感病,但其本质不同,理应化为二门。温疫的病因病机为杂气由口鼻进入三焦,在“中焦发病说”的基础上提出了“三焦传变”的论点。治疗上主张辛凉宣透,攻逐解毒,调理气机,并创治疫十五方,在温疫病学史上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医药防治温疫的组方特点和用药规律,为临床防治温疫提供文献理论基础。方法:运用文献研究法,以《温疫论》和《伤寒温疫条辨》为研究基础,采用频数统计法综合性的整理分析《温疫论》和《伤寒温疫条辨》中防治温疫的方药。结果:《温疫论》中44首方剂,单味药用药总频数217次;《伤寒温疫条辨》中正方181首,附方34首,单味药用药总频数1409次。结论:《温疫论》和《伤寒温疫条辨》在温疫防治理法方药中求同存异,其组方用药上具有扶正固本、苦寒逐秽、中焦护胃、调畅气机的特点,对后世防治温疫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杨栗山是清代著名医家,所著《伤寒温疫条辨》,融合百家之长,辨明伤寒温疫,创立升降散名方,在中医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研读《伤寒温疫条辨》,不仅要学习先贤运用升降散及其变方的临床经验,还要领会杨栗山传承创新的精神,发皇古义,创新学术,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正> 《伤寒温疫条辨》为清·杨璿所撰。杨璿字玉衡,号栗山老人,四川成都人,约生于公元1705年(卒年不详)。杨氏有鉴于“世之凶恶大病,死生人在反掌间者,尽属温病,而发于冬月之正伤寒,百不一、二,仲景著书独详于彼而略于此”,而世之医者,“无人不以温病  相似文献   

7.
杨栗山,名璿,夏邑(今河南省夏邑县)人,生于清·康熙四十四年。精研伤寒与温病,“集群言之粹,择千失之得”,参以己见,著成《伤寒温疫条辨》(简称《寒温条辨》)。此书深得后人推崇,近贤蒲辅周老中医认为:“治疗急性病,尤其急性传染病,要研究杨栗山的《伤寒温疫条辨》”。本文拟从《寒温条辨》的学术思想渊源,学术成就,着重探讨其治温15方临床  相似文献   

8.
9.
《寒温条辨》精义撮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寒温条辨》乃清代杨濬所撰。人民卫生出版社于1986年整理成《伤寒温疫条辨》出版。是书主要内容,强调温病与伤寒应划分为两门,并从发病根源、脉证、治法,条分缕析,计92条,自裁治温15方。杨氏在温病(温疫)学术思想上,发前人所未发,影响深远,实用价值颇高。现将是书的精微奥义举要如下。  相似文献   

10.
杨璇,字玉衡,号栗山,生活于清代乾隆年间,以擅长火热疫毒证治而闻名。其认为“世之凶恶大病,死生人在反掌间者,尽属温病,而发于冬月之正伤寒,百不一二。”而当时医者“无人不以温病为伤寒,无人不以伤寒方治温病”,以致因医枉死者无以数计。于是集毕生之精力,专事外感病的研究,详辨伤寒与温病之异同,晚年著成《伤寒温疫条辨》(即《寒温条辨》)一书。书中力倡吴有性“温病杂气”说,推重张璐“温病由血分而发出气分”之论,独重温热火郁证治,制升降散等“治温十五方”,为后世称颂。  相似文献   

11.
《时病条辨》四卷,古瀛隐名氏原著,弇南钱雅乐增订,现存稿本,收入《清代吴中珍本医案丛刊?第八辑》点校出版.通过对该书的梳理研究,发现隐名氏原文具有体例合宜、论治精详等特点,钱雅乐之增补,对原书中顺序不合理的条文位置进行调整,并补充部分内容,为原书增色不少.书中有关霍乱论治的内容,其理论介于王孟英与徐子默之间,颇具特色,...  相似文献   

12.
13.
一般认为,《伤寒温疫条辨》(下称《条辨》)治疫15方为杨栗山创制,但据笔者考证,升降散等方主要是从陈良佑《二分析义》中辑录而非杨氏首订。另外,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条辨》继承发挥了《温疫论》的杂气学说。但是,该书对杂气学说究竟有哪些发挥或创新?吴、杨二氏辨治温疫的理论到底有何不同?尚无明确的答案。本人认为,杨栗山通过大量的治疫实践,基于  相似文献   

14.
介绍杨栗山《伤寒温疫条辨》运用清热解毒治疫与辛凉升透并用;必合僵蚕和蝉蜕;与苦寒攻下并举;与淡渗分利合用;与凉血化瘀同施;反佐米酒和蜜的六种药法。指出杨氏治疫虽然主张清热解毒,而并非纯用苦寒,一意清解,而是注重辨证,讲究药物配伍的。  相似文献   

15.
《温疫论》是我国温病学第一部名著,它开创了中医温病学新学科之先河。书中创造性地提出杂气病原学说、膜原学说、祛邪为治疗关键的思想及九传学说等,对后世温病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试从《温疫论》中的舌诊为切入点来分析其辨治特色。  相似文献   

16.
温病学说起源于《内经》,在金元时期开始倡兴。刘完素著《伤寒直格》云:“以伤寒为杂病,以温病为大病,特制双解散、凉膈散、三黄石膏汤为治温病主方。”其后王安道著《医经溯洄集》中,著有“《伤寒立法考》,温病热病,说其治法,较若眉列。”二公虽识伤寒与温病异治,但未洞悉温病中于杂气,仍从外感风寒化热同治,实有千虑一失之弊。明·吴又可著《瘟疫论》认为,温疫的病因“非风非寒,非暑非湿,是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即邪自口鼻而入,侵及募原,而即发病。他说:“大约病遍于一方,延门阖户,众人皆同,皆  相似文献   

17.
温病学是祖国医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伤寒论》的基础上,广大劳动人民群众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吴又可、叶天士、吴鞠通、王孟英等人对温病曾作了不少的贡献。杨栗山《伤寒温疫条辨》(以下简称“本书”)却也有过承前启后的作用。《蒲辅周医疗  相似文献   

18.
杨栗山《伤寒温疫条辨》与升降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韦大文 《河南中医》1997,17(3):139-140
杨栗山先生所著《伤寒温疫条辨》一书,地伤寒与温病的病因、病机、治疗原则以及方药进行了详细的剖解,并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创立了升降散为中坚的治温十五方,为后世温病学的发展起了重大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张再良 《四川中医》2007,25(6):38-39
杨栗山的《伤寒瘟疫条辨》一书,从病因病机、症状鉴别、处方用药等方面展开,叙述伤寒和温疫各不相同的诊治规律,于临床有相当的实用价值,在温病学说中的地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20.
魏媛  郭思佳  李小娟  孙增涛 《光明中医》2016,(12):1677-1680
明末吴又可所著的《温疫论》以下法逐邪理论最具代表性,其中包括"急证急攻""下不厌早"等。现代医家指出下法在某些疾病中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如感染类疾病、慢性病的预防以及急危重症等。围绕《温疫论》下法治疗思想和原则,联系今时之用,并总结下法的临床意义,旨在重拾先贤攻下逐邪法的学术思想,不应局限于下法伤正或只有燥屎内结之时才用之,与临床工作者重新学习如何灵活正确地运用该法,不致延误病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