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使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时,抗凝剂的选择对血小板和白细胞计数及分类影响很大.现就EDTA-K2、EDTA-Na2、肝素及双草酸盐四种抗凝剂[1]对全血细胞计数的影响进行比较,实验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抗凝剂选择对全血细胞分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液常规计数是临床检验的一个基本项目。在使用全血细胞计数仪时,抗凝剂的选择对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及分类影响很大。本文就EDTA-K2、EDTA-Na2、肝素及草酸盐4种抗凝剂对全血细胞计数的影响进行探讨,现将实验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抗凝剂选择对全血细胞分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抗凝剂种类对全血细胞仪测定全血细胞的影响。方法 :采集门诊患者静脉血分别加入有乙二胺四乙酸钾、乙二胺四乙酸钠、肝素及双草酸盐 4种干燥抗凝剂的西林瓶内 ,充分混匀。结果 :乙二胺四乙酸钠、钾对血细胞计数结果影响无显著差异 (P>0 .0 5 ) ;EDTA- K2 与肝素和双草酸盐比较对血细胞计数有显著差异 (P<0 .0 5 ) ,对红细胞及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无明显影响。结论 :在血细胞分析时 ,采集静脉血并与抗凝剂充分混匀 ,EDTA- Na2 可以代替EDTA- K2 使用  相似文献   

4.
在使用全血细胞计数仪时,抗凝剂的选择对血小板和白细胞计数及分类影响很大。本就乙二胺四乙酸钾盐(EDTA-K2)、乙二胺四乙酸钠盐(EDTA-Na2)、肝素及双草酸盐4种抗凝剂对全血细胞计数的影响进行了初探,现将实验结果报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的抗凝剂EDTA-K2对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参数的影响.方法 分别取EDTA-K2不同抗凝比例的新鲜静脉血进行血细胞检测,并与正常浓度组对照作对比分析.结果 高浓度抗凝剂引起RBC、PLT计数结果降低,WBC增高且分类不符.低浓度抗凝剂引起RBC、PLT偏低,WBC偏高.结论 合适的抗凝比例是保证血细胞分析准确性的前提保障.  相似文献   

6.
吴凯  熊建辉  赵健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16):2197-2197
目的:通过对不同浓度抗凝剂标本在血细胞分析仪上的测定,观察抗凝剂浓度对结果的影响。方法:用3种不同抗凝剂浓度的血标本在血细胞分析仪上进行测定,记录测定结果,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不同浓度的抗凝剂的测定结果不同,过多抗凝剂的测定结果明显低于标准值。结论:根据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ICSH)1993年文件建议,血细胞计数应使用EDTA-K2为抗凝剂,用量为EDTA-K2.2H2O1.5mg~2.2mg抗凝1ml血,EDTA-K2抗凝剂应用干粉,不用水溶液,可防止稀释效应。  相似文献   

7.
<正>作为医学检验重要课题之一的全血细胞计数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其除了受环境条件、操作人员、仪器自身性能的影响外,还有抗凝剂的种类、抗凝剂的用量、标本放置时间等来自标本自身的因素。本文采用健康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脂肪乳对血细胞计数的影响,并就  相似文献   

8.
不同的抗凝剂及放置时间对全血细胞计数的影响选用4种常用的抗凝剂,观察其对在美国DYN-cell1500自动血球计数仪上所测参数值的影响,同时观察抗凝血室温下放置时间对几项主要指标的影响美国DYN-cell1500automaticblcodcount...  相似文献   

9.
EDTA-K2抗凝剂对PLT检测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EDTAK2抗凝剂对PLT读数的影响。方法用CD17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EDTAK2抗凝静脉血的PLT结果与显微镜镜检不符个别患者,EDTAK2抗凝静脉血的PLT同时动用CD17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预稀释功能及人工计数末梢血的PLT。结果用t检验方法得出EDTAK2组与预稀释组、人工计数组之间有极其显著性差异(P<0.01),而预稀释组、人工计数组之间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EDTAK2抗凝剂致偶见患者PLT假性降低。应用直接取末梢血,进行人工计数或动用CD1700预稀释功能,确保结果的准确性。而动用CD1700预稀释功能更方便、快速。  相似文献   

10.
EDTA-K2对血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影响小,抑制血小板在体外聚集诸多优点,作为抗凝剂已被广泛应用于血细胞计数,但引起血小板异常的粘附、聚集,导致血小板计数假性减少,极易对检验结果错误理解、误诊,应引起高度的注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EDTA-K2抗凝血对PLT读数的影响.方法用CD-17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静脉血的PLT(EDTA-K2抗凝).同时动用CD-17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预稀释功能及人工计数末梢血的PLT.结果EDTA-K2抗凝静脉血的PLT为(7±1.3)G/L,CD-1700预稀释功能及人工计数末梢血的PLT分别为(195.6±20.1)G/L、(204.1±22.2)G/L.用t检验方法得出前者与后两者之间有极其显著性差别(P<0.01),而后两者之间则无显著性差别(P>0.05).结论EDTA-K2抗凝剂致偶见患者PLT假性降低.应用直接取末梢血,进行人工计数或动用CD-1700预稀释功能,确保结果的准确性.而动用CD-1700预稀释功能更方便、快速.  相似文献   

12.
陈平  刘健 《肇庆医学》2002,(3):90-91
目的:探讨不同抗凝剂对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小板及其参数结果的影响。方法:对三种常用抗凝剂EDTA-K2。枸橼酸钠,肝素锂的抗凝全血,于采血后2小时内在室温(约22℃)下,采用CELL-DYN 17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平行测定血小板及其参数。结果:在测定的血小板四项参数中以EDTA-K2抗凝血的测定值为标准,测得其它两种抗凝剂对血小板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结论:EDTA-K2是一种良好的抗凝剂,在血小板及其参数分析中可保持良好的稳定性,而其它两种抗凝剂对血小板则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不适合用于血小板分析。  相似文献   

13.
EDTA-K2引起的血小板假性减少5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血液常规检查所用的抗凝剂通常为EDTA-K;为国际血液标准委员会(ICSH)推荐使用,此抗凝剂不影响白细胞计数及大小,对红细胞的形态影响也最小,并且可以抑制血小板的聚集。为此,我们对600例门诊病人用血细胞自动计数仪作血小板计数的同时,行手工操作血小板计数,进行对照比较发现5例因EDTA-K2,引起血小板的假性减少、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陈志新  刘玉榕 《海南医学》2008,19(12):76-77
目的探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血小板(PLT)的影响因素,排除"假性增高"和"假性降低"情况,及时准确地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治依据。方法使用Coulter AC.T diff2血细胞分析仪及手工显微镜同时对250例标本进行PLT计数,并对比分析。结果血小板的检测方法、标本放置时间、小红细胞数量、抗凝剂的种类及比例等均可影响血细胞分析仪准确计数PLT。结论血细胞分析仪并不能完全代替手工计数,对PLT计数与直方图不符或报警时,应分析原因,进行手工计数或重新采血复检。  相似文献   

15.
<正>由于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对血细胞的形态影响很小,特别适用于全血细胞分析,国际血液学标准委员会(ICSH)在1993年建议为全血计数抗凝剂并在临床得以广泛使用~([1])。但是EDTA-K2作为抗凝剂有时会引起血小板发生聚集,从而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时出现血小板假性减少,即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EDTA-PTCP)。1临床资料患者女,23岁,2016年11月10日因孕37+1周下腹痛来  相似文献   

16.
目前,国内各级医院已广泛使用血细胞分析仪来进行血细胞计数(包括血小板计数),其优点是简单、快捷和重复性好等,但使用中发现多种因素会影响检测的准确性,如在血细胞计数中最常使用的抗凝剂EDTA-K<,2>可导致假性血小板减少[1].作者在工作实践中发现类似病例7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EDTA抗凝剂引起的血小板减少和白细胞增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娟  左红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5):1948-1949
目前临床血液学一般检查最常用的检测仪器是血细胞分析仪,它以检测速度快、精确度高、操作简便的优势为临床提供着有用的实验指标,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的意义。全血细胞分析常用的抗凝剂EDTA对细胞形态和血小板计数影响很小,它不影响细胞数目及体积大小,对红细胞形态影响最小,而且还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根据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1993年文件建议血细胞计数用EDTA-K2作抗凝剂,用量为EDTA-K2-2H2O1.5mg/ml~2mg/ml血液。近年来因EDTA引起血小板聚集发生血小板假性减少并不少见,下面是1例血小板减少患者,经试验分析为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EDTA-PTCT)。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患者,男,64岁,因肺癌多次入院化疗,此患者在门诊行血常规化验示血小板正常(检测结果距抽血不超过30min),入院血球分析示血小板计数明显低于参考值范围。(检测结果距抽血时间2h)。1.2仪器与试剂深圳迈瑞公司Bc-3000全血细胞分析仪,与仪器配套试剂及质控品。1.3材料EDTA-K2真空静脉采血管,枸橼酸钠(1∶9)真空静脉采血管,草酸铵稀释液,瑞氏染液,盐酸稀释液。1.4方法分别用EDTA-K2、枸橼...  相似文献   

18.
目前临床上全血细胞分析广泛应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作为抗凝剂,然而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却存在着采用EDTA抗凝剂进行血小板计数时有血小板计数结果假性减低的现象,尽管这种情况发生率极低,但仍有造成临床误诊的可能,因此,本文就EDTA依赖性血小板降低现象及其临床意义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余晓慧 《中外医疗》2012,31(28):79+81
目的探讨EDTA依赖假性血小板减少临床检验结果及可靠的检验方法。方法临床统计1例EDTA依赖假性血小板减少病例,分别应用不同的血细胞分析仪及手工计数的方法,对其血样在EDTA抗凝血、未使用抗凝剂及肝素抗凝血的情况下进行血小板检测,对比分析检验结果。结果采用EDTA抗凝时,经SysmexKX-21N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其血小板数明显减少;经SysmexXE-21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非网织红细胞计数通道检测,其血小板数明显减低;经SysmexXE-21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网织红细胞通道检测,有与患者实际数量接近的血小板数。结论对疑似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的病例,可采取不同的检验方法进行复检,以避免误诊。  相似文献   

20.
根据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1993文件建议,乙二胺四乙酸盐(ethylenediaminetetraacetate,EDTA)作为血细胞计数的抗凝剂.EDTA虽具有对红细胞、白细胞形态影响小等优点,但在实际应用中出现了EDTA依赖性血小板减少现象.作者在血液常规检验中发现1例由EDTA-K2抗凝剂引起的假性血小板减少,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